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解讀
為進一步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以下簡稱侵權假冒)工作,保障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入實施,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新形勢下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下面是CN人才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新形勢下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解讀,歡迎閱讀。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新形勢下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進一步加強打擊侵權假冒工作,保障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入實施,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意見》指出,要堅持依法治理、打建結合、統籌協作、社會共治等原則,著力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修訂完善相關法規和標準,改革創新監管制度和機制,加強信息技術等新技術新手段運用,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到2020年,基本形成行政執法、刑事執法、司法審判、快速維權、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協調運作的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體系。
《意見》提出,要針對違法犯罪活動鏈條化、組織化和跨區域、跨行業等新趨勢、新特點,推進綜合治理,對侵權假冒商品的生產、流通、銷售形成全鏈條打擊。一是加強部門間執法協作,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明確權力清單,堵塞監管漏洞。二是推進區域間執法聯動,探索建立跨區域聯席會議、線索通報、證據移轉、案件協查、聯合辦案以及檢驗鑒定結果互認等制度。三是擴大執法辦案的國際交流合作,積極開展知識產權海外維權。
《意見》提出,要針對侵權假冒行為“線上線下”一體、身份更加隱蔽、手法不斷翻新等新情況、新問題,提高市場監管和預警防范能力。加強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研發運用,大力推進不同部門間執法監管平臺的開放共享,加強執法監管信息化建設。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完善生產經營主體誠信檔案和“黑名單”制度,實施市場主體信用分類監管,加快推進信用體系建設。
《意見》提出,要構建多方參與的共治格局。強化社會組織的自治自律功能,建立健全社會組織參與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機制;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督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加強對網絡經營者的資格審查,對企業履行承諾情況開展“雙隨機”執法檢查;發揮新聞媒體的正面引導和輿論監督作用,鼓勵公眾舉報投訴侵權假冒違法行為。
《意見》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落實,切實抓好政策制定、執法協調、宣傳教育、涉外交流等工作。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將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加強對打擊侵權假冒執法經費和涉案物品環境無害化處理經費的財政保障。嚴格實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和持證上崗制度,提高執法監管能力。
相關閱讀:
為進一步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以下簡稱侵權假冒)工作,保障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入實施,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國務院發布關于新形勢下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
意見提出,到2020年,侵權假冒高發多發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法規體系更加健全,工作機制更加完善,營商環境更加規范,行政執法、刑事執法、司法審判、快速維權、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協調運作的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體系基本形成。
意見還提出,加強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在執法監管中的研發運用,強化對違法犯罪線索的發現、收集、甄別、挖掘、預警,做到事前防范、精準打擊。大力推進不同部門間執法監管平臺的開放共享,打破“信息孤島”,加強對相關數據信息的整合、分析和研判,形成執法監管合力。建立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向執法監管部門提供執法辦案相關數據信息的制度,加強政企協作,用好用活數據信息資源,為開展執法工作提供支撐。
【新形勢下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解讀】相關文章:
元旦的由來和習俗詳情解讀10-15
知識產權專業就業方向和就業前景03-13
關于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管理工作的調研報告12-15
假冒商品的危害四級英語作文04-26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法律依據02-24
關于加強校園安全的工作報告12-28
解讀《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03-06
加強高溫天氣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