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XX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對縣級行政機關實施四項制度進行督查的通知》要求,XX縣監察局對照督查內容逐項進行了自檢自查,現將自檢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實施行政問責的組織領導和工作機構的建立情況
縣委、政府政府部門實施行政問責制后,我局高度重視,立即召開監察局長辦公會,對貫徹實施行政問責等四項制度進行研究部署,及時成立了由監察局長任組長,監察局副局長任副組長,糾風室主任、執法室主任、信訪室主任、辦公室主任為成員的實施行政問責辦法等四項制度領導小組,及時組織開展貫徹落實工作,結合單位實際,制定了《XX縣紀委監察局工作人員問責辦法》、《XX縣紀委監察局服務承諾制度》、《XX縣紀委監察局首問責任制度》、《XX縣紀委監察局限時辦結制度》,細化了符合本單位特點的行政問責細則,落實了人員職責,明確了問責的范圍、內容、方式和程序。同時,領導小組還承擔著全縣行政問責辦公室的職能職責。 7月份,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進一步優化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又認真定了《XX縣紀委監察局關于優化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建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范了問責的內容、方式、程序,促進了貫徹實施行政問責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宣傳發動情況
為使全局干部職工通過學習貫徹四項制度,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加強依法行政水平,我局以學習宣傳教育為切入點,專題學習并討論研究了如何貫徹落實四項制度的工作要求,讓全體干部職工盡快實熟悉四項制度內容和要求,確保貫徹落實到位。一是宣傳動員,統一思想。召開職工大會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了“四項制度”全部內容,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充分認識四項制度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以嚴肅認真的態度認真貫徹執行。二是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及時將《云南省行政機關八項工作承諾》、《云南省行政問責辦法等四項制度工作手冊》以及行政問責辦法等四項制度宣傳知識材料發放到全縣各行政機關,確保全體公務人員人手一份學習資料,采取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集中學習培訓和自學,各室根據自身工作實際,通過組織全縣行政機關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人員統一參加四項制度相關知識考試,不參加學習、培訓、考試或考試成績不合格的取消年度考核資格;制作宣傳欄、編發工作簡報和工作信息、新聞媒體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努力做到讓黨員清楚、干部明白、群眾知曉,在全縣上下形成良好的問責氛圍。
三、行政問責制的實施情況和對工作的推動情況
我縣自2008年4月下旬實施行政問責工作以來,全縣各鄉鎮和各部門都嚴格按要求進行了貫徹落實,截止目前,共按程序問責了9名干部,問責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和好評。
一是建立督促檢查機制,嚴格進行了問責。為全面監督各單位貫徹落實行政問責等四項制度情況,縣委、政府從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抽調人員組成督查組,由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帶隊,采取電話督查、巡回督查、聯合督查、現場督查、跟蹤督查、適時暗訪等形式,每月定期和不定期的組織開展督促檢查活動,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檢查范圍由最初的11個窗口單位和3個重點鄉(鎮)擴大到全縣43個部門及全縣8個鄉(鎮),各鄉(鎮)各部門也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定期分析貫徹落實情況,科學評估實施效果,及時研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完善相關工作制度和措施,探索更為有效的方法。今年5月,由縣政府、縣教育局、馬過河人民政府按干部管理權限分別對在馬過河鎮麻衣完小學校“4.25”事件中的7名責任人員進行了問責,在全市較早地啟動實施了問責制,9月份,月望鄉人民政府又對在兌付農民種糧補貼中失職的2名干部進行了問責。
二是建立信息報告制度,促進了工作交流創新。縣“四項制度”工作領導小組和問責辦公室適時編發《工作簡報》和《行政問責工作簡報》,目前全縣共發出督查通報1期165份,印發工作簡報5期825份,編發行政問責工作簡報6期。通過信息、簡報,及時反映、通報全縣各級各部門問責工作進展情況,交流各單位推行問責工作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不斷創新工作方法,豐富載體,例如:我縣月望鄉在實施問責工作中,制作“監督卡”,對干部進行監督,發現干部有違反“四項制度”的情況,記入“監督卡”存入干部個人檔案,作為年度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據。目前,已有8名鄉、村干部因工作失誤或違反工作紀律被填了“監督卡”,通過“監督卡”的監督,有力地提高了干部的責任心,轉變了干部工作作風。
三是完善投訴監督機制,拓寬了政務公開工作。在實施行政問責工作中,為暢通群眾監督投訴渠道,我縣拓寬政務公開覆蓋面,把問責工作與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建設“陽光政府”結合起來,通過政務信息公開網、宣傳欄、電視等媒體向社會公布本部門本單位行政問責、行政許可、行政收費、受理業務的具體內容、要求、時限和規定,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窗口單位在辦公地點懸掛公示欄,規范工作人員行為,掛牌上崗,使落實行政問責制真正達到入眼、入腦、入心,形成了濃厚的輿論氛圍,充分發揮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特邀監察員的監督作用,以積極、務實的態度,支持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縣問責辦按工作職責,針對違規承諾或不履行應當履行的承諾事項造成不良后果或影響的將給予嚴肅處理,對行政機關中不作為、亂作為以及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的行為按問責辦法的有關規定予以問責,同時,加大暗訪工作力度,發現問題堅決糾正
四是突出年度問責工作重點,推進了全局工作開展。縣委政府確定了行政許可集中、行政執法與群眾聯系密切的“窗口”單位為問責重點單位,圍繞政府中心工作,明確了八個方面的事項為行政問責重點事項,各鄉鎮人民政府也根據本地工作實際,選擇了一定數量的站所部門為重點聯系和指導單位,積極探索經驗,推進行政問責全局工作的開展。
四、存在問題
一是落實問責工作發展不平衡,部門與部門、部門與鄉(鎮)、鄉(鎮)與鄉(鎮)之間有差距。
二是縣鄉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保工資、保穩定、保運轉壓力較大,實施問責工作經費緊張,有的單位該公示的事項因沒有經費無法上墻,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難以在全縣普遍推廣。
三是思想認識還有差距,少數部門和單位落實問責工作流于形式。
四是宣傳有不到位的地方,社會監督不夠群眾參與意識不強。
五、下步工作打算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更加充分地發揮行政問責制的作用,使之有效、實效、高效、長效,走上正常化、規范化和法制化的軌道,就必須按照權責一致、依法有序、民主公開、客觀公正的原則,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健全行政問責體系,探究問責制的內在規律,增強問責程序的透明度,加強問責制度體系建設,實現政府信息公開和透明,保證公民了解政府行為的多種可行性方案,以及政府執行過程中的行為及效果, 使行政問責有所依托;建立和完善政府和公共組織績效評估制度,特別是通過評估公共政策的執行標準、執行程序、執行時效,為行政問責提供可依據的科學標準;完善行政監察、審計制度,把行政問責與行政監察、審計結合起來,有責必問,有錯必究;加強保障機制建設,建立被問責干部的政治經濟待遇等保障機制,并建立跟蹤機制,形成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能下能上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