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知禮儀承家風征文
“家風”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的思想品德也會跟著壞,這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后代了。下面是CN人才網小編整理的知禮儀承家風征文,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1】知禮儀承家風征文
每個家庭都有家風,我們家的家風特別強調對別人的尊重,媽媽告訴我,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這個家風不是嘴上說說,而是用實際行動來表現的。
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和爸爸的同學吃飯,叔叔看我可愛,讓我來點菜。我開心極了,心想這下可以開懷暢吃啦!于是,我立刻點了特色烤雞,和一盤糖醋魚。我正在得意,媽媽小聲把我叫過去說:“孩子,在和客人一起吃飯時,要讓客人先點菜,叔叔讓你點菜時對你的尊重,你也要尊重叔叔啊。”我聽懂了媽媽的話,點了點頭。于是,過去向服務員阿姨說;“我點的那兩個菜,不要了。”接著,我又跑過去對叔叔說:“叔叔,還是您點吧?”叔叔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問我怎么不點,我說:“我還小,您是客人,應該讓客人先點菜,小朋友不能點”。看到我的表現,叔叔開心的笑了,為了獎勵我,他還為我點了我最喜歡吃的烤鴨和魚。按照媽媽教我的,我對叔叔夾來的菜起身表示感謝,還為他們表演了我學過的朗誦,看著大人們對我的鼓勵,品嘗著美味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尊重的家風不僅表現在接待客人,還包括做事的細節中,比如尊重小動物的生命,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有一次,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見一只小鳥落在地上,一動不動。我看了看,原來小鳥受傷了。我便把它抱了回家,我和媽媽一起幫小鳥把傷口包扎起來了,還讓它在我家住了一段時。慢慢的我對它有了感情,每天放學回家,我都會跟它玩一會兒。直到有一天,媽媽對我說:“你想讓小鳥開心嗎?“我脫口而出“當然想,我想每天陪著它,喂它好吃的東西。”“想讓它開心就要讓它自由飛翔,在籠子里哪能過的開心啊”。媽媽的話讓我聯想到了小鳥也向往自由,喜歡小鳥就應該讓它獲得自由。
后來,我把小鳥放飛了,看到它在天空自由地飛翔,我的心里無比的高興。媽媽夸我有一顆美麗善良的心。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尊重別人并且有一顆善良的心。我會繼續把我們家的家風傳承好,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2】知禮儀承家風征文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于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里,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劣之分!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早在戰國時期,便有了《孟母三遷》和《曾子殺彘》的優秀家教故事,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注重家教的父親,他在《誡子書》中這樣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就是告誡那八歲的兒子: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于是像孟子、岳飛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偉人便在這樣的家教中應運而生。
家教,在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下,去其糟粕,留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棍棒底下出孝子”、“傳男不傳女”,已被歲月的流沖走,而那些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中華民族文明的腳步正在新時代的家風中穩步向前!
【3】知禮儀承家風征文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如果一個家庭,沒有規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一個家嗎?家原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的人。家這棵參天大樹一倒,大山塌了,我們后悔了,懊惱了,可惜晚了。
我記得寒假臨近過年時,電視上出現了一種許久未聽過的新詞“家風”。這一詞是新聞聯播上所播出的,他們派出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風,我認為是家里人的一種行為,是好是壞。我認為我家的家風是熱情,爽快和執著,因為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十分熱情好客,遇到困難不退縮,說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認為是家人的素質,是深是淺。家人如果不學習,將得不到知識,學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點。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現在老師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守法牢記。每一天,我們都學到東西,學到知識,學會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訓,我認為是家人的教訓,是嚴是松。如果每個人都官官相護,隱藏事切,我認為就要使用殺手锏了。如果每個人都坦誠相待,大公無私,我認為規則沒有必要了。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
一個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小學生知禮儀承家風征文】相關文章:
家風家規家訓征文范文11-29
家風家訓家規征文范文4篇01-16
清廉家風故事征文(精選10篇)06-23
家風家訓優秀征文范文(精選8篇)12-01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范文12篇01-08
家風家訓故事優秀的征文范文(通用5篇)11-26
關于清廉家風故事的征文范文(精選10篇)03-04
好家訓好家風優秀的征文范文(通用9篇)11-26
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征文范文(精選7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