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的數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初步感知半徑決定圓的大小,圓心決定圓的位置;發現并合理解釋圓的特征,了解圓內最長的線段是直徑;探討直徑和半徑的關系。會用圓規畫圓。
2.通過發現與驗證、觀察與分析、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
3.初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或用生活中的現象來解釋圓的特征;體驗圓的美,感受數學學習的過程與數學文化熏陶。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直徑和半徑的關系
難點:會用正確的方法畫圓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引入新授
1、教師出示課件(生活中的圓形物體)
師:我們生活在一個圓圓的世界,無數個圓形圍繞在我們身邊,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你能說說在哪見過圓形嗎?
生活中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圓?設計成圓形有什么特別的原因嗎?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圓的世界”一探究竟吧!
2、教師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2、探索知識? 講授新課
1、初步認識圓
學生獨立利用圓形模具在紙上畫一個圓并剪下
師:(出示直線平面圖形)這些是我們已經非常熟悉的平面圖形,這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圓,仔細觀察圓跟這些圖形有什么不一樣?
師:像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圖梯形,都是有直線段圍城的平面圖形,而圓是由一條曲線圍城的圖形,所以叫做曲線圖形,這兩類圖形都屬于平面圖形。
師:那,現在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圓是一種怎樣的圖形了嗎?
2、認識圓各部分名稱。
師:接下來,讓我們拿出自己剪好的圓,任意對折兩次,你發現了什么?再任意對折兩次,結果怎樣?
師: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個點,這個點就叫做圓心,用字母O表示(教師板書),那這些折痕所在的線段叫什么呢?(畫出一條直徑)沒錯,叫做圓的直徑,用字母d表示(教師板書),誰能來說說,什么叫做直徑?
師:看來,直徑要滿足幾個條件?(通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
師:(畫出一條半徑)你知道老師現在畫出的是什么嗎?半徑用字母r表示。那什么是半徑?(連接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
3、探索直徑和半徑的特征及關系。
師:都認識直徑和半徑了嗎?那我們來玩一個畫一畫的游戲:在其中的一個圓里畫半徑,看誰畫得多?(生動手畫,師巡視。)
師:怎么不畫了?為什么畫不完?看來,在一個圓里,半徑有多少條?這無數條半徑,它們的長度怎樣?你怎么知道?看的可不一定準確,你能拿出讓人信服的理由嗎?(量一量)
師:請你想象一下,一個圓里直徑有多少條?畫畫看,能畫完嗎?這些直徑的長度怎樣?
師:誒,直徑和半徑之間有沒有什么聯系?下面,就請同學們開動腦筋,用自己的方法去驗證你的猜想,然后在小組內說說自己的'驗證方法,看看哪個小組方法多。
師:哪個小組來說說你們小組的方法,其他小組請認真聽,有不同的做好補充的準備。
師:我明白了所有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二分之一。
所以,老師這個圓的直徑是你們每一個人的圓的半徑的2倍對嗎?
怎么又不對了?
師:哦,原來剛才大家研究直徑和半徑的關系時,研究的是同一個圓里直徑和半徑的關系呀,看來,在同一個圓里,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二分之一。(課件出示)
師:我們一起來整理一下我們的發現:通過大伙兒的共同努力,我們發現在同一個圓或者等圓里,有無數條半徑,長度相等,有無數條直徑,長度相等,且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二分之一。
4.圓規畫圓的方法。
師:利用一個小小的圓形紙片,我們有這么的驚喜發現,我真想知道,你是怎么剪出一個圓來的呢?(描、圓規)
師:你能依葫蘆畫瓢,不錯(描),你能充分利用身邊的圓形,也不錯。你會用圓規畫圓?能說說你是怎么畫的嗎?
師:這種方法好不好使,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好不好?拿出圓規,先把兩腳叉開,然后針尖固定好位置,另一只裝著鉛筆的腳旋轉一周,怎么樣?一個圓畫好了。看啊,一下子,我們班同學的桌面上就出現了這么多的圓,為什么這些圓這么聽話,是誰把它們給定住了?(圓心)看來,圓的位置是誰來確定?
師:同桌互相欣賞一下各自畫的圓,你有什么想說的?大小一樣嗎?那你認為是什么在決定圓的大小?也就是什么?
師:下面,請同學們畫一個半徑2厘米的圓,能行嗎?(生畫,師巡視指導)
3、鞏固練習
1、填一填
2、連一連
3、選一選
4、判斷
5、提問:為什么車輪要做成圓的?車軸要裝在哪里?(課件出示)
4、全課總結
5、布置作業
【圓的認識的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03-02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4-07
《8的認識》教學設計03-03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3-30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2-23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4篇03-02
《圓的周長》教學設計15篇04-01
倒數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03-30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