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我在長大》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知道爸爸媽媽養育自己很辛苦,應該敬愛他們。
[智育目標]:了解自己從幼兒園到上學不同年齡段的成長和變化情況。
[素質發展目標]:使兒童關注自我的變化,培養他們自我發展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爸爸媽媽養育自己很辛苦,應該敬愛他們。
[教學難點]:了解自己從幼兒園到上學不同年齡段的成長和變化情況。
教學準備
有關成長的圖片
學生活動設計
“爸爸媽媽哺育我”、“我在長大”、“愛爸爸媽媽”
教學過程
活動一:爸爸媽媽哺育我
一、活動導入:看照片,猜一猜。
用某生的照片在班里展示,請大家先看,然后再猜。
(明明是我們班的小朋友,我們為什么猜不出來了呢?)(因為我們長大了,變高了,變壯了。)
揭示課題
二、啟發思考
1、是誰給了我們生命?并不辭辛苦把我們哺育大?
2、講一講爸爸媽媽哺育你的故事。
活動二:我在長大
1、看體重的變化。出生時和現在做比較。
2、看身高的變化。
3、以前有哪些事情都是爸爸媽媽幫自己做?現在自己能做什么了?
4、講述成長過程中的趣事。
活動三:愛爸爸媽媽
1、談話:我們都長大了,很多事情不用依賴爸爸媽媽了,而是應該多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爸爸媽媽這樣愛我們為我們付出了這么多辛勞,我們應該怎么對待他們呢?
3、說說自己愛爸爸媽媽的事。
教學反思
小學生正處在生理發育的旺盛時期,生理上的變化比較明顯,他們多數擁有優越的生活條件和父母的細心呵護。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學生卻體會不到父母的`辛勞和生活的甜蜜,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應當的,他們不懂得珍惜生活,缺乏對父母的敬愛和關心。因此對學生進行關心父母的教育是尤為必要的。
因為一年級學生年齡尚小,體會不到母親十月懷胎的不易和一朝分娩的痛苦,以及父母撫養自己的艱辛,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應當的,他們不懂得珍惜生活,缺乏對父母的敬愛和關心。通過讓學生通過觀察、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懂得自己是在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中漸漸長大的,對父母產生敬愛之情。懂得用自己的方式愛自己的父母。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我在長大》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3-31
品德與生活工作計劃9篇04-13
品德與生活工作計劃7篇04-12
《習作那一刻,我長大了》優秀的教學設計07-17
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04-08
《燃燒與滅火》教學設計03-04
質數與合數教學設計03-02
《紙船與風箏》教學設計03-28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10-31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