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泡泡學科學》優秀公開課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開始,也是引領學生走進科學探究的啟蒙教育。準確把握科學課程標準、理解課程目標和靈活使用課程教材,將對學生今后的科學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按蹬菖荨笔呛⒆臃浅O矚g的一種小游戲,它不僅是孩子們感興趣的,在生活中可以嘗試著做的,而且還蘊含著許多科學現象和科學原理。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進入小學學習,對新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了好奇,這是他們學習科學的動力。同時由于他們年齡小,也存在好動、易興奮、易疲勞,對課堂學習還不適應,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觀察能力有限等不利因素。
【教學目標】
能通過親身實踐,找到吹出大泡泡的方法。
知道科學探究的大致過程。
能感受科學實驗的快樂,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心。
【教學重、難點】
經歷“吹出大泡泡”的探究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
小組材料:杯子、水、吸管、剪刀、肥皂、洗潔精、膠水、實驗記錄單。
教師材料:課件、泡泡水、吸管等。
【教學過程實錄】
一、導入
師:這節課是大象版《科學》一年級上冊的第一課。讓我們一起來推開科學課的大門,走進科學的世界,F在我們做兩個小約定(PPT出示):第一個,規范;第二個,安靜。桌子在科學課中叫實驗桌,有明確的分區,在桌子中間從左到右劃出一條橫線,在橫線的上半部分是器材區,專門擺放實驗材料;在橫線的下半部分我們叫做實驗區。我們一起齊讀口訣:“實驗桌,擺整齊。器材區,有順序;實驗區,要干凈。科學研究要安靜。”
師:我們今天的科學課有一個主題,大家先來聽一首兒歌,然后猜猜主題是什么。(播放兒歌《泡泡不見了》。)
生:我們這課的主題是吹泡泡。
師:說得真棒!今天我們在吹泡泡中來學科學。(板書主題。)
意圖:由于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對課堂學習還不適應,課堂調控將是科學課的一大難點。針對一年級學生的這個特點,我尤其注重學生上科學課的規范,讓他們在第一次接觸科學課的時候就明確要求,為今后的科學課堂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用聽兒歌猜主題的方式把“泡泡”這一來自孩子生活的、熟悉的、好玩的事物作為切入點,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二、研究泡泡的過程
1.布置任務。
師:今天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小伙伴,這個小伙伴大家非常熟悉,它是《超級飛俠》里面的樂迪,它喜歡和一群小伙伴環游世界,給小朋友遞送包裹并用科學幫他們解決困難。但今天,它自己遇上無法解決的困難,要向大家求救呢!
樂迪(播放錄音):同學們,你們好!我是飛機機器人樂迪。我們的星球遭受到敵人入侵,聽說泡泡可以形成保護罩,保護我們的星球不受侵害。只有每一位同學都按照老師要求在科學課上完成3個任務就能保護我們的星球。同學們能幫幫我嗎?
意圖:把現在最流行的卡通人物引入課堂中引起孩子們高度的興趣,同時,創設情境將泡泡作為保護罩和任務巧妙地連接在一起,讓他們有使命感驅動完成以下三個學習任務,以保證教學任務在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順利開展。
2.開展任務。
。1)任務一:吹泡泡。
師:我們現在進行第一個任務:吹泡泡。我們先認識材料:塑料杯里裝的是洗潔精和水兌成的泡泡水,另外還有一根特制的吸管。這吸管其實是由兩根吸管連接而成的,連起來的那頭是我們吹泡泡的地方。(學生認識材料。)
師:在吹之前,老師有幾點溫馨提示:第一,在吹泡泡的時候注意吸管要略微向下,泡泡水對人體有害,不能讓泡泡水流到嘴巴里。第二,不能對著同伴吹。第三,音樂響起實驗開始,音樂停止時,希望同學們把材料放在原來的位置上,然后坐端正。(音樂響起。)
師:現在把一個杯子從盒子中取出。吹泡泡時,把吸管拿起來,蘸一下泡泡水,往吸管吹一口氣。(學生練習吹泡泡,教師巡視。)
師(音樂停止):吹泡泡好玩嗎?想再玩一次嗎?
生:想!
師:這次老師有個要求,同學們要帶著一個目的,把泡泡吹出以后,觀察泡泡有什么特點?等會兒我們一起來交流。(音樂響起。學生吹泡泡,教師巡視。)
師(音樂停止):我們現在來交流一下,泡泡有什么特點?
生1:有的泡泡會粘起來。
生2:泡泡會發光。
生3:泡泡照到光的時候是彩色的。
生4:泡泡是透明的。
師:同學們都觀察得很仔細,我們順利完成了第一個任務。
意圖:第一個任務吹泡泡是一年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相當熟悉的一個活動,也是力所能及,能夠獨立完成的。學生自由、歡快地吹泡泡,可以吸引注意力并為后續的活動作基礎鋪墊。當第二次吹泡泡的時候,老師加入了高層次的要求:帶著目的去吹,觀察泡泡的特點,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同時,老師把對科學課的要求(規范、安靜)在學生吹泡泡的活動中有意識地體現出來,讓學生在活動中慢慢地滲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任務二:吹一杯泡泡。
師:現在我們進行第二個任務,難度升級了。我們要吹一杯泡泡,但樂迪說這杯泡泡是有要求的,我們一起來齊讀要求:“輕吹一口氣,牢記要慢吹,泡泡杯口停,吸管擺整齊!
師:在這個要求中,我們要注意哪些地方?
生1:泡泡到杯口停。
師:為了讓泡泡在杯口停,我們吹的時候一定要慢慢吹,F在我們來實驗一遍,請同學們左手拿起杯子,右手拿起吸管,把吸管插入到杯子中,眼睛看著杯子,一口氣,慢慢吹。(學生實驗吹一杯泡泡,教師巡視。)
師: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發現有個別同學吹得和下面兩幅圖一樣,我們來判斷一下它們是否符合要求。(PPT出示兩杯泡泡圖片,學生判斷是否符合要求。)
點評:部分一年級學生對自己吹得是否符合要求是沒有具體概念的,此時老師用了更直觀的圖片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會評價,為下一次實驗做好充足的準備。
師:同學們,我們再試一遍。請你們從大盒子里取出第二杯泡泡水,注意,要想更好地控制泡泡停的位置,必須慢慢吹。(學生實驗吹一杯泡泡,教師巡視。)
師:現在有兩杯泡泡,請同學們觀察一下杯子里的`泡泡有哪些變化?
生1:泡泡變成方形了。
生2:最底下的像蜘蛛網,上面的有大有小。
生3:一會兒泡泡變少了。
師:泡泡一會兒就變少了,那么你認為制造的泡泡保護罩可行嗎?
生:不行!太快就破了。
樂迪(播放錄音):同學們,感謝你們制造出泡泡保護罩,但是泡泡很快就會消失,如何讓泡泡保留更長時間呢?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同學們進行科學探究才能完成第三個任務。有信心嗎?
意圖:第二個任務難度升級,需要學生吹出一杯泡泡并對這杯泡泡作了一定的要求,對于一年級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任務。所以老師在處理這個環節的時候,是一個由扶到放、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第一次是在老師的指示口令下完成的,接著老師用圖片方式讓學生評價這杯泡泡,學生明確后再自己獨立實驗,最終他們學會有控制地按要求完成任務。最后老師讓學生觀察杯子里泡泡的變化,并學會用語言把看到的現象描述出來,有助于科學素養的形成。
。3)任務三:探究如何使泡泡保留時間更長。
師:我們如何讓泡泡保留更長時間的科學研究正式開始。我們要分4步走。
第一步:猜想。
師:樂迪告訴老師,在泡泡水里加入白糖,泡泡保留的時間可能會更長。但老師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認為泡泡保留時間會變長的同學請舉手。(大部分學生舉手。)泡泡保留時間變短的同學請舉手。(小部分學生舉手。)認為泡泡保留時間不變的請舉手。(剩下學生舉手。)看來同學們對這個說法半信半疑哦,那我們就做實驗試試看。為了讓實驗更加順利,我們需要進行第二步,做一個計劃。
第二步:計劃。
師生齊讀:“兩杯泡泡水,一杯加白糖,兩杯一起吹,靜靜看結果!
師:為什么實驗計劃中是兩杯泡泡水,不能只用一杯泡泡水呢?
生:兩杯泡泡水,可以方便一起觀察。
師:她說到了,需要兩個杯子一起觀察,一杯加白糖,一杯不加白糖,看哪個杯子里的泡泡保留時間更長。兩杯泡泡水的目的是要做一個比較。同時,還要保證公平性,所以兩個杯子要同時吹。
點評: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還注意引導一年級學生初步認識到對比實驗的公平性,為這節科學課增添了亮點。
第三步:實驗。
師:請同學們跟著老師的視頻一起來操作。(學生實驗:打開盒子,把白糖全部倒入右手的杯子里,進行攪拌。音樂響起,學生攪拌泡泡水里的白糖。)
點評:通過實驗操作視頻,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順利完成實驗操作。這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能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師(音樂停止):停止攪拌,把吸管插到兩個杯子的底部,同時吹,注意慢慢吹和泡泡要在杯口停止。(學生實驗同時吹兩杯泡泡,教師巡視并評價學生吹泡泡的情況。)
師:請靜靜地觀察杯子中泡泡的變化。看看哪杯泡泡保留的時間更長些。
生1:第一杯已經破完了,第二杯還是滿滿的。
生2:不加白糖的那杯水泡泡比較少。
生3:加入白糖的那杯泡泡水吹出來的泡泡保留時間比較長,沒有加入白糖的那杯泡泡水保留時間比較短。
第四步:結論。
師:通過實驗,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出示PPT)請同學們一起齊讀:“在泡泡水里加入白糖,泡泡保留時間更長!
意圖:第三個任務對孩子的要求更高了。在提出問題后,需要針對問題作進一步的探究,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經歷猜想、計劃、實驗、結論的過程,從而激發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學會動手實踐探究,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此外,為了保證實驗的效果,降低學生們操作的難度,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老師把吸管做了改良,把兩根吸管用透明膠帶的一端粘在一起,另一端分別插到兩個杯子里,這樣保證了科學探究中對比實驗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對比實驗條件的公平性。
3.評價任務。
樂迪(播放錄音):我們的星球有了保護罩就再也不怕入侵,衷心感謝各位同學的幫助。
師:今天,我們通過科學探究為樂迪解決了困難。▽W生把材料放回原來位置。)
意圖: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科學課應該是有多個小活動組成的。本節課設計了吹泡泡、吹一杯泡泡、探究如何讓泡泡保留時間更長三個任務。而這三個任務是層層遞進、相輔相成。第一個任務是引起興趣,第二個任務是為探究實驗作基礎,保證學生成功解決第三個任務。最后學生可以比較輕松地突破本課的重難點,順利達到教學目標。
三、反思過程
師:老師為了感謝同學們,特意為你們帶來了一段科學家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故事。在這段視頻中將會出現4個詞語,請同學們認真觀看并把它們記下來。(學生觀看視頻。)
師:在這個視頻中出現了4個詞語,有同學們記下來了嗎?
生:猜想、計劃、實驗、結論。(教師出示PPT)
師:非常棒!現在我們一起按順序來說一遍:“猜想、計劃、實驗、結論”。
師:同學們發現了嗎?我們探究如何讓泡泡保留更長的探究過程和愛迪生發明電燈的過程是一致的。今天你們都是小科學家,老師為你們驕傲!請為我們自己鼓掌。
意圖:根據皮亞杰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這階段的兒童思維活動仍局限于具體的事物上,缺乏抽象性。因此老師用科學家貝爾發明電話的故事讓孩子更形象、具體地了解到科學家們研究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清晰地發現這和課堂上的科學探究過程是一致的,一下子拉近了科學家和學生的距離,從而讓他們樹立學習科學的信心。
四、延伸
師:我們除了在課堂上進行科學探究以外,在課后我們的探究還可以繼續……例如今天,我們是加了白糖到泡泡水里,看泡泡保留時間是否更長。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試著加入其他東西,來研究是不是能讓泡泡保留的時間更長。而且,我們還可以研究能不能讓泡泡吹得更大。(PPT出示一張大泡泡圖。)
點評:課堂的拓展部分,老師讓孩子們在課外繼續進行探究,并能用學到的方法去解決問題,讓科學與生活相互融合。這樣既能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又能使他們獲得成就感,讓他們感覺到原來科學不只是停留在課堂中的。
師:同學們可以猜測一下,你想在泡泡水里加入什么東西,泡泡會吹得更大。
生1:我覺得加入膠水可以讓泡泡吹得更大,保留時間更長。
師:她的想法非常好,膠水是我們常用的文具,其實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生2:我想加入油,讓泡泡變得更大更滑更漂亮。
師:那請你回家試試看吧。
生3:加入洗潔精。
師:這是我們常用的日用品,你的想法很棒!
生4:我想加入鹽。
師:這個主意不錯,課后可以試試看。在泡泡水里可以加入的東西很多,包括我們生活中用到的沐浴露、洗手液等,都可以讓泡泡產生變化。我希望同學們在課后能用今天我們學會的方法進行實驗。
意圖:讓學生發現科學并不是遙不可及,科學就在身邊,拉近他們與科學的距離,也讓學生知道科學探究并不僅僅存在于課堂中,還可以在課外。
點評:通過老師鼓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課后探索的欲望,讓科學探究在課堂外得到真正的延伸。
五、總結
師:最后,老師送給大家一首科學課的拍手歌。請大家跟著我一起朗誦。
師生齊讀:“你拍一,我拍一,桌面干凈又整齊。你拍二,我拍二,作出猜想有根據。你拍三,我拍三,制訂計劃要商量。你拍四,我拍四,動手實驗找事實。你拍五,我拍五,要把結論說清楚。我們學習科學家,掌握本領建中華!
意圖:為了讓學生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中學習科學,老師把科學探究的過程猜想、計劃、實驗、結論改編成拍手歌,用符合一年級學生熟悉的歌謠形式總結回顧今天的科學課堂,加深了學生的記憶。
【教學反思】
《吹泡泡 學科學》是一年級學生進入小學接觸的第一節科學課。在這一節課當中我經過數次的琢磨和總結,不斷提升了自己對低年級科學課教學的理念;仡櫱昂蠼虒W,成功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教學環節要合理。針對一年級學生心理的特點,科學課的課堂要多開展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因此我將本課的任務轉化成多個小活動,把教學目的串聯起來,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每完成一個任務,學生們就成功挑戰一關,在科學實驗過程中就有一得。每個任務的設置,由簡到繁、由易到難,而每個任務之間的聯系,則要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本節課的環節設計中,我注重創設情境,將泡泡作為保護罩和任務巧妙地連接在一起,讓學生們帶著使命,驅動完成課堂中的三個學習任務。科學合理地設置任務,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而且保證了科學課程中實驗活動的有序進行。
2.教學方式要有趣。根據能力差異進行相應的培養,較之低段學生大部分以視覺型為主,本課將當下比較流行的卡通人物引入課堂,瞬間得到全體學生的關注,方便學生進行模仿。以此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中學習科學。我還適當地運用符合一年級學生熟悉的歌謠、口訣等貫穿課堂,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
3.實驗材料要簡易。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行為特征,迎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需求,在學生能力范圍內,選擇讓他們易操作又能夠獨立使用的學具,以此保證課堂實驗的順利開展,最終達到教學目標。比如說本節課用到的吸管,就是學生們日常所見、日常所用的材料。同時,為了保證實驗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降低學生們的操作難度,我還對吸管進行了改良——用透明膠帶把并列的兩根吸管同一端粘起來,此舉是為了保證科學探究中對比實驗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對比實驗條件的公平性。
【《吹泡泡學科學》優秀公開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為學》教學設計03-04
《學弈》教學設計模板07-23
《學弈》教學設計(15篇)03-03
學弈教學設計(15篇)03-01
《識字學詞學句》教學設計6篇03-04
《挑山工》優秀教學設計07-01
《老王》優秀教學設計12-25
《荷花》優秀教學設計04-14
白鵝優秀教學設計04-04
《松鼠》優秀教學設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