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學設計
【第一版本】
教學目標:
1.自學課文中的2個生字,積累詞匯;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句子的含義。
2. 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喜歡桂花、搖桂花的樂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關鍵: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題設疑,導入課題
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會給人以永久的回憶,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桂
花雨》(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二、自讀提示,明確目標
輕聲速度閱讀提示,看看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學習目標?(學生小結)
點擊課件出示閱讀要求:
1、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
2、體會母親的話“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一)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理清順序,明確內容。
(二)細讀探究
1、自主讀文,畫出桂花給“我”帶來快樂的句段,邊讀邊在書中作批注,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2、小組交流,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講給同伴聽,不懂的內容,同伴互助 或做標記,集體交流。
3、代表匯報,分享閱讀感悟。教師參與學生討論,并恰當點撥。
學生匯報哪些內容,教師相應點擊哪部分課件演示給學生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用“讀句子,想情景,談感受”的方法,重點交流以下內容:
1、桂花樹的樣子笨笨的,不像梅樹那樣有姿態。不開花時,只見滿樹葉子;開花時,仔細地在樹偷里尋找,才能看到那
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課件演示桂花樹與梅花樹的對比)
2、桂花一開,母親就開始擔心了:“可別來臺風啊!”母親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著:“只要不來臺風,我
就可以收幾大籮。送一籮給得家老爺爺,送一籮給毛家老婆婆,”他們兩家糕餅做得多。(體會饋贈的快樂,引導學
生 練習生活實際談感受。)
3、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課件演示桂花香,課前泡一杯桂花
茶,讓學生聞一聞,嘗一嘗,體會桂花的香;感受“浸”字的恰到好處,同時進行夸張句的訓練)
4、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搖花樂,這是重點,引導學生抓住人物動作、語言創設想象人物的內心,體會“我”童年的搖花樂。教師點擊課件演
示搖花樂的情景,把學生帶進花香飄溢的桂花雨之中,體會課題的含義。)
指導朗讀,通過讀讓學生體會“我”童年的搖花了。
5、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兒去賞桂花。回家時,總要捧一大袋桂花給
母親。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體會母親的話的含義,揭示主題——熱愛家鄉)
四、感情朗讀,拓展升華
多么令人難忘的搖花了呀,同時,作者也把快樂帶給了我們,然而,作者僅僅在寫搖落的桂花雨嗎?同學們,放開聲音,
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體會童年的搖花了,體會濃濃的思鄉情!
板書設計: 桂花雨
搖花樂
思故鄉
教學反思:上完《桂花雨》一課,自我感知,效果良好,主要突出以下特點:
1.賞出喜愛。我根據課文內容,自制了《桂花雨》課件,大連的孩子賞過槐花,但從來沒有見過桂花,那一張張桂花圖片展
現在學生面前時,他們異常地興奮,看得出他們喜愛桂花。于是到文中去體會“我喜歡的是桂花”。課件的運用恰到好處,
淡化了教學的難點。
2.讀出快樂。課文的第3、4、5自然段是重點,母親的“助人樂”,我的“搖花樂”盡在其中。我讓孩子們盡情地讀,入境的
讀,想象著讀,讀出快樂,在讀中體會童年的樂趣,思鄉的情感。
3.悟出真情。作者僅僅在寫搖落的桂花雨嗎?母親的話,讓你感覺到了什么?在反復的體會中悟出真情——思念故鄉!
盡管如此,仍有遺憾:其一、個別環節處理不到位,如:母親的“助人樂”一處,聯系生活實際去理解,是很好的讀書方
法,可是,沒有讓學生放開去談,就草草收尾。其二、母親的話是點睛之處,由于時間把握不好,也草草結束,使得升華之
處覺得缺了點什么。
【第二版本】
一、讀題設疑,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同學們,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著外祖父對祖國的無盡思念,香氣迷人的桂花又讓“我”想起了什么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欣賞美麗的桂花雨。(板題、讀題)讀了課題,你心中有什么疑問,請大膽地提出來。
2、讓我們帶著疑問走進課文尋找答案吧,自學課文:(出示自學提綱。)
⑴自由讀文,讀準字音。
⑵劃出不理解的字詞用學過的方法理解。
⑶“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二、檢查自學,匯報交流
1、解決學生提出的生字疑難。
2、指名逐段讀文,正音。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講的是作者深情地回憶起童年的桂花和幫媽媽搖桂花的事。)
4、“桂花雨”是什么意思?(“桂花雨”是指很多桂花一齊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引導學生引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三、自讀課文,讀出精彩
1、找出描寫“我”小時侯搖桂花的部分,并開展學習:第2~6自然段:
⑴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2~6自然段,和同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⑵進行朗讀指導:指名學生讀一讀,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師:你聽出了什么味道?還有想讀出自己不同感受的嗎?(讓學生充分參與)
⑶第二自然段寫了作者對桂花的喜愛,同時也寫了桂花樹的特點:樣子笨、花形小、味道香。這一段中的省略號表示列舉的省略,可引導學生說出一、兩種花名來補充。
⑷第三自然段寫了桂花開時,正好是臺風季節,母親總是擔心臺風來破壞桂花。同時,還交代了桂花收回來是為了送給鄰居做糕點。
⑸第四自然段寫了桂花的香以及應當“搖”的原因:學習時讓學生閉眼想象桂花的香。
⑹第五自然段寫出作者對“搖桂花”的熱愛:引導學生找出能體現這一點的詞句:是件大事、總是問、樂了、使勁。朗讀時注意讀出下面兩句話的語氣:
①“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呀?”──迫不及待
②“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贊美
感悟形象:一邊讀一邊結合課文插圖想象搖花樂的情景,再閉眼想象“桂花雨”,和作者分享童年的快樂。
⑺第六自然段寫了桂花的收、藏及作用。(可引導學生說一說對桂花的認識)
2、全班有感情地朗讀2~6自然段,讓學生讀出作者對“搖花樂”的懷念。
四、品讀詞句,體會感情
1、找出抒發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體會:
⑴“杭州的一處小山全是桂花,香飄十里,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仿照這個句式,讓學生說說,從而體會到母親表達的是對家鄉的熱愛和懷念。
如:這里的環境真好,母親會怎么說?這里的生活真舒適,母親會怎么說?
⑵“于是,我也想到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①“搖花樂”指的是在作者眼里,搖桂花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
②模仿寫句,啟發學生回憶童年里難忘的人和事:
聽到_____,我總會想起______,還有______。
五、回歸整體,交流感受
1、師:課文以生動的文筆向我們介紹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內容豐富,感情真摯,文字中蘊含著濃郁的鄉情,讀來很感人,讓我們再一次來欣賞美麗的桂花雨。(配樂朗讀全文)
2、交流閱讀感受,聯系古詩或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人們對家鄉的懷念。
http://www.shddsc.com/【《桂花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桂花雨教學設計11-07
桂花雨的教學設計02-15
桂花雨教學設計11-09
《桂花雨》優秀教學設計01-28
統編版桂花雨教學設計模板06-09
桂花雨教學聽課心得03-28
《雨鈴鐺》教學設計12-08
秋天的雨教學設計01-01
《秋天的雨》教學設計09-27
《昆明的雨》教學設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