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推薦」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這篇課文時代性強,情感濃郁,但與我們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不太緊密。對于90年代出生的孩子而言,缺少對戰爭的感受,無法理解戰爭的殘酷無情,課中很難激起學生的共鳴。因此,學生對文中的"父親之愛"、"喪父之痛"這種"情"難以激發,對"戰爭之恨"、"和平之望"的這種"理"更是難以滲透。下面是CN人才網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兩篇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從而喚起學生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2、體會“我”對父親的無比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3、了解局部戰爭的情況。
4、理解重點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重點詞句的深刻含義,體會“我”對父親的無比懷念,對和平的無比渴望。
教學難點:
認識“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從而喚起學生樹立維護和平的觀念。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
1、同學們,前面我們一起學習了中外兩位小英雄的故事,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2、生匯報,師小結:戰爭是殘酷的,它充滿了血腥。我們雖然不能阻止戰爭的發生,但是我們能不斷壯大和平的力量。引出課題
二、讀題目質疑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讀通課文。
2、指名朗讀。
3、理解這封信的主要內容。
四、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五、默讀課文,用“??”畫出雷利向聯合國秘書長發出呼吁的句子,想一想他為什么要發出樣的呼吁。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知道了雷利向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發出了內心深情的呼喚。雷利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呼喚呢?這節課我們重點來解決這個問題。
二、檢查預習,理清文章脈落。
1、通過課前的預習,你了解雷利發出呼聲的原因嗎?(板書:失父之痛、 世界不太平 呼喚和平)
2、師:沐浴著和曦的春光,一家三口在涓涓溪流邊散步,在美麗鮮花中嬉戲,這是多么幸福、多么愜意的事情,可是雷利他們現在還有嗎?那么雷利失去的是個怎樣的父親呢?請看大屏幕:
三、合作學習,體會失父之痛。
1、課件出示:(千人迎英雄的場面,出示錄音字幕:他,是一個精通四國語言的經濟學碩士;他,是一個深愛妻兒的好丈夫、好爸爸;他,是一位卓越的維和部隊觀察員。)
2、師失去這樣的父親,雷利怎能不悲痛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體會到作者失去父親萬分悲痛的句子劃下來,然后讀給你旁邊的同學聽。
3、用情、用心朗讀,感受雷利的悲與苦。
(1)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他說:“孩子,等爸爸回來,我一定送你一頂藍盔。”我們與爸爸相約,等爸爸凱旋的那一天,我們要帶著最美的鮮花迎接他。
A、這段話中你有不理解的詞語嗎?
B、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爸爸對我們的愛及對此次維和行動充滿了信心。)
C、朗讀體會爸爸的堅定信念。
(2)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我們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A、體會雷利失去父親又悲又痛的心情及體會父親的心愿:渴望和平。
B、展示畫面:(迎靈柩及在火葬時家人悲痛欲絕的場面)想象:假如你就是雷利,看到這情景,面對爸爸血染的遺體,你會說什么呢?
C、在情境中感情朗讀。(指名讀??師示范讀??生齊讀)
(3)我的爸爸精通四國語言,是一位出色的經濟學碩士,本來他應該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卻被戰爭奪去了寶貴的生命。
A、讀文談感受。
B、在失父的回憶中表達對爸爸的崇敬與自豪。
師小結:一位捍衛和平的勇士,在倒下的那一刻,還呼喚著和平,可當今這個世界和平了嗎?
三、感受世界的不太平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
2、學生匯報:
(1)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
(2)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理解(和平很容易受到破壞)
(3)資料交流:回顧著不安寧的世界,你能列舉些具體的例子嗎?
3、學生匯報。
4、課件展示補充資料:
(1)200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市世貿大廈遭到恐怖襲擊,頃刻間倒坍,死傷無數。(師:瞬息間的灰飛煙滅,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痛)
(2)阿富汗戰爭讓無數的婦女、兒童無家可歸。(戰爭中婦女、兒童是真正的弱者)
(3)車臣恐怖分子綁架人質,讓三百多名人質死于非命。(那里面多數是我們的同齡人)
(4)伊拉克人民至今仍生活在恐怖之中。(整天提心吊膽地生活,那是怎樣一番滋味啊!)
6、同學們,當大量的事實擺在我們面前時,你有何感想呢?
四、再次呼喚,升華感情。
師:千言萬語道不盡我們心中的期盼,我們無法阻止戰爭,但我們能不斷壯大和平的力量。讓我們將心中的渴望化作我們共同的心聲,讓我們起立再為所有的兒童,尤其是正處于戰爭災難中的老百姓呼喚一次吧!
1、課件出示呼聲段落,齊讀。
五、延伸拓展,呼喚和平
師:同學們,難道這僅僅是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嗎?對,這不僅僅是雷利的呼聲,也是我們的呼聲,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呼聲,請拿起你手中的筆,用一句話表達你對和平的熱愛與向往。
2、讀心聲
3、寫心聲:雷利有這樣的心聲,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的環境里,但面對世界的不太平,你也有什么心聲呢?請寫下來。
4、學生匯報。
板書設計:
15、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失父之痛斥 世界不太平
呼喚和平
和平永駐人間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在教學時,以情為重點,以讀為主線,潛心涵泳,在揣摩品味語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失父之痛,感悟和平的可貴,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同時在教學時聯系生活的實際,聯系當前世界的局勢,通過錄象畫面等讓學生親身感受戰爭給世界人民帶來的災難,讓學生在深層感悟的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語文實踐來表達自己愛好和平的美好的愿望。達到語言和情感共生,真情與智慧融合,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標。
教學目標:
1、認識“卓”“盔”等7個生字,會寫“犧牲”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執行、維護、給予、素質、沉浸、凱旋、遺體、碩士、貢獻、圣壇、威脅、呼吁、妻子、充滿”等詞語。
2、理解信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3、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發孩子們熱愛和平的情感。
課前準備:
1、收集資料,了解當今世界戰事。
2、準備反映戰爭的多媒體課件,如;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重點收集這些戰爭中兒童生活的畫面。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了解文章主要內容,初步體會作者憎恨戰爭、渴望和平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師:(播放課件:一組表現幸福生活的畫面)看了這些畫面,你們有什么感受?
預設生回答:我感到他們非常幸福!生活非常快樂……
師:是的,在大街上,在公園里,在商場中,我們經?梢钥吹竭@樣一幕幕情景?墒,這樣幸福的日子并不屬于每一個孩子。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樣一個故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由題質疑,激發感情。
師:看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預設生提問:一個中國孩子”是誰?他發出什么呼聲?為什么會發出這一呼聲?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輕聲讀讀課文,先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然后從中找一找答案,相信這些問題不會難住你的。(生讀,師巡視指導)
四、檢查學習情況
(一)、抽讀生字,教師及時正音。
(二)、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同時結合理解一些專用詞語:藍盔、征衣、聯合國、秘書長、維和部隊等。并根據學情適時解答以上幾個問題。
(三)、默讀課文,想想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生默讀、思考)
交流:
作者首先以一個中國的中學生、犧牲了的維和人員的孩子的身份,用真摯的、充滿深情的語言,向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先生,傾訴了自己家庭的不幸,講述了爸爸犧牲后全家人悲痛欲絕的情形。然后,充滿感情地向人們介紹了自己的爸爸──一位保衛世界和平的光榮戰士。最后,作者代表全家、代表所有的中國孩子向加利先生、向全世界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發出了內心的呼吁──要和平,不要戰爭!
(四)、這位中國孩子雷利的呼聲是什么?用橫線畫出。生讀。
板書:要和平 不要戰爭
五、學生選擇印象最深的段落進行朗讀,初步體會作者的情感,
六、課堂作業: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信的主要內容,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真情體驗中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
教學過程:
一、意象激情,直奔主題
(一)、同學們,我們在和平幸福的環境中生活,當你看到這個詞時(板書:戰爭),你的腦海里浮現的是一幅怎樣的情景?用已積累的詞語來描述。
(二)、讓我們再一起去聆聽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出示課題,齊讀)
(三)、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這位中國孩子雷利的呼聲是什么?
板書:要和平 不要戰爭
(學生齊讀呼聲)
二、感受形象,領悟悲情
(一)、雷利為什么要和平不要戰爭?這場戰爭帶給雷利的到底是什么?
1、快速閱讀書信正文2、3、4、自然段,找出一個詞來概括。(悲痛)
2、交流反饋,課件出示句子。
兩年多來,我們全家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臨上飛機前對我和媽媽那深情的目光。
(指導感情朗讀:指名讀,再齊讀。)
(二)、雷利一家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中,同學們,哪些語言讓你讀著讀著也感到了心痛,就把它劃下來,再反復地讀一讀,細細去體味。
1、學生自讀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研讀(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教學,重點研讀以下句子。)
、盼覀兣c爸爸相約,等爸爸凱旋的那一天,我們要帶著最美的鮮花迎接他。
我們如約捧著鮮花,接到的卻是爸爸那覆蓋著國旗的遺體。
、賹W生談理解,(無法實現與父親的約定感到悲痛……)
②朗讀這句話。
③回讀重點句。師引讀:面對失去父親的巨痛,雷利不想讓所有的孩子都失去父親、母親。他要呼吁——生齊讀:要和平 不要戰爭
⑵現在這頂藍盔回來了,但它是釘在爸爸的靈柩上回來的。
①出示關于這句話的課件圖片,渲染氣氛。
②問:如果你是雷利,你會想到什么?
(預設:我就會想爸爸是為維護和平而倒下的,他的死是光榮的。
我會想:可惡的戰爭,你為什么要奪走我父親的生命啊!
我不僅會大哭一場,我還會說:“可惡的戰爭,你不僅奪去了我爸爸的生命,你還奪去了許多無辜人的生命。”……)
③學生有感情朗讀。
④再次回讀重點句。師引讀:可惡的戰爭,你不僅奪去了爸爸的生命,還奪去了許多無辜人的生命。雷利要呼吁——生齊讀:要和平 不要戰爭
⑶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了凝固的血。
① 學生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在學生談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引入讓學生去了解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② 爸爸是個怎樣的人呢?結合找出有關句子品讀。
(他是一個維護和平的人。從“兩年以前……壯烈犧牲”,和課文第一段。)
學生讀第一段,加利是怎么贊揚爸爸的,找出來讀一讀。
爸爸是一個愛自己的妻子,也愛自己孩子的人。(找具體句子體會朗讀)
從“精通四國語言”中,爸爸還是個怎樣的人?(才華橫溢)
想象:這樣的爸爸,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爸爸會怎樣?
、 再次回讀重點句。師引讀:爸爸再也不會回來了,雷利對戰爭充滿了仇恨,他要大聲的呼吁——生:要和平 不要戰爭
三、精品細讀,感悟對和平的渴望
(一)、課件出示:爸爸的嘴張著,仿佛在呼喚著什么,啊!我聽見了,媽媽聽見了,在場的叔叔阿姨聽見了,全世界都聽見了,他呼喚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1、“呼喚”是什么意思?爸爸還能大聲呼喚嗎?從哪個詞可看出?
2、透過“仿佛”,你讀明白了這一聲聲的和平是誰的呼喊?
3、作者為什么連用了三個“和平”?連用了三個“!!!”?
(對和平的強烈渴望)
(二)、創設情境,進行導讀2——4自然段
配樂,師領讀,生跟讀。
(三)、設疑:這一聲聲帶淚的呼喚,這一聲聲帶血的呼喚,喚醒了那些制造戰爭的惡魔了嗎?自由讀第5、6自然段,用筆劃出具體的句子。
(四)、交流,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出示: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
1、你知道現在哪些地方并不太平?
2、課件出示:①伊拉克戰爭后場景,師解說。 ②出示數據資料
3、當你們看到這些時,想說些什么?
四、總結升華,抒發情感
(一)、師小結:是的,是可惡的戰爭,殘酷的戰爭,無情的戰爭,奪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此時此刻,我們禁不住要和雷利一同呼吁——(生齊:要和平,不要戰爭!)(擦去板書:不要戰爭)
(二)、我們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為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能做點什么呢?(學生暢談)
(三)、世界需要和平,這不僅是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這是全世界人民的呼聲:要和平,不要戰爭
(課件顯示和平鴿、世界人民祈盼和平的畫面)
師:讓我們一起呼吁——
(課件顯示:讓世界充滿陽光,讓和平永駐人間!)
在《讓世界充滿愛》的歌曲中結束本課。
五、作業:
(一)、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把印象深刻的詞句摘抄下來。
板書設計: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
要和平 不要戰爭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一個中國孩子呼聲》教學設計08-04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優秀02-27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教學設計優秀06-01
讀《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有感11-21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讀后感01-18
一個中國孩子呼聲讀后感03-29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讀后感04-26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讀后感 15篇05-08
數星星的孩子教學設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