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課程總結范文【共2篇】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培訓課程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培訓課程總結范文1
今年省教育廳和學校組織的教師培訓即將結束,這次培訓給了我們老師一次學習和提高的機會。這次培訓我們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積極的進行討論和點評,讓我們感受頗多,受益匪淺。
這次培訓主要是觀看一些視頻和文本,老師們來討論和點評,更加貼近我們的教學實際,深化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今年的培訓主要內容是新時期下的體育健康教育和教學實踐。通過學習我了解了學生需要獲得什么,怎樣以學生為中心上好體育運動技能課,如何準備和上好一節體育課,如何將教學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如何做好體育課教學評價和新課標下教師怎樣更好成長等課題。通過老師們的相互討論和對課的點評,以及各位專家對課的點評,讓我更加清晰、明確的理解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并能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對我今后的教學意義非凡。
這次培訓又讓我學到了很多的新理念、新知識,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同時我也認識到了自己教學中的一些不足之處。
1、自身的素質、能力有待提高
看一些教學視頻的時候發現老師上課流暢,語言組織合理,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學中同樣的內容,為什么又的老師上課很受歡迎,學生積極性較高,有的則不然。主要還是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在這方面還有所欠缺。
2、怎樣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怎樣上課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去自主學習呢?是不是教師放開手腳,讓學生任意的去學習,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怎樣合理的組織還有待提高。
3、如何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好運動技能教學
原來上課的時候總感覺用一些游戲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能把知識學到手了。而實際教學中,游戲還沒開始就有同學說:“又做這個游戲啊”!如何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所獲,還是有一些迷惑。
針對以上存在的這些問題,展望新的學期,我認為在以后的教學和工作中我應該: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鉆研教材、新課標、教參,虛心向本組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體現新理念。
2、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個體差異,男女差異,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平等互助合理引導,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學生的成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并培養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
3、教師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新游戲模式,讓學生愛上運動,從而掌握運動技能。
總之,本次新課程培訓時間雖短,但通過學習和交流,使我們更深入的理解了新課程改革的標準。我將在以后的工作中堅決貫徹新課程標準,為成為優秀的體育教師而努力。
受學校領導安排,我與我們學區的幾個學科帶頭教師一起在鳳岡職中參加學科培訓。從20xx年1月11日到17日,經歷了7天的培訓。這7天我們學區的老師都堅持得很好,不但沒有人缺曠,而且每節課都聽得很專心,還積極回答講課老師提出的問題。每天課前還堅持唱班歌——《歌唱祖國》,后來曾局長來到我們班,說我們小學語文是學得最好的班級。
1月11日上午在鳳中大禮堂聽了唐果南老師關于《新課程的再認識與反思》的報告;11日下午一直到14日上午都是重慶市教師教育學院的楊蔚老師的專題講座,分別對《語文課程標準》作了詳細的解讀、《識字教學》、《閱讀教學的案例剖析》、《綜合性學習》、《小學語文科校本教研的開展》等作了專題講座,楊老師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結合我們的教學實際,采用講學互動,與聽課老師對話,了解老師們聽課情況,老師也積極主動地回答自己所知道的問題,并給老師提意見,及時地讓楊老師改進了對我們的教學方法,讓我們有效地接收了我們應該學到的內容。在講座中她對《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作了詳細的講解,讓我們對《課程標準》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清楚地認識到它對我們教學的指導性。語文工具性與人文的統一,它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認識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統一。《課程標準》強調小學一二年級,是以識字寫字為重點,做到識寫結合,抓好寫字習慣。這么說來我們的寫字實驗也我們的教學也同步的,我們的這項實驗開展非常有意義。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教學是我們研究最多的一項,但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注重教師與學生的對話過程,還要注重教師與文本、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過程,教師要理解編者意圖。閱讀教學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做到:圍繞目標、難易適度,點面結合、以少勝多,立足文本、適當拓展。這里強調在教學中要深入淺出,做到三不講:書本上現有的,學生看完就明白的不講;書上沒有,與所學內容關系不大的不講;書上有但講了學生也不懂的也不講。做到三講:當前書本上有但學生看完不懂的要細講;書本沒有但學生提出來了,且講出來易懂的要講;書本上沒有又與內容相關的要講。教學的形式也是多樣化的,但不管怎么教學都不能泛泛而談,得捉住一個題眼,這個題眼有的是一段話,有的是一句話,有的是一個詞。只要抓住這個題眼,讓這個點去帶動一片,做到點面結合。怎樣的評議課才算一堂好課呢?賈志敏老師說:要以學生為本、以訓練為主、以鼓勵為主;孫雙全老師說:好課就像登山,要攀登三座高山,一座是知識的高山,一座是思維的高山,一座是情感的`高山。王崧舟老師說好課要有三味,第一味“語文味”、第二味“人情味”、第三味“書卷味”。接著講到口語交際,這是我們當前教學的一個薄弱環節,但我們不能忽略,且要把它上好。最后講了說課和校本研修,平時我們的說課,都是是不規范的,也是沒有根據的。說課要注意幾個環節,說教材、說學生、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與手段、說教學程序。每一個環節都要有理論依據,這個依據必須來自于《課標》、心理學、教育學及教育家的理論與思想,不能憑空亂造。一要務本、二要求實、三要倡簡、四要有度。通過她的講解并舉出實例讓我們參考,還讓我們的班長張羽梅老師試著說課,并對她的課進行分析,這樣讓我們對說課的環節和理論依據有了進一步了解。
1月14日下午到15日,我們所有的學員又聚集在鳳中北校區禮堂鄧智勇老師、趙玉芳老師、袁頂國老師關于“教師專業發展”、“教育心理學在教學中的運用”、“現代教學理論在新課程實踐中的運用”。這三堂報告都是理論很深的東西,從理論知識上我們無法從他們的報告中學懂多少,但袁項國老師的有一個觀點確讓我深深地記在腦海里。他說我們當老師有四種:一種是善于動腦、又善于動手的老師;一種是善于腦,但不善于動手的老師;一種是不善于動腦,也不善于動手的老師;一種是不善于動腦,但善于動手的老師。他問我們自己是屬于哪一種,有一個老師說他是既不善于動腦也不善于動手的一種。他說這也好,至少不會做錯事,就怕不善于動腦而善于動手的人,那做的事都是錯事還了得。我們要做善于動腦而不善于動手的人。要學會管理,該放手時就放手,不能什么事都自己親自去做,我們的班級管理也是一樣。
1月16日到17日都是重慶市教師教育學院的尹祖琴老師的講座。她主要針對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作了詳細的講解。習作對于我們大多數教學和學生都是一個難點。當前的習作出現這樣一些現狀:
1、目標不明——任意提高要求。
2、內容不清——為寫而寫。
3、教法不當——過分注重技法。
4、擬題欠妥——視角狹窄,導語空泛。
5、要求過高——過分追求華麗的文采。學生的佳作不是靠華麗的詞藻堆徹而成,它更不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經典之作”。而是充滿童真、童趣的練習之作。
1月17日晚我們160位小學語文教師集中在職中階梯教室,單人單座參加考試,如果上課不專心是完成不了這些試題的。
7天的學習,不同老師從不同的角度給我們的教學作了全面的講解。讓我們對“課標”、“識字寫字教學”、“閱讀教學”、“習作教學”及說課都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但要真正上好一堂課還離不開我們在課后的廣泛閱讀和對教材的仔細解讀以及課后的學深層反思。只有足夠廣闊的知識面和及時反思對教學策略的精心設計,才能達到我們理想的有效的課堂。專家只是我們的榜樣,要成長,要進步只能靠我們自己,靠自己不斷的閱讀,不斷的反思。
教師培訓課程總結范文2
xx年9月24日-25日,我參加了南寧高中新課改精品課程展示活動,通過兩天的學習,給我解決了好多問題。在一開始都不知道在新課改數學中,我應該提前掌握的知識有哪些?腦子的儲備量應該是多少?回首培訓過程,大家兩天培訓情景依然浮現在我眼前,專家們精辟的點評依舊回蕩在我腦海。這次培訓受益匪淺,通過這兩天緊張有序的培訓,使我對新課改理念有了全新的認識。在這次培訓中,我認認真真地吸收和學習專家的報告,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專家的精品課程展示課活動中,學習了課程團隊專家們精心選擇、精心編輯、精心打造的“課程簡報”,并積極參與和專家面對面的研討,在思想上有了觀念的更新,了解到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在這次新課程培訓中學習了以下這么幾個方面:
1、怎樣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
2、高中數學新課程與學生學習。
3、高中新課程的教學設計。
4、高中數學新課程新增和變化內容的教學思考。
5、高中新課程中可選的內容的分析和思考。
6、評價與教學的關系。課程的改革既是基礎教育的改革,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我們要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為目的,把學生從觀察現象改變為探索現象的觀念上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構建一個探索性的學習空間,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下面就這兩天的學習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一、新課改需要有新思想
通過兩天的學習,我認為要想更快更好的進入新課改,首先得從思想上進行轉變。只有從思想上完全接受了新課改,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新課改當中。剛開始,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好多老師對這次新課改還持有一點抵觸情緒,但隨著這兩天培訓的不斷進行,我開始慢慢的接受了新課改,思想上進行了一個非常大的轉變。我們學習了怎樣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新高中數學課程在結構和內容方面也有比較大的調整,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功能,為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服務。整體的把握高中數學課程是我們打好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函數思想、幾何思想、算法思想、運算思想等都是高中數學課程的主線,它們彼此之間又有著密切的聯系,是貫穿整個高中數學課程最基本最重要的數學思想,這些主線可以把高中數學知識編織在一起,構成知識網絡。新舊教材的變化要求我們整體把握高中數學課程,了解一些模塊的設置涵義,這有助于發現數學課程的內在聯系,使整體的數學素養得到提升。專家們圍繞高中數學新課程新增加的內容與變化的內容及可選內容進行的一些思考和分析,讓我們對新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二、培訓專題報告很精彩
在這兩天的培訓當中,我們一個聽取了四位專家的四場報告以及六節精品課程的展示活動。通過專家們的專題報告講解,是我對新課改的每個模塊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學習當中,來自好讓學生的學習成為一種真正的有意義的學習。
那么怎樣樣才能培養學生語文自主學習本事,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學習中發揮自身的潛能和優勢,保證他們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落到實處,真正地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本領呢?
一、目標明確,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結合教學大綱和教學資料,立足于整個教學單元,讓學生對學習的目標、方法和過程及課文的重點難點有大概的初步認識。教師參與指導,幫忙學生明了自我想要學習什么、獲得什么。教師的作用主要體此刻引導,在怎樣樣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情境之中。而學生可借助教師的提示以及和文本相關的資料,初步感知文本,并在感知的過程中逐步明確目標。我國有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的俗語,古圣先賢也早就指出了讀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所以讀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礎。僅有反復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
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育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如果對學習的資料產生濃厚的興趣,他的自學欲望自然會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所以,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使之樂于學習,就要想方設法來調動他們的自學興趣。要變“教師的自我感覺良好”為“注重學生的興趣體驗”。我們教師在上課時大多關注的是這堂課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學生有沒有到達,我的講解學生有沒有理解。其實,教師都太注重自我的感覺,而沒有研究學生的興趣體驗。所以我們語文教師不管在上什么課,都不能只關注自我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學生的興趣體驗,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研究,站在學生的角度來上課。
三、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鼓勵質疑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現代教學論研究指出,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新課程的教學改革也異常提到了問題意識。問題意識能夠激發學生勇于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問題,而學生也僅有經過自我的探索,才能撥開迷霧,發現不為人知的新的問題。教師不僅僅要善于提問,也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提問,學會大膽質疑,經過對學生的提問組織討論,多方交流,相互啟發,不但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對課文有更深層的了解,還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思辯本事和口頭表達本事。
四、倡導合作并多方交流,注重自主探究過程的參與性
自主探究是自主探究學習的中心環節。學生的自主探究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可是這種引導應當是指而不明,引而不發的。教師要注重學生探究的`過程,要引導學生真正親近文本,體驗探究過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除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之外,還應當涉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種互動過程。師生間要有情感的溝通,要多觀察、多傾聽、多交流。新課程里倡導“合作的學習方式”的真諦也在于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他們的自我精神。合作探究學習的形式能夠是由學生自主組織構成、自由組合的小組活動。在小組合作活動中,小組成員之間能夠相互交流,討論甚至辯論。每個人有機會發表自我的觀點與看法,傾聽他人的意見,借助他人的思維方式來啟發自我的思維火花。同時教師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在此過程充分了解情景,適當指導,啟發學生的思路,辨明方向。這樣經過團體交流之后,到達拓寬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回歸到學生自悟探究上
當前的語文教學,不管是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還是翻新的教師問,學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師撥,學生轉,其總體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喧賓奪主的情景還是顯而易見。其實,語文教學不是教師故弄玄虛的賣弄,也不是教師講述教師本人的讀書心得,而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就要重視語文實踐本事的培養。自主運用,主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本事。陶行知先生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從哲學的高度闡述了“知行合一”的語文學習思想。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知”和“行”的統一。學生最終要把所學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在實踐運用中舉一反三,構成技能。我們能夠經過語文的綜合性學習與生活的實際密切結合起來,能夠是課堂語文活動、拓展延伸的討論、生活實際的運用等多種形式。學生可在這些實踐形式中,自主鍛煉語文實踐本事。
【教師培訓課程總結】相關文章:
教師培訓課程總結范文08-08
教師培訓課程心得范文09-08
新課程培訓教師心得05-19
新課程培訓學習總結04-28
新課程培訓學習總結06-13
教師課程總結01-24
新課程培訓教師心得 14篇07-17
培訓課程心得03-30
教師課程教學總結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