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天地7》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積累兩個新部首,了解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繼續培養查字典和寫字之前分析字形字義的習慣。
2.自讀古詩《惠崇〈春江曉景〉》和成語故事《畫龍點睛》,體會畫的魅力,練習查字典。
3.學寫留言條。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
2.學寫留言條。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通過字、詞、句訓練使學生能正確、工整地書寫,并積累句子和兩個新部首。
2.學習形聲字的知識,了解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描一描,寫一寫
1.讓學生邊描邊仔細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
2.齊讀丁丁的話。
3.練習寫一寫,老師巡視指導。
4.展示作品,并評價。
二、比一比,看誰寫得多
1.說一說帶有“火”字旁、“皿”字底的字。
2.給找出的字組詞。
3.在課本上填寫帶有“火”字旁、“皿”字底的字。
三、比一比,讀一讀
1.引導學生比較每組左右兩個字,再猜一猜右邊的字該怎么讀。
2.讓學生邊讀邊比較,并說說自己的發現。
“成——城”中“成”是表示“城”這個字的讀音的。
3.組詞。
4.讓學生仿照例子,自己說說幾個類似的形聲字。
如:龍——籠永——泳
5.小結:像這樣的字還有很多,我們以后可以運用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來認識更多的字。
四、仿照例子說句子
1.出示例句,讓學生反復讀。
2.讓學生模仿造句:
(1)用“要是……那多好啊”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愿望。
(2)在前面加“某某心想”。
(3)描寫某某心想的神情。
3.把自己說的句子填寫在課本上。
4.讀一讀,抄一抄。
五、課堂檢測
1.比一比,讀一讀,再組詞。
成()元()合()幾()
城()遠()盒()饑()
2.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綿()伏張()舞()騰()而()
()不()口垂()喪()得意()()
六、作業設計
收集有關蘇軾及《惠崇〈春江曉景〉》的知識。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自讀古詩,體會畫的魅力。
2.學寫留言條。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背一背
1.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有關蘇軾及《惠崇〈春江曉景〉》的知識。
2.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準確朗讀古詩。
3.邊讀邊觀察圖理解詩意。
4.指導有感情朗讀古詩。
5.配樂反復誦讀。
6.自己試著背誦。
7.指名背、齊背。
二、學寫留言條
1.巧設情景,導入新課:
我們的.好朋友丁丁正在積極準備才藝展示,下午一放學他就準備到公園去畫畫,可是媽媽卻不在家,怎么辦呢?你能幫他想個辦法嗎?(生:打電話、寫留言條…)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寫留言條。(板書:留言條)
2.出示留言條,讓學生仔細觀察,并說說書寫時的格式和內容。
3.老師總結。
寫留言條時應注意:
(1)給誰留言:在第一行頂格寫,然后點上冒號。
(2)留什么言:另起一行空兩格寫留言的內容。
(3)誰留的言:在留言條的右下角寫留言人的姓名和留言的日期。
4.小組合作,練習寫留言條。
(1)小組合作,創設情景,練習寫留言條。
(2)全班交流。比一比哪組創設的情景最好,留言條寫得最正確。
(3)評選最佳合作小組。
三、課堂檢測
1.冬冬下午放學后要去同學家玩,請你替他給媽媽寫張留言條。
2.背一背《惠崇〈春江曉景〉》。
第三課時
【第三課時教學目標】
1.自讀成語故事《畫龍點睛》,練習查字典。
2.培養寫字之前分析字形字義的習慣。
【第三課時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
1.預習檢測。
2.自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
3.再讀課文,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畫龍點睛”的寓意。
4.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類似“畫龍點睛”的事情。
5.說說自己積累的成語。
6.練習復述《畫龍點睛》。
7.指名復述。
二、金鑰匙
1.讀讀“金鑰匙”的內容。
2.談談自己的發現。
3.師小結:丁丁、冬冬告訴我們寫字之前要先分析字形字義然后再寫,這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實我們中國的漢字類型很多,但是無論哪一種漢字,我們只要先分析字形,體會字義,然后再寫,就一定能學好漢字。
4.編順口溜督促學生養成習慣。
如:動筆前,想一想,這個字,什么樣。
三、課堂檢測
把自己積累的成語寫下來。
四、作業設計
把自己學會的寫字習慣教給周圍的小伙伴。
【板書設計】
成城合盒青清何荷
胡湖里理幾饑元遠
給誰留言:第一行頂格寫。
留言條留什么言:另起一行空兩格寫。
誰留的言:在右下角寫留言人的姓名和日期。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天地7》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天地四教學設計08-20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2-28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設計04-14
小學語文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3-29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篇04-05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8-06
語文《長城》教學設計04-20
《天地人》教學設計03-19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