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竊讀記》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竊讀記》是臺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它記敘了作家林海音小時候到書店中去竊讀的經歷。一個熱愛讀書的女孩,因為家庭和社會的原因,只好偷偷到書店看書。她讀書時腿酸腰麻、饑腸轆轆的辛苦,擔憂、焦急、懼怕的滋味,驚喜、快樂、滿足的幸福,都在她的言語行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身臨其境。正是這“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讓我們看到了童年的林海音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
作者善于用細致的動作描寫和自語式獨白來表達自己獨特的竊讀滋味。如“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擠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這“跨、踮、擠、擠”等一系列小心翼翼地動作描寫和慶幸自己“總算擠到里邊來了”的心理活動描寫,讓我們感受到她對書的渴求,對能夠讀到書的滿足。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引導學生把握內容,體會作者對讀書、對知識的渴求;二是通過作者的心理和動作描寫,感受作者是如何把“竊讀”的滋味寫具體的;三是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開展綜合性學習。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竊讀的復雜滋味,感受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并激發對讀書的興趣。
4.在閱讀中體會作者通過動作、心理活動將竊讀滋味具體化的寫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點:
通過對動作、心理活動的品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及竊讀的復雜滋味。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是如何通過動作和心理活動把竊讀滋味寫具體的。
教學資源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思想:
第一課時,完成讓學生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這個教學目標。主要通過兩種教學手段突破教學重點:第一,品;第二,讀。
品:抓重點詞句,品出竊讀滋味。圍繞“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這一主線,讓學生默讀1──4節,批劃寫出作者竊讀滋味的句子,并簡單批注。引導學生抓住作者細致的動作描寫感受她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并領悟作者將竊讀滋味具體化的寫法。
讀:抓特定場景,讀出竊讀滋味。讀5──7節作者自語式的獨白的心理活動描寫,感受作者竊讀的復雜滋味及對讀書的熱愛。
第二課時,在讀書交流中梳理讀不同類型書的方法的教學內容,以此給學生以讀書方法的指導并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都在哪兒讀過書?有什么感覺?
2.出示課件:林海音的照片,讓學生說說對她的了解,教師補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想想林海音童年是怎么讀書的。
2.檢測字詞。(出示課件)
(重點點撥“喲”的讀音、“腋下、踮起腳尖、饑腸轆轆”的意思、“檐、碗”的書寫)
3.整體感知:林海音童年是怎么讀書的,緊扣題目理解“竊讀”。
4.找出最直接寫出作者竊讀滋味的一句話。
三、抓重點詞句,品竊讀滋味:
1.默讀1──4節,批劃能表現作者竊讀滋味的語句,寫體會。
2.交流匯報:(根據學生匯報出示相應課件)
預設:
(1)我跨進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著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從頭來,再找一遍。啊!它在這里,原來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引導學生從“跨、踮、鉆、擠”一系列動作詞中體會作者對讀書的渴望;體會作者的心理從跨進店門的“暗喜”,“頭發亂了”不顧形象擠進來的慶幸以及找到書后的驚喜的變化過程。)
(2)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引導學生從“像一匹餓狼”和“貪婪”中體會作者讀書的急切,想象餓狼見到食物會有怎樣的表現,林海音見到書后會是怎樣的表現。)
3.指導朗讀重點句段,體會作者竊讀的復雜滋味。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的根本是理解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設計這一環節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這種方法,感受、領悟、積累語言,為以后的運用語言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抓特定場景,讀出竊讀滋味:
1.自由讀5──7節,邊讀邊想象是怎樣一幅畫面?
2.指生讀喜歡的段落,其余生評價。
(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入情入境地讀出畫面感。)
3.師:林海音童年讀書的'經歷是坎坷的,盡管有時一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或者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竊讀,甚至外面瓢潑大雨我卻故作為難地讀,但只要看到那本我喜愛的書,我就會──
齊讀: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設計意圖】通過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評讀、聽別人讀想畫面等多種讀的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充分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并將之內化、沉淀,從而形成良好的語感。
五、總結全文,升華感情:
1.師:同學們,可以說《竊讀記》三個字中充滿了作者讀書的樂趣,也飽含著作者童年時代的辛酸。那么是什么在支撐著作者竊讀完一本又一本書呢,請同學們瀏覽全文,找一找。
2.談對“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的理解。(出示課件)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自己讀書的收獲和感悟來談體會,如平日喜歡讀什么類型的書,讀書讓自己有了怎樣的成長等)
3.師:的確,我們身體的成長需要營養,心靈和思想的成熟則需要讀書,書能豐富我們的視野,也能豐盈我們的內心世界。所以我們也要不忘國文老師的這句話:“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出示課件)
六、布置作業:
1.積累文中描寫生動的語句。
2.練習本課的生字詞。
板書設計
1、竊讀記
快樂:暗喜 慶幸 急切 ……
懼怕:躲在大人身后
雨天故作為難
吃飯長大 讀書長大
【小學語文《竊讀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竊讀記”教學設計04-02
《竊讀記》教學設計范文03-11
《竊讀記》教學設計(15篇)04-06
《竊讀記》教學設計通用15篇04-06
竊讀記讀書筆記(合集15篇)03-30
竊讀記讀書筆記(通用15篇)03-30
小學語文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3-29
黃山記教學設計03-29
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10-09
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