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實用(15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學習課文的第一小節,透過文字感受早春的梅花山梅花盛開的興旺景象。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好課文的第一小節。
教學內容:
揭示課題,初讀課文,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春天來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河邊的柳樹,小草都冒出了嫩綠的小芽。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你們想不想在這個時候跟老師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
2、去哪兒呢?(出示課題:春到梅花山)
指名讀,集體讀
3、看錄象
4、告訴老師,看完錄象,你最想說些什么?
5、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6、老師也有話想說,給老師一個機會好嗎?
7、老師有感情的配樂背誦課文。
8、其實,老師說的就是今天要學的課文內容。(加“4“)集體讀課文
9、你們是不是也想去讀一讀課文。
二讀課文
1、一讀課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讀準每個字音。
2、檢查生字。
3、檢查生詞。
4、二讀課文,要求讀通句子
5、標小節號
6、檢查朗讀課文。
敘說:光顧著讀書了,忘了欣賞梅花了。
三學習課文
1、輕聲讀課文的第一小節。
2、出示第一句話
指名讀。
讀了這一句話,你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疑問嗎?
“寒氣“是早春的氣候特征。
是啊!在寒氣還沒有退盡,天氣比較冷的時候,梅花就開放了。(加點),梅花開得夠早的啦!
你能再讀一讀這句話嗎?
指名讀(1——2)
集體讀
敘說:盛開的梅花是什么樣兒的呢?
3、“你挨著我,我挨著你“,”你“指的什么?我又指的什么?
3、誰上來貼一貼?
4、樹上只有四朵梅花嗎?有多少?這很多的梅花都是......
5、那會是什么樣子的呢?你能想象得到嗎?(閉眼)
6、放幻燈:這只是一棵梅花的一部分,這梅花山上有多少棵這樣盛開著花兒的梅花樹?(滿山)花兒一朵挨著一朵,樹兒一棵挨著一棵,站在山腳下,抬頭看這滿山的梅花會是什么樣子呢?
讀句子,用自己的話來說說
7、“彩云”加點,云兒怎么會是彩色的呢?那都會有什么顏色啊?
(出示圖:白色的梅花連成了一片,成了一片白云。粉紅的梅花連成一片,成了一片粉色的云。深紅的呢?綠色的呢?)
8、梅花山上象這樣的云有多少?(加點:片片)
9、這樣的梅花,你喜歡嗎?說你的感覺?表達一下你的感情!、
10、把你的這份感覺,對梅花的這份感情讀出來,好嗎?
述說:剛才是站在山腳下,現在讓我們走近點,再走近點。,
出示第三句:
1、自由讀
2、“晶瑩透亮”上加點,注意到這個詞了嗎?
3、看圖,這幾株植物都可以用“晶瑩透亮”來形容,那“晶瑩透亮”的梅花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4、這梅花不僅好看,還好聞呢。你聞到什么?
5、如果你現在就在梅花叢中,看著眼前這些晶瑩透亮的梅花,你最想說的是什么?最想做的又是什么?
6、把你對梅花的這份喜愛說給梅花聽,梅花很有靈性的,它能聽到的哦!
(指名讀——集體讀)
述說: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小節,感覺到梅花山的梅花很多,很美。
(集體讀課文的1——3句
述說:梅花山的梅花每年都能吸引許多的中外游客前來賞梅,贊梅。當眾多的游人穿梭在梅花叢中,梅花山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我們下節課學習。
四、教學生字
1、讀生字(有拼音——無拼音)
2、學習兩個生字
讀準生字的字音,看清字形
記字的筆順,書空。
在田字格里板書
學生描紅
3、完成練習冊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2
一、導入
1、一到春天,漫山遍野,梅花盛開。跟我們一起來寫課題
(1)教師板書:梅花山
(2)春天到了,春姑娘會怎樣打扮梅花山呢?
(3)齊讀課題
二、新授
1、自己讀讀課文。
(當學生齊讀的時候,丁老師請孩子們掌握自己讀讀的原則進行讀書、正音的活動。)
2、學習生字詞
(1)出示
(2)借助拼音,讀準音;想想辦法,記住形;組成詞兒,想意思
(3)請大家先自己學習,然后和自己的同座交流和討論一下,這些字都在語文書上,我們就開始自學吧。
(4)在字音方面,我們小朋友有沒有提醒大家要注意的?
師生交流
學生:我要提醒大家“盡”是前鼻音,請大家跟我讀兩遍
(學生訓練有素)
你能連成詞語來讀讀嗎?——教師進行板貼
學生:我想提醒大家——休息的讀音
什么時候是休息日啊(這個字讀第一聲)
這個字會變魔術,這個字應該怎樣讀呢?如果把“日”這個字去掉,這次詞語就成為了“輕聲”——學生讀讀
學生:“盛”是后鼻音需要注意。
還有沒有要提醒大家的詞語啦?
學生:晶瑩透亮的生字詞
(學生每說一個都進行一個版貼)
(5)字音大家掌握得不錯,記字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呢?
學生:我會記“寒”、“休”
“休”是什么意思呢?老師講解“休”的由來(可以用動畫的方式來進行講解)
學生:我會記“歡”
教師指導這個新偏旁的寫法
學生:……(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方法的指導和交流)
學生:“盡”(你們知道這個盡是怎么來的呢?以前人洗完,把它洗干凈了,所以“盡”還有“完”的意思?
學生:……
師:“片”這個字還優美與小朋友來記一記啊?
學生說——報筆順——板書——你們會用“片”來組詞嗎?
出示:片的組詞——葉片、藥片、卡片、名片……(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點呢?學生說,所以“片”就是指平而薄的物體。)
這個你們會填嗎?出示:
一( )葉子 一( )花瓣 一( )彩云
這些事物都是有這樣的特點,所以都可以用上“片”
書上說片片彩云是什么意思?
多多梅花呢?(師生交流)
再想想,我們教室里有很多桌子,你們可以怎樣說?明天是植樹節了,我們植了很多樹,你們會說些什么呢?
你們還會記哪個字?
學生說:“發”——教師指導書空
黑發、奶奶的頭發、男孩子的頭發短叫—— 女孩子……
跟頭發有關讀第四聲,但是在課文當中,這個詞語和頭發沒有關系,所以讀“發”(第一聲)
你們還會記哪個詞語啊?
“寒”字比較難記,別著急,丁老師教給大家一個好辦法
出示:古文字——寒
下面的部分就像是結著厚厚的冰,于是他就躲到了一個房子里,還是覺得冷,于是就裹上了很多稻草。看看這些文字,你們發現了什么?房子變成了什么?稻草有變成了什么呢?房子里的'人變成了什么?那些冰呢?變成了“兩點”。你們能記住這個字了嗎?
寒是什么意思呢?——“寒”還可以組成什么樣的詞語?
(6)生字都記住了,生詞的意思也搞懂了,這些詞語一定不會有什么問題了?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出示,齊讀
學生最后兩詞語有些拖,老師帶著再讀了一遍
(7)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這篇課文寫了什么?
學生自讀——師生交流
學生說:寫的是梅花山(教師點評)——學生說:這是春天的梅花山
3、春天來了,寒氣還沒有散盡,梅花就開了,梅花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說說有幾句話?說說你喜歡哪一句?
(1)學生讀——學生說——我喜歡這句的理由是:梅花非常好看。
(學生在讀書的時候,老師又提醒孩子要邊讀邊劃是個好習慣)
(2)是的,把梅花寫得很美,什么地方最美呢?片片彩云是真的彩云嗎?
出示圖片,圖文結合,讀讀、指名讀、指導朗讀(孩子們做動作)
出示圖片,好看嗎?喜歡嗎?一起讀讀,放到句子里再讀一讀。
(3)你們還喜歡哪一句?
“晶瑩透亮”——你們見過“晶瑩透亮”的東西嗎?師生交流
老師又給同學們帶來一些晶瑩透亮的東西……(你們看到這些晶瑩透亮的事物有什么感受啊?)出示相關的梅花圖片,再讀文字。
(4)梅花不僅美,還有什么特點啊?
學生:清香
聞到這樣的清香,你們有什么感覺?(很舒服)
這淡淡的清香,包圍著整個梅花山啊,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5)第一句有人喜歡嗎?寫出了梅花的……
學生:寫出美化不怕冷
現在的時候就是早春,我們還穿著厚厚的衣服,現在梅花呢?讀讀
正是因為她開得早,所以才說她是報春的梅花。
(6)讓我們帶著對梅花的喜歡之情,再來讀讀這段文字吧。
三、寫字(8分鐘)
(寫字的時間顯得少了一點)
1、寫“寒”
寶蓋點點寫在上……左“丿”右“捺”要舒展,兩個點點排成行。
對照這個小哥哥,把姿勢擺好。——復習寫字口訣
打開習字冊,練習
2、小結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了解早春時節梅花山梅花開放時的動人景象和游人觀賞梅花的盛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學會生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詞語卡片、課文幻燈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導看圖,揭示課題
1、談話:通過上一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春姑娘來到太湖邊,她給太湖帶來了小草、鮮花、細雨,她給人們送來了歡樂。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來到了梅花山。簡介梅花山:位于南京市中山門外東郊風景區,那兒到處都是梅花,是觀賞梅花的好地方。那么春姑娘給梅花山帶來了什么呢?
2、板書課題: 4、春到梅花山
3、出示掛圖,引導觀察:要求學生由近及遠觀察畫面,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怎么樣。
4、討論:
⑴ 圖上的`花兒開得怎么樣?
⑵ 人們到山上來干什么?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情況:
⑴ 出示生字詞,指名拼讀,正音。
⑵ 去掉拼音,齊讀,開“火車”讀。
3、再讀課文,劃出不懂的字詞。
4、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⑴ 逐句指名讀,集體評議。
⑵ 長句子師范讀,生跟讀。
⑶ 齊讀課文。
5、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指導寫字
1、休:
⑴ 什么結構?怎么記住?
⑵ 注意左窄右寬,自己描紅。
2、息:
⑴ 什么結構?學習“心字底”。
⑵ 提出注意點:“心字底”要比“自”寬一點。
⑶ 師范寫,生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開火車”讀生字詞。
2、通過朗讀課文,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
1、自學課文內容:
⑴ 梅花在什么時候開放?
⑵ 從遠處看,盛開的梅花是什么樣的?
⑶ 到近處看,一朵一朵的梅花有什么特點?
⑷ 從哪兒可以看出人們喜愛報春的梅花?
2、同桌邊讀邊討論答案,并在書上作記號。
3、檢查自學情況。
⑴ 指名回答第一個問題,回答后齊讀第一句話。
⑵ 齊讀第一自然段。討論第二、三個問題。
⑶ 相機理解有關詞語并指導朗讀:
① “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是什么意思?從這句話中你看出了什么?(梅花開得多而密,而且是爭相開放)
② “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把什么比作什么?引導學生遠看圖上的梅花,體會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梅花和彩云哪些地方像?
③ “一朵一朵”說明了什么?你見過哪些東西是“晶瑩透亮”的?那梅花“晶瑩透亮”說明什么?(顏色很鮮艷)
④ 指導朗讀。梅花山的梅花開得這么多,這么美,小朋友們喜歡嗎?我們應該用什么語氣讀。(喜愛、贊賞)
⑷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討論:
① “便”可以換成什么詞?(就)
② “涌動著看花的人流”說明什么?你在什么地方也見過“人流涌動”?
③ 假如你在飛機上從空中往下看,這些人流像什么?幫助學生理解“歡樂的海洋”。
④ “報春”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是報春的梅花?(引導讀第一自然段,說說從哪兒看出梅花開得早?)
⑤ 指導朗讀。
三、指導背誦
1、問答引背:
滿山的梅花什么時候開放?
盛開的梅花是什么樣子的?
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怎樣的?
人們喜愛報春的梅花,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同桌練習背誦。
3、指名背誦、全體齊背。
四、總結全文
梅花山上的梅花真是太美了,難怪有那么多的人不遠千里來觀賞。其實,在這春暖花開的時節,不僅梅花山上的梅花爭奇斗顏,大自然中有許多花兒都爭相開放了,小朋友們可以在雙休日和爸爸媽媽出去散散步,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
五、指導寫字
還、退
1、一起出示,比較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2、分別說說怎么記住這兩個字。
3、自學筆順,齊書空。
4、師范寫“退”,生描紅。“還”自學。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4
1、出示梅花圖
這是什么?這是一株怎樣的梅花?(出示:的梅花)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還能在括號中填上哪些詞?
讀一讀,并把它們記在心中。
今天,我們一起去梅花山看梅花。
2、打開課文,讀第一小節,想一想:梅花是什么樣的?(自讀、指名讀)
梅花是什么時候開放的?
早春:早春是指春節過后的兩個月,也就是每年的2、3月份。那時,我們身上還穿著()。
春天:看看書上的圖,去梅花山看花的人有的穿著(),有的圍著(),還有的(),說明(當時的天氣還很冷)。這時的春天,我們叫它早春。(介紹早春)
書上這樣說:()
天氣雖然很冷,可梅花卻不怕,看,滿山的梅花開放了。(指名讀、齊讀)
3、引讀第2句:盛開的梅花……
看著圖,你想說什么?(多、美)
挨:和同桌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挨就是擠、就是靠。教室這么大,我們班43位同學需要挨在一起嗎?梅花怎么會長得挨在了一起?枝條只有這么長……
片片彩云:你看到了什么?(顏色、多)
有的,有的,還有的。
一棵棵長滿梅花的樹木連成一片彩云。可梅花山的梅花那么多,說是一片夠嗎?兩片呢?三片呢?那要怎么說?(片片)
一個片字不夠多,2個就多了。
彩云多,可以說是片片彩云,樹葉多呢?白云多?鮮花多?()
花可真多,你來讀一讀。
4、遠看,梅花如片片彩云飄滿山,走近看,那一朵一朵的梅花(引讀)
離遠了聞得到嗎?只有當我們走到樹上,抬起頭,深深地吸一口氣,才能聞到:
在陽光的照耀下,花瓣是什么樣的?成了半透明的,還會發光,就像是冰亮的冰花或是露珠。
(指名讀、齊讀)
從遠到近,從滿山的云彩到一朵花兒,我們欣賞了梅花山不同的美麗,連起來,再讀第一小節。
5、梅花這么多、這么美、這么香,你喜歡嗎?你呢?你呢?人們都……(引讀)
讀第二小節,你還能從哪兒讀出人們喜歡梅花?
歡樂的海洋:人們看到這么美的花很高興。梅花山的花多,是花的海洋;看梅花的人多,梅花山成了人的海洋,看花的人心里都十分開心,梅花山就成了歡樂的'海洋。
大道、人流、涌動:看花的人是站著不動嗎?人很多,而且還像流水一樣,絡繹不絕,邊看邊走、邊走邊看。大家都想來看看這漫山遍野、盛開著的梅花。
人多可以稱為人流,車子多呢?水多呢?
讓我們用朗讀表達自己對梅花的喜愛吧!
文章學完了,梅花山的美景卻留在了我們的心底,讓我們再來讀讀第4課。
6、課后反思:
雖然我的教案是在師傅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但實際的教學效果卻差強人意。在和師傅及備課組的老師交流時,他們向我指出了許多自己都沒有察覺到的地方。
一、關注教師自身的語言
第一小節,同樣讓學生看圖,引導說話。嚴老師是這樣說的:人們身上穿著……頭上戴著……脖子上圍著……。我是這樣說的:人們身上……頭上……(學生有會呆愣,于是,我馬上接著說“頭上戴著”)脖子上圍著……。
教師的引導對一年級的學生極為重要。當教師要引導學生說話或是看圖的時候,應該給學生明確的要求,否則,有些活動就成了過場。
二、及時積累優美的詞語
課堂伊始,我出示梅花圖,請學生說一說,這是一朵怎樣的梅花?學生的回答大出人意料:嬌嫩的梅花、潔白的梅花、盛開的梅花、美麗的梅花……尤其是楊楠同學的“嬌嫩的梅花”一詞,用的是那么貼切,這時,如果我能把它寫在黑板上,那將為學生創設積累詞語的好情境。(這也促使我立志要多加練習粉筆字。)
三、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我們班的同學特別好動,尤其是男生,很多同學在一個學期的學習后,還無法做好5分鐘。我又嚇又騙,卻始終不見成效。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于我,是近來最頭疼的問題了。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5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開的興旺景象,激發學生熱愛生機勃勃的大自然。
教學重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緊扣文中的詞句,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讓學生感悟意境美和語音美培養其語感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磁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步驟
目標達成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引導看圖
三、初讀課文
四、初步理解課文
五、教學生字
六、指導書寫
激趣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把課文讀順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課文插圖,對課文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
從筆畫、筆順和間架結構等方面選擇側重點,揭示規律,教給方法,培養書寫能力
1、通過上一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春姑娘來到了小池塘,她給小池塘帶來了五彩的世界。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來到了梅花山帶來了什么呢?
2、板書課題,生跟寫。
1、出示幻圖片,引導觀察。
1、自讀課文。
要求;田邊讀課文邊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畫上小節號。
3、生按要求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4、出示生字詞:
(1)自讀,有什么音值得注意?然后正音。
(2)讓學生開火車讀,個別讀,集體讀。
5、指名把生詞帶入課文中,再讀課文。
要求:畫出難讀句子,練習把句子讀通順。
6、出示長句子,指導讀好停頓。
7、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評議。
1、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春天到了梅花山,梅花山上怎么樣?
1、出示生字卡,齊讀生字詞。
2、自學課后生字筆順表,記憶筆順。
3、啟發:你們有什么辦法來記憶這些生字呢?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
老師作重點提示:
寒、挨、息:重點指導記憶。
1、怎么才能把這些生字寫正確、美觀呢?(重點指導)
2、師范寫“還、自、息、挨”,生描紅、仿寫。
3、生描紅、臨寫剩余的生字,師巡視指導。
回憶,回答問題
跟寫課題
觀察圖片
自讀課文
再讀課文
按要求讀課文
檢查生字詞
開火車讀,個別讀,集體讀
把生詞帶入課文中,再讀課文
讀好停頓
邊聽邊思考問題
齊讀生字詞
自學課后生字筆順表,記憶筆順
描紅、仿寫
描紅、臨寫剩余的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二、細讀課文
三、交流賞讀
復習鞏固
讓學生整體感受梅花的形、色、質、味,從而用朗讀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
以“引讀”為基本手段,指導學生邊讀邊想,結合上下文、圖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語和課文內容
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
1、開火車讀生字詞。
(一)細讀第1自然段。
1、梅花是什么時候開放的?課文第幾自然段告訴我們的?
2、指名讀第1自然段。
3、聽了以后,覺得梅花開得怎樣?書上哪幾句寫出了梅花的美麗。
4、自己有感情練讀課文,同座位互相討論交流。(朗讀、評議、再讀)
(1)出示第二句話,多媒體播放:梅花挨挨擠擠開放的畫面。
(2)看到這畫面,你覺得梅花怎樣?然后有感情地朗讀。
(3)比較句子。
那梅花,散發出清香。
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瑩透亮,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4)讀一讀,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指導有感情朗讀第3句。
(二)細讀第2自然段。
1、盛開的梅花是那樣的吸引人,所以人們喜歡(生讀......)
一到休息日便怎么樣呢?(生讀......),梅花山成了(生讀......)
2、讀后,你覺得人們對待梅花的態度怎樣?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呢?
3、第一句中的“便”可以換成另外的詞嗎?
4、小朋友,這么多的人來到了梅花山,看了美麗的梅花后,會怎么說?
5、指導有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
1、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早春時節,梅花山的梅花盛開時的動人景象和人們游覽、觀賞梅花山的盛況。誰愿意為大家做一下梅花山的導游,給大家介紹一下呢?配樂朗讀或表演朗讀。
開火車讀生字詞
讀第1自然段
有感情練讀課文,同座位互相討論交流
有感情地朗讀
有感情朗讀第3句
回答問題
說話訓練
有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
配樂朗讀或表演朗讀
教學流程圖
導入--引導看圖--初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教學生字--指導書寫--復習--細讀課文--交流賞讀
板書設計:
4、春到梅花山
盛開片片彩云
梅花
挨著透亮、清香
喜愛
人們涌動人流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6
學習第一自然段(1)師:接著讓我們走進梅花山,感受這迷人的美景吧。
請小朋友們先自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有幾句話?
學生自由讀
師:這一段有幾句話?(3句)
(2)學習第一句話
①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句,請你自己讀一讀。
你讀懂了什么?
一、“時間”,梅花是在什么時候開放的?(早春:春天剛剛開始,就像我們現在,天氣還比較冷,書上說“寒氣還沒有退盡。”“退盡”什么意思?)
二、“花多”,從哪個詞語看出來?滿山,把詞語讀好它。
②讓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這句話。
齊讀
(3)學習第二句話
①師:盛開的梅花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小朋友讀讀第二句。
②這句話講了什么?哪些詞語說明“花多”?(挨著、片片)
挨著: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說明梅花怎么樣?(梅花開得多而密,而且是爭相開放)小朋友們同桌做一下動作。
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這是近看,遠看這一片片的梅花像什么?(藍天下的片片彩云)這里小作者把梅花比作了什么?(天上的彩云)
我們來看一下,(出示圖片,各種顏色的梅花,理解“彩”字)完成填空:
盛開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白的如(),紅的似()……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
師:色彩絢麗的梅花開滿了山坡,多美啊!誰能來美美地讀一讀這句話?
指名讀,教師指導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齊讀
(3)學習第三句話
①師:滿山的梅花不僅好看,還有什么特點呢?請小朋友看第三句話。
出示第三句話
師: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指名讀
②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樣的'梅花。
出示圖片
師:你覺得梅花有怎么樣的特點?(顏色鮮艷,光亮可愛)是啊,這樣的梅花真是晶瑩透亮啊!你還知道有什么東西師晶瑩透亮的?(露珠、珍珠……)
③師:走在這梅花叢中,聞著梅花散發出的淡淡清香,真是舒服極了。誰愿意來美美地讀一讀這一句話?
指名讀,教師評價(你讀的真香,或還不太香)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齊讀
(4)師:課文第一小節向我們介紹了梅花山的花多,花美,花香,小朋友們喜歡嗎?(喜歡)那讓我們再來一起讀一讀第一自然段,感受一下梅花的美。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段,感受梅花開花“早、多、美、香”的特點,初步感悟報春是人們喜愛梅花的真正原因。
2、學習課文3個生字,巧記字形,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3、緊扣挨著、晶瑩透亮等詞語細賞遠梅、近梅圖,在誦讀感悟中體會梅花之美和文本之美。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段,感受早春梅花盛開時的動人景象,初步感悟報春是人們喜愛梅花的真正原因。
教學難點:
緊扣挨著、晶瑩透亮等詞語細賞遠梅、近梅圖,感受梅花開花早、多、美、香的特點。
教學準備:
普羅米修斯白板課件、生字卡片
課前一分鐘:小朋友們顧老師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尤其喜歡讀古詩,今天顧老師帶來了一首我很喜歡的古詩,請你看圖能猜一猜它的題目嗎?相機點擊畫出梅花朵朵,單擊頁面顯現古詩,單擊猜一猜隱藏動畫。
教學過程:
一、當堂預習,以圖揭題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小朋友,今天我們上第4課。(板書:4)
(1)自學
①打開課文29頁,做第一件事,拼拼讀讀生字表上的生字、二類字,讀準音,看清形。開始!
②做第二件事,把生字放到課文里去,讀通句子,讀順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開始!
課文有幾小節?出示插圖:課文講了一種什么植物?(板貼課題:梅花)③課文哪一小節介紹了梅花,(第一節),捧起書自己讀一讀。
2、檢查揭題,學習第一句
剛才小朋友們初讀了課文,現在老師來檢查檢查。
出示詞語:小老師帶讀、齊讀。
(1)小朋友們詞語自學得真不錯!那讀過課文你知道(指圖)梅花是什么時節開放的?(兩個字:ppt早春)
(2)板貼:春。早春就是春天剛剛來到的時候。那會兒天氣怎么樣?
找讀課文句ppt示:“,寒氣還沒有退盡”
這里寒是生字,看,在古代寒是這樣寫的。(觀察“寒”會意圖)
瞧,這個長得跟房子一樣的是誰呀?寶蓋頭,是房屋的意思。
你們看,,一個人生活在屋子里,周圍裹滿了草,天很冷。
指字卡,在腳下還加了兩塊冰(冫),就更冷了。點課件
中國的漢字多有趣啊!
跟老師讀,“寒、寒,寒氣的寒。”
春天雖然已經到了,可那股寒流還沒有完全走掉呢!誰來讀一讀?
指導讀整句:空氣帶著涼意呢!冷颼颼的!
{靈活機動:你還從哪兒看出天氣有點涼?人們的穿戴。}
(3)是啊,春天剛剛來到,寒氣——(加點還沒有)還沒有退盡,人們需用帽子、圍巾來御寒,一起讀出這種感覺,齊。
可是,滿山的梅花就(相機變色)——開放了。【板貼:還??就??】你想說什么?
生:梅花,你不怕寒冷,我很佩服你!(你在表揚梅花呢!)
生:梅花,你真勇敢!(你佩服梅花的勇氣。)
(4)是呀,梅花開得這樣早!一起讀出這種凌寒獨自開的氣勢來!
除了梅花的早【板貼:早】,讀的時候還要注意什么?聽老師范讀。
從一個“滿”,你還感受到了什么?
是呀,春到(板書:到)了,梅花開滿山崗,可壯觀了!一起讀第一句!(生齊讀第一句)
(5)正因為這兒梅花多,開得早,南京的梅花山【板貼:山)】成了有名的賞梅
好地方。
就讓我們一塊兒跟隨春的腳步,共賞梅花!讀課題——4春到梅花山。
(6)找生字
這句話里好幾個生字,我們一起來找找。
(“還,還,幾號字?”“退,退,幾號?”“盡,盡,幾號字?”)
二、精讀賞梅
(一)細賞遠梅圖
1、現在,我們來到梅花山腳下,遠遠地看山上的梅花,你覺得它們怎樣?(出示圖片)看圖,指名交流。
2、課文是怎樣描寫的呢?(指名讀并出示第2句話)
引讀:“那盛開的梅花??”
(1)動作理解“你挨著我,我挨著你”。
①(拿詞卡“挨著”)挨還有一種讀音,挨打的挨(做動作),所以是提手旁。這兒讀——挨,挨著,跟讀。什么意思?【板貼】做動作。
(師走到生旁)看,老師和你靠得多近呀!我“挨著”你,也就是你??(課件“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紅顯)
②這梅花一朵挨著一朵。看,這是一朵梅花,這也是一朵梅花,他們——女生讀:你挨著——靠得多緊啊!
再看,【圈畫】這是一簇梅花,這也是一簇梅花,男生讀讀:——
瞧,【圈畫】這是一枝梅花,這也是一枝梅花,一起來——教師以手勢引領。③誰能通過朗讀把這么多的梅花帶到我們眼前?
哦!你把這個挨著重讀,真會讀!
梅花開得挨挨擠擠!你來試試!
梅花開得親密無間!你來!
梅花開得生機勃勃,惹人喜愛!一起讀!
④那盛開的梅花是這樣的嗎?(手勢:含苞待放)這樣嗎?(半開半放)該怎樣?哦,花瓣完全展開了!伸出小手,一起來!盛開的梅花——(指向課件)
(2)理解“片片彩云”
過渡:枝頭的梅花一朵挨著一朵,那許許多多棵梅花樹在一起,又是怎樣一幅畫面呢?
①小朋友,你們看(出示“片片彩云”圖)
②(指圖)這里一片全是白的,像一片“白云”;那里一片都是紅色的,就像一片——“紅云”;那兒一片都是粉色的,就像一片——“粉云”;瞧,還有的.紅云和白云交織在一起,多美啊!它們像“藍天下的??”
③(朗讀詞卡“片片彩云”)你來讀!你讀!
(評價:是一片兩片彩云嗎?是好多片彩云)齊讀。
彩云一樣,多美呀!【板貼】誰能用朗讀帶大家感受這份美?請你讀讀這一句。
④是呀,多而密的梅花,盛開在梅花山,盛開在藍天下,也讓這美景盛開在我們的心田里。讀——
(二)細賞近梅圖
1、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了梅花樹下。
2、瞧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是什么樣兒的?找到課文中的句子自己讀讀。(指名讀,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瑩透亮,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1)理解“晶瑩透亮”
①讀詞,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事物也是晶瑩透亮的?
(露珠、鉆石、水晶、寶石、冰花答完整)點擊課件透明度變化
評價: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留心觀察生活中的點滴,對學習大有幫助!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剩余的4個生字及有關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幫助學生感受梅花盛開、人流涌動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感受梅花開放時的動人景象,讓學生置身于春光中學習課文,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感悟意境美和語言美,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讓學生借助圖片,緊扣課文中的詞語,來體會、感受梅花的美。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4課,請同學們伸出食指跟老師板書課題(提醒大家注意春和梅的寫法)。誰來美美地讀一讀課題?(指名學生讀)你讀得真美,誰再來讀一讀?
二、復習詞語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文中的生字娃娃,老師要檢查一下你們的掌握情況,我們開火車來讀一讀。詞語寶寶你們掌握的怎么樣,也來讀一讀吧,誰能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一讀,好這節課,讓我們隨著春姑娘的腳步,繼續到梅花山欣賞法它的美景吧!請同學們輕輕打開課本p27,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讀書的時候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遇到難讀的字詞你就多讀幾遍。開始吧!(自由讀)
三、細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從剛才同學們的讀書聲中,老師看出了小朋友們陶醉在這美麗的梅花山中了!(對于小朋友的自由朗讀,老師及時給予評價。)通過朗讀你讀懂了什么?
出示第一句話:早春,寒氣還沒有退盡,滿山的梅花就開放了。
(1)指名讀,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梅花開得可真早呀!(由于是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很強的概括能力,因此在這里我只要讓孩子能夠抓住“早春”或“滿山”來回答。)
(2)(“早春”兩字變換顏色,讓學生加深印象)“早春”是什么時候呀?天氣怎么樣呀?讀讀整句話。(早春是初春,春天剛剛來臨的時候)
(3)是的,春天剛剛來臨,寒氣還沒有退盡,講解“寒”(宀”(mián),即房屋:中間是“人”;人的左右兩邊是三個“草”,表示很多;下面兩橫表示“冰”人踡曲在室內,以草避寒,表示天氣很冷。)和“盡”(尺寸度量到頭),這句話你還讀懂了什么?(滿山的梅花——開放了)在這句話中,你還知道了什么呢?(指導學生抓住“滿山”,來理解梅花的多。)
教師追問學生:你怎么知道很多的呢?(學生回答。接著,“滿山”兩字變色,讓學生理解“滿山”。(“滿山”就是指不管是山腳,還是山腰、山頂,到處都開滿了梅花)板書:滿山的梅花
(4)教師小結:漫山遍野,開滿了梅花。誰來讀讀這句話?
(如果學生“早春”讀得到位:你讀得真好,讓我一聽就知道梅花是在早春開的;如果學生“滿山”讀得到位:聽了你的朗讀,讓我感受到梅花山的'梅花可真多啊!)
2、還有哪一句你也讀出了梅花的多呢?你喜歡那開放的梅花嗎?請你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1)交流學習所得(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小組討論等形式,用自己的話說說開放的梅花。老師可創造機會讓學生評價。)
出示第二句話:盛開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像藍天下的片片云彩。
(2)分男、女生讀。
(3)“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是什么樣子的呀?誰能用一個動作和老師表演一下挨,同桌互相體會一下挨,表示靠的很近的樣子。(講解挨這個字表示動作,所以是提手旁,那梅花——,來,讓我們來讀一讀。
(讓學生通過看圖、朗讀理解“你挨著我,我挨著你”,讓學生體會到梅花的多。)
(4)小結:你看,這么多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競相開放。那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腳下,遠遠地看山上那滿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
(5)指導學生看梅花圖體會挨的景象。那梅花彩云在哪兒呀?(讓學生在圖片上指)哦,這么多的梅花連成一片,成了一片梅花彩云,還有嗎?這兒還有一片,這兒、這兒,都是!真多呀!在藍天的映襯下,美麗極了,真惹人喜愛!
(通過看圖,讓學生在體會梅花多的基礎上,再來感受梅花的美。)
(6)那誰來讀好這句話呢?(2個人)(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讓我們一起來讀!
3、剛才,我們站在遠處看梅花,現在讓我們走近梅花樹,看看近處的梅花吧!
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瑩透亮,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1)指名學生讀句子。(出示圖片)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讓學生結合圖片,來理解“晶瑩透亮”,體會有著露水的梅花,在陽光的照耀下,非常的美麗。)
(2)小朋友們,你們聞到什么了嗎?
(讓學生通過朗讀,結合生活實際,來理解“淡淡的清香”。)
(4)淡淡的香味讓人聞了很舒服,心曠神怡。老師聽出來你非常喜歡這里的梅花,你能把這句話讀一讀,讀出你對梅花的喜歡嗎?(2個人)
(5)那你能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讀一讀嗎?(男生讀、女生讀)讓我們再把這一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齊讀)。
(6)小結:這么美麗的梅花,這么美麗的梅花山,怎能不讓人喜愛呀!讓我們一起來讀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讀了這一自然段,你想說什么呢?
2、看圖理解:人流(出示人很多的圖片)。這就是“涌動著的人流”。
3、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兒都來到了梅花山,這么多的人置身于這美麗的梅花山中,你猜猜他們會干些什么呢?你想干什么呢?
(通過這一提問,讓學生展開想象,從而讓學生融入文本,體會到人們的快樂。)
4、哦!歌聲、笑聲融合在一起,這時的梅花山成了——歡樂的海洋(板書:歡樂的海洋);人們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的美,陶醉在這梅花叢中,梅花山成了——
5、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再一次來到了梅花山,欣賞到了梅花盛開時的動人景象,老師還把梅花山的美景拍成了照片,請同學們欣賞一下吧!(看完說說感受)播放梅花山梅花盛開的圖象,伴著舒緩的音樂(老師范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
現在我們來學習最后三個生字,出示生字,讓學生認讀。
片:教師要強調書寫筆順。教師先板書,再讓學生描紅。
息:(指導學生如何教字:先分析字的結構,再分析字的每個組成部分,再說說每個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
五.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有關梅花的詩句,請同學們讀一讀背一背,回家收集一些
有關梅花的詩句,下節課展示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9
教學要求: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早春時節梅花盛開的美景和游人觀賞梅花的盛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梅花開放時的動人景象,讓學生置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
1、激情導入:春天到了,南京的梅花山上的梅花開了,紅的似火,白的勝雪,粉的若霞。梅花山成了花的海洋。你們想不想去梅花山看一看啊?
2、春姑娘說,要想到梅花山上看梅花,就要開動小腦筋,先過字詞關。投影,指名認讀:
寒氣 退盡 挨著 休息 散發 涌動 人流
片片彩云 晶瑩透亮 歡樂的海洋
二、精讀課文
1、你們順利闖過了字詞關,春姑娘這就領你們去賞梅啦!(配樂欣賞圖片:各種各樣的梅花)
2、哇,梅花山上的梅花這么美啊!老師看到小朋友的眼睛都睜得大大的,嘴里不時發出贊嘆聲,都看得入迷了!
3、課文中是怎樣寫這美麗的梅花的呢?請一個小朋友來讀課文的第一段,其他小朋友數一數這段共有幾句話,想想看每一句寫了什么?
4、請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第一段,看看你能讀懂什么?感受到什么?
5、分組重點讀一句話:第一組讀第一句,第二組讀第二句,第三組讀第三句。反復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6、逐句交流:
第一句:指名讀,說說自己的體會
(主要理解“早春”,體會到梅花的不怕冷、多)
填空:( )的.梅花
第二句:步驟基本同上
(抓住“挨著”“片片彩云”體會到梅花的多、顏色美)欣賞圖片
第三句:看圖理解“晶瑩透亮”
指導讀好“淡淡的清香”(梅香好像飄進了我們的心里)
7、剛才小朋友們自己讀書體會到了梅花山上的梅花不怕冷,向人們報告春天來了,而且那么多那么美,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現在讓我們拿起書再一起把第一段美美地讀一遍!
8、聽你們讀書,我仿佛就看到了那像片片彩云的梅花,聞到了淡淡的清香。美麗的梅花聞名中外,吸引了無數的游客前來觀賞。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人流如潮,熱鬧非凡。我們也一起去看看吧!(欣賞圖片)
說說看到了什么?(出示詞語:人流)
想象一下賞梅的人在這里邊走邊看,邊看邊走,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9、前來賞梅的人真多啊!課文中是怎樣寫的?自己讀讀第二段,看看能讀懂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指名讀,自由交流
10、滿山的梅花開放了,看梅花的人又那么多,說說笑笑,熱鬧非凡,所以梅花山成了歡樂的海洋。齊讀最后一段。
11、看黑板總結:
課文第一段寫了梅花盛開,第二段寫來梅花山看梅花的人很多。男女生各讀一段。
12、學完了這一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話說一下嗎?
例如:我知道人們喜愛
梅花散發出
板書設計: 春到梅花山
梅花 人們
開得早 喜愛
多美香 多、樂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四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梅花盛開的情況,結合園藝文化,讓學生受到美麗熏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人們喜愛梅花的原因。
教學準備:
圖片、多媒體。
一、學習第一段:
1、學生輕聲朗讀這段話。想一想講了什么?
2、你讀懂了那些地方?
3、第一句話告訴了我們梅花什么時候開?
"早春" "還……就"說明了梅花開得很早,"滿山"說明梅花開得很多。
4、指導朗讀。
5、盛開的梅花怎么樣?
"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
"挨"說明梅花開得多而密,還給人一種競相開放的動態感。
"片片彩云"大片大片的梅花開在山上,向高處望去,艷麗的紅花映著藍天。確實像片片彩云。
6、看圖理解;指導朗讀。
7、"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什么樣的?邊讀邊想象,結合圖理解指導朗讀。
"晶瑩透亮"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滲透園藝文化:梅花又名春梅、紅梅。梅花有單瓣或重瓣,白色、紅色或淡白色、淡紅色,有芳香,再早春1-2月開花,后發葉。]
8、小結:早春,滿山的梅花盛開了,在陽光的.照耀下五顏六色,晶瑩透亮,散發出陣陣香氣。你喜歡嗎?
9、請學生跟著音樂朗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段。
過渡:許多人也都像同學們一樣喜歡梅花,是不是僅僅因為它的漂亮?
1、請學生自由朗讀第二段,思考:人們喜歡梅花的什么?
2、討論(人們喜歡梅花的報春)。
3、指導朗讀。
[滲透園藝文化;梅花,不畏嚴寒、獨步早春,它趕在東風之前,向人們傳遞著春的消息,被譽為"東風第一枝",梅花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被人們欣喜。]
4、同桌討論;從那里看出人們喜歡梅花?
5、指導朗讀
6、如果你來到梅花山,心情怎么樣?
7、學生配樂朗讀。
三、學習生字:
1、挨:注意右邊"矣"的寫法。
2、息:認識"心",說說怎樣記住它?
3、休:你怎樣記住它?注意木中的"豎",要寫在豎中線旁。
4、淡:注意左邊的"火"中"捺"的變化。
四、寫字。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認不寫。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早春梅花山盛開的美麗景象,激發學生熱愛生機勃勃的大自然。
教學重點:
1.感受梅花開放時的動人景象,要借助圖片,緊扣詞句,形成畫面。
2.讓學生置身于春光中學習課文,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感悟意境美和語言美,培養其語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梅花圖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初讀感知,以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為主要任務,融識字學詞于讀書活動之中。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在讀書中學習自己不認識的字,解決字詞,初步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2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幫助學生感受梅花盛開、人流涌動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感受梅花開放時的動人景象,讓學生置身于春光中學習課文,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感悟意境美和語言美,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理解人們喜愛梅花的原因。讓學生借助圖片,緊扣課文中的詞語,來體會、感受梅花的美。
教學準備:圖片、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篇非常美的課文,誰來讀一讀課題?教師板書:梅春到花山(學生仔細看老師寫字,相機指導)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讓學生齊讀)
二、復習詞語
那么,課文中的詞語你會讀了嗎?多媒體出示詞語(詞語背景為梅花):開火車讀。大家讀好詞語,才能拿到游覽梅花山的通行證,努力吧!
早春 寒氣 還沒有 退盡
盛開 挨著 片片彩云
晶瑩透亮 散發 清香
報春 涌動 人流 歡樂的海洋
(第一、二、三行詞語是描寫梅花的;第四行是描寫看花的人的。通過讓學生復習、鞏固這些詞語,加深學生對詞語的印象,為更好的理解詞語做鋪墊。)
三、精讀課文,借助圖片,緊扣課文中的.詞語,來體會、感受梅花的美。
過渡:春姐姐還帶來許多漂亮的梅花圖片,誰學得好,讀得好,就獎勵給他,(出示圖片)漂亮嗎?那就加油吧!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覺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樣呀?用一、兩句話來說一說。如果能用上這些詞語,那就更好了。(用上一個也可以,用上兩個、三個那就更好了)
(讓學生根據老師的提示,用自己的話說出一些有關梅花的句子。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應及時給予評價。)
小結:梅花山的梅花可真美呀!這節課,讓我們隨著春姐姐的腳步,邊賞梅花邊細細地讀讀這篇課文,好不好啊?(播放舒緩的音樂、師朗誦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們陶醉在這美麗的梅花山中了!那剛才老師讀的是課文中的哪一自然段呀?打開書本,你也讀讀吧!(對于小朋友的自由朗讀,老師及時給予評價。)
1、出示課件(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早春,寒氣還沒有退盡,滿山的梅花就開放了。(背景圖仍為滿山的梅花)
(1)指名讀,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2)(“早春”兩字變換顏色,讓學生加深印象)“早春”是什么時候?氣候怎么樣?讀讀整句話。現在已進入春天的第二個月,今年春節剛過,還下了一場大雪,天氣很冷,那時已經立春了,春天剛到,人們還穿著毛衣、棉襖,天氣還很冷。就在這么冷的天氣里,梅花就開了,山上山下,左左右右,都是梅花。(出示圖片:雪中盛開的梅花),看到了嗎?梅花是不怕冷的。再讀這句話,讀出梅花不怕冷的精神來。
是的,春天剛剛來臨,寒氣還沒有退盡,滿山的梅花就開放了,梅花開得可真早呀!
(3)在這句話中,你還知道了什么呢?(指導學生抓住“滿山”,來理解梅花的多。)
教師追問學生:你怎么知道很多的呢?(學生回答。接著,“滿山”兩字變色,讓學生理解“滿山”。(“滿山”就是指不管是山腳,還是山腰、山頂,到處都開滿了梅花)(看圖片,滿山盛開的梅花)
板書:滿山的梅花
(4)教師小結:漫山遍野,開滿了梅花。誰來讀讀這句話?
2、你喜歡那開放的梅花嗎?請你讀第2句,說說梅花山上梅花開放是怎樣的景象?
(1)交流學習所得
(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讀、小組討論等形式,用自己的話說說開放的梅花。老師可創造機會讓學生評價。)
出示第二句話:盛開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像藍天下的片片云彩。
(2)自由讀。“你、我”都指什么?“挨”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做個動作告訴大家?(讓學生通過看圖、朗讀體會到梅花的多。)
(3)小結:你看,這么多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競相開放。那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腳下,遠遠地看山上那滿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什么?
(4)指導學生看文字下的梅花圖。那梅花彩云在哪兒呀?(讓學生在圖片上指)哦,這么多的梅花連成一片,有粉的、白的、紅的,就像天空中飄來的彩云,好看極了。在藍天的映襯下,美麗極了,真惹人喜愛!(通過看圖,學生在體會梅花多的基礎上,再來感受梅花的美。認識梅花的顏色多。)
(5)那誰來讀好這句話呢?(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讓我們一起來讀!仿佛看見了一朵朵、密密麻麻的梅花。
3、剛才,我們站在遠處看梅花,現在讓我們走近梅花樹,看看近處的梅花吧!
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瑩透亮,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1)指名學生讀句子。(出示一枝梅花特寫圖片)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讓學生結合圖片,來理解“晶瑩透亮”,體會有著露水的梅花,在陽光的照耀下,非常的美麗。)
(2)小朋友們,你們聞到什么了嗎?(讓學生通過朗讀,結合生活實際,來理解“淡淡的清香”。)
(3)淡淡的香味讓人聞了很舒服,心曠神怡。老師聽出來你非常喜歡這里的梅花,你能把這句話讀一讀,讀出你對梅花的喜歡嗎?
(4)那你能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讀一讀嗎?讓我們再把這一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齊讀)。
(5)教師與學生賽讀,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小結:這么美麗的梅花,這么美麗的梅花山,怎能不讓人喜愛呀!讓我們一起來讀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己讀
2、讀了這一自然段,你想說什么呢?
3、看圖理解:“人流”(出示人很多的圖片)。這就是“涌動著的人流”。
4、(換成有梅花的圖片)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兒都來到了梅花山,這么多的人置身于這美麗的梅花山中,你猜猜他們會干些什么呢?(出示幻燈片,“人們喜愛報春的梅花。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動著看花的人流,有的在___,有的在___,還有的在___,梅花山成了歡樂的海洋。”)學生試著填一填。
如果是你在梅花山上,你會干什么?你的心情怎樣?
(通過這一提問,讓學生展開想象,從而讓學生融入文本,體會到人們的快樂。)
5、是啊,梅花山花多,人多,看花的人個個笑逐顏開,歡呼聲、贊嘆聲連連不斷,照相的、攝影的到處都是,人們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的美,陶醉在這梅花叢中,此時的梅花山真的成了歡樂的海洋。(板書:歡樂的海洋)
6、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今天我們跟隨春姐姐來到了梅花山,欣賞到了梅花盛開時的動人景象,你心里肯定有許多話想說,那就讓我們聽著美妙的音樂美美地讀一讀吧!(配樂讀全文)其實梅花從古到今,有很多的文人都寫詩詞贊美梅花,課后同學們收集一些,好好讀一讀。
四、指導寫字
現在我們來學習最后2個生字,出示生字,“還、發”讓學生認讀。(多媒體演示筆順)
(指導學生如何教字:先分析字的結構,再分析字的每個組成部分,再說說每個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看多媒體演示生字的筆順,仔細看老師的行筆,學習寫字。學生描紅,寫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五、板書設計
4、春到梅花山
滿山的梅花
歡樂的海洋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了解早春時節梅花山梅花開放時的動人景象和游人觀賞梅花的盛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認讀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談話。
通過上一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春姑娘來到太湖邊,她給太湖帶來了小草、鮮花、細雨,她給人們送來了歡樂。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來到了梅花山。她給梅花山帶來了什么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二篇課文。
2、板書課題:4 春到梅花山
二、 引導看圖
1、出示幻燈圖片。(課文插圖)
2、引導觀察。
要求學生由近及遠觀察畫面,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怎么樣。3、討論。
(1)圖上的花兒開得怎么樣?
(2)人們到山上來干什么?
三、 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1)讀第一遍。要求:學生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讀第二遍。要求:學生圈出本課要學的生字,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3)讀第三遍。要求學生畫出難讀的句子,練習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①出示小黑板。
還 沒有 片片 報春 休息 晶瑩 涌動 人流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
相機提醒學生注意下列字的讀昔。
晶瑩兩個字都是后鼻音。
流(liú)是邊音。
③去掉拼音,指名讀詞。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①指名讀兩個長句子。(第一段的第二句,第三段的第二句)
②指名試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宇音。
3、范讀課文。
學生邊聽邊思考:春天來到了梅花山,梅花山上怎么樣?
四、作業
練習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能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理解課文,了解早春時節梅花山梅花開放時的動人景象和游人觀賞梅花的盛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檢查
1、"開火車"讀生字詞。
2、板演:在正確的讀音下面面上橫線。
晶(jīn jīng) 瑩(yíng yín) 流(niú liú)
細讀課文
1、自學課文內容。
(1)出示思考題。
①梅花花什么時候開放?
②在遠處看,盛開的梅花是什么樣的?
③到近處看,一朵一朵的梅花有什么特點?
④從哪兒看出人們喜歡報春的梅花?
(2)四人小組邊讀邊討論答案,并在書上做上記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回答第①個問題。
回答后齊讀第1自然段第一句。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討論②、③兩個問題。
相機理解有關詞句并指導朗讀。
①"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是什么意思?從這句話中你看出了什么?(梅花開得多而密,而且是爭相開放)
引導看圖,進一步體會詞語的意思。
②"像藍大下的片片彩云"把什么比成什么?
引導學生遠看圖上的梅花,體會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
③"一朵一朵。說明了什么?(數量多)
你見過哪些東西是"晶瑩透亮"的?
梅花"晶瑩透亮"說明什么?(顏色鮮)
④指導朗讀。
梅花山的梅花開得這么多,這么美,小朋友喜歡嗎?
二、 我們應該用什么語氣讀?(用喜愛、贊賞的語氣讀)
(3)指名朗讀第2自然段,討論第④個問題。
相機理解有關問句并指導朗讀。
①"便"可以換成什么詞?(就)
②在插圖上抽拉活動幻燈片,幫助學生理解"人流"、"涌動"。
③看圖想象一撥一撥的人流涌到梅花山,他們會看到什么,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幫助學生理解"歡樂的海洋"。
④"報春"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是報春的梅花?(引導談第1自然段,說說從哪兒看出梅花開得早)
⑤指導朗讀。(要用高昂的`語氣讀)
三、 指導背誦
四、 1、問答或引背。
滿山的梅花什么時候開放?
盛開的梅花是什么樣子的?
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怎樣的?
人們喜愛報春的梅花,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2、同桌練習背誦。
3、指名背誦、全體齊背。
五、 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用直線把可以搭配的詞連接起來。
寒氣 開放 散發 人流
梅花 退盡 涌動 清香
3、用"……像……"練習口頭造句。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齊讀課文。
2、指名背誦課文。
3、練習口頭擴詞。 片 流 休
二、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還: 半包圍結構的字,引導學生用熟字"不"來記。書寫時,"不" 偏左些。
片:第一筆是"豎撇",不是"豎",筆順是: 片,要居中寫。
報:左右結構的字,右邊的筆順是: 左窄右寬。
投:右上是變了形的"幾"(無鉤),右下是"又",不是"口"。書寫時左窄右寬。
休:用會意字的特點記憶,一個人靠在一棵大樹上休息。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
息:引導用熟字記憶。教學"心字底"。要寫得扁,二"點"要橫向齊平。
三、課堂練習
1、練習在書上按書寫筆順描紅。
2、、說說下列生字的偏旁是什么。 還 沒 報 休 息
4、組詞。
不( ) 木( ) 自( )
還( ) 休( ) 息( )
四、板書
2 春到梅花山
梅花 盛開的 挨著 片片彩云
一朵一朵的 透亮 清香
喜歡 人們 涌動 人流 歡樂的海洋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13
一、導入
⒈書:梅花你們見過梅花嗎?你感覺梅花怎么樣?
⒉書:春到山
師述:春天到了,位于中山門外的東郊風景區的梅花山是幅什么樣的景色呢?
想不想知道?邊看圖邊聽老師給大家介紹下。
⒊范讀課文,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四課,板書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你們想不想自己也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
2、自由讀課文
3、檢查生字詞語,生字娃娃認識了,詞語娃娃也都認識了嗎?
4、讀課文,讀通句子你覺得那個句子長,難讀,需要大家注意的呢?
5、指名分節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過渡:春到梅花山了,讓我們隨著春姑娘的腳步,走進這梅花山細細的賞賞梅吧。
㈠示第一句
早春,寒氣還沒有退盡,滿山的梅花就開放了。
1、讀了這句你知道了什么?
2、你知道梅花什么時候開放嗎?早春是什么時候,天氣怎樣?
春天剛剛來臨,寒氣還沒有退盡,滿山的梅花就開放了,梅花開的可早啊!指名讀
3、就再這春寒料峭的時候,梅花就開了,是一朵嗎?是一株嗎?是什么?
滿山不管是山腳,還是山腰,山頂,到處都開滿了梅花,梅花開的可真多啊!指名讀
4、你覺得梅花怎么樣?在這么冷的的早春凝寒獨自開,這么不怕冷的勇敢梅花你能出來嗎?
5、指名讀第一句
評價朗讀早春(一聽就知道是早春開放的)滿山(聽出來了,梅花開的可多啦)
㈡那盛開的梅花是什么樣的呢?示第二句
1、指名讀
2、看到這些完全開放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從這里你感受到什么?
(生演一演,花開的多,密,比美心里快樂眼里也是快樂)
3、你看,這么多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競相開放,
那你站在梅花山的腳下,遠遠看山上的`梅花,那梅花就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
4、看圖,梅花彩云在哪里呢?生指圖
噢,這么多的梅花連成一片,成了一片梅花彩云,還有嗎?
這兒還有一片,這兒,這兒,都是的!可真多啊!
這片片彩云在藍天的映襯下,美麗極了,真惹人喜愛!誰來讀這句?齊讀
㈢剛才我們站在遠處看梅花,現在讓我們走進梅花樹,看看近處的梅花吧
示第三句
⒈指名讀
⒉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晶瑩透亮,你見過什么也是這樣的?
有露水的梅花在陽光的照耀下,非常美麗!
2、小朋友們,你們聞到了什么?
3、你最想做什么?
4、淡淡的清香讓人聞了很舒服,心曠神怡,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
小結這么美麗的梅花,怎么美麗的梅花山,怎能不讓人喜愛啊!
㈣學習第三節
⒈從哪里可以看出“人們喜愛報春的梅花”?理解“人流”“涌動”,看梅花的人多。
⒉想象說話。人們來到梅花山,看到了這么美麗的梅花,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⒊花多,人多匯成了海洋。賞梅的人們個個笑逐顏開,歡呼聲、贊嘆聲不絕于耳,此刻的梅花山真的成了“歡樂的海洋”。
四、學習生字
左右結構的字,你怎么記住休挨歡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14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早春時節梅花山盛開時的美景和游人觀賞梅花的盛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梅花開放時的動人景象,讓學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學準備:
1、教學軟件
2、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
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學習生字詞,理解詞義。
二、教學重難點:
整體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提問導入
1、板書課題,誰能說說這個題目的意思?
2、看到這個題目,小朋友們一定要問:梅花山在哪里?春天來到梅花山怎么樣?對嗎?
3、簡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門外鐘山的南部,在東郊風景區內。每年到了紅梅花開的時候,許多人都來到這里游覽。
4、春天來到梅花山怎么樣呢?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
(二)初讀課文
1、引導看軟件,用自己的話從圖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學生:
(1)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畫出生字詞。
3、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嘗試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4、了解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和帶有生字詞的語句。
寒氣還沒有退盡。
盛開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發休息歡樂晶瑩透亮涌動
(2)學生拼讀生字詞。
指名認讀帶有生字詞的語句,教師正音,領讀生字詞。
(3)學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4)我們怎樣才能記住下面這些字?請大家想好辦法。
出示生字詞:寒還退盡挨片發休息歡
學生自主記憶,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
指名發言。
歸納:
部件法:休息
換一換:吹
歌訣法:盡
5、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句話?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指導停頓。朗讀。
(2)齊讀。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齊讀。
(三)布置作業
1、寫寫、識記生字詞。
2、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反思:
課文寫作者在不同地觀察同一事物都不一樣。引導學生觀察,春天來了,小雨點落在其他地方,會有什么變化。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15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篇非常美的課文,誰來讀讀課題?(指讀)你讀的真美,誰也來美美地讀一讀?(指名讀)好!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學生齊讀)
多媒體課件出梅花山圖。師讀簡介梅花山。春天到了,梅花開了,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成了花的海洋。紅的似火,白的勝雪,粉的若霞,風姿楚楚,爭香斗艷。你喜歡嗎?今天我們一起到梅花山去旅游吧!
二、自由讀課文
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檢查詞語
課文中的詞語你會讀了嗎?
1、多媒體出示詞語:早春 盛開 挨著 寒氣 退盡 滿山 片片彩云 晶瑩透亮
清香 報春 涌動 人流
2、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通過讓學生復習鞏固這些詞語,加深學生對詞語的印象,為更好地理解詞語做鋪墊)。
過渡:詞語難不倒同學們,下面看誰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指名)。
3、指名讀課文,其它同學邊聽邊思考:“你覺得梅花山的梅花怎樣?用一兩句話說說”。(學生根據老師提醒,用自己的話說出一些句子,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小結:同學們真不簡單,讀課文不僅正確流利,而且還讀出梅花山的梅花多美,以及看梅花的人多。那我們就隨著春姑娘的腳步,邊看梅花,邊讀課文吧!
四、細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請同學們讀第一段,看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你讀懂了什么?指名說有幾句話。
1、指讀第一句,你讀懂了什么?從哪個詞讀懂的?
(由于是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很強的概括能力,因此學生只能要能夠抓住早春、滿山來回答即可)
(1)早春是什么時候?指名說
這個時候天氣怎樣?
多媒體出示梅花圖,師小結:是的,春天剛到,還有點冷,滿山的梅花就開放了,梅花開得真早啊!
(2)這句話你還讀懂什么?指名說
(指導學生抓住滿山,理解梅花的多)
(3)你從哪個詞知道梅花多?指名回答,滿山什么意思?
(“滿山”指山腳、山腰、山頂到處者是開滿了梅花,學生說不到位,指導學生看書上的圖來理解)
板書滿山的梅花。
師小結:同學們真會讀書,抓住句子中的早春、滿山理解梅花開得早,開得多。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如果學生早春讀到位:你讀得真好,我一聽就知道梅花在早春開放。如果“滿山”讀到位:聽了你的朗讀,讓我感受到梅花山的梅花真多呀!)
2、你喜歡盛開的梅花嗎?請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1)小組交流
(讓學生自由讀,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開放的梅花,老師隨機指導、評價)
(2)指讀第二句話:盛開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
(3)“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是什么樣子的呀?指名說。
(多媒體課件出示一簇一簇的梅花,學生看圖,師講解,你擠著我,我擠著你,沒有空隙這就是你挨著我,我挨著你,讓學生理解梅花多。)
小結:你看!這么多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競相開放。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腳下,遠遠看山上那滿山的梅花就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
(4)指導學生看書上的彩圖。請學生遠遠地看老師的書,那梅花彩云在哪兒?(讓學生在書上指)哦,這么多的梅花連成一片,成了一片梅花彩云,還有嗎?這兒有一片,這兒還有一片,這兒、這兒,都是!真多呀!在藍天下真惹人喜愛!(通過看圖,讓學生在體會梅花多的基礎上,再來感受梅花的美。)
(5)那誰來讀好這句話呢?(指名讀,2名。)
梅花真多,真美呀!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
3、剛才,我們站在遠處看梅花,現在讓我們走近看梅花,看看近處的'梅花吧!
(1)指名讀第3句話: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日瑩透亮,散發出淡淡的清香。讀了這句你知道什么?
晶瑩透亮什么意思?指名說。
(學生說不到位,多媒體出示帶有冰雪、露珠的梅花圖片,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光,讓學生理解晶瑩透亮,非常美)。
(2)同學們,你們聞到梅花的清香了嗎?指名讀這句話。(讓學生通過朗讀,圖片來理解淡淡的清香)。
(3)這個時候你最想干什么?(滲透思想教育,讓學生充分說)
(4)淡淡的香味讓人聞了很舒服,心曠神怡。老師聽出來了,同學們很喜歡這里的梅花,能讀出你對梅花的喜愛嗎?(指名讀,2名)
(5)那你能不能把2、3句話連起來讀一讀呢?(男生讀、女生讀)讓我們再把這一段連起來讀一讀。(齊讀)
(6)小結:這么美麗的梅花,這么美麗的梅花山,怎能不讓人喜愛呀!讓我們一起來讀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齊讀
2、讀了這段你想說些什么呢?從哪兒知道人多?指名說,人流什么樣?涌動什么意思?
3、多媒體課件出示:
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都來到梅花山,這就是涌動的人流。這么多人置身于梅花山中,你猜他們會干些什么呢?
(指名說,讓學生充分說,學生會說照相、聞花香、畫下來……)假如你到梅花山你想干什么呢?(指名說)
(通過提問,讓學生展開想象,讓學生融入文本,體會人們的喜悅心情。)
4、哦!歌聲、笑聲融合在一起,這時梅花山成了——(歡樂的海洋)
板書:歡樂的海洋
人們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陶醉在這梅花叢中,梅花山成了……(讓學生多讀幾遍)
5、你能讀出梅花山歡樂的情景嗎?(指讀、齊讀)
(三)總結
今天,我們來到梅花山,欣賞了梅花的盛開的動人景象,你肯定有許多話要說,把你最想說的話說給大家聽吧!(指名說)
五、拓展延伸
歷代文人墨客都很喜歡梅花,以梅花為題寫詩作畫,來贊美梅花。
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些詩畫,請同學們欣賞。多媒體課件出示。
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很喜歡梅花,他寫過一首有名的詞《卜算子.詠梅》,請同學們欣賞。多媒體出示,師讀給學生聽。
六、板書設計
4、春到梅花山
滿山的梅花
歡樂的海洋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好長句子,注意句子與句子、段與段的停頓。背誦課文。
2、抓住文中重點詞句和利用在腦中放電影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幫助學生感受到梅花盛開、人流涌動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隨文利用部件組合法、聯想、換偏旁等識字法學會本課6個漢字。認識四個偏旁,注意“又”做偏旁后的書寫變化。
4、、指導學生書寫時,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關鍵筆畫,教給學生書寫方法,如:點如水滴、如瓜子,捺先寫一點點橫再平寫最后出腳,撇捺在一起要寫展開像雙翅。同時還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站位,把字寫勻稱。
教學重點:感受梅花開放時的動人景象,讓學生置身于春光中學習課文,把觀察、理解、想象、朗讀結合起來,感悟意境美、語言美,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難點:讓學生借助圖片,緊扣課文中的詞語,體會感受梅花的美。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春到梅花山》教學設計06-16
《春》教學設計11-29
《春》教學設計11-11
春的教學設計06-07
《春》的優秀教學設計01-05
《春望》教學設計02-17
《春》優秀教學設計01-05
春的頌歌教學設計10-29
《春望》教學設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