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抓住重點詞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體會他們之間心連心的深情厚誼。
教學方法:
引導自學、合作討論、探究法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部分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切入舉偶:
1、談話導入。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除了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而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帶領大家一起去參加傣族的潑水節。(板書課題)教師或學生簡單介紹傣族潑水節的習俗。
2、圖片激趣。出示課文插圖,圖上的人們在干什么?(人們和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板書:潑水節)然后在前面加上“難忘”二字:為什么說是難忘的潑水節呢?學習課文我們就會知道。
二、自讀:
1、自由讀課文,初步感受潑水節的難忘。
2、再次讀課文,圈畫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3、限定時間,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接龍讀檢查讀文情況。
三、識字:
1、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讀音,注意瓣讀ban,在句子中讀花瓣時要加兒化音“花瓣兒”。“因為”的“為”讀wèi。翹舌音有“蘸、壽”,平舌音有“踩”。
2、交流識字方法。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認字的,然后全班推薦好的識字方法。
3、游戲檢查識字:“對號入座”。
四、讀思: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換詞比較:“火紅火紅的”可以換成“紅色”的嗎?
(突出鳳凰花的艷麗,烘托了喜慶祥和的氣氛。)
還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紅火紅”的?
3、指導讀——練習讀——齊讀。
學習二、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把自己讀懂的地方和學習伙伴交流。
2、“今年的潑水節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說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重點抓住人們動作的詞語體會。
“趕來”可以換成“走來”嗎?為什么?
你從“一串串”“一條條”感受到了什么?
4、指導朗讀:重點抓住“歡呼”一詞體會傣族人民激動、高興的心情。難點是讀好最后一句:“周總理來了!”關鍵是在讀前面幾句話時做好聲音和感情的鋪墊,讀最后這句歡呼的話,感情要充沛,聲音要自然,語氣、語調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體現出個性。
五、練習:
1、填量詞:
一()花炮一()龍船一()花瓣一()象腳鼓
2、照樣子寫詞語。
一串串火紅火紅
六、寫字:
1、學生觀察臨摹,練習書寫。
2、教師巡視,根據書寫實際相機指導。
3、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
4、寫得不滿意的字可以再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
教學目標:抓住重點詞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讀思:
學習四、五自然段:
1、默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寫得美的語句。
2、小組合作,互相交流讀書的收獲。
三、交流:
A、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1、結合課文插圖,理解“笑容滿面”(態度和藹可親,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2、想像周總理會對人們說些什么?
B、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總理與傣族人民的情誼。
2、你能用表示動作的詞語寫一句話嗎?
C、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1、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總理祝福什么?
3、練習說話:“一手……一手”、“一邊一……邊”
四、朗讀:
1、齊讀最后三個自然段,思考:周總理和人們為什么那么開心?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令人難忘?
2、指導讀:練習讀——范讀——分組讀——競賽讀——齊讀
文章結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滿懷深情地朗讀,讀出無比幸福、難以忘懷的情感。再如,讀結尾幾個感嘆句,情緒要激動,但不能只是提高聲音,要虛實結合,讀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覺。
五、指導寫字:
1、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共性問題示范書寫。
3、展示寫字作業,學生互相評價。
六、實踐:
1、查找、搜集周總理的圖片、故事
2、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節日和民間習俗、開個小小介紹會。
板書設計: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2、在摘抄好詞佳句和練筆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人們和總理心連心。
【教學重難點】體會傣族人民和周總理心連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生字詞(出示生字詞語):
⑴同桌互讀,互相糾正讀錯的字并且多讀幾遍。
⑵指名讀(中等生、差生)。
⑶齊讀。
⑷標一標。
2、復習課文:
師: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1961年的潑水節,傣族人民特別高興,是因為______。是呀,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還做了精心的準備。讓我們帶滿腔的熱情再來讀一讀一二三自然段。
(齊讀)
二、學習第四、五段
學習句子: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的來到人群中。
1、看圖說話,感知情境:
師:看,和藹可親的周總理滿面笑容地來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間來了(出示圖),這就是當時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
2、當時的周總理是怎樣子的?
(觀察穿著和表情)
3、作者也把周總理當時的樣子用文字給他描畫出來了。請你找出這個句子,讀一讀。
4、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看圖,想一想:你覺得周總理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一些地方看出來?
三、品詞析句,促進感悟
其實不僅僅總理的穿著讓人們感覺到他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們都能感受他的可親可敬。讀一讀第四第五自然段,找一找、劃一劃這樣的句子:
1、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⑴從哪些地方你能感覺到總理的可親可敬?
⑵出示資料,自由讀。
⑶有沒有和他一樣找了這句話的同學?(站起來)和他一起讀一讀這句話。讀完了之后,還有沒有補充的?
⑷帶著對總理的崇敬之情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2、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⑴簡單介紹潑水節。
⑵啟發想像,進行寫話訓練: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們______。
周總理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們______。
周總理把水潑到小孩身上,祝愿他們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交流。
3、如果你是傣族人民,你當時得到了總理的祝福,你會怎么樣?
四、感情的`升華,朗讀6~8
師:是呀,能和總理一起過潑水節,能得到總理的祝福是多么讓人激動與興奮的事!誰能用朗讀把作者的心情表達出來?
學生自由讀──個人展示──挑戰讀──齊讀。
五、作業練習
1、再次感受周總理與人們的深厚情義。
2、學了這篇課文周老師也特別激動,同學們可以再去讀讀這篇課文,把課文中覺得特別讓你感動的句子抄下來,多讀幾遍,甚至可以把背下來。
六、附作業
11難忘的潑水節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們________。
周總理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們________。
周總理把水潑到小孩身上,祝愿他們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的感受。
【重點難點】
1、重點:
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
2、難點:
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識字、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師:我們的祖國邊疆遼闊,有56個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數民族?
隨學生回答“傣族”教師板書。
2、師: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后,有一個盛大節日,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潑水,互相祝福。這就是“潑水節”。
(板書)
3、在“潑水節”前面板書“難忘的”,齊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有什么想法?
二、自主學習
1、按自學四步驟學習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⑴ 課件出示生字,小老師領讀。
⑵ 識字小游戲:
游戲一:
找朋友:
學生在“我會認”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顏色涂一涂。
(鳳、凰)(咖、啡)(襟、褂)
游戲二:
認讀生字卡片后,教師把生字卡片發給學生,教師念字音,有該字卡片的學生站起來領讀,其余學生跟讀。
⑶ 認讀詞語(課件出示)。
(教學多音字:盛)
⑷ 認讀長句:
① 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② 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⑸ 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三、細讀課文,體會感悟
1、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⑴ 理解“火紅火紅”“一年一度”。
⑵ 播放傣族潑水節的影片。感受節日歡快的喜慶氣氛。
⑶ 帶著喜悅讀一讀這一段話。
2、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
⑴ 看看今年的潑水節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原因。
⑵ 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
⑶ 交流、感悟:
① 句子1: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抓住“四面八方、趕”字體會人們急著迎接周總理的心情。
② 句子2: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劃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鮮紅的地毯”從而感悟到傣族人們撒花瓣獨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慶氣氛。
抓住“一條條、一串串”與“一條、一串”的區別,讓學生領悟節日的熱鬧和喜慶。
③ 句子3: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抓住“歡呼”感悟人們見到周總理的激動心情。
⑷ 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樂場面和人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表演讀。
3、抽生讀4、5自然段:
⑴ 設疑:
周總理是怎樣跟傣族人民歡度節日的?
⑵ 小組合作學習第四第五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
⑶ 交流:
學生先說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① 說說表示顏色的詞。
② “笑容滿面”說明什么?
③ 這時的周總理會對人們說些什么?
句子2: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
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總理跟人們一起敲鼓跳舞說明了什么?
句子3: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① 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說一說。
② 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
說一說。
③ 練習句式“一手……一手”“一邊……一邊”。
4、學習第6~8自然段:
師:多么讓人激動的場面啊!誰能把作者的心情用聲音表達出來!
學生自由讀──個人展示──挑戰讀──齊讀。
四、升華
1、周總理和人們為什么那么開心?
2、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令人難忘?
再一次深情地讀一讀課題吧!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延伸
找周總理的故事,下節課交流。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指導,使學生學會體會文章感情的讀書方法,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從而感受潑水節的難忘。
2.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的感受。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
難點: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課前準備:
⒈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⒉ 學生準備:了解周總理的生平及相關故事,了解傣族及潑水節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56個民族,你們看這是哪個民族?
(課件出示傣族竹樓、服飾、潑水節、孔雀舞、鳳凰花等圖片,并配上葫蘆絲音樂,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傣族。)
課件播放至最后一張“鳳凰花”圖片停住,問:這是什么花“?
“火紅火紅的鳳凰花“兩個表示顏色的詞放在一起,這花好像更美了。
指導讀詞語。
2.每年4月,鳳凰花開時,傣族人民就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你對潑水節有哪些了解?
(如果學生答不出,教師相機簡介潑水節。)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難忘的潑水節》(板書課題)
指導學生讀好課題。
二、整體感知。
1.這次潑水節為什么是難忘的?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聽老師讀課文。
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感知課文大意。
指名交流,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句式說出答案。
(因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要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所以這次潑水節特別難忘)
2.了解周總理。
你對周總理有哪些了解?
(教師適時點撥學生:周恩來總理是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他在世時深受人民愛戴,是人民的好總理,雖然他現在已經過世了,但人民永遠懷念他。)
教師小結:1961年,周總理已經60多歲了,他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仍不遠萬里從北京先乘坐飛機,再改乘汽車,又渡船過江來到云南的一個小城同傣族人民過了一個“難忘”的潑水節。
3.這次潑水節又難忘在哪里呢?請同學們再來讀讀課文。
提出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潑水節難忘在哪里?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三、走進課文,精讀感悟。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尋找答案。
1.出示第三自然段。
那天,潑水節場面怎樣?先自由讀,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看到了:
(1)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2)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
(3)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
(4)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重點詞“四面八方、趕” 引導學生體會人們想見到總理的急切、高興的心情。后面三句,讓學生體會場面的盛大、熱烈及人們興奮、喜悅心情。
2.指導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讀。
聽到了:
人們的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抓住“歡呼”一詞指導朗讀。
小結:傣族人民用最高的禮節來歡迎總理,人們此時心情好激動,好興奮呀!這場面,這情景,傣族人民一輩子也忘不了。板書:景難忘。
最后齊讀“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3.周總理很快就來到人群中,課本還配了一幅彩圖呢!
你能認出哪是周總理嗎?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總理嗎?
(引導學生看周總理的'外貌,“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
站在人群中的總理,從穿著打扮來看,你覺得總理像一位 。(傣族老爺爺)
從 “笑容滿面”中,你覺得總理就像一位 ?(慈祥的老爺爺)
朗讀時我們應重點讀好哪個詞語?
你來讀一讀,指導學生朗讀。
小結:總理就是這樣平易近人,是這樣親切,他的音容笑貌永遠留在了人們腦海中。板書:人難忘。
4.開始潑水了,想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樣互相潑水的嗎?
播放潑水節動感課件。
教師小結:傣族人有這樣一種說法,誰身上的水多,誰就是最幸福的人,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怎樣潑水的?
(1)指名讀。交流:怎樣潑水的?(學生表演)
(2)周總理就是這樣和傣族人民潑潑灑灑的,周總理向人們潑灑的是什么?(祝福)
猜猜周總理向大家祝福什么?(師生表演)
他看到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他會說:
他看到一位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他會說:
他看到一位青春靚麗的姑娘,他會說:
他看到同我們差不多年紀的小朋友,他會說:
收到了滿滿的祝福,傣族人民此時心情怎樣?(板書:幸福)
怎樣才能把這種幸福感讀出來呢?指名交流。(提醒學生自己歸納出:語速要慢,抓住重點詞“潑呀、灑呀、笑哇、跳哇,那么開心”來讀)
你來試一試,指導朗讀。
小結:潑水中,分不清哪是總理,哪是人民,總理就是這樣與人民心連心的。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這份情意傣族人民是不會忘記的。板書:情難忘。
5.回歸難忘。
(1)這次潑水節,傣族人民因為幸福而難忘,而難忘的就是幸福的,讓我們記住這次潑水節,再來深情地讀一讀課題。
(2)出示7.8自然段。
最后兩個自然段,別看只有一句話,但情感卻是豐富的。
指名學生讀出無比幸福,難以忘懷的情感。
(重讀“幸福、難忘”,第二句比第一句讀得要更慢些,把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之中地感覺讀出來。)
教師也可范讀。
齊讀。(情感達到高潮)
四、總結全文。
難忘的潑水節景難忘,人難忘,情更難忘。
學生回味品讀課文。
板書設計:
難忘的潑水節
景難忘
人難忘 心連心
情難忘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 篇5
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又到了。
今年,傣族人民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要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
語文教育:教學設計《難忘的潑水節》教案,語文老師教你學語文
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開始潑水了。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傣族人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祝愿他健康長壽。
清清的水,潑呀,灑呀!周總理和傣族人們笑著,跳著,是那么開心。
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潑水節!
多么令人難忘啊,1961年的潑水節。
語文教育:教學設計《難忘的潑水節》教案,語文老師教你學語文
《難忘的潑水節》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會認讀1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識多音字:“鋪、盛”的拼音和組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描寫周總理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目標:
多方式朗讀,合作探究,通過學習,理解課文中心思想,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理解課文中心思想,總理愛人民,人民愛總理的思想感情,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傣族人民的熱情,對周總理的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難點:人民為什么愛周總理。
教法:“創設情境、媒體輔助法、范讀法,引導點撥法”等。
學法:“討論法、朗讀法、勾畫圈點法、自讀自悟法”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教師: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中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節日,今天我們走進傣族,看看他們的《潑水節》是怎樣的。
2、板書“潑水節”,解題。
師:每年清明節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潑水節。節日那天,傣家人身穿節日的盛裝,敲著象腳鼓,劃著龍船來到聚集地。他們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沾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
4。板書“難忘的潑水節”,齊讀課題。
今天,課文中描述的潑水節,卻是一次與眾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懷的潑水節。它到底特殊在哪兒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學生讀課文10分鐘,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漏字,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
2。指名讀。教師學生一起評價。
3。再讀思考: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帶有生字的下面做記號。
5。教師指導本課生字的學習,注音,加組詞。學習多音字:“鋪、盛”的拼音和組詞。學生做筆記。
二、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哪些字不容易寫好。
2。重點指導:“恩”上半部不是“田”;“潑”不要漏寫最后一筆“點”;“鳳”不要寫成“風”;“鮮”,魚字旁的最后一筆是“提”;“壽”下邊的“寸”要寫小一些;“腳”三個部件的高矮不同。
3。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自己寫的字,大家互相評一評。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默讀第1自然段,這段告訴了我們什么?鳳凰花是什么顏色的?
重點理解詞語:理解“火紅火紅”(ABAB)“一年一度”(ABAC)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這段告訴了我們?
今年的潑水節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原因。
因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要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所以他們特別高興。
教師:好了,今天這節課就到這里,下節課繼續學習第三自然段。作業是抄寫本課生字,注音并組成,下課。
感謝你看到最后,讓我的每一個文字都充滿意義,請動動你的手指頭,在文章右下角給我點個“贊”,這個“贊”對我非常的重要,代表了您對我的認可,謝謝鼓勵。記得關注哦!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02-05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優秀02-02
歡樂的潑水節教學設計03-11
《難忘的教訓》教學設計03-07
師恩難忘優秀教學設計02-02
難忘的一天教學設計09-27
小學語文《師恩難忘》教學設計02-14
難忘的一課教學設計02-26
《難忘的一課》教學設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