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一年級數學上冊《8和9的加減法》教學設計

時間:2022-10-26 16:40:0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上冊《8和9的加減法》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上冊《8和9的加減法》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學上冊《8和9的加減法》教學設計(精選6篇)

  一年級數學上冊《8和9的加減法》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8,9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掌握得數是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2、根據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數的探索過程,感受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一樣的客觀事實。

  3、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利用一圖四式掌握8和9的加減法,并能正確的口算。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復習導入

  教師電腦出示口算題。

  2+4= 1+5= 6-1= 2+2=

  3+2= 4+3= 6-3= 7-2=

  師:這里有幾道口算題,你們想搶答嗎?(給對的小朋友獎一朵紅花。)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8和9兩個新朋友,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下與它們有關的加減法。(板書課題)

  2、提出學習目標

  (1)掌握得數是8和9的加法及8減幾、9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2)根據一幅圖寫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數的探索過程,感受調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一樣的客觀事實。

  二、展示學習成果

  1、自主學習,同桌互相展示

  (1)你們喜歡恐龍嗎? 請大家觀察掛圖把你看到的講給同桌聽。 (出示教學掛圖:在大森林里來了6只藍恐龍,2只 紅恐龍。)

  (2)同桌討論:看恐龍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能列式解決嗎?(學生提出:6只藍恐龍和,2只紅恐龍,合起來是多少?)

  (3)根據所提的問題列出算式并計算,同桌交流展示。

  2、全班展示,激發知識沖突。

  (1)小組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展示。

  (2)學生質疑

  學生提出:6只藍恐龍和,2只紅恐龍,合起來是多少?

  師:誰來列式幫她解決?

  匯報(6+2=8只 2+6=8只)

  師:為什么要用加法算?

  (小組交流、匯報)

  學生提出:一共8只恐龍,有6只藍恐龍,有幾只紅恐龍?

  師:誰來幫他?

  匯報(8-6=2只)

  師:有什么問題要問?(小組交流)

  匯報

  學生提出:一共8只恐龍,有2只紅恐龍,還有幾只藍恐龍?

  列式(8-2=6只)

  師:請同桌互相說一說,這幅恐龍圖我們一共列出了幾道算式。(4道)

  師:你們真聰明!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小恐龍成為了好朋友,高興嗎?讓我們一起來唱、來跳《找朋友》。

  三、知識延伸(例2:得數是9的加法和9減幾)

  學生擺7個紅圓片、2個白圓片

  師:請看圓片圖,試著一下寫出四道算式。

  匯報板書

  7+2=9 9-7=2

  2+7=9 9-2=7

  問:女生說一說你是怎樣知道7+2=9 2+7=9?

  男生說一說你是怎樣知道9-2=7 9-7=2?

  請講給同桌聽。

  小結: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只恐龍?(8只)

  你們共擺了幾個圓片?(9個)

  你們說一說我們今天學習的是幾和幾的加減法。

  四、練習反饋,鞏固提升

  1、郵遞員

  信有:6+2= 8+1= 9-1=

  4+5= 1+7= 7+2= 3+6=

  8+1=

  師:老師有兩個郵箱,一個是8號郵箱,另一個是9號郵箱,拿信的小郵遞員要算出信上的得數,就投進幾號郵箱。

  2、給小貓涂色

  師:得數是8的涂成黃色,得數是9的涂成藍色。小組合作,看哪個組涂得又快又好。

  3、生活中的數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家里的電話號碼、本要區的郵政編碼以及摩托車、汽車的車牌號數。

  4、電腦出示

  5+3= 8-3= 3+5= 8-5=

  師:不用擺,請小朋友說出這四道題的得數?

  匯報

  師:請你挑一道自己喜歡的算式,說說你是怎樣知道得數的?講給同桌聽。

  五、總結

  師: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數學上冊《8和9的加減法》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P56 P57頁8和9的加減法

  教學目的:

  1、會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

  2、能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3、在計數過程中,初步培養同學數感

  教學重難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同學心算計數

  教學準備:

  課件

  一、創設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孫悟空,

  小朋友,今天俺帶你們到花果山去觀光好嗎?

  二、探究知識

  1、8的加減法

  A獨立考慮

  你們看,咱們的山上景色不錯吧,看小猴子們都下山來歡迎呢,出示課件圖

  出示課件

  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嗎?

  說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計算?

  寫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同學說出加法的意思,樹上有6只猴,樹下有2只,一共有幾只?

  B評價,你認為誰寫的好?理由呢?

  C小結:同樣一幅圖,俺們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減法,只要能正確地說清圖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減法

  小朋友們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樹,結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課件出示:兩棵桃樹,一棵樹上有7個桃子,一棵樹上有2個桃子

  請你們用學具代替桃子來擺一擺,然后獨立寫出算式。

  誰愿意向大家說出你的算式,

  評價:你認為哪個組寫的好?

  三、練習

  1、動畫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為踢進2個,網外7個,看圖,你能寫出幾個算式?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2、同學分組拿出數字卡片,同組兩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兩個數。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蘋果”的游戲來完成。

  一年級數學上冊《8和9的加減法》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6~57頁。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8和9相關加減,掌握一圖四式的列式過程。

  2、通過觀察、比較,使學生知道交換加數位置得數不變。

  教學重點:

  掌握8和9的加減運算。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投影儀。學生準備小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開火車口算。計算后請學生說說一道加法,一道減法是怎么算的?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8可以分成幾和幾,你會填嗎?看到這個你還能想到什么?9的組成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和8、9有關的加減法。

  二、教學新課:

  (一)學習一圖四式。

  學習根據一幅圖寫兩個加法算式。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8個梨,左邊2個,右邊6個。

  誰能來看圖問問題嗎?能編不一樣的嗎?

  其余學生根據問題寫算式。2+6=86+2=8

  為什么根據同樣的一幅圖,你們卻寫出兩道不同的算式呢?

  請大家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2、學習根據一幅圖寫兩個減法算式。

  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板書(將?寫于不同處)編題,其余學生寫算式。

  8-2=68-6=2

  這兩道算式又有什么聯系呢?

  3、幅圖,我們一共寫出了幾個算式?分別是哪幾個?你發現了什么?根據一幅圖,我們可以寫出4個算式,2道加法,2道減法。

  你能根據一幅圖來寫出4個算式嗎?請你拿出5個紅色的小園片,4個黃色的小園片,象我一樣擺。你能根據這些小園片,寫出4道算式嗎?把你的結果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誰來匯報一下。

  (二)教學8和9的加、減法。

  出示P57擺一擺的圖,這兩個小朋友也在擺園片,他們寫出了四道算式,你覺得對嗎?

  這些算式的答案你能算出來嗎?你可以象這兩個小朋友一樣擺一擺小園片,也可以用別的方法來算一算。誰愿意來匯報一下你的方法呢?

  出示P57想一想,你會做嗎?做完的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出示小棒圖,讓學生列式計算。

  口頭反饋。4+5=95+4=99-4=59-5=4

  看來,小朋友都會算了,那么我們來開一次小火車。

  游戲(仿照P63第16題)。全班做,小組做。

  四、小結:

  你今天學會了什么本領?

  一年級數學上冊《8和9的加減法》教學設計 篇4

  一、學生基礎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加減法意義、能初步看懂圖意的基礎上來學習一圖四式的,再在一圖四式的基礎上掌握8和9的加減法算式。學生能從圖中找出數據,但對于根據數據提出問題,就有一定的困難。之前,圖畫應用題,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接觸,能根據提示找到數據,提出問題。但一圖四式是要自己找出數據,自己提問題,這就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在這一點上,學生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本節課要低起點,逐步引導,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列出算式。

  二、作用

  一圖四式是要揭示三個相關的數之間的換算規律。掌握好了本課內容,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速度,理解數與數之間的聯系與特點。

  三、教學要求

  1、能說清一幅圖所表示的三種圖意。

  2、根據一幅圖能熟練地列出兩道加法和兩道減法。

  四、教學片段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師:小朋友,我們學過的算式有哪些?

  2、指其中的一道算式,如:5+2=7,

  說:老師這兒有兩種棋子,黑棋和白棋,你能用這些棋子來表示這道加減算式嗎?

  學生擺完后,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用三應用題的三句話來描述。)

  學生說完題后,再問:這道題除了5+2=7,還可以怎樣列算式?(提醒學生同一道加法應用題可以列出兩道兩加法算式:5+2=72+5=7)

  3、當學生說出減法算式時:如5-3=2時,

  也讓學生上來用棋子來表示這道算式,并說一說棋子所表示的意義。

  4、學生上來用這些棋子編一道題,讓其他學生根據題意列出算式。

  (二)新授

  1、出示

  師:你能猜一猜老師所擺的棋子所表示的意義嗎?

  請把你的想法用算式來表示,寫在自己的紙上。

  2反饋:把學生所寫出的算式寫在黑板上,總共四道算式:

  5+4=99-5=4

  4+5=99-4=5

  3、根據算式說明圖意

  1)寫的是5+4=94+5=9的小朋友舉手,問:你是怎么想的?(說明圖中的一種圖意:

  求一共有幾個棋子。)

  讓盡量多的學生說出圖意。

  2)寫的是9-5=4的小朋友舉手,問:你是怎么想的?

  (已知白棋數,求黑棋數?)

  3)寫的是9-4=5的小朋友來說說:是怎么想的?

  (已知黑棋數,求白棋數?)

  老師對以上三種圖意的理解都予以肯定。

  小結:一幅圖可以表示三種意義:白棋有5個,黑棋有4個,求一共有幾個?我們可以列出兩道加法算式:5+4=94+5=9;第二種:一共有9個棋子,白棋有5個,求黑棋有幾個?我們可以列出:9-5=4;第三種:一共有9個棋子,黑棋有4個,求白棋有幾個?我們可以列出:9-4=5。現在我們明白,像這樣的一幅圖,我們可以列出幾道算式―――兩道加法,兩道減法。

  (三)嘗試練習

  出示56頁的主題圖

  1、看清圖上是什么。問: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根據問題列出算式。

  (學生的想象力很豐富,會想象出各種情境的應用題來,教師都予以肯定、表揚)

  (四)擺一擺,做一做

  1、老師擺,學生寫出四道算式。(一共有8個棋子)

  (1)左邊3個,右邊5個。

  (2)左邊7個,右邊1個。

  (3)讓學生上來擺這些棋子,還可以怎么擺,其他學生寫出算式。

  2、四人小組合作,擺一擺,列一列、算一算。(每個小組9個圓片。)

  3、集體討論得數是8的加法算式有哪些?第一個數是8的減法算式有哪些?分別把這些算式按順序排一排。

  4、小組討論按順序寫出得數是9的加法算式有哪些?第一個數是9的減法算式有哪些?

  一年級數學上冊《8和9的加減法》教學設計 篇5

  設計說明

  1、教學內容在安排上要有利于知識的遷移。

  這部分內容在編排上與6、7的加減法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要求比前者略有提高,如在6、7的加減法計算中出現了“一圖兩式”,而在本節課則只出現了“一圖四式”。另外,在教材55頁7題中滲透了統計思想,以及在練習中安排了比多比少的內容。

  2、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

  在設計8和9的組成環節中,教材只給了一部分分解的內容,其他的都讓學生自己去完成,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3、加強了操作與觀察活動的目的性。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在設計時通過讓學生分一分、擺一擺、想一想等活動,讓學生在豐富的實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8和9的組成與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8個五角星 9張圓形卡片 9根小棒

  教學過程

  ⊙自主操作,引入新課

  1、請同學們拿出8個五角星,自由分成兩份,然后寫出8能分成幾和幾。

  2、小組內互相交流,你們小組共有多少種分法?

  3、按照上面的方法,請同學們拿出9張圓形卡片,分成兩份,看一看有多少種分法。

  4、導入:之前我們學習了8和9的組成,現在我們來學習8和9的加減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組內交流等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總結和歸納問題的能力。

  ⊙知識遷移,發現規律

  1、剛才同學們在小組內已經交流了你們的分法,現在誰能代表你們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的分法?

  2、完成教材53頁“做一做”,教師指導。

  設計意圖: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對這方面知識有所了解,所以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索,幫助學生尋找規律,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探究8和9的加減法

  (一)學習“一圖四式”。

  1、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

  課件出示8個笑臉圖,左邊5個,右邊3個。

  師:你能看圖提出問題并寫出不一樣的加法算式嗎?(學生觀圖,提出問題,并根據問題寫算式:5+3=8 3+5=8)

  師:為什么根據同一幅圖,你們卻寫出兩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呢?請大家觀察一下,這兩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點?

  2、根據一幅圖寫出兩道減法算式。

  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板書編題,其余學生寫算式。

  (8-5=3 8-3=5)

  一年級數學上冊《8和9的加減法》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感受加減法之間的聯系,會計算8、9的加減法。

  2、通過課堂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意識、評價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內容

  第56、57頁的內容,練習八的第7、8、9題。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圓片(7個紅的、2個白的);7個紅色圓片、3個白色圓片。

  教學設計

  創設情境,嘗試計算8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的確定,立足雙基,注重發展,力求創新。創設情境,讓學生嘗試計算,有效地發掘了學生已有的計算經驗。為學習8、9的加減法計算做好了鋪墊。]

  1、看圖說話。

  (課件:出示恐龍圖畫)

  師:漂亮嗎?圖上畫著什么?誰還想說,并且和他說的不一樣?

  (讓學生充分說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學生聯想一些童話情節。)

  [看圖說話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搜集數據的能力和想像能力。并為下一步嘗試計算提供了豐富的'數學情境。]

  2、讓學生看圖寫算式。

  要求:小組分工合作。

  3人寫算式,1人記錄。

  [這里要求小組合作活動,旨在通過合作學習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評價意識。同時,學生對8的加減法的嘗試計算,有利于學生再現已有的計算經驗,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

  3、匯報交流,相互評價。

  操作悟理,感受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1、小組合作,進行操作活動(1人記錄算式)

  A、擺9個紅圓片,2個白圓片

  (老師領著學生整齊地擺出來)

  師:擺一擺你們的圓片,計算以下題目:

  (老師邊寫算式邊敘述)

  7個添上2個是幾個?(7+2)

  2個添上7個是幾個?(2+7)

  從9個里面去掉2個剩幾個?(9-2)

  從9個里面去掉7個剩幾個?(9-7)

  (板書:7+2= 9-2=

  2+7= 9-7= )

  [操作學具對學生的計算很有啟發,但初入學的學生獨立操作學具還有一定難度,故適當進行操作性指導是必要的。]

  B、擺6個紅圓片,2個白圓片。

  計算:6+2= 8-2=

  2+6= 8-6=

  C、小組匯報計算結果(說明:以上計算都不要求學生說算法)。

  [創造空間,將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知識和恰當運用數學知識相結合。這種梯形教學環節的設計有助于幫助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構建新的知識體系。]

  2、發掘計算的方法。

  想一想:

  5+3=( ) 8-3=( )

  3+5=( ) 8-5=( )

  師:說說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學生的方法很多,可能會用數數的方法,也可能想到組成,可能用到調換加數位置和不變的思想,還可能想到利用加法來算減法。總之,要學生自由地發表見解,同時要注意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

  3、老師點撥,激發學生歸納加減法間關系的欲望。

  如:5+3=8,3+5就一定等于8嗎?

  和你怎么知道:5+3=8,那么8-3就等于5?

  (學生在爭論的同時勢必要利用黑板上的算式對加減法間的關系進行不完全的兒童化的歸納)。

  [老師的一句話一石激起千層浪,通過學生主動、自由的爭論有效地達到了教學的一個目標,同時初步培養了學生的推理意識和歸納意識。]

  4、幫助學生積累一個計算減法的方法。

  計算:7+1=( 8 )

  搶答:8-7=( )

  師:怎么想出來的?

  (大部分學生都會想7+1=8,所以8-7=1。這時,老師要抓住時機,利用評價手段讓學生知道這種計算方法。如:他好棒呀!大家計算減法時很多都用數數或想組成的方法,他竟然能用加法來計算減法!今天我才知道,咱們班還藏著一個數學天才!)

  [一個恰到好處的表揚點出了一種計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了學生以無意注意為主的特點,它的效果勝過了三令五申的講解。]

  5、通過談話,培養學生運用計算方法的意識。

  如:(接著和上面那位同學談話)這是你這一節課的一個收獲嗎?它能用在哪里?

  (學生可能會舉例子,如:要算8-6=?就想6+(2)=8)

  小結

  同學們,你在這節課學會了什么?

  板書課題:8、9的加減法

  學以致用

  分層次出示練習八的第7、8題

  第7題注意指導學生搜集數據,理解題意。

  第8題要配以故事情境的描述。

  如:小鵬是學校足球俱樂部的球迷,特愛踢球。瞧,星期天一大早,太陽還沒出來,他就爬起來踢球了!

  誰能看圖接著講這個故事?

  (學生會講出射門的有2個球,沒射門的有7個球等情節)

  [讀講故事這一環節有助于學生積極地理解圖意,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力和表達能力,并為寫算式提供了豐富的數量關系。]

  計算:7+2= 9-2=

  讓學生說出他們的想法。

  師:還能列其他加減法算式嗎?

  (2+7=9 9-7=2 7-2=5)

  要求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

  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上書寫作業

  教學設計說明

  在設計本節課時我作了如下思考:

  1、以雙基為載體,以發展為目的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分知識、技能、意識三個方面:知識目標是通過觀察操作活動感受加減法之間的聯系,會計算8、9的加減法;技能目標是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想像、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同時,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意識、評價意識和創新精神。這三方面立足于新課標中以發展的眼光看學生的思想,對本節課教學起著宏觀調控的重要作用。

  2、開放的教材觀

  教材能體現出教學的目標和部分教學方式,對教學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但它畢竟是局限的,我們的一節課不僅僅只是兩頁紙。作為教師,要學會用開放的眼光洞悉教學的要旨,靈活地運用教材。在教學本節課時,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靈活增加了操作活動的內容,使學生在充分的操作中逐漸感受到了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3、尊重學生的認知體驗,重視操作活動,使學生動手做學問

  學生不是白紙,數年的生活經歷使他們也有了自己的認知經驗,這是他們繼續求知的基礎,故在教學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認知體驗。如:在本節課里學生要學習8、9的加減法,我先讓學生根據恐龍圖進行8的加減法的嘗試性計算,使學生再現了已有的計算方法,然后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感受加減法之間的聯系,學會計算,使學生在實踐、探索中產生思考。

  4、教學方式多樣化

  實際教學中,我們容易走兩個極端:一是為了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整個一節課都順著學生的思路,學生思維發散導致教學內容完不成;一是突出精講多練,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強把學生拉入自己的教案中,先進行填鴨式的講解,再實施題海戰術。這兩種思想都是不可取的!本節課采用了學生合作交流學習和老師恰當點撥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的現成結論,而是在老師的幫助下自己動手、動腦,在觀察、嘗試、探索、實踐中獲得體驗。

【一年級數學上冊《8和9的加減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8和9的加減法數學教學設計11-15

8和9的加減法的教學設計03-12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8和9的加減法》教學設計02-24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8和9的加減法》的教學設計04-26

人教版數學《8、9的加減法》的教學設計04-24

小學一年級數學《8和9的加減法》教學設計04-22

數學《8和9的認識》教學設計04-18

小學數學第一冊《8和9的加減法》的教學設計04-25

8和9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03-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旗县| 即墨市| 榆社县| 永吉县| 丰原市| 浦江县| 安溪县| 临猗县| 泸州市| 天气| 湘潭市| 龙口市| 巴东县| 高陵县| 视频| 盘山县| 曲松县| 桦川县| 乐陵市| 米易县| 墨竹工卡县| 涿鹿县| 如皋市| 马山县| 牟定县| 措美县| 资阳市| 察雅县| 两当县| 洛浦县| 北京市| 丰台区| 安西县| 天柱县| 嵩明县| 郸城县| 正镶白旗| 阿城市| 枞阳县| 瑞安市|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