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窮人》教學設計案例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桑娜和漁夫的勤勞、淳樸和善良,學習他們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美德。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5+2等于幾嗎?對嗎?在數學課堂上5+2永遠等于7,然而在我們的語文 課堂它又會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篇課文“窮人”,(板書: 窮人)。讀過這篇課文的同學你了解列夫·托爾斯泰嗎?
簡介作者: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偉大的作家,出身貴族,但是同情被剝削被壓迫的農奴。青年時期就開始文學創作,他全部的創作時間達六十多年。作品無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資本主義勢力的種種罪惡。他的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是世界文學中的不朽名作。
“窮人”是他小說的一個縮影,看到課題你想道什么?
生:本文寫了幾個窮人?
生:寫了窮人的什么事?
生:為什么以窮人為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A、你們有問題,老師也有要求: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幾遍。
2、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你感覺這些窮人怎樣?
4、本文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
師:帶著你的問題和老師的問題來讀課文。
B、檢查自學情況
1、板書:桑娜 漁夫
2、洶涌 澎湃 舒適 心驚肉跳 蜷縮 忐忑不安 黧黑 自作自受
3、課文記敘了漁夫和她的妻子桑娜關心、同情鄰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養了她的兩個孤兒的故事,反映了窮人純樸善良的同情心和樂于助人的高尚品質。
4、板書:善良
5、本文寫作順序?(板書: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師:文章我們已經了解的差不多了,但有些問題理解的還不到位我們再來看課文。
(三)再讀課文 深入理解
1.默讀“等待丈夫”一部分內容。讀完這部分內容,你有什么感受?從哪些地方體會出來?
生:感受到桑娜家境貧困、生活艱難。從“補”、“破帆”、“勉強填飽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魚”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艱難。
生:感受到桑娜勤勞能干。引導學生說出“溫暖與舒適”指的是什么?
“溫暖”指爐火未熄,與室外的寒風呼嘯相比而言:“舒適”指地面干凈、食具發亮,孩子們安靜地睡著,這是與丈夫在狂風大浪中打魚的處境相比而言。從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勞能干。
生:我認為文章表面上寫漁家“溫暖而舒適”,實際上是為了反映漁家生活的艱難和貧窮。
生:體會到桑娜內心很善良,從“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開開恩吧!”
師:你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嗎?
生讀,師評價,從你的同情的語氣里我感受到你也是個善良的孩子。
師:課文中哪一個詞語。寫出了桑娜此刻恐懼的心理?(心驚肉跳)
釋:"心驚肉跳"。
師:這樣的環境下,當時漁民的生活更貧困,也為下文的展開做了鋪墊。
師:桑娜一家如此貧窮,可還毫不猶豫地把西蒙的兩個孩子抱回家。這是她的心里怎樣,回來后她想了些什么?把有關語句畫出來,體會體會。
生匯報并談感受,
1.“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
師:桑娜毫不猶豫地把孩子抱回家,她沒有遲疑,是抱回家呢,還是不抱回家。所以書上說:生:"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
師:她只知道要這樣做,應該這樣做,必須這樣做,所以書上說:生:"非這樣做不可"。
師:從這里可以看出窮人的本色,生:一心想著別人,而根本不考慮自己的困難。
2.“她忐忑不安的想:他會說我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頓也好!”
師:這是桑娜把孩子抱回家里后,發生的一系列矛盾的心理也說明了桑娜的什么?
生:善良,
師:同時桑娜收養了西門的兩個孩子后,心里是——
生:忐忑不安。(板書:忐忑不安)
師: 9——11自然段,哪些詞語能看出桑娜的“忐忑不安”?
生:桑娜臉色蒼白……
生:是他來了,不,沒有人。
生:桑娜沉思著,久久地坐在床前。
師:從這些詞語中我們看出了忐忑不安,忐忑不安就是心里慌張、不安。
師:你能讀出忐忑不安的感情來嗎。
生(讀)
師:還能從哪里看出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
生:省略號。
師:為什么?
生:因為桑娜連想都是斷斷續續的。
生:還有她的幻想。門嘎吱一聲……
師:這么多的感嘆號、問號,你讀懂了什么?
生:說明桑娜心中已堅定了要把孩子抱過來。
生;他有一顆善良的心
師:從這些語句中你又明白什么?
生:她的心得到了安慰,這樣就可以。
師:那你把最后兩句讀給我們聽嗎?
生:讀
生:我也體會到了,這是她的責任,所以她把孩子抱了
師:但堅定中又有那么多的忐忑不安。誰再來讀,生:讀
師:同學們,桑娜現在很難呀,如果抱回孩子,丈夫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可如果不抱,但內心又不安。讓我們伴隨著這低沉的音樂,來讀讀屏幕上的話
好嗎?生深情朗讀
師:桑那這善良的品質讓我們欽佩,文中漁夫品質又是怎樣的呢,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語句體會體會。
生:“得把他們抱回來,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從這句話中看出,漁夫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充分體現了漁夫的美好心靈。
生:“快去,別等他們醒來”漁夫不僅同意把孩子抱來,而且催促桑那把孩子抱回來,可見漁夫完全為著孩子著想,至于自己生活負擔如何,完全沒有考慮,看漁夫的心地多么善良。
生:“我們總能熬過去的”從“熬”字可以看出,漁夫的善良和偉大。
生:漁夫堅強的性格,寧可自己苦點,也要抱過來。
師:將來將更苦,他想到了嗎?
生:想到了。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漁夫皺起眉頭,他的臉色變得很嚴肅,憂慮。
生:他搔搔后腦勺。
生: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
師:這就是漁夫的心理想法,漁夫皺起眉,他的臉變得嚴肅、憂慮……(教師引讀,學生跟讀丈夫的話)
師:這個結局是微笑中帶著淚光,淚光中透著微笑。的確,這是一篇世界名著的作品,但由于種種原因,列夫·托爾斯泰并未把它寫完,你們愿意幫他完成后面的部分嗎?那好我們留一個小練筆續寫《窮人》有信心完成嗎?
師:再瀏覽課文,你認為作者在表達上注意了什么?
生:語言、動作、神態、標點符號運用及環境描寫。
生:本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的。
生:本文有兩條線索
師:我們在寫作文時,要想把人物寫活,把文章寫生動,注意寫好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正確使用標點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首尾呼應,點題提升
師:再來看開始時的算術題:5+2只等于7嗎?
生:等于更艱苦的生活。
生:等于美好的心靈。
生:等于桑娜和西蒙的深厚友誼。
生:等于桑娜的樸實、善良。
生:等于在困難中樂于助人的精神。
生:等于同情心。
生:是母愛的偉大。
生:是愛護每一條小生命。
生:是堅強。
師:這就是5+2答案,是我們用語文 的方式得出的。
師:這篇課文的題目是,一起告訴我——
生:窮人。
師:而課文中卻沒有出現一個“窮”字,為什么?
出示: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
師:他物質貧窮,但是精神富有。暗示我們永恒的主題,善良和樂于助人是人類的光輝,下面把這名言和大家一起共勉。“選擇責任,敢于面對任何困難,這是最重要的!選擇愛,主動給別人愛,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http://www.shddsc.com/
【《窮人》教學設計案例】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及案例10-29
《窮人》教學設計04-16
窮人教學設計12-09
優秀教學設計案例11-03
教學設計案例《景陽岡》12-30
《窮人》優秀教學設計02-21
窮人教學設計范文10-22
語文《窮人》教學設計01-26
關于化學教學設計案例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