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六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課題:趙州橋
二、課型:講讀1
三、教學時間: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節
四、教學準備:圖片
五、教學目的:
明確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用找出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方法讀懂第一段。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六、重點、難點
七、教學過程(復習、新課、小結、板書)
(一)、啟發談話。
中國人民歷來是勤勞善良、充滿著智慧,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跡。其中就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古代建筑,同學們知道有哪些呢?(長城、故宮等)趙州橋也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建筑。它是怎樣的一座橋呢,有什么特點呢?
簡介趙州橋(播放趙州橋的圖片)
打開地圖,我國東部的川流映入眼簾,對于跨越河道,有利民生的橋梁,古人有許多幻想和實踐,傳說中的八仙之一韓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橋,造福人類而得到贊說。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明了建橋技術,漢代的畫像磚上刻有為數不少的拱橋圖形。我國現存最早的拱橋,是建于一千四百年前的趙州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橫跨趙州(今河北趙縣)的洨河之上,全長50.82米,拱券凈跨37.37米,橋面寬9米,是一座單孔坦拱式橋梁。趙州橋由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設計建造。李春在拱橋建造工藝上進行了重大的革新創造。他創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橋法,在當時堪稱獨步,橋梁質量上乘。由于李春及其他工程技術人員的努力,趙州橋結構合理,外型秀麗,富有民族風格,素有奇巧固護,甲于天下的美譽。
趙州橋建成之后,成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東都洛陽的交通要沖。歷經千年風霜以及車壓人行、洪水沖擊的考驗,至今仍可通行車輛,成為世界橋梁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公元14世紀,法國在泰克河上建造過一座拱形橋,但已毀壞,趙州橋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橋。
我國古代造橋技藝在實踐中繼承發揚,留下了許多杰作,如廣西侗鄉的風雨橋,又稱廊橋;河北程陽的永濟橋等等。如今,橫跨江河湖海的大橋比比皆是,譜寫了我國橋梁史上的嶄新一頁。
(二)、指導預習:帶著問題自學課文。
1、標標(自然段)、圈圈(生字)、劃劃(用直線劃出新詞,用波浪線劃出能回答上述問題的有關詞句。)
2、拼讀生字音節,,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
3、同桌交流: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初知課文內容(建造年代久遠,堅固而且美觀。)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講講詞語的意思。
2、指名回答的結果。
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什么。
(四)、指導閱讀第1自然段。
1、齊讀單元提示語第1、2記錄。一段話中,有些詞語或句子跟這段話的主要內容關系密切。閱讀時,要找出這些詞句,想想跟其他詞句的關系,能幫助我們正確理解這段話的意思。
2、下面我們來看第一段,大家仔細找找這一段的重點詞語是哪一句。板書: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3、討論:為什么說這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年代久:隋朝李春建造的,已經有1300多年了。解釋:隋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距今1300多年。
設計上的獨特:這座橋聞名的另一個原因是設計上的獨特,我們在下一節課中將會學到。
4、指名說說這個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五)、課堂練習。
1、抄寫課后習題3的詞語。
2、預習課文并想想習題1、2的回答。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拼讀課文,和表達課文主要內容的句子。
2、說出海通和尚和石匠們鑿樂山大佛的經過。
3、能找出寫樂山大佛的句子讀一讀。
教學重點:由衷贊嘆祖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教學時間: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己讀通全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老師糾正字詞的讀音
樂山 一尊 石匠 鑿成 雕像 腳趾 端坐
情不自禁 贊嘆 智慧
3、齊讀全文
二、自學課文
1、小組自學討論,回答問題
a 樂山大佛坐落在哪里?
b 海通和尚和石匠們是怎么鑿成樂山大佛的?
c 課文是怎樣具體寫出樂山大佛的大,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d 為什么說樂山大佛是祖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的結晶?
2、檢查自學效果
理解石匠、鑿、世界奇景、情不自禁、贊嘆在課文中的意思。
3、檢查指導課文朗讀。
三、學習生字
擴充詞語:拂塵奴隸
四、延伸學習
1、除了樂山大佛,我國還有很多馳名中外的古跡,你能說出幾個嗎?
2、口頭描寫他們的雄偉和特點。
3、按照本文的樣子也寫一篇有關的小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第三冊80頁例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編制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了解8的乘法口訣的`來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能記住8的乘法口訣,并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
3.會用8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通過編制口訣,培養學生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
5.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背6、7的乘法口訣.
2.師生對口令.如三七( ),( )十二.
搶答;并抽問算式的意思.(電腦演示)
3╳6 6╳5 7╳2 1╳7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2-7的乘法口訣,今天我們要根據以前學習口訣的經驗.自己來學習8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8的乘法口訣)
1.準備題(學生制作卡片)
拿出8張卡片,在第一張上寫8,然后8個8個地加,一直加到64,把每加得的數分別寫在一張卡片上,按順序擺好.(課件演示)
2.觀察、并回答.
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
根據卡片的排列順序,你能編幾句口訣嗎?先想想,并把你編的口訣寫到練習本上,然后在同桌交流.(根據學生回答,師板書,其余學生進行較對) (電腦演示)
1╳8 =8 8╳1=8 一八得八
2╳8=16 8╳2=16 二八十六
3╳8=24 8╳3=24 三八二十四
4╳8=32 8╳4=32 四八三十二
5╳8=40 8╳5=40 五八四十
6╳8=48 8╳6=48 六八四十八
7╳8=56 8╳7=56 七八五十六
8╳8=64 八八六十四
3.課件出示:
提問:24是幾個8相加得來的?
五八四十是什么意思?
56是由幾個8相加得來的?
4.揭題.齊讀口訣.點題-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8的乘法口訣.(板題)
三、觀察實踐,鞏固新知.
1.學生列式,主題圖.看第一組有幾個人,這是幾個8?怎樣列式?(學生回答)
并讓學生獨立列出2個8,3個88個8的乘法算式.
2.找8的乘法口訣的規律.指算式,這組題有什么特點?(被乘數都是8,乘數一道比一道多1,積一道比一道多8)
(課件)記住這個規律,可以幫助我們記口訣.比如,忘了四八三十二這句口訣,誰知道可以怎么辦?(想相鄰的口訣,三八二十四,24+8=32;或者想五八四十,40-8=32)
3.記口訣.看卡片口算,說出用哪句乘法口訣 (課件出示)
8╳5= 8╳4= 8╳2 = 8╳7 =
8╳1 = 8╳3= 8╳8= 8╳6=
4.背口訣,體會一下哪幾句最難背.自己重點記這幾句.
5.對口令.師生之間對,學生之間對.
6.填適當的數.(課件出示)
7╳( )=56 8╳( )=32 8╳( )=
( ) ╳( )=24
(最后一題鼓勵學生用想出多種答案)
7.數學游戲:摘蘋果(課件演示)
春天到了,我們給果樹澆水、施肥,秋天蘋果獲得大豐收,哪個同學愿意幫助摘蘋果。 (可以畫一棵蘋果樹,結滿了蘋果,蘋果上面寫得數,以8的乘法口訣得數為主,也可以有前面學過的題。有6個筐,每個筐上有四道乘法算式,沒有得數。每組派一個代表,摘一筐蘋果,即算出算式的得數去摘蘋果,貼在等號后面,本組同學可以幫助,看哪組摘得又對又快)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怎樣學到的,學得高興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 引課:
1、卡片開火車讀生字寶寶:當、午、誰、汗、滴、辛、盤、知、
苦、粒、辛、苦(火車火車開起來,開到我們這里來)
2、指名背自己積累的古詩。
3、師背《鋤禾》:很多同學都會背誦這首詩了,那么這首詩是什
么意思呢?我們進天一起來學習它。
二、新授:
1、板書:《鋤禾》
2、解題:“鋤禾”,做一做“鋤禾”的動作理解(給禾苗鋤草松土。)
3、課件出示全詩,觀察古詩結構:
這首詩共幾行?每行幾個字?(這種格式的詩叫“五言絕句”。)
4、看書指名讀,齊讀
5、課件(與詩同張)出示圖,觀察想象。
(1)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課件圖片,想想自己從圖上看到了什么?按“什么人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順序說一說。
(2)農民伯伯會想些什么?他會說什么?
(3)在書上畫出描寫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的詩句
6、課件: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說說你讀懂了哪些字和詞的意思。(古人寫詩時,為了讀起來朗朗上口,往往把詞語的順序進行了位置的調換,在這一行里,就應該把“鋤禾”和“日當午”的順序還原,理解起來就容易了。)
7、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來互相幫助解決
8、理解前兩句:中午,太陽高高懸掛在空中,農民伯伯在烈日照射下,一手拿著鋤頭,一手擦汗,在田間給禾苗鋤草松土,一滴滴的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師:當天氣非常熱,我們滿頭大汗時,心里是什么感受?農民伯伯每天從早到晚都是這樣在烈日下艱難勞作,他們怎么樣?(很辛苦)
9、引出課件:“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理解加點字的意思 (誰知道我們碗里的飯,每一粒都是用農民辛苦勞動的汗水換來的。)
10、理解全詩,齊讀書P84內容
11、進一步理解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課件:農民伯伯勞作的過程,平地——松土——
12、學到這,你有什么感受(愛惜糧食,尊重農民伯伯) 。
三、多種形式朗讀古詩,感受語言的優美。
我們理解了全詩的含義,讓我們再來把這首詩美美的讀一讀好嗎?(朗讀五言絕句時,大部分是在前兩個字后有稍長的停頓。)
1、 教師示范讀,讓學生體會古詩的韻律美。
2、 學生指讀,進一步體會古詩的情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古詩讀好了很美,唱起來更美,欣賞歌曲《鋤禾》
五、練習題:
1、說說身邊的浪費現象
P178
2、我想對……說,
五、作業
1、
2、上網查李紳的詩《憫農》,讀一讀。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大體了解這首詩表達的意境.體會山村的優美和生活的快樂。
2、學會漢字一、二、三。
教學重點、難點:了解這首詩表達的意境.體會山村的優美和生活的快樂.。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表、田字格
教學時數: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圖)首先看遠處有哪些景物?(房屋\裊裊的炊煙)[你能說得更好嗎?]
2、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臺,一起說一遍"亭臺"
3、我們再往近處看,近處有那些景物?(藍藍的天空\開得正艷的桃花\無憂無慮,快樂飛舞的小鳥)
小結:炊煙裊繞的村莊,古樸美麗的亭臺,艷麗芬芳的桃花,快樂飛舞的小鳥組成了一個幽靜美麗的世外桃源.課文用一首詩把它描寫了出來.你們想讀嗎?
(過渡):要想讀好讀對就必須把下面這些音節讀準
二.復習音節
1、(出示課文音節)請同學們又快又準地找出其中的整體認讀音節.(yi
si
wu
shi
zhi
)齊讀一遍.
2、(出示er
)你們認識這個由特殊韻母組成的音節嗎?請
讀,讀時注意舌頭由平到卷,領讀
3、(
出示ting
san
cun
)你能分辨兩組韻母有什么不同?你讀時怎樣區分?請你讀出他們的不同.抽讀,領讀.
三.讀課文
1、(出示課文拼音)同桌小朋友互相幫助讀一讀.試一試.(少量時間自由讀)
2、抽讀。
3、(出示拼音加漢字)聯系拼音讀課文
4、(出示古詩)去掉拼音你還會讀嗎?以各種形式朗讀,要讀出你對美麗景色喜歡的感情.
5、瞇起眼睛,把課文輕輕背一邊,一邊背,一邊想象,好象你走進了這個小村莊里.
四.學生字
1、(出示卡片)看卡片拼讀(開火車)
2、拆去拼音再讀
3、認識田字格
4、學習寫字:
①先看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特點.
②寫筆畫橫要注意什么?
③示范(起筆要稍重行筆要果斷,稍微向上斜,收筆要稍頓.)
④一起書空
5、分別用一、二、三說話,并學習寫字。
五.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古詩<<一去二三里>>和三個生字"一
二
三"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我希望你們能以同樣的態度上每一節課.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演示,更深刻掌握小數乘除法豎式要點。
2、鞏固通過觀察數的特征,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乘法簡便運算的計算技能,進一步培養簡算意識。
3、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心算口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完全掌握小數乘除法豎式要點。靈活運用計算策略進行簡便運算,提高學生計算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班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想和大家比一比!
PPT出示:“女神來了!”
師:對于這位“女神”,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1:女神是誰?
生2:她為什么是女神?
生3:她來和我們比什么?
師:讓我來為你們揭曉答案,女神就是她——(PPT出示“紅紅”圖片)
學生可能會大笑
師:你們可能會納悶,這不是我們課本里的紅紅嗎,她怎么成了女神了?因為紅紅在學校的算術比賽中得了第一名,獲得“神算手”獎牌,所以大家叫她“女神”。(女神算手簡稱女神)
現在,你猜到女神來和你們比什么了嗎?
生:計算!
(板書:算)
師:女神可不是隨便就能和你們單獨對戰的!要先通過女神為你們設置的四關,記住女神的“忠告”才能和你們單獨對戰。
二、引領復習
1、第一關——“豎式計算,要認真”
0.36×0.045= 1.512÷ 0.15 =
(給學生計算的時間)
師:看大屏幕,對于豎式,女神有什么忠告:
乘法:1、對齊 2、數 3、補 4、去
除法:1、移動 2、對齊 3、商0 4、補0
讓學生對應PPT的豎式把“忠告”的4條講一講
2、第二關——“脫式計算,講順序”
3.8+6.2×0.27
=10×0.27
=2.7 (錯)
3.8+6.2×0.27
=3.8+1.674
=5.474 (對)
(3.8+6.2)×0.27
=10×0.27
=2.7 (對)
讓學生總結“講順序”
同級運算從左到右計算,不同級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的。
3、第三關——“簡便算法,要靈活”
(1)6.3×8×1.25=6.3×(8×1.25)
運用的是(乘法結合律 )
(2)4.3×0.64+5.7×0.64 =(4.3+5.7)×0.64
運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
(3)0.5×8×4×1.25=(0.5×4)×(12.5×8)
運用的是(乘法交換結合律 )
(4)7.2×10.1
=7.2×(10+0.1)
=(7.2 × 10)+(7.2 × 0.1)
= 72+0.72
= 72.72
運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
(5)30÷25 怎樣簡算?
學生試算 公布結果 30÷25
=(30× )÷(25× )
=120÷100
=1.2
運用的是(商不變的規律)
(6)練習
0.9÷0.125
2.4÷2.5
20÷1.25
總結:看來不光乘法運算定律能幫助我們使計算快速簡便,商不變的規律也能幫到我們,只要我們細心總結發現,很多運算定律都能為你所用,使計算達到簡便的效果。
4、第四關——“心算口算,能力強”
師:看似最簡單的口算,女神卻放在第四關,看來心算口算只有掌握前三關的超強能力才能輕松駕馭呢!一起來挑戰吧!
(1)根據576÷12=48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商
5.76÷1.2= (57.6÷12=4.8)
576÷1.2= (5760÷12=480)
57.6÷0.12= (5760÷12=480)
(讓學生試著總結這種題的做法)
練習:根據912÷24=38直接寫出下面各式的商
9.12÷2.4=3.8
912÷0.24=3800
912÷2400=0.38
(2)這一關的第二部分是口算搶答,想到答案直接起立說出即可。
(1)0.9×0.1= (6)1.5×2=
(2)0.7÷2= (7)2-0.3=
(3)73÷100= (8)0.9÷0.1=
(4)0.05+0.4= (9)0.8×0.6=
(5)34÷1.7= (10)0.25×4=
三、小卷測驗
師:相信大家都沒過癮呢!下面就來和女神來次單獨對戰吧!
對戰規則:規則:1、規定時間
2、獨立完成
3、快
4、對
單人對戰
一、口算
1÷0.01= 2.4÷8= 0.2+0.05=
3.8×2= 0.3×0.9= 4-0.17=
二、豎式(保留兩位小數)
2.4×0.19≈ 9.898÷1.1≈
三、 簡算
0.128×8.8 8.4×99+8.4
17.8×1.1-17.8 26÷2.5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六篇】相關文章: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6篇02-13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8篇11-28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九篇11-23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6篇07-28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八篇06-07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十篇07-14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總八篇09-22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6篇06-27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9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