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設計
篇一: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設計1
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設計(一)
教學設計思路
在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初步應用后,需要解決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節的內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課時,利用方程的基本變形來解一元一次方程,為下幾節的學習鋪平道路.本課講解時首先通過天平的實驗操作,使學生學會觀察、嘗試分析、歸納等式的性質,這一過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與操作得出結論。然后,利用方程的基本變形解一元一次方程。通過解方程的學習提高了學生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時,先讓學生按方程的基本變形獨立求解,提煉出移項法則,為了避免某些同學仍用舊的方法解方程,應加強對比哪種方法更簡便。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與天平的平衡類比,能對方程進行基本變形; 2.能利用方程的基本變形解一元一次方程; 3.通過具體題目,簡化提煉出移項法則;
4.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會熟練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體會化歸思想的廣泛應用,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逐步養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重點:方程的基本變形不改變方程的解;移項法則的掌握。 難點:移項法則的應用。 授課類型 新授課 教具準備
多媒體(或天平,等質量的小球、木塊各五個)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篇二: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
一元一次方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處理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從算術方法到代數方法是一種進步;
2、 初步學會如何尋找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 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難點、知識重點
1、重點: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難點:理解用方程來描述和刻畫事物間的相等關系。
三、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注重師生互動。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一)情境引入
教師提出教科收第79頁的問題,并用多媒體直觀演示。
問題1:從視頻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必要時可以提示學生從時間、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順序等方面去考慮。)
教師可以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做回顧小結
問題2:你會用算術方法求出王家莊到翠湖的距離嗎·(當學生列出不同算式時,應讓他們說明每個式子的含義)
教師可以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做回顧小結:
1、問題涉及的三個基本物理量及其關系;
2、從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車的速度;
3、從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問題3:能否用方程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二)學習新知
1、教師引導學生設未知數,并用含未知數的字母表示有關的數量.
如果設王家莊到翠湖的路程為x千米,那么王家莊距青山千米.
2、教師引導學生尋找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問題1:題目中的“汽車勻速行駛”是什么意思?
問題2:汽車在王家莊至青山這段路上行駛的速度該怎樣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車速嗎? 問題3:根據車速相等,你能列出方程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分析,如:
依據“王家莊至青山路段的車速=王家莊至秀水路段的車速”可列方程:
依據“王家莊至青山路段的車速=青山至秀水路段的車速”可列方程:
3、給出方程的概念,介紹等式、等式的左邊、等式的右邊等概念.
4、歸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兩個步驟:
(1)用字母表示問題中的未知數(通常用x,y,z等字母);
(2)根據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三)舉一反三討論交流
1、比較列算式和列方程兩種方法的特點.建議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可以把學生分成兩部分分別歸納兩種方法的優缺點,也可以每個小組同時討論兩種方法的優缺點,然后向全班匯報.
列算式:只用已知數,表示計算程序,依據是間題中的數量關系;
列方程:可用未知數,表示相等關系,依據是問題中的等量關系。
2、思考:對于上面的問題,你還能列出其他方程嗎?如果能,你依據的是哪個相等關系?、
建議按以下的順序進行:!
(1)學生獨立思考;
(2)小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如果直接設元,還可列方程:
如果設王家莊到青山的路程為x千米,那么可以列方程:
依據各路段的車速相等,也可以先求出汽車到達翠湖的時刻:,再列出方程 =60
說明:要求出王家莊到翠湖的路程,只要解出方程中的.x即可,我們在以后幾節課中再來學習.
(四)初步應用、課堂練習
1、例題(補充):根據下列條件,列出關于x的方程:
(1)x與
18的和等于54; (2)27與x的差的一半等于x的4倍.
建議:本例題可以先讓學生嘗試解答,然后教師點評.
解:(1)x+18=54;(2) (27-x)=4x.
列出方程后教師說明:“4x"表示4與x的積,當乘數中有字母時,通常省略乘號“X”,并把數字乘數寫在字母乘數的前面.
2、練習(補充):
(1) 列式表示:
① 比a小9的數; ② x的2倍與3的和;
③ 5與y的差的一半; ④ a與b的7倍的和.
(2)根據下列條件,列出關于x的方程:
(1) 12與x的差等于x的2倍;
(2)x的三分之一與5的和等于6.
(五)課堂小結
可以采用師生問答的方式或先讓學歸納,補充,然后教師補充的方式進行,主要圍繞以下問題:
1、 本節課我們學了什么知識?
2、 你有什么收獲?
說明方程解決許多實際問題的工具。
(六)本課作業
1、 必做題:第84--85頁習題3.1第1,5題。
2、 選做題:根據下列條件,用式表示問題的結果:
(1) 一打鉛筆有12支,m打鉛筆有多少支?
(2) 某班有a名學生,要求平均每人展出4枚郵票,實際展出的郵標量比要求數多了15枚,問該班共展出多少枚郵票?
(3) 根據下列條件列出方程:小青家3月份收入a元,生活費花去了三分之一,還剩2400元,求三月份的收入。
(七)板書設計
一元一次方程
1、 定義
2、 例
3、 練習
【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解簡易方程》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7-02
《關雎》教學設計03-24
初冬教學設計04-03
《海燕》教學設計04-03
《zcs》教學設計03-26
草原教學設計03-11
《景陽岡》教學設計03-05
蝗蟲教學設計03-05
《蛇》教學設計03-05
《心愿》教學設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