小編給大家介紹2016雙隨機一公開優秀自查報告,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雙隨機一公開優秀自查報告(1)
對所有審批做到“零超時”
繼續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扎實做好職業資格改革,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積極開展收費清理改革和監督檢查……記者昨日獲悉,我省出臺了《2016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方案》,進一步破除制約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行政審批做到“零超時”
“簡化審批手續,優化審批流程,對所有行政審批事項都嚴格按法定時限做到‘零超時’或‘提前辦結’。”《方案》指出,我省將繼續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持續精簡省本級行政審批事項,下放審批事項征求市縣政府的意見,在人才、經費、技術、裝備等方面予以保障,確保接得住、管得好。同時,對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開展“回頭看”,確保各項舉措落地生效。
深入推進投資審批改革,也是此次改革工作的重點。對此,我省將制定出臺《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江西省清理規范投資項目報建審批事項工作方案》等多個文件,加快建設全省網上審批系統,在年底前實現省、市、縣三級同平臺運行,將保留的投資項目審批事項全部納入網上審批系統和全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將投資項目可并聯的審批事項實行并聯審批。
實施“三證合一”簡化登記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據了解,我省將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鞏固“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成果,做好信息共享和存量企業證照換發工作,并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整合社會保險登記證和統計登記證,適時實施企業“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
與此同時,推進整合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實施“兩證合一”登記制度,實現只需填寫“一張表”、向“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辦理工商及稅務登記;加強企業登記后電子檔案、信息共享等有關稅收征管基礎工作,簡化稅收征管辦事程序;進一步擴大簡易注銷改革試點范圍,建立更加寬松便捷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
完善監管機制規范市場
為了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工作機制,我省還將以政務公開的方式推動簡政放權,并實施公正監管。同時,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今年縣級以上部門都將建立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制定隨機抽查工作細則;完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江西),加大數據歸集力度,充分發揮監管平臺在分類監管、重點監管、聯動監管、精準監管中的有效作用,并加大對失信行為和“黑名單”的曝光力度。
“建立跨部門、跨區域的綜合監管體系,對縣級工商、質監、食藥監整合運行情況開展督查。”《方案》指出,我省將推進綜合監管,按照權責一致原則,繼續推進市縣兩級市場監管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并統一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主體資格、文書、執法證件、執法服裝和標識,統一投訴舉報平臺和案件管理系統等;積極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以及知識產權保護“清風”行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
建設綜合性創業服務平臺
《方案》指出,為給“雙創”工作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我省將繼續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和“互聯網+”行動的實施,深入開展“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發展環境專項行動計劃”,進一步簡化優化項目審批;建設綜合性創業服務平臺,整合小微企業名錄,培育、創建一批國家和省級創新創業平臺和示范基地,并推進實施社會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改革,整合法人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
此外,我省將建立完善“三去一降一補”統計指標體系,開展“三新”專項統計調查,全面監測企業微觀發展和新生市場主體情況,并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為企業開辦和成長提供“點對點”全方位法律服務,為“雙創”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2016雙隨機一公開優秀自查報告(2)
為深入推進轄區安全生產領域改革創新,進一步規范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行為,集美區啟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雙隨機”“兩庫一單”工作,推廣運用隨機檢查作為安監部門實施年度執法計劃和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專項治理、暗查暗訪、工作巡查等監管執法工作的主要方式。
一是建立行政執法人員名錄庫。以安監部門安全生產執法人員作為隨機抽查的主體,結合年度執法計劃開展隨機抽查工作,建立 “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
二是建立隨機抽查對象名錄庫。以安全監管部門負責行政審批的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重點監管監控的生產經營單位、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以及列入安全生產“黑名單”的單位等為主體,建立隨機抽查對象名錄庫。并自2017年起,隨機抽查對象名錄庫每年更新一次。
三是編制隨機抽查事項清單。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相關地方標準的規定,在認真梳理監管部門職責基礎上,逐項明確執法主體、依據、抽查主體、抽查內容、抽查方式和抽查頻次等,編制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同時,將結合年度工作重點和監管執法發現的突出問題,及時更新隨機抽查事項清單。
四是建立完善“雙隨機”抽查機制。采取“定向抽查”和“不定向抽查”的方式,從“兩庫”中隨機確定待查對象和執法人員,實行“雙隨機”抽查,做到“雙隨機”抽查至少應由2名持有安全生產執法證件人員組成,年度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工作計劃中采用“雙隨機”抽查的比例一般不低于30%并逐年提高。
五是推進隨機抽查與社會信用體系銜接。加強抽查結果運用,建立“一抽查一通報”制度,及時將隨機抽查結果納入企業誠信記錄,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不良信用記錄、“黑名單”和“七日雙公示”制度,推進安全生產誠信信息化管理,形成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2016雙隨機一公開優秀自查報告(3)
一、檢查范圍
本次檢查,由省、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和各縣(市、區)財政部門從中國政府采購網和我省政府采購分網完成網上登記的代理機構名單范圍內,隨機選擇代理本級、本地政府采購業務的機構(包括本地注冊和外地注冊在本地執業的代理機構)作為檢查對象。原則上近三年內已經檢查過的代理機構不再列入本次檢查范圍(名單詳見附件4)。本次檢查主要針對2015年代理的政府采購項目,每家代理機構抽取的項目一般不少于5個。對于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名義代理的政府采購項目,也應當被作為檢查對象。
按照財政部“檢查比率不得低于本省(區、市)代理機構總量的10%,檢查數量原則上不得少于20家”的要求,此次省級檢查3家,各設區市(含所轄縣、市、區)根據本地實際先上報5家,定州市和辛集市各上報2家。為避免多級重復檢查,省財政廳將對各市上報代理機構檢查名單進行統籌安排,最終確定各市檢查名單。
二、檢查內容
本次檢查涵蓋政府采購活動的全過程,主要包括委托代理、文件編制、進口核準、方式變更、信息公告、保證金、評審過程、中標成交、合同管理、質疑答復等十個方面內容。檢查依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及其實施條例,以及有關制度辦法和規范性文件等(詳見附件1)。
三、檢查時間
檢查時間從2016年5月下旬開始,10月中旬結束。具體安排如下:
(一)準備階段(5月20日至5月31日):省財政廳制定下發檢查方案,省、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財政部門成立檢查工作組(設區市財政部門檢查縣級采購項目的,檢查組應包括縣級財政部門相關人員),確定并上報擬檢查代理機構名單。
(二)自查階段(6月1日-6月30日):省財政廳統籌安排,確定代理機構檢查名單,通知各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財政局。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財政部門向被檢查單位送達檢查通知。被檢查單位根據通知要求,整理被抽檢采購項目相關的文件、數據和資料,對照檢查依據對2015年度執業情況形成自查報告。各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財政部門6月25日前向省政府采購辦公室報送本市自查階段完成情況。
(三)書面審查階段(7月1日至7月31日):檢查工作組對被檢查單位提供的資料進行書面審查,對照檢查指標體系(財政部統一制定,另發。)初步掌握采購項目的操作執行情況,編制工作底稿。各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財政部門7月25日前向省財政廳報送書面審查情況。
(四)現場檢查階段(8月1日至8月31日):結合書面審查發現的問題,檢查組進一步到被檢查單位實施現場檢查,與被檢查單位溝通,并簽字蓋章確認工作底稿。各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財政部門8月15日前向省財政廳報送現場檢查情況。
(五)處理處罰階段(9月1日至9月30日):各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財政部門針對本級檢查發現的問題,依法進行處理處罰,并將處理處罰結果于9月20日前報省財政廳。
(六)匯總報告階段(10月1日至10月15日):各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財政部門總結監督檢查工作,并于10月10日前報送省財政廳。
四、工作要求
本次監督檢查由財政部牽頭組織,省、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財政部門分別組成監督檢查組,按照“縱向聯動、統一標準、分級檢查、依法處理”的原則,分別對本級、轄區內的政府采購項目的代理機構2015年度執業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設區市監督檢查組可請代理機構代理項目地的縣(市、區)財政部門派員參加。檢查工作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創新監管方法,在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基礎上,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及時主動公開檢查情況和處理結果。為確保全國檢查工作統一規范,本次檢查將按照聯動工作計劃,對組織安排、檢查內容、問題分類和處理口徑等方面實施標準化管理,并組織各級財政部門在關鍵節點抓好落實。
省財政廳成立以主管廳領導為組長的專項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和督導全省檢查工作,省廳政府采購辦公室負責具體檢查日常工作。各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財政部門要制定詳細的檢查工作計劃,明確工作要求,確保檢查工作順利實施。檢查過程中,要嚴格履行檢查程序,遵守檢查紀律,依法處理違法違規問題,切實做到依法行政、公正廉潔。
更多相關文章:
7.黨員民主自查報告
9.
10.工商局保密工作自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