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守株待兔》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想:
《守株待兔》一文以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教育我們不要存有不勞而獲地僥幸心理。文章語言形象生動,簡潔易懂,圖畫逼真有趣。本課的教學設計以巧妙的問題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體會故事包含的深刻道理,以及生詞的學習,并能結合實際或場景描寫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并且學會辨別同音字。
2、讀懂語言故事的內容,理解寓意,同時閱讀伊索寓言故事,了解中西方寓言形式,最后用自己的話說說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3、課文精講,文章劃分三段,對其進行白話文翻譯以及英文翻譯。并學習白話文中的相關字詞。
4、課堂練習,鞏固知識點,能夠用“守株待兔”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課外拓展對故事的結果展開發散思維訓練以及預習下節課內容。
5、教學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并學習生詞。
6、教學難點:把“守株待兔”運用到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感受。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圓卡片、人物圖片(種田人、野兔、樹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剛剛學了一篇寓言故事《掩耳盜鈴》,這個故事教育我們不要做壞事,不要做自己欺騙自己的事。今天我們還有一篇名為《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嗎?(利用巧妙的問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同時這又是本文的重點)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教師板書課題)
1、理解題目:向學生提問“守株待兔”的字面意思?學生匯報“株”的意思是“樹樁”。(教師播放課件,同時讓學生觀察課件圖片“樹樁”的形狀,教師在黑板貼上自己制作的“樹樁”圖片)以此類推然后得出守株待兔的句子意思。
2、現在,誰能用自己的話結合課件上的圖片說出“守株待兔”的含義。(圖片板書比較直觀,學生容易理解)。
二、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課件展示課文及文字)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清生字的讀音。
2、自讀課文:課文內容多么生動有趣呀,同學們可以嘗試讀讀課文嗎?(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要求:
(1)讀準字音,認準字形,理解字義,把生字圈出來。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3)在課文中找一找“守株待兔”中“株”“守”的詞語并理解其意思。(教師及時去幫助程度較差的同學跟上節奏)
3、教師詳細講解字詞:
同學們讀的不錯,不過有些詞出現了一些錯誤,那么老師把課文中10個容易錯的生字重點標識了出來,一起來看看有哪幾個吧!“守”“誅”“待”“耕”“撞”“樁”“此”“丟”“此”等,這幾個是重點要掌握的詞,要注意他們的拼音,筆畫和辨析。同時展示相關圖片進行輔助理解,加深同學對字詞印象。那么這篇文章的大體生詞已經講解完了,那現在老師來看看你們掌握程度,那老師拿出生詞卡片,你們可以告訴我他們的讀音,有時間的同學還可以把字詞寫下來哦!(教師出示制作好的生字卡片,每出示一張指名學生認讀、組詞并在紙上默寫這個字,完后訂正學生寫的字,并比較誰的字寫的工整美觀(此處兩問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達到快速準確記住字形。)注意:“代”“帶”“待”和“撞”“樁”“莊”的區別。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習生詞后,進行白話文和英文翻譯講解,在該階段也有一些生詞。采取提問方式:“同學們在翻譯白話過程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嗎?”(學生定會問“樂滋滋”的意思,師追問:課文中說誰“樂滋滋”的?他為什么樂滋滋的?如果換作是你,你感覺怎樣?)(這幾個問題不但讓學生理解了“樂滋滋”的含義,還讓他們領悟了課文內容)亮出課件,說明其表示“高興”“開心”的含義就把復雜的樂滋滋轉換成較容易的同義詞。
2、講解完白話文和英文翻譯后,對《伊索寓言》的螞蟻和屎殼螂進行解讀,展示西方寓言的形式,加強學生對寓言的理解,兩篇寓言揭示了共同的寓意:“不通過自己的努力是無法獲得得成功的,不要妄想不勞而獲。”
四、課堂練筆(對文章進行總結,設計課堂作業,及時鞏固。)
1、字詞填空,設置情境對話,要求學生辨析同音字,選擇正確的詞填空。
2、播放圖片,要求學生說出圖片的意思以及人名。
3、情景模擬,分角色表演,請兩個同學來表演一下。(加強一下字詞的運用和理解)
小林:最近我學習了一些寓言故事。
小鄭:有趣嗎?能講給我聽聽嗎?
小林:“守株待兔”講的是一個耕地的農民,撿到一只撞死在樹樁下的兔子,然后,他整天在樹下等待兔子,結果田地都荒蕪了!
小鄭:真是可笑!我們可別再犯這樣錯誤!
小林:下節課,老師要講“狐假虎威”,她推薦我們看功夫熊貓,里面有代表中國特有動物的形象,如熊貓、華南虎等,還有非常酷的功夫秀!
小鄭:看你樂滋滋的樣子,我猜你的中文課應該很精彩呀!
五、課后作業
1、課外延伸,發展想像。種田人聽了你的勸告,可能會怎么想,怎么做?會發生什么故事?(如有時間,可以進行小組探討)200字以上,需要上交。對富有創意的作品,授于“故事大王”稱號。
2、閱讀課文以及情境對話,生詞書寫3遍。
3、預習下節課“狐假虎威”,可以介紹同學們去觀看電影功夫熊貓,了解相關中國功夫文化以及對“老虎”的形象。
六、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了本課的生字詞,理解了課文內容,懂得了不要存僥幸心理,總想不主動努力而希望得到意外收獲。在教學過程中,我重視與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采用了學生自己觀察發現,小組合作學習,集體交流反饋的教學組織形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激勵評價者。
在認識生字這一塊上,要求學生主動觀察發現,了解偏旁表義的特點,幫助學生學習識記生字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發現,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激發學生想象力的基礎上進行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小組內發言,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培養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課文理解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學生在練讀中體會文本的意思。在講解課文這個環節,我利用圖像等形式,給學生創設意境,也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新的課程理念中提到,課堂上的評價應該多元化,不僅有教師的評價,還應有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在教學過程中,我及時給學生以激勵性評價,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并參與到互評中來。
總之,我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重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初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立足于發展,致力于創新,力圖體現新課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