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做人爱视频免费,97久久精品人人搡人妻人人玩,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999zyz玖玖资源站永久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4-29 13:10:2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6篇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學習目標:

  1.認識“梁、程”等12個生字。會寫“蘭、各”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簡單了解課文介紹的兩種橋及它們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識字、寫字;難點是如何理解這些神奇的橋。

  三、教學特色:

  這是一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常識性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料橋,同時也讓我們了解了迅速發展的科技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本篇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一種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知識,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認知得到發展。同時,通過一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啟發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識字教學上采用先讀書,再識字的倒置法。

  四、教學方法:

  五、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橋的知識

  六、教學時間: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整體感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知道兩種神奇的橋的主要特點。

  3、了解比喻句的用法,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看到過橋嗎?你走過或認識哪些橋?(學生個別回答)

  2、(出示蘭蘭圖片并出示課題)今天我們課文的主人公叫蘭蘭,課文講的就是蘭蘭過橋的故事。

  二、精讀課文,整體感知。

  1、爺爺帶著蘭蘭一起去郊游,他將帶著蘭蘭走過兩座非同一般的橋,想知道他們過的是什么橋嗎?請大家把課文讀一讀,你將會知道答案。(學生自由讀課文)

  2、反饋:你知道蘭蘭過的是什么橋了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潛水橋塑料橋)

  3、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潛水橋和塑料橋非同一般?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請大家以四個小組為單位再讀課文并填好調查表。(表中加粗部分為學生填寫內容,因學生寫字量有限,也可口頭反饋,教師板書)

  潛水橋塑料橋

  造橋地點水里小河上

  造橋材料特別堅實的玻璃又薄又結實的塑料

  最大的優點不僅方便交通,還可參觀海底世界輕巧,體積小,攜帶方便

  三、學習生字:

  1、蘭蘭的爺爺可真有本領,設計了這么好的橋。同學們你們長大想干什么?(自由發言)

  2、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不過,不論是當橋梁工程師還是當飛行員首先得學會動腦筋,學好一些基礎的知識。比如今天要求我們認識12個生字,大家就可以動動腦子,想一些又簡單又容易記住的方法來認識它們,來,試試看吧,比比誰是最聰明的。(出示生字,交流記憶方法)

  3、有了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記住這些字了,老師來考考大家。(將生字組成詞語,不注拼音,請學生認讀)

  蘭花、橋梁、工程師、波浪、書架、特別、磚石、劃船、采花、輕巧、又輕又薄、又平又穩

  五、結束:

  同學們真能干。相信大家有了好的學習方法一定能學到更多的本領,長大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才。

  作業:

  收集各種橋梁的資料,舉辦“橋梁知識展覽”。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14個生字,學會寫6個字。

  2、啟發想象,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橋梁知識,并自己動手設計的未來的橋。

  一、生字復習:

  游戲《藏頭露尾》:學生自制生字卡片一套。教師課前準備一些較大的生字卡片并用不透明的紙蓋住字的四分之三,只露出一小部分,請學生從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被蓋住的字,以此來鞏固學生對字形的識記。

  二、師生互動,啟發想象。

  1、蘭蘭的爺爺太神奇了,老師今天特別想當一回爺爺,帶著蘭蘭去走一走這兩座神奇的橋,你們愿意當一次小蘭蘭和爺爺一起去嗎?(教師范讀旁白和爺爺的話,學生讀蘭蘭說的話并根據課文描述自由地做蘭蘭的一些動作,比如:嚇得閉上眼睛等)

  2、當讀到:“原來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橋,很像一幢長長的房子。”時,師問:從這句話中看出,潛水橋大不大?你覺得還可以說潛水橋像什么?(啟發學生想象并學說比喻句)

  3、讀完第4自然段,師問:課文中的蘭蘭在橋里面看到了這些,現在你們都是小蘭蘭了,你們在橋里面看到了什么?愿意說給大家聽聽嗎?(啟發學生展開想象)

  4、讀完課文,師問:剛才我們走過了兩座神奇的橋,如果你是橋梁設計工程師,你會設計怎樣的橋?(學生想象說話)

  三、橋知識展覽會。

  1、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橋梁知識的圖片或

  文字材料。

  2、每2上小組推選較有代表性的材料在全班交流。

  3、將所收集的`材料張貼在教室的“展示臺”中,供學生課后參觀。

  四、小小橋梁工程師。

  每生自己設計一座心目中的橋,可圖文結合,也可純圖片,還可以制作橋梁模型。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連加、連減的含義和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口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生活情境中學習,使學生喜歡學習、樂意學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問題以及運用數學的思維解決問題。初步體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增加學習的動力與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連加連、連減算式的計算順序。

  教學難點:表達圖意,掌握連加、連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舊引新

  師:小朋友們,今天譚老師去數學王國游玩,你們誰想去呀?(生:想。)我們就乘坐“口算號”公共汽車準備出發吧!

  1、學生看著屏幕口算。(小朋友們,我們認真算對每一道題才可以上車喲!你們能行嗎?)太棒了!你們個個都是口算小高手!

  2、動畫演示,歡迎進入數學王國。(看!數學王國的大門已經打開了,歡迎小朋友們走進數學王國。)

  (過渡:首先來到了數學王國的農場,愛勞動的小明連忙跑過去幫叔叔喂雞呢!)

  二、結合情境,探究新知 (一)探究連加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什么?)

  1、演示,說圖意。演示小雞圖(動態)。請學生仔細觀察。

  師:看,有幾只小雞在吃米?(多媒體演示5只小雞在吃米)又來了幾只?( 多媒體演示來了2只)瞧,這只小雞淘氣貪玩,來遲了吧?(演示又來了1只)

  師:你能將喂雞的過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如果學生說不清楚,可重復演示)

  (1)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原來。。。先。。。又。。。)

  (2) 師:根據剛才的這些信息,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提出求一共有幾只小雞的問題)

  2、看圖列式。

  師:要求一共有幾只小雞?小朋友們會列式計算嗎?

  (板書:5+2+1)

  師:結合圖,說說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3、揭示課題

  師:看這個算式與以前學過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師:像這樣三個數或三個數以上的數加在一起叫做連加。(板書:連加)

  4、學習計算順序。

  師:這個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討論,再匯報)

  根據學生的敘述過程,演示,在算式“5+2+1”中標明計算順序。

  計算連加時我們一般先把前兩個相加,然后再把算出來的得數(強調是算出的得數)加上第三個數,這樣的計算,也就是說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板書:從左往右)

  5、出示連加算式練習。(為了檢驗你們的能力,數學王國的國王想考考你們?)

  (二)探究連減

  (過渡:小雞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認真,它們吃的好開心呀!)

  1、情境演示,說圖意

  師:草地上有幾只小雞。看,那幾只小雞吃飽了!(多媒體出示小雞跑走圖)

  師:誰能把剛才看到的過程完整地說一說?(仔細觀察圖畫,把你看到的內容說給你的同桌聽。)

  生:草地上有8只小雞,先跑走了2只,又跑走了3只,請問:草地上還剩下幾只?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原來。。。先。。。又。。。)

  2、提問并列式師:

  看圖,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呢?

  師:要求還剩多少只小雞,你會列式嗎?(板書:8-2-2)

  師:結合圖,說說算式中的8、2、2各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說。)

  師:你能給這個算式起個名字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連減”)。(表揚鼓勵:你們起的名字和數學家起的名字一樣,你們就是未來的數學家!)

  3、讀算式揭示課題

  師:你會讀這一道連減算式嗎?(指名學生讀)

  學生一起完整地讀出課題“連加 連減”。

  4、合作探究,連減運算順序

  師: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一想,這道題我們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師:請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如果他說對了,請你夸夸他,如果他說錯得不夠好,請你幫幫他。

  全班交流,小結連減的計算方法:計算連減題時,先把前兩個數相減,再用算出來的得數減去第三個數。

  5、出示連減算式練習(智慧老爺爺也想考考大家。)

  (三)初步小結:我們認識了今天的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都是按怎么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板書:從左往右)

  (過渡:帶著連加連減這兩位好朋友走出了農場,我們來到數學王國里的動物樂園。)

  三、聯系情境,鞏固練習

  幻燈片出示習題

  師:看,白鴿在空中給我們跳起了歡樂的舞蹈。

  1、白鴿空中舞(連減練習)

  師:熱情的小猴給我們摘下紅紅的大蘋果。

  2、小猴摘蘋果(連減練習)

  師: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動物樂園,來到了停車場。)

  3、停車場乘車(連加、連減練習)

  四、全課總結,拓展運用

  師:同學們今天在數學王國的表現真棒,老師請你們去休息一下,吃點東西。)

  1、幻燈片出示購買食品習題。

  2、小朋友,誰來說說你學會了什么?(是的,今天我們學習了連加連減,會用連加連減來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希望同學們平時注意觀察,你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這節課我們收獲真不少,看來學好數學能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更精彩!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⑴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⑵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⑶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⑷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⑴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⑵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⑴學生預習課文,找出課文中所描繪的自己最喜歡的一幅畫并繪制出來;

  ⑵根據學生繪畫制作課件。

  ⑶準備錄音機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在以往的學習生涯中,大家有沒有學習過有關描寫秋天的文章呢?看看近兩個月來,特別是這兩天,在我們的周圍的同學,親人,朋友,衣著有什么變化呢?是呀正值深秋時節天氣越來越冷,除此之外,你們在秋天還有沒有感受到其它的秋天的信息呢?

  (同學講)的確如此,現在讓我們欣賞一下秋天的美景(雖然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大多是憂傷的、哀怨的,讓人頓生惆悵……但是正如所展示的圖片秋天也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何其芳,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

  2,介紹作者的有關情況

  3,教師播放錄音(要求注意語氣與、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本文描寫的是哪里的秋天?刻畫了哪幾幅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二,研讀賞析

  (同學們在課前根據課文內容和自己的愛好繪制圖畫予以展示)

  ⑴隨機抽取一張請同學思考并表述圖畫作者所描繪的內容及從課文哪一句或幾句獲得靈感而話的,而后根據情況作者補充。

  ⑵用這種方式來引導學生剖析文章包括賞析優美的語句

  三,比較閱讀,讀《秋景》,比較與《秋天》在內容,感情,語言等方面的相同之處。

  四,課堂小結

  本文從多種感官角度出發,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夏忙后農閑的景象,少了艱難苦恨,多的是清凈,清甜!這是明媚快樂的秋天,一個樂在其中的秋天。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設計思想】

  我們小班的寶貝們在繪畫時常常會亂涂一氣,很難按照我的意愿去完成繪畫任務,教學活動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通過教研活動的學習,我嘗試讓幼兒自己融入到繪畫活動中,讓其可以即動口又動手、動腦地進行繪畫活動。我發現當幼兒融入活動中時,能夠興趣盎然的學習,觀察力敏銳,充滿想象力,興趣濃厚,學習過程中表現出非常高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了進一步培養幼兒的繪畫能力,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我設計了《可愛的小雞》這節活動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自己邊說兒歌邊畫小雞。2、引導幼兒自由想象,不受約束的裝扮自己的小雞。3、嘗試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讓幼兒愛繪畫,愛動口,愛動腦。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知道小雞的外形特征;2、物質準備:歡快的鋼琴曲,三只可愛的小雞,繪畫材料若干;3、環境準備:創設情境讓幼兒融入活動中,背景畫面可愛豐富,幼兒喜歡。

  教學重點:幼兒學會邊說兒歌邊畫小雞,了解小雞的外形特征。幼兒敢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裝飾小雞。

  教學難點:讓幼兒融入繪畫活動,激發幼兒繪畫興趣。

  教學流程:謎語導入——觀察小雞——說兒歌,畫小雞——裝飾小雞——結束活動

  【活動過程】

  1、猜小雞,用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播放音樂,在音樂聲中將幼兒帶入活動場,并請幼兒入座,展開活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客人,它呀,正在休息,小朋友們認真聽一聽老師講的謎語,猜一猜它是誰,然后讓我們一起喊出它的名字,歡迎它出來好嗎?

  “尖嘴巴,花毛衣,愛吃小蟲和小米,渾身上下毛茸茸,說起話來唧唧唧。”

  師:小朋友們,有誰知道它的名字嗎?

  幼:小雞。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讓我們一起請出今天的小客人好嗎?

  幼:好!

  2、觀察小雞,培養幼兒與它的感情。

  師:我請來的小客人可愛嗎?請小朋友們都來看看它,歡迎它好嗎?(引導幼兒和小雞打招呼,夸小雞可愛,嘗試與小雞交流,喂小雞,讓幼兒對小雞產生感情。)

  3、聽故事,引出繪畫活動。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聽聽小雞的故事,小朋友們一定要認真聽哦。

  教師講故事:“春天來了,花兒開了,草兒綠了,河水在嘩嘩的唱歌。

  這一天,小雞從蛋殼里鉆出來了,一只,兩只,三只,它們睜開眼睛,東瞧瞧,西看看,望望天,又瞅瞅地。三只小雞都像毛茸茸的小球,可愛極了,它們在草地上跑來跑去,咦,玩著玩著,最小的小雞不小心走丟了,它到處都找了,可是找不到……”

  師:我們的小客人就是找不到哥哥姐姐的小不點兒,它想請小朋友們幫它畫一些照片,讓幼兒園里的小朋友都幫它一起找哥哥姐姐,小朋友們可以幫忙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

  2.能較準確地演唱連續的附點節奏,內心節奏感得到強化。

  3、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體會到幸福感,并有幫助別人獲取幸福的積極心態。

  教學重難點:

  1、感受音樂作品歡快的情緒,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情緒;

  2、創編歌詞。

  教具準備:

  鋼琴、教學ppt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二、視頻導入:

  1、欣賞央視《你幸福嗎?》采訪片段,導入

  老師:“今天這節音樂課老師想和大家一起說說幸福這個話題,我也來采訪一下探討一下?

  老師:“同學們,當你感到幸福的時候,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

  來表達”?(學生回答)

  老師:“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這首歌里是怎樣表達幸福的”?(肢體)

  三、學習歌曲:

  1、初聽音樂,感受歌曲情緒。問:誰來告訴我?(活潑、歡快)

  2、揭示課題:這是一首44拍的日本兒歌《幸福拍手歌》。(板書課題)

  3、復習44拍含義以及強弱規律。

  4、請同學們看著歌單,聽一遍這首歌。

  要求:1、可跟著歌曲的節拍隨意做做動作,但是嘴巴不能發出聲音

  2、找出歌曲中出現最多的節奏?

  5、板書×.×節奏型,解釋并學習,附點八分音符。

  6、聽辨旋律,比較哪一條更具有跳躍性,更能表現歡快的情緒?

  7、跟教師拍一拍節奏、讀一讀歌詞。

  8、用“da”模唱旋律。

  要求:用有彈性的、歡快的聲音輕輕的模唱。唱好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

  9、創編歌詞,分組演唱歌詞。

  討論創編第四段歌詞,然后跟琴分四組分別演唱四段歌詞。

  10、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情感升華

  1、了解偏遠山區孩子的學習生活,與自己的校園生活進行對比,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2、激發學生好好學習,幫助別人的友愛之情。

  五、小結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要下課了,同學們,你們幸福嗎?(幸福),老師也因為能和可愛的你們在一起而感到非常的幸福。請同學們跟著音樂唱著這首《幸福拍手歌》走出教室。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掌握菱形的定義,知道菱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

  2.掌握菱形的性質定理1和性質定理2,井能用定義判定一個四邊形是菱形.

  4.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菱形知識解決有關問題,提高能力.

  5.通過教具的演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6.根據平行四邊形與矩形、菱形的從屬關系,通過畫圖向學生滲透集合思想.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菱形的性質定理.

  2.難點:把菱形的性質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綜合應用.

  三、教學方法

  觀察分析討論相結合的方法.

  四、教學手段

  (做一個短邊可以運動的平行四邊形)投影儀、透影膠片.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用投影儀打出)

  1.什么叫做平行四邊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邊形和矩形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矩形中對角線與大邊的夾角為36°,求小邊所對的兩條對角線的夾角.

  3.矩形的一個角的平分線把較長的邊分成5cm、3cm,求矩形的周長。

  (二)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了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其實還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邊形,這時可將事先按課本中圖4-33做成的一個短邊也可以活動的教具進行演示,如圖4-39,改變平行四邊形的邊,使之一組鄰邊相等,引出菱形概念.

  (三)講解新課

  1.菱形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

  講解這個定義時,要抓住概念的本質,應突出兩條:

  (1)強調菱形是平行四邊形.

  (2)一組鄰邊相等.

  2.菱形的性質:

  教師強調,菱形既然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因此它就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此外由于它比平行四邊形多了“一組鄰邊相等”的條件,和矩形類似,也比平行四邊形增加了一些特殊性質.

  下面研究菱形的性質:

  師:同學們根據菱形的定義結合圖形猜一下菱形有什么性質(讓學生們討論,并引導學生分別從邊、角、對角線三個方面分析).

  生:因為菱形是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所以根據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的性質可以得到.

  菱形性質定理1: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由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根據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可以得到

  菱形性質定理2: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引導學生完成定理的規范證明.

  師:觀察圖4-40,菱形ABCD被對角線分成的四個直角三角形有什么關系? 生:全等.

  師:它們的底和高和兩條對角線有什么關系?

  生:分別是兩條對角線的一半.

  師:如果設菱形的兩條對角線分別為a、b,則菱形的面積為什么?

  教師指出當不易求出對角線長時,就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般計算方法計算菱形面積.

  例2 已知:如圖4-41,AD是△ABC的角平分線,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

  求證:四邊形AEDF是菱形.

  引導學生用菱形定義來判定.

  例3 已知菱形ABCD的邊長為2cm,∠BAD=120°,對角線AC,BD相交于點O,如圖4-42,求這個菱形的對角線長和面積.

  (1)按教材的方法求面積.

  (2)還可以引導學生求出△ABC一邊上的高,即菱形的高,然后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計算菱形的面積.

  小結:(打出投影)

  1.菱形、平行四邊形、四邊形的從屬關系:

  2.菱形性質:

  ①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

  ②特有性質:四條邊相等;對角線互相垂直,且平分每一組對角.

  (四)練習

  教材P.153中1、2、3.

  (五)作業

  教材P.160中6、7、8;P.192中10.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6篇】相關文章: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集合6篇01-27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范文8篇09-30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八篇02-06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五篇01-16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10篇10-03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5篇06-18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10篇06-10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四篇11-18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六篇09-23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6篇06-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开原市| 自贡市| 黄冈市| 昌平区| 祥云县| 会宁县| 岳阳市| 铜川市| 古蔺县| 渑池县| 都江堰市| 乌鲁木齐县| 桂林市| 台北市| 军事| 扎赉特旗| 郑州市| 武鸣县| 梁河县| 南漳县| 阿拉善左旗| 黄梅县| 大冶市| 嘉鱼县| 太仓市| 安阳县| 安阳市| 古浪县| 隆回县| 嵩明县| 伊通| 苗栗县| 遂昌县| 利川市| 曲周县| 海门市| 盐池县| 东莞市| 金昌市|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