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最后一分鐘優秀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了解詩歌所表達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收集與詩歌內容相關的文字資料、圖片或影視資料,如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回歸時的情景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最后一分鐘》。
二、初讀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間互相檢查,或教師指名讀。
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可以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2、指名讀詩,讀后評價是否正確流利,相機落實解釋詞語:
風雨歸程(風雨中一路走來,風雨中回來)
扣問(什么是扣問詢問的程度一樣嗎?請你用上這個詞來說說)
脊梁(代指骨氣氣節)
剎那(換詞)
一縷硝煙(注意縷的讀音和意思)
鑄進換詞
悄然落地多音字意思
含露、禮炮
2、默讀詩歌,想想每節詩主要講了什么。從中你體會到怎樣的`情感。不懂的詩句提出來,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討論交流做符號
4、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5、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三、體會詩歌內容
第1節,想一想:還有最后一分鐘,香港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此時此刻,所有中國人的情感是怎樣的?(激動無比的。)讀出這種情感。朗讀
第2節
自己讀讀,你發現了什么什么特點?有很多個是,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朗讀,注意讀出節奏不同來。
第三節,你讀讀發現了自己有什么不懂??
結合當時的場景,想想你讀懂了什么?現在他們是什么心情?朗讀訓練!
第4節,想一想:第一朵紫荊是什么?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讀?(急切、盼望。)
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在談體會中了解詩歌內容。
四、總結升華
1、練習朗讀詩歌
2、觀看香港回歸時的圖片,當你看到這一幕最想對誰說些什么?
五、布置作業
閱讀香港被占的歷史,香港回歸的過程,香港回歸后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