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復習4》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復習4》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復習4》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復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練習書寫。
2、能夠正確拼讀音節,連接相對應的圖片。
3、正確拼讀音節,了解秋游該帶些什么,并能用簡筆畫將這些東西畫下來。
4、能夠根據音節看清圖意,看圖說幾句話,明白互相謙讓的道理。
5、能夠正確認讀詞語,并會恰當使用。
6、能夠正確拼讀兒歌,會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兒歌。
7、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的分流練習,分類按順序排列。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練習書寫。
2、能夠正確拼讀音節,連接相對應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第一題:描描讀讀。
1、先讀韻母卡片,按順序讀,打亂順序讀。
2、按虛線描韻母,一邊描一邊想想這個韻母的讀音。
3、描完了再按順序讀一讀。
4、擴展活動,做游戲“找朋友”。
一部分同學舉聲母卡片,一部分同學舉韻母卡片,大家在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跳完一曲,看看兩個人拿的聲母和韻母組成什么音節?然后一起拼讀一遍,若兩個人拿的聲母和韻母不能拼成音節,說明朋友找錯了。
(二)第二題:我會連。
1、聽老師模仿動物的叫聲,猜猜是什么動物。
2、再讀一讀,圖下的音節。(要注意三拼音的讀法)
3、做“給動物掛牌”的游戲。說說自己喜歡哪種動物,找出這個動物名稱的音節,把他們連起來。
4、校對答案。
5、擴展活動:拼讀下面的音節。
jīn yú diàn shàn qīng ting wú gōng
gōng rén nóng mín jiě fang jūn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拼讀音節,了解秋游該帶些什么,并能用簡筆畫將這些東西畫下來。
2、能夠根據音節看清圖意,看圖說幾句話,明白互相謙讓的道理。
3、能夠正確認讀詞語,并會恰當使用。
教學過程:
(一)第三題:讀讀畫畫。
1、出示音節,拼讀音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什么時候要帶上這些東西?師:秋游快到了,讀幼兒園時要去秋游了,總是爸爸媽媽幫小朋友們理書包。現在我們已經是小學生了,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書包該怎么理呢?要帶些什么東西呢?書上就告訴我們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3、這些東西只是給大家一個建議,你可以選擇,還可以帶些你認為有用的可這里又沒有提到的東西。請大家把你在秋游時想帶的東西用簡筆畫畫下來。
4、交流,并說說帶上這些東西的理由。
(二)第四題:我會講。
1、出示插圖,認讀圖中的兩個音節詞。了解獨木橋的特點。
2、小組合作,看清圖意,說說這幅圖講了什么?你能編一個小故事嗎?
3、小組匯報,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問:小白兔和猴爸爸各自要去哪兒干什么?它們怎樣才能到達目的地?會發生什么事情?
4、自己練習講故事、指名講、同學點評。
5、假設小白兔和猴爸爸都要搶先過獨木橋,會造成什么結果?(適時地進行互相謙讓的教育。)
(三)第五題:我會讀。
1、卡片抽讀詞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你能選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嗎?
3、小組合作,選用幾個詞語說幾句話。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夠正確拼讀兒歌,會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兒歌。
2、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的`分流練習,分類按順序排列。
教學過程:
(一)第六題:讀讀背背。
1、出示詩歌《秋葉飄飄》,請學生自己試著拼讀,你讀懂了什么?
2、你會拼讀哪些音節,做做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
3、在老師的指導下試讀兒歌。(以詞語為單位,做到詞語連讀)
4、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問:想象秋葉飛舞時還像什么?秋姑娘還會發來什么電報?(了解秋天的特點)
5、誰能試著背背這首優美的詩歌。
(二)第七題:我會讀。(系統復習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1、復習23個聲母。
(1)讀、背聲母。
(2)區別形近字母:b —d p —q f —t m —n
音近字母:n —l z —zh c —ch s—sh
(3)再熟讀、背聲母。(指名背、同桌背、自由背)
2、復習24個韻母。
(1)分組讀:單韻母6個、復韻母9個、前鼻韻母5個、后鼻韻母4個。(重點復習復韻母和鼻韻母的連讀方法)
(2)對比讀:a—an—ang e—en—eng
i—in—ing un—ün—üe
iu—ui—in an—ao—ou
(3)連起來熟讀、記憶。
3、復習16個整體認讀音節。
(1)分類讀。
翹舌平舌;其后加i的有7個;跟韻母讀音相同;用大y帶頭的有8個;還有一個wu。
(2)熟讀,記憶。
《復習4》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第96、98、99頁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問題或者提出問題,并能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去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
2.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獲得數學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發現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入課題
(一)情境創設
師:周末又到了,小平和小英是兄妹倆,兩人一起去游樂園玩,游樂園里可好玩了。可以劃船、可以游泳、可以看到漂亮的鴿子,還有激烈的比賽與套圈游戲。你們想和他們一起去玩嗎?
(二)引入課題
師:不過,他們在整個游玩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幫忙去解決,你們有信心幫助他們完成嗎?好,下面我們就跟著他們倆,一起去看看游樂園里都有哪些好玩的吧?
二、情境鋪墊,解決問題:
(一)情境一:劃船。P96的第7題:
1.他們先來到湖邊,準備劃船:課件呈現情境圖,分步呈現兩個已經條件。
2.誰來幫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嗎?引導學生發現,沒有問題,不能解決。
3.誰來提一下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劃走了多少只?
4.誰能完整地把這個問題敘述一遍?
5.這道題是已知什么?求什么?你能幫助他們解決嗎?來,試試看!
6.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7.指名匯報,集體講評,教師畫出線段圖并完整板書解題過程。
(二)情境二:觀賞鴿子。P96的第8題:
1.劃完了船,他們來觀賞鴿子,課件呈現情境圖:分步呈現圖與已知條件。
2.這個問題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看圖,得出:已知一共有24只,飛出8只。
3.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引導學生提出:窩里有幾只?
4.你會解決嗎?請獨立解答。
5.學生解答完成后,讓學生匯報,并請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方法。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畫出線段圖,并板書解答過程。
6.小結: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可對照線段圖來觀察)
(1)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來敘述,引導學生得出:相同點是:都是已知兩個條件,求一個問題,不同點是:第一題的兩個條件都是直接用文字給出的,而第二題的一個條件是通過圖給出的。
(2)引導學生發現:這兩道題都是已知整體,求其中的一部分,所以都用減法解決。
7.反饋練習:P98的第16題;
(1)游樂園里正在進行折紙鴿子比賽,我們和小平、小英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呈現情境圖。
(2)學生獨立完成。
(3)集體講評,核對正誤。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解決最基本的數學問題的整個過程,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提取信息、提出問題、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境三:游泳。P99的第17題:
1.天氣真熱啊,他們準備去游泳。課件呈現情境圖:與兩個救生員的對話。
2.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3.課件呈現問題(1):游泳池里的大人比小孩多多少人?
4.看到這個問題,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引導學生發現:
(1)因為問的是游泳池里的大人與小孩,而救生員是岸上的。所以,這個問題與救生員的人數無關,也就是說3個救生員是多余信息。
(2)因為我們要求的是游泳池里的大人比小孩多多少人,就是求25比7多多少。
5.學生獨立解答。而后匯報,講評。
6.小結:
(1)如果沒有剛才那位同學的提醒,你會不會出錯呢?
(2)我們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應該怎么辦?
7.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1)讓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評價,不正確或不完整,教師要幫助其修改或補充。
(2)提出問題后,學生分析,解答。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有一個多余條件的問題的練習,進一步來培養學生理解問題、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水平,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并給予及時的評價,提高他們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四)情境四:套圈。P99的第20題:
1.游泳結束后,他們接著去玩套圈游戲:課件呈現情境圖:
2.學生觀察:圖中分別有哪些玩具?套中分別能得多少分?小平和小英分別得了多少分?
3.呈現問題:小英可能套中了哪兩個玩具?
(1)引導學生理解“可能”“兩個玩具”的意思:
①只有結果不止一種的時候,才用“可能”。
②兩個玩具在這里是指兩個不同的玩具。
(2)學生同桌討論交流完成。
(3)指名匯報,注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可能有學生是按順序羅列的,也可能學生是用了嘗試再調整的方法的,但不論是什么方法,也不論學生是說想:28=25+3,還是說想:25+3=28。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4)如果學生沒能匯報完整,再請另外的學生補充回答出另一種。
(5)根據兩種結果,帶領學生再次理解“可能”。
4.小結:這個問題和前面的問題解決方法一樣嗎?引導學生發現:
(1)前面所解決的問題結果都是唯一的,而本題結果是多樣的;
(2)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按順序羅列,或者嘗試——調整。需要指出的是:不管用哪種方法,都要按一定的順序,同時,可以憑數感直接排除掉一些組合,無需每種組合都要羅列或嘗試。教師可以舉例說明。
5.呈現問題2:小平呢?
(1)這個問題只有三個字,誰來完整的把這個問題表述出來?引導學生說出:小平可能套中了哪兩個玩具?
(2)學生獨立解決。
(3)指名匯報,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師生共現給予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這道逆序、開放的練習,讓學生在利用方法與策略的同時,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與靈活性。】
(五)情境五:坐公交車。P99的第18題:
1.小平和小英游樂園玩好了,坐公交車回家。課件完整呈現情境圖:從圖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你會解答嗎?學生獨立完成。
3.學生匯報,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教師板書不同方法。
【設計意圖:本題的解決方法有多種,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認知水平,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水平的方法來解決。】
三、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一)全課總結
1.哪個同學來說一說: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些什么?
2.本課結束后,我們本冊的數學學習就完成了,但我們的數學學習還將繼續,我們將在以后的學習中,學到更多更有趣的數學知識。我們也將接受更多、更大的挑戰。你們有信心接受這樣的挑戰嗎?那我們就先來試一試吧?
(二)拓展延伸
1.小平、小英一起回到家,媽媽買了一筐雞蛋,要把這些雞蛋裝到盒子里,放入冰箱,在裝進盒子之前,媽媽想考考他們。
2.課件呈現情境圖: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3.理解:一共能裝滿幾盒中的“裝滿”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出來。
4.同桌互相合作,討論交流完成。
5.匯報方法:學生用加法或減法做,教師都給予肯定。板書出兩種不同的方法。
6.激趣延伸:其實,這道題還有更簡單的方法。你想知道嗎?教師列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6×8+2=50;50÷8=6……2。
7.你們不用著急,這些知識你們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學習了。只要你們好好學習,把基本打牢,將來你們也會用這些方法來解決問題的!
【《復習4》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圓的復習教學設計06-15
《總復習》教學設計04-15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06-15
數學復習課教學設計03-21
成語復習課優秀教學設計06-06
賓語從句復習教學設計范本01-08
《圖形的運動》復習課教學設計09-17
平面圖形面積復習教學設計07-07
圓柱和圓錐的整理與復習教學設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