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角分的認識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元角分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角分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角分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1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2、通過模似購物等活動,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1、掌握識別人民幣的方法。
2、讓學生明確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掌握簡單的付錢,找錢的方法。
教具:課件。兩種形式的人民幣分成若干包,標明1號、2號錢袋的人民幣,分發組各組負責人待用。
學具: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若干張(個)。
德育滲透:使學生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并知道如何愛護人民幣。
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實錄)
師:(課件出示畫面)小明媽媽準備做晚餐,發現沒有了醬油了,怎么辦?
生:去買。
師:用什么買?
生:錢。
師:同學們說的錢也叫貨幣。英國的貨幣叫英磅,美國的貨幣叫美元。誰知道中國的貨幣叫什么?
生:人民幣。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人民幣的知識,好不好?
生:(齊)好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欲望)
活動一:認識人民幣的面額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知道哪些人民幣?
生:1角、2角、5角
生:2元、5元、10元、50元
生:100元、20元
生:5分、2分……
師:請同學們打開1號學具袋(紙、硬幣的元角分各一張或個),認真觀察,看這些人民幣可以分幾類?你是怎樣認出它們的?(學生分小組活動)
(人民幣的面額是學生已經接觸過的數學知識,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觀察、交流是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的。)
生:分兩類:硬幣和紙幣
生:分三類:元、角、分
師:(板書分類方法)那么你是怎樣認出它的面額呢?
生:看數字,有數
生:還要看數后面的元角分
生:硬幣還可以摸大小
生:紙幣也有大小
生:看花紋……
(充分讓學生發言,各抒已見,讓學生自己對所學的知識能進行初步的歸納)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人民幣,大家認一認。
(屏幕出示,學生認識準確)
師:同學們都認識了人民幣,會用嗎?
生(齊)會
活動二:認識元角分之間的十進關系及人民幣面額之間的換算
師:(出示電腦畫面,每瓶醬油1元6角)小明媽媽給了小明2元人民幣,小明能幫媽媽買到醬油嗎?請你試試看。
生:他用2元錢,買一瓶還剩4角。
生:還剩4角。
師:你是怎樣想的?
生:2元是兩個1元,先用1個1元,另一個1元用6角還剩4角
師:為什么1元用6角還剩4角?
生:因為1元等于10角。
師:這位同學想的對不對?(對)你還知道人民幣之間的哪些關系?
生:1角=10分
生:2元=2個1元,5元=5個1元
生:10元=2個5元
……
(教師板書1元=10角1角=10分)
(這里正確把握住了學生的起點能力,元角分之間的十進關系學生已經知道了,就讓學生自己把他知道的說出來)
師:用你剛才學到的知識填空:
1元=()角1角=()分2元=()個1元10元=()個5元
20元=()個10元50元=()個10元
(學生回答準確)
師:同學們對人民幣的認識很好,休息一下并觀察你手中的`人民幣,看看這些人民幣的圖案有一個什么共同點?(放音樂)
生:是國徽。
生:還有人民銀行。
師:對。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是國家的象征。我們應該怎么做?
生:愛護人民幣
生:不撕壞
生:不在上面寫出字
生:不亂花
……
(有張有馳。在學生休息片刻中讓學生觀察感悟,滲透情感教育。)
活動三:綜合活動,拓展學生思維
師:請看屏幕上這幾種學習用品,教師準備買來送給貧困山區的小朋友,請你試著買一樣,看誰的付錢方法多(可以用學具2袋中的錢)。(學具袋2中是零錢)
(此活動旨在突破難點。給學生自由的空間,讓學生在知道元角分的十進關系后操作,使其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
生:買一支鉛筆1角5分,付1個1角1個5分。
生:買一支鋼筆2元,付1個2元。
生:1個練習本3角錢,可以付1個2角和1個1角,還可以付3個1角,還可以付6個5分。
生:買1塊橡皮可以付5個5分,還可以付1個5角找回1個2角的1個5分。
……
(這里學生的回答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讓學生的不同思維充分暴露出來,鼓勵學生的奇特想法,新穎做法和不同見解,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倡導的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元角分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2
一、分析任務:
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二冊"元、角、分的認識"。用人民幣購買商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學生常常會遇到買門票、食品、玩具、學習用具以及交費等實際問題,因此,學習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課時的主要任務是讓讓學生認識人民幣的種類,知道愛惜人民幣。了解元、角、分的關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在日常購物中要注意文明禮貌,讓學生知道要節約零用錢。
二、課前調研:
一年級的學生都有花錢的經歷,但是對人民幣到底認識多少呢?我對15名學生做了訪談式調研。
調研是以聊天的形式進行的,主要涉及的問題是:
(1)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錢嗎?
(2)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嗎?
(3)你知道人民幣都分哪些種嗎?
(4)你自己買過東西嗎?能說說你是怎么買的嗎?
(5)你知道1元等于幾角嗎?
(6)一個轉筆刀5元7角,你要拿哪些張錢去嗎?還可以怎么辦?(老師提供樣幣)
通過這些問題我發現:學生對人民幣有一定的認識,但對其他國家的幣種知道得很少;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夠豐富,有部分學生沒有獨立買過東西;對元、角、分之間的'關系不是很清晰,在所調查的15個學生里,有10個學生能清楚地說出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只有7個學生能說出1元5角是15角,5元7角我可以拿一張5元和7張一角和其它方法的。
根據這些問題,我在教學設計中加入了對外幣的一些介紹,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重點放在了元角分之間的轉換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我用1元錢買了一支筆,我可能拿哪些錢去買?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最后還原到生活當中去。
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的關系。知道1元=10角
2、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的功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3、使學生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并知道如何使用愛護人民幣。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模擬人民幣、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件顯示“購物”兩字)
師:小朋友,大屏幕的兩個字你認識嗎?誰能大聲地讀出來?
生:購物
師:購物是什么意思呢?
生:買東西~~~~~。
師:對,買東西就要用到錢。
師: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錢呢?(課件出示各國的錢)
師: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日本使用的是日元,美國使用的是美元,(課件上指點給學生看!)
2、引導中國的錢叫人民幣
師:我們國家的錢又叫什么呢?
生:人民幣。
師:好!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人民幣的認識)
(二)講授新課
1集中學習、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師:請小朋友將準備好的錢袋拿出來。(同桌合作)
師:把你認識的人民幣拿給同桌看一看,看誰認得最多,開始!
(教師巡視)
師:剛才我看了一下,小朋友認得不錯,下面我來看看你們都認對了沒有?(課件出示)
師:說說你是怎么認的?(著重講可以看數字、顏色)
(第一組:放大的100元第二組:放大的20元第三組:放大的10元)
(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幣及紙幣同時出現)
師:兩個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指著硬幣,紙幣的課件) 生:一個是紙幣,一個是硬幣。
師:對,他們制作的材料不一樣。
師:兩個硬幣的背面是什么?
生:國徽。
師:國徽是什么?
生:是我們國家的標志。
師:很多人民幣上都有國徽,因此我們應該愛護人民幣,不要在人民幣上亂涂亂畫。
2給人民幣分類
師:這么多錢放在桌上,你們覺得怎樣?
(課件出示一堆零亂的錢,面值參照書P54)
生:很亂。
師:那你們能把它們有規律地分一分嗎?
(請一個小朋友說,教師移動鼠標將錢分類)
師:哪個小朋友愿意來分一分?說說你按什么來分的?
生:按數字分。
師:還有不一樣的嗎?
生:硬幣紙幣分。
生:按元、角、分來分。
師: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名稱,誰來給他們三兄弟排排隊? 生:元是老大,角是老二,分是老三(隨小朋友說,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下面打開課本55頁,書上的人民幣你都認識嗎?發現書上印的人民幣與我們剛才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左下角有一個紅顏色的斜線。
師: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生:這是樣幣。
師:這小朋友知識面真廣,這是樣幣,樣幣是不可以使用的。
3簡單的角與角的換算
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了人民幣按單位可以分成元角分,那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
(課件出示)一張兩角可以換——()張一角,一張五角可以換——()張一角。
師:(教師演示換2角,請小朋友拿自己準備的錢上來換!)
同桌小朋友動手相互換一換5角(教師巡視)
師:(匯報成果)誰愿意上來表演給大家看一下?
(分別請兩個小朋友上講臺拿5角與其他小朋友換1角)
師:剛才小朋友只換了2角,5角,現在4個小朋友隨意換一換。(用他們準備的錢)
(教師巡視)師:換好了嗎?你是怎么換的,誰愿意來告訴老師?(分別請3組小朋友)
4學習1元=10角
師:老師這里有些玩具,一元一個,誰愿意來買?
(將學生來買的錢拿給小朋友看,說明小朋友拿1元的方法可以有多種)
師:老師可以賣給他嗎?還有不同的付法嗎?(進行3—4組,用不同的分法進行)
師:我們從來買的小朋友付的1元錢中發現什么?
師:對,不管用什么方法付,是不是加在一起都是10角?
1元=10角(板書,課件出示)
師:那你們能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嗎?用你手里的學具來驗證一下。
生:1角=10分(師板書)
師:好!下面我們來看這些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課件出示練習20角=()元3元=()角1元2角=()角)
(三)游戲,逛超市
師:你們想不想用手里的錢去買你想要的東西?
師:好!下面我們去小小超市逛一逛,請一個小朋友來當售貨員,誰愿意(準備卡通售貨員的帽子)
師:誰愿意來買,帶上你需要的錢!
(操作中,教師指導:你把他的錢數了嗎?問售貨員:你覺得當一名售貨員責任是什么?并穿插進行禮貌教育)
師:下面小組合作,先請小組長當售貨員,四人輪流,兩人買,一人監督,付錢的數目對否?
師:小朋友都用自己手中的錢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以后小朋友可以不要每件事情都麻煩爸爸媽媽,有些東西可以自己去買,但我們自己的零花錢不能亂用,要積累起來,用在該用的地方,好嗎?
(四)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讓學生談談自己這節課的感受。
(五)板書設計
人民幣的認識
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元角分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2、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3、使學生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的道理,并懂得愛護人民幣。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懂得1元=10角,1角=10分。
2、難點: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十進制”換算關系。
三、教學策略與分析:
1、教材分析:本節課教材在編排上注意結合學生生活體驗。主題圖提供了三種生活場景,揭示了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幣,使學生對我國的法定貨幣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例2通過換錢活動梳理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換算關系,歸納出主輔幣之間的進率,為后面學習人民幣的計算奠定基礎。
2、學生分析: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識別方法和較豐富的使用經驗,但是對人民幣缺乏清晰、系統的認識:了解主輔幣之間的十進關系,但沒有上升到知識的高度;有購買經驗,但在支付方式和購買策略上欠靈活。學生雖有較強的小組合作學習意識,在主流中有良好的表達意愿,但是傾聽意識模糊,小組學習效率有待提高。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播放兒童歌曲《一分錢》,讓學生說說歌曲的內容。
2、師:知道什么是人民幣嗎?你見過什么樣的人民幣?2人小組說一說。
3、引入新課,板書:人民幣
(設計意圖:力圖從學生所唱過的歌曲《一分錢》導入,聯系生活,貼近生活,從而縮短了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新知:
1、認識人民幣:出示例1主題圖片
⑴看一看,說一說,你都認識那些幣值的人民幣?
⑵認一認,辨一辨,說一說這些人民幣的特征:出示真幣
⑶師小結:我們可以通過看字樣、顏色,圖案等辨別人民幣的幣值。
2、全面認識人民幣:
⑴4人小組活動(師為每一小組準備模擬人民幣)
認一認,辨一辨模擬人民幣,你是怎樣知道這是多少元錢的?
⑵指名匯報:生介紹他所認識的人民幣
⑶展示第47頁的人民幣全圖,問:圖上的人民幣是按怎樣的.規律排列的?a、生:幾元的放在一起,幾角的放在一起,幾分的放在一起。
b、師小結: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互相交流,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表達、傾聽、注意力、觀察力。)
(三)兌換游戲:
1、師出示物品及標價:
橡皮:一角尺子:一元
問:買這兩樣文具可以怎樣付錢呢?
2、同桌討論、交流
3、匯報:
生1:用10個1分可以買一塊橡皮,因為10個1分是1角,1角是10分。
生2:用10個1角可以買一把尺子,因為10個1角是1元,1元是10角。
4、師小結,板書:1角=10分
1元=10角
5、出示學習卡,問:
3角=()分
5元=()角
20角=()元
70分=()角
6元=()角
80分=()角
(設計意圖:把所學的知識融入游戲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探索性地學習,張揚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
(四)實踐活動
師:這節課我們不僅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了元、角、分之間的關系,同學們還想不想做活動啊?
生:想
⑴師生兌換:老師手中有1元錢,能換幾張面額為2角錢的?
a、同桌交流,共同找出能換幾張。
b、生:5張
⑵生生兌換:拿你們手中的模擬人民幣,買一把小刀要1元1角,有幾種付錢的方法?
a、4人小組交流討論
b、小組匯報:生1:用一張1元的和一張1角的可以買一把小刀。
生2:用五張2角的和一張1角的可以買一把小刀。
生3:先拿十張1角的,再拿一張1角的可以買一把小刀。
⑶小組義賣活動:4人小組活動,兩名同學拿自己的學習用具義賣,其他2名同學用模擬人民幣購物。
⑷滲透:購物時要守秩序、講文明,要買文具和有益的的書籍,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用過錢后要洗手。
(設計意圖:重視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作用,把教學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之上,通過模擬生活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認識和學會使用人民幣。)
(五)鞏固拓展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呢?
2、拓展活動。
3、后續作業。
元角分的認識教學設計范文4
教學內容: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66、6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的關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通過模似購物等活動,使學生掌握簡單的付錢,找錢的方法。培養思維的靈活性以及提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識別人民幣的方法。明確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掌握簡單的付錢,找錢的方法。
教具:
學具盒:1元紙幣硬幣各一個,1角紙幣硬幣各10個,5角的紙幣硬幣各2個,1個5分,1個2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情景引入:羊村學校開學,喜羊羊帶著小羊們去買學習用品。
喜羊羊:買東西要用什么?(生:錢)
師:我們中國的錢叫人民幣。(板書:人民幣)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
二、教學新課
1、認識:一元、一角、一分。(如書上例1)
師:你認識這些人民幣嗎?向你的同桌小聲的介紹一下。(學生活動。)
學生介紹:
生:這張是1元的紙幣。師板書:紙幣
師:你怎么知道它是一元的?
生:數字1。
生:漢字壹圓。師:1元也可以用這樣的漢字來表示。
師:這些人民幣中還有1元嗎?
生:有,硬幣的1元。師:它和這個1元有什么不同?師板書:硬幣
師:其他的這些是多少面值的?
分別介紹1角、1分。
2、認識人民幣的單位,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們,我們剛才認識的這些人民幣?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面值都和1有關?
師:那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單位不同。
師:1元的單位是元,1角的單位是角,1分的單位是分,元角分就是我們的人民幣的單位,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元角分。(板書課題)
3、研究1元=10角,1角=10分
師:認識了人民幣,我們就可以去購物了。
美洋洋:歡迎光臨,今天練習本特價,1元1本。
師:1元錢該怎樣付?同桌合作,從錢袋中拿出1元錢,擺在桌上。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學生匯報:①1元的紙幣
②1元的硬幣
③10張1角的紙幣
④10枚1角的硬幣
師追問:擺10張1角的可以嗎?
師板書:1元=10角,
師:我們知道了1元等于10角,那請你想一想1角等于幾分?
4、認識5角、5分、2分
媒體出示一只小羊,手里拿了2張5角的。
小羊問:買一本練習本,我這樣付錢可以嗎?
媒體出現單獨的`一張5角的紙幣
師: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張人民幣嗎?
除了我們剛才認識的1元、1角、1分,還有這些人民幣,你們認識嗎?
媒體出示例2的那些錢:5角、5分、2分
生:這張是5角,師:從哪里知道它是5角?
生:數字5。(媒體閃5)
生:漢字伍角。師:原來5角也可以用這樣的漢字來表示。(媒體閃)
師:這些人民幣中還有5角嗎?
生:有,硬幣的5角。師:它和這個5角有什么不同?
硬幣出現后,移動到5角紙幣的下面。
師:這個你認識嗎?誰來介紹?
生:5分。師:那先信息告訴我們它的面值是5分? 生:數字5。(媒體閃)
生:漢字伍分。師:伍分也可以用這樣的漢字來表示。(媒體閃)
師:最后這個是誰啊?
生:2分。師:你怎么來辨認的?
生:數字2。(媒體閃)
生:漢字貳分。師:2分也可以用這樣的漢字來表示。(媒體閃)
師:那剛才小羊這樣付可以嗎?為什么?(媒體出示小羊)
生:可以,5角+5角=10角,10角就是1元。
先媒體出示:1張1元可以換()張5角,填2。
媒體出現:
①?張5角的紙幣1張1元的紙幣
再出現2張五角的紙幣,點一下2張五角的下面出現10角,最后點出現一個等號。呈現2張五角的紙幣=1元
②出現1枚1角可以換()枚5分,填2。?張5分的硬幣1枚1角的硬幣
再出現2枚五分的硬幣,點一下2枚五分的下面出現10分,最后點出現一個等號。呈現2枚5分的硬幣等于1枚1角的硬幣
老師再來考考大家,()枚2分可以換1枚1角。
③出現()枚2分可以換1枚1角。填5。
?張2分的硬幣1枚1角的硬幣
再出現5枚2分的硬幣,點一下5枚二分的下面出現10分,最后點出現一個等號。呈現5枚2分的硬幣等于1枚1角的硬幣
4、小結。
剛才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你知道了什么?同學們學得很棒,我們一起來幫小羊解決一些問題。
媒體出示1只小羊和書上的想想做做1。
師:小羊現在有這樣的3張人民幣,可以買什么商品,請你連一連,書上P67的第1題。
生匯報:5角可以買1只羽毛球,1元可以買1本書,1角可以買1和火柴。
媒體出示:小羊提問:今天我帶了多少錢?想想做做第2題。
5、開始購物。
師小朋友們真棒,幫小羊又解決了問題,下面我們一起用人民幣去購物好嗎?媒體出示,柜臺。(羊村文具店)(商品有直尺8角、單塊橡皮2角、笑臉橡皮7角、鉛筆3角、數學本1元、鉛筆套1角、票夾1角、透明膠9角、卷筆刀1元2角)
(1)師:每個小朋友準備好一元錢,買一樣商品。(媒體出示)
生1:正好,師:可以買嗎?生:可以。
生2:買一樣東西不足1元。
師:1元錢買1支鉛筆夠不夠?為什么?
生:1元=10角,10角>7角,夠了。
師:既然1元比7角多,就要找錢?誰來做營業員找一下錢? 請一生上來找錢,集體判斷找的對不對。
請3—4位學生。
(2)師:現在請大家買2樣商品,要求合起來正好是1元。(媒體出示)生來買。
師:這樣買可以嗎?為什么?
生:()角+()角=10角,10角就是1元。
(3)師:現在老師不規定買幾樣,你可以任意買,但就是要把1元錢正好用完。(媒體出示)
請2—3位學生。
(4)師疑問:老師發現有一樣商品始終沒人買,為什么呢?
那1元2角可以怎樣付呢?
師:拿出桌洞里的錢袋,倒在盤子里,和同桌一起拿盤子里的錢擺一擺,看誰的方法多?
生匯報:1元+2個1角,2個5角+2個1角,1個5角+7個1角,12個1角
三、全課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認識元角分)知道了什么?(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1元=10角、1角=10分)關于人民幣,小朋友們還知道什么呢?這些面值更大的人民幣,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元角分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元角分的認識教學設計09-22
《元角分》教學設計(精選13篇)08-01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02-18
認識角的教學設計09-04
《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設計03-16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7-03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9-06
《認識角》教學設計通用03-02
角的認識教學設計活動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