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餓壞了那匹馬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利用兩節課,上完了《別餓壞了那匹馬》。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主線清楚、層次分明。圍繞“別餓壞了那匹馬”這個善意的“謊言”被揭穿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對這位殘疾青年的感激之情,從而讓孩子們感悟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普通人的樸實的心靈之美。
這是一篇一讀就會讓學生感動的課文,因此,在備課時,制定了導學案:
一、放手,讓學生大膽說
開學后,課堂上我說的頻率最多的句子就是“讀了課文你想說什么、你還想說什么”,在本課的學習當中,這兩個句子的頻率就更高了。
首先,默讀課文后,請學生說說自己學到的新詞。理解了本課出現的新詞是理解課文的基礎,這樣有利于學生大膽地說,也能更進一步激起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第二個環節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概括本課的主要內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生心里明白,但在組織語言上有些問題。這就需要老師提示“什么人、在什么情況下做什么事、發生了什么事、結果”。很快,有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得清清楚楚。這是開學以來,在這個環節上發言人數最多,花的時間最多的一個環節。這也是對一個月以來在概括學習上的總結和升華。
其次,激勵學生大膽將讀文后感悟和質疑說出來。我細心觀察、傾聽,了解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更解讀在課堂上有多少學生在跟著老師和同學們的腳步在行走。在三個“別餓壞了那匹馬”的理解上,學生們紛紛表達出自己的見解,這是開學以來學生們最積極、最活躍的一次。
二、在感悟中進一步品讀,在品讀中進一步學習
本文描寫細膩,情真意切,在導學中,盡量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憑借自己的經驗和閱讀敏感,讀出自我感受,讓學生在語言的精妙上放慢腳步,之后駐足欣賞。
大放手大膽說的.基礎上,學生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后,學生們對每一個細節描寫都能傾注自己的感情。或是談自己的感悟,或是質疑,或是對同學的見解提出自己不點的看法和觀點。
在我被父親打了兩耳光的細節上,學生抓住了父親囁嚅的話語,抓住了“書中分明多了幾張毛票”,從而看父親是一位怎樣的人;抓住“我淚流不止”中,讀出“我”讀書的投入和專注;又從殘疾青年的眼神和動作語言當中感悟……讓學生反復朗讀,品味語言的精妙,從一個字、一個句子中,感悟這位殘疾青年樂于助人的精神。學生們還讀出了這位殘疾青年愛讀書的人。
人間有真情,細節見真心,文字有溫度,字句知冷暖,這不是老師教的,而是學生在品讀中感悟,又是在感悟中品讀而得到的。我想,這就是語文學習吧!
一篇課文又學習完了,反思卻還在繼續。
【別餓壞了那匹馬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別餓壞了那匹馬》教學設計及其反思03-03
《別餓壞了那匹馬》教學設計和反思11-04
別餓壞了那匹馬教學設計10-22
《別餓壞了那匹馬》教學設計10-22
《別餓壞了那匹馬》教案10-22
《別餓壞了那匹馬》的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02-10
《別餓壞了那匹馬》教學設計模板12-25
《別餓壞了那匹馬》優秀教學設計12-30
《別餓壞了那匹馬》的教學設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