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的教學設計通用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夜色》的教學設計通用,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夜色》的教學設計通用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針對學生膽小的心理,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3、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學重點:
1、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
2、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使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實物投影等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課文,再學之前讓我們一起唱一首既熟悉又好聽的歌曲《小星星》好嗎?
教師和學生一起表演一起唱。
2、師:你們喜歡這首歌嗎?誰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 老師想知道你們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樣的?
今天還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們一起談談自己眼中的夜色。你們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樣的?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它。
板書課題:《夜色》
二、讀通課文,識記生字
1、師:請同學們試著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它。(教師巡視,對平時識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關注)
2、小組內檢查生字,誰全認對了,就是識字大王。
3、檢查讀文情況。
三、讀讀悟悟
1、教師配樂范讀,提問:聽了老師的朗讀,你們都聽懂了什么?
教師隨機板書:害怕不害怕。
2、師:你們理解的真好,知道了課文的'大概意思后,下一步該怎么辦?
教師追問:對于這篇課文,你們認為弄懂了什么,就把__讀明白了?
3、引導學生進行集體交流匯報。通過再讀文,你讀懂了什么?
教師抓住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進行體會。
4、師: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時還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5、總結后投影美麗的夜景圖片。
6、教師:在夜晚也能看見美麗的景色,從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引導學生體會意境。
7、教師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四、游戲背誦:
1、猜詞游戲。
2、背誦課文。
五、作業:
1、美讀課文。
2、搜集所學生字。
學生和教師一起表演一起唱。
(夜晚的景色)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談論眼中的夜色。
學生齊讀課題
學生按自己的方法邊讀課文邊識字。
組長利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識記情況,對全讀對的同學獎勵小紅星。
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匯報讀文情況。(可小組齊讀,也可個別學生代表)
其他學生聽后評議。
學生聽教師范讀,聽后自由談論自己收獲。
要細讀課文,把課文真正弄懂。
學生根據課文提出問題,把握主線:這個小朋友開始時怎樣怕黑,后來為什么又不怕了?然后帶著問題讀文。
(1)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體會孩子的膽小。在此基礎上說出自己的讀法并練習朗讀。
(2)根據課文內容體會孩子不害怕的原因。
學生體會花草微笑的樣子感受景色的美麗。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麗的事物。
學生欣賞美麗的夜景圖片。
學生體會后展開想象,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能會看到什么?練習用書上的句式說話。進一步體會夜晚的美麗。
學生練讀后,各自展示。聽者評議。
板書設計:
20夜色
害怕————————————不害怕
《夜色》的教學設計通用2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兒歌。用第—人稱,寫“我”從前膽子很小,很怕黑,后來爸爸晚上帶我出去散步,“我”發現夜晚也像白天—樣美好,“我”不再怕黑了。課文分兩節,第一節講“我”從前膽子很小,很怕黑。第二節講爸爸晚上帶“我”出去散步,“我”才發現夜晚原來也像白天一樣美好。本課浯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充滿了童趣。
課文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畫的是媽媽在給我講關于勇敢的故事。媽媽拿著一本故事書,耐心地給我講著書中的故事。第二幅插圖畫的是爸爸在晚上牽著我的小手去散步。“我”面帶微笑,因為“我”發現夜晚也像白天一樣美好。這兩幅插圖能幫助學生理解重點、難點詞句,并能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膽、敢、勇、事、窗、原、此、再、睡、覺”12個字,會寫“再、色、看、晚、爸、笑、外”7個字。學習1個新的部首:“夕字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7個字的`正確讀音、字形,做到字跡清晰,字體端正。
2、讀懂課文,體會夜晚的美麗,懂得有些事不能只靠聽,還要自己去親身體驗發現。
3、讓學生觀察7字的寫法、筆順后,再作以重點指導“再”的筆順。(橫、豎、橫折勾、豎、橫、橫)通過音樂、圖像等,調動各種感官來體會夜晚的美麗,在朗讀中體會親身體驗與實踐很重要的道理。指導學生朗讀和識記生字。
【教學方法】講讀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學準備】課件、掛圖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分組開火車讀課文。
2、學生有感情地齊讀全文。
3、識記生字,積累詞匯。
4、抽讀本課生字卡片。
5、開火車進行擴詞。
6、反饋識字情況,交流識記方法。 7、出示詞語花籃
(1)指名讀,齊讀。
(2)你還喜歡課文里的哪些詞語,說一說,再抄到“花籃”中。 (3)比一比誰積累的詞語多。
二、認識偏旁,書寫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認讀。 2、分類識記,指導書寫。
(1)獨體字:再
(2)左右結構:晚外
(3)上下結構:笑爸色看
3、學生書空。
4、教師板演示范。
5、學生仿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書寫展示、評議。
四、作業設置
朗讀課文,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9夜色
從前:膽子小
散步后:很勇敢
《夜色》的教學設計通用3
部編本一年級下冊第9課《夜色》(共2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我”的心情變化和夜色的美好。
3、在文中理解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進一步懂得“克服膽小,做個勇敢的人,能收獲美好”的道理。培養學生勇敢獨立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懂得“克服膽小,做個勇敢的人,能收獲美好”的道理。培養學生勇敢獨立的良好生活習慣。
【教學過程】
板塊一:回顧課文,質疑導入(5分鐘)
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2、指名學生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文中的“我”從前膽子很小,害怕夜晚,后來不再害怕了。
3、師質疑過渡: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膽子變大了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夜色》去看一看。
板塊二:學習第1小節,體會“害怕”(15分鐘)
1、指名學生朗讀第1小節。
2、引導學生交流對文中小朋友的了解,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師小結:膽子很小。
3、師質疑: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膽子很小?鼓勵學生進一步走進文本。
4、學生交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師重點引導學生關注以下幾點:
(1)出示“很小很小”與“很小”,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受“我”的膽子非常之小。
(2)從“媽媽把勇敢的故事講了又講”中引導學生體會媽媽通過講述勇敢的故事來鼓勵“我”不要害怕。
(3)抓住“一看窗外心就亂跳”中的“一……就……”這個關聯詞,引導學生體會媽媽講的勇敢的故事對“我”來說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5、拓展體會:
(1)師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自己是否害怕黑夜,為什么害怕以及害怕的時候是什么感覺。
(2)學生交流(比如:害怕黑夜。擔心有鬼:聽到黑夜里的風聲就害怕;
總是擔心野獸會跑到家里來等等。害怕的時候心跳就會加速,會把窗簾緊緊拉起來,藏在被窩里等等)。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1小節,注意讀出小詩的.押韻,通過朗讀表現“我”的膽小。
板塊三:學習第2小節,感受“夜晚的美好”(15分鐘)
1、師過渡:媽媽講勇敢故事的方法并沒有讓“我”變得勇敢,爸爸又想出了什么辦法來讓“我”不再害怕夜晚呢?請同學們輕聲地讀一讀第2小節。
2、學生輕聲朗讀第2小節,交流爸爸有什么辦法:偏要拉“我”去散步。(引導學生體會“偏要”是指在“我”膽子很小、極不情愿的情況下,爸爸非要拉“我”去散步。)
3、引導學生想象“我”在夜色中看到了什么:
(1)指名學生朗讀“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這句話,引導學生從“原來”一詞中體會到“我”看到“花草微笑”時的驚訝心情。
(2)拓展想象: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在晚上散步的時候還能看到什么。
(3)師出示有關美麗夜色的圖片,讓學生直觀體驗夜色的美麗。
4、師小結:夜色中其實有許多美麗的景色,只要我們敢于走出去,就會發現黑夜其實并不可怕。正是有了這種發現,文中的“我”才會說道(師引讀,出示):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5、鼓勵學生說說從這句話中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從“再黑再黑”這個詞語中體會“我”的膽子變大了:拓展想象“我”還能看到了什么,進一步鞏固對省略號的認識。
6、指導血紅色呢過朗讀第2小節,讀出略帶驚訝的興奮心情。
7、師生配樂朗讀全文,鼓勵學生說說自己學習了這首小詩的收獲。
板塊四:課堂小結(5分鐘)
小朋友們,美麗的夜色中藏著許多我們原來不知道的小秘密,只要我們勇敢地走出去,就一定會有驚喜。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勇敢獨立,收獲更多精彩的發現。(再次配樂朗誦全文。)
《夜色》的教學設計通用4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閱讀要求中指出:誦讀兒童詩歌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由此,本教學設計旨在通過誦讀詩歌感受小朋友從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點。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生字,增強識字興趣,讓識字、寫字、讀課文變得和諧統一。
課前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做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課件播放視頻,感受夜色的神秘與美麗。
(1)師生共同欣賞視頻,伴隨著悠揚的旋律,多媒體課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導問:說一說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夜晚。
(3)教師追問:在這樣漆黑的夜晚,你們害怕嗎?
(4)學生依據平時的生活體驗,談一談對夜晚的感受。
預設①:我特別害怕夜晚,因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體,只能看到一團黑影。
預設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歡夜晚美麗的景色。
2、走入情境,揭示課題。
過渡:美麗的夜晚讓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讓人充滿遐想,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夜色》,看一看課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樣的。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導入,引導學生走進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與美好,說出自己對夜晚的感受,將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課文內容自然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神秘與興趣學習。
【《夜色》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夜色》教學設計10-28
夜色教學設計07-11
《夜色》教學設計《靜夜思》的優秀教案12-27
一年級下冊《夜色》教學設計06-18
描寫夜色的句子04-08
關于夜色的說說06-07
關于夜色的感言句子02-04
感慨冬天夜色的句子06-17
形容夜色美的說說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