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第七章 溶液》的教學設計
【目的要求】:
1. 了解懸濁液和乳濁液的基礎上重點了解容液、溶質和溶劑的概念,能判斷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
2.認識溶液的基本特征并以此為依據從宏觀判斷濁液和溶液;
3. 常識性介紹溶液和濁液在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重、難點】:
1.建立溶液的概念;理解溶液、溶質和溶劑的關系
2.從溶質存在的形式認識濁液和溶液
3.溶質和溶劑的辨證關系
【教學方法】: 實驗引導,比喻舉例,對比歸納,分析講解,練習鞏固
【教具】: 泥沙、植物油、食鹽、蔗糖、水、硫酸銅溶液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什么是混合物?請舉例說明。溶液是混合物嗎?為什么?
并進實驗:(1)泥沙 + 水
(2)植物油 + 水
(3)食鹽 + 水
(4)蔗糖 + 水
提問:以上物質與水混合前是什么狀態?分散在水中的微粒是什么?
形成的混合物穩定性如何?如何區分懸濁液、乳濁液和溶液?
學生活動:回答上述問題(教師評價并引導得出結論)
講解:歸納濁液和溶液的概念及特征;指出溶液概念的含義及關鍵字詞
提問:溶液由什么組成的呢?
講解:溶質和溶劑的概念,導出溶質、溶劑和溶液的質量關系
溶質的種類和常見溶劑的介紹
提問:如何判斷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呢?
講解:溶液的`命名方法和判斷溶質、溶劑的方法
小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練習:
1. 下列說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1) 凡是均一、透明、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
(2) 溶質必須是固體
(3) 只有水才能做溶劑
(4) 溶液都是均一、穩定的
2. 判斷下列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
(1)碘酒 (2)鹽酸 (3)硫酸銅溶液 (5)酒精溶液
【板書設計】:
一.濁液 懸濁液 :固粒懸于液 特征:不均一、不穩定、混合物
乳濁液 :液滴散于液
二.溶液
1. 概念:P129
2. 特征: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3. 組成: 溶質:P129
溶劑:P129
溶質質量 + 溶劑質量 == 溶液質量
4. 溶質的種類:固體、液體、氣體
5. 常見溶劑有:水、酒精、汽油等
6. 如何判斷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P129--130
【九年級化學《第七章 溶液》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初中化學教學設計(精選5篇)04-21
關于化學式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04-27
化學教師教學心得04-30
小鳥的教學設計04-09
《蠶絲》的教學設計04-03
《燈光》的教學設計06-12
趙州橋的教學設計04-23
《荷花》的教學設計03-03
《黎明的通知》教學設計08-07
上天的螞蟻教學設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