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6,7的加減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通過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解決簡單的問題,并正確計算得數是6,7的加減法。
2、情感目標:在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主動探索的精神。
3、能力目標:培養觀察、語言表達、動手和初步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軟件、6顆紅棗、白雪公主、7個小矮人、一幅森林的掛圖。
學具準備:
7個小圓片,6顆豆子。
教學過程:
一、準備
(小游戲)
師:咱們已經學習了5的加減法,現在玩個小游戲好嗎?
生:好!
師:舉起你的小小手,我出4。(打出四的手勢)
生:我出1。(打出一的手勢)
合:4+1=5。
師:下面同桌的小朋友互相玩一玩,看看合作得最好的是哪一桌。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復習5的加減法,使學生口、手、腦并用一起鍛煉,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為這一課的游戲打電話做好輔墊。)
二、探求新知
1、活動一:變戲法
師:(突然一舉手)瞧,老師這有幾個好吃的,是什么呀!
生:紅棗。
師:左邊幾個?右邊幾個?一共幾個?誰來說說加法算式?
生:3+3=6。
師:看,老師再變!誰能說加法式子?
生1:2+4=6。
生2:4+2=6。
師: 小朋友都很能干,能列出兩個不同的加法算式,老師的戲法也躲不過你們的眼睛。還可以怎么變?請小朋友拿出豆子也來變一變,把算式寫在練習本上。
學生活動。(變戲法,記算式)
師:誰來說說自己再記下的算式?
生1:1+5=6。
生2:0+6=6。
生3:6+0=6。
生4:5+1=6。
(設計意圖:首先從變戲法這一有趣的情境出發,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初步體會信息呈現形式的多樣性,并在動手實踐中掌握6的加法。)
師:剛才咱們列出了那么多算式,(伸手比劃一下)是不是有點零亂呢?你能不能整理一下,給它們排好隊,使它們變得有規律呢?
(1)引導學生觀察并四人小組展開討論。
(2)師生共同整理并小結。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在整理零亂算式的活動中,培養學生有序思考的好習慣。初步感受有條理思考問題的`優越性。)
2、活動二:猜一猜
師:剛才小朋友看了老師變戲法,現在咱們玩個游戲好嗎?
生:好。
師:老師這有6顆紅棗,(兩手一捂,打開一只手,露出3顆)這邊捂住幾顆,誰來猜猜呢?
生:3顆。
師:你是怎么猜到的?
生:總共6顆,露出3顆,6-3=3。
師:你們想玩嗎?同桌小朋友互相玩,左邊小朋友捂豆子,右邊小朋友猜,填填課本第40頁試一試。
(投影:6- = 。)
學生動手猜豆子,記錄算式。教師指導操作,參與學生活動。
師:誰來說說你的減法算式?
生1:6-4=2。
生2:6-2=4。
生3:6-5=1。
生4:6-6=0。
生5:6-0=6。
生6:6-1=5。
師:剛才老師發現羅 小朋友的算式最漂亮,(實物投影學生課本)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為什么羅 列的式子最漂亮?
生1: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
生2:差一個比一個少1。
生3:這些式子排列得很有規律。
小結:是的,在數學王國里存在著許多有規律的美。生活中存在許多規律,只要細心留意觀察,就能夠發現。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學生寫出的算式,讓學生發現并體驗數學的規律美。)
3、活動三:擺一擺
師:(貼出6個金蘋果)幾個?再添上一個是多少?怎么列式?
生:6+1=7,7個金蘋果。
師:請小朋友拿出你的小圓片。(7個)先擺2個,再擺5個,一共幾個?怎么列式?會說的站起來說。
生:2+5=7,5+2=7。
師:還可以怎么擺?小朋友自己動手,邊擺邊記算式,看誰的算式列得最多。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學生操作。
(設計意圖:學生動手操作、實踐,這個環節使學生不僅能掌握知識,而且體驗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獨立探索的精神。)
4、活動四:編故事
(故事引入情境,電腦出示動畫圖面)
(1)放音樂,7個小矮人與白雪公主快樂地起舞。
畫外音:在遙遠的大森林里,住著勤勞的小矮人和美麗的白雪公主,每天晚上他們唱歌起舞。
(2)當第一天太陽升起的時候,老大扛著斧子出門伐木去了。(屏幕:老大扛著斧頭出門了,白雪公主問:小朋友,你知道小木屋里還有幾個矮人嗎?)
師:你知道嗎?先和同桌說一說。
生:小木屋里還剩6個小矮人,7-1=6。(屏幕顯示:7-1=6,你真棒!伴有掌聲,獎勵一個金蘋果。)
(3)老二很愛勞動,第二天,他一定要和老大去伐木,這時屋里還剩幾個矮人?
學生自由發言。
(4)第三天、第四天會怎樣?誰會往下編故事?
生1:第三天,老三也去伐木了,屋里還剩4個小矮人,7-3=4。(學生說,教師操作電腦顯示,并獎勵一個金蘋果。)
生2:還可以這么列:5-1=4。
生3:第三天,所有的小矮人都去伐木了,屋里一個小矮人也沒有了!7-7=0,4-4=0
師:真高興,咱們班有這么多的故事大王!
(設計意圖:編故事的過程中獲得數學知識,而不是單純地依賴老師的講解去獲得,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鞏固新知,創新發展
1、想一想,說一說
哎,小朋友,來了一個小壞蛋。(屏幕:出現一個小老鼠偷土豆的場景。畫外音:嘿,收獲真不小,我背回7個土豆。)
師:糟了!小老鼠的袋子怎么啦?
生:袋子破啦?(電腦屏幕:一個土豆從袋子漏出來。)
(1)小朋友,袋子里還有幾個土豆?
(2)想想,土豆只會掉一個嗎?(學生充分想像,引導他們說清道理。)
(設計意圖:大膽放手給學生空間想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新知。)
2、游戲:打電話
師:喂,一(3)班的小朋友在嗎?(教師做打電話狀)
生:在!(學生學做打電話狀)
師:今天咱們交朋友的密碼是6,我出5!(打出5的手勢)
生:我出1,5+1=6,(打出1的手勢)
師:啊,密碼對了!好朋友握握手。(下去和學生握手)
(1)師生之間打電話。
(2)學生之間打電話。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學生喜歡的游戲進一步加強,鞏固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四、總結
1、你學會什么?懂得了什么知識?和你的好朋友說說!也可以和聽課的教師說。
2、這節課老師發了幾個金蘋果,還有幾個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將知識用實際應用聯系起來,前后呼應)
【小學數學《6,7的加減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加減法教學設計04-25
加減法估算教學設計07-27
《6和7的加減法》教學設計09-09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找規律》04-06
數學教學設計12-27
小數乘小數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3-20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通用8篇)05-07
小學數學《認識鐘表》教學設計(通用7篇)05-22
初中數學優秀教學設計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