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營報告(15篇)
在現在社會,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農村經營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農村經營報告1
改革任務:
繼續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序時進度:
截至目前,全縣流轉土地面積XX萬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新確權面積XX萬畝)的50.1%。已實現全縣土地流轉面積達到50%以上的任務目標。其中,50畝規模以上土地流轉面積達到50萬余畝。
任務成效:
近年來,我縣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積極搭建平臺,建設了19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引導農村土地有序流轉,推進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農村土地流轉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生產基地建設提供了創業平臺,通過農村土地流轉,我縣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農村土地資源和農村勞動力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為全縣農村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一是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可以讓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還可以得到比自主經營更多的收益,既節約了生產成本又解放了農村勞動力,既為農民開辟了穩定增收渠道又提高了規模生產所帶來的單產收益,改變原先的一家一戶分散經營模式,實行規;a、標準化種植、集約化經營,讓更多的`農民得實惠。二是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全縣除種植各類蔬菜40多萬畝外,還拓展到花卉、苗木、中藥材、水果、特種種養殖和休閑觀光等領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明顯提升。
具體做法:
1、量化目標任務,納入鄉鎮年度綜合考評。
一是鄉鎮建立規模流轉50畝以上大戶數據庫,實行跟蹤動態監管。
二是建設了XX縣土地流轉信息網絡,實現了縣鄉土地流轉信息聯網。
三是及時發布土地流轉供求信息,為流轉雙方搭建了市場交易平臺。
2、繼續加大新型經營主體的政策扶持力度。今年,縣政府出臺了《XX縣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若干政策暫行規定的通知》(X政辦秘〔xx〕xx號),加大了對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特色種養業的獎補力度,進一步激發了我縣農村土地流轉活力。
3、建立XX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為推動全縣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促進農村資源陽光透明運行,縣政府出臺了《XX縣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工作的實施方案》(X政辦秘〔xx〕xx號)和《XX縣農村產權交易管理辦法的通知》(X政辦秘〔xx〕xx號)文件,成立了XX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為下農村步土地流轉合同簽訂、鑒證、評估、備案搭建了很好的平臺。
4、開展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培育活動。通過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培育活動,發展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為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奠定了良好基礎。
5、切實做好“縣、鄉、村”三級調節工作。為切實做好我縣農村土地流轉糾紛調解工作,縣鄉村加大對土地流轉糾紛調處力度,積極化解土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各類矛盾糾紛。
農村經營報告2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現狀
至200x年底,全市頒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446119份,簽訂家庭承包合同452788份,簽訂土地流轉合同13155份,流轉面積17.77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7.8%。主要呈現四個特點:
1、有償流轉租金不高。尤溪縣調查,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以實物支付或以實物折價支付租金為主,以實物或實物折價支付的占75%,以現金支付租金的占22%,不付租金的占3%。租金支付差距大,每畝租金最低為10元,最高為980元,多數在100元以內。
2、流轉以短期為主。據調查,全市土地流轉期限在1年以內的占58%,1-5年的占37%,5-10年的占3%,10年以上的占2%。說明經營權流轉的短期及非穩定性。
3、轉包和出租居多。全市轉包、轉讓、互換、出租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分別為6.91萬畝、1.28萬畝、1.34萬畝、7.53萬畝,分別占流轉總面積的38.9%、7.2%、7.5%、42.4%,其中轉包和出租的'占81.3%。說明農民流轉的大多數是有償的。
4、農民自發流轉為主。從承包地流轉的過程看,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主要是在農戶之間進行,但農戶與企業連片出租、規模經營的比重正在提高。從尤溪縣調查來看,農村中有90%土地流轉操作是在農戶與農戶之間進行,且流轉土地數量小,只有10%是成規模的土地流轉,操作發生在農戶與農業企業之間。
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成效與主要做法
去年我市在xx、將樂縣開展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信貸試點工作。至200X年底,xx縣農村信用聯社通過公司、基金擔保及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等各類形式共發放15.6萬元貸款支持紅豆杉規模種植戶,涉及土地流轉187畝。將樂縣已發放以140畝土地承包經營權作抵押的貸款20萬元。其主要做法是:
1、明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條件和范圍。一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必須是合法流轉取得或通過招標、拍賣和公開協商等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并擁有具備法律效力的權屬證明材料;二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產權關系清晰、合法,村委會或發包方對土地未做“禁止抵押和再流轉”限制。承包經營租賃協議和手續符合國家法規政策;三是抵押期限為《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的承包期以內,同時抵押人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期限應為3年以上,截止信貸抵押之日起,剩余期限不短于2年。
2、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抵押價值認定和抵押登記制度。由貸款人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價值進行認定,認定的一般原則: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價值=年租地平均收益×經營期限+種養物價值。同時明確了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為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信貸業務的抵押登記部門。抵押登記后,還要將情況抄報鄉(鎮)農村土地管理部門和村集體經濟組織備案,以方便農村土地管理。
3、設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的風險防范措施。一是把好貸款用途關,防范信貸風險和用地政策風險。借款人取得貸款必須用于農業開發項目及拋荒地復耕;二是合理確定貸款金額與期限。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金額不超過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認定價值的70%。貸款期限由貸款人按中短期流動資金貸款期限確定;三是建立擔保機制,創新貸款模式。①“公司+土地經營權抵押”,即農業產業化企業是承貸主體,并將企業擁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抵押物,同時企業負連帶責任;②“基金擔保+土地經營權抵押”,即行業設立基金,由基金擔保和經營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共同擔保以獲得貸款,擔保責任由基金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按約定比例分擔;③“土地承包經營權作股權抵押”,即兩個以上經營戶以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股權成立聯營公司,把股權作抵押申請貸款;④直接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為抵押取得貸款;⑤其他符合法規的貸款模式。
4、政府支持,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提供組織保障。XXX縣政府下發了《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的實施意見》,對農村土地流轉進行了規范,成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介組織,在試點區域建立鄉(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和村級土地流轉服務站,以協助抵押權人對經營權抵押的土地進行管理和流轉,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信貸業務試點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利弊分析
(一)有利因素
1、增加農村融資渠道,突破農業融資的“瓶頸”制約。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突破了農村土地不能作為抵押物的瓶頸制約,使經營戶認識到土地不僅是一種生產生存的資源,還可以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參與融資,既可提高農戶保護土地的意識,也可為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解決資金不足問題提供有效的途徑。
2、促進土地合理流轉,實現土地、金融等各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通過流轉,改變了傳統簡單生產模式,農村土地逐步向集約和規模方向發展,有效提高土地的產出率和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同時,一旦抵押人出現貸款違約,銀行可以將經營權及附著物一起進入土地流轉市場拍賣轉讓,土地資源的配置將更加合理。
3、推動了農業產業化和農村金融業的發展,實現了雙方互利多贏。土地經營權抵押信貸業務的開辦,一方面促進了土地的合理流轉和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另一方面,引導金融機構改變了過去以小額信貸為主的單一信貸模式,吸引了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農村經濟建設中去,從而推動了集約化金融模式與小額信貸等農村金融發展多元模式的形成。
4、解決了農民特別是種養大戶擔保難的問題。由于經營大戶生產成本投入大,資金缺口較大,對信貸資金需求迫切,通過設定土地經營權抵押信貸,可以支持其開展生產種植,從而方便土地集中使用,使拋荒的耕地重新得到利用和開發,提高土地利用率。
農村經營報告3
為了加強政協委員與提案辦理單位的交流溝通,督促提案的辦理落實,根據市政協工作安排,9月初,市政協副主席白生瑞帶領市政協提案委員會、提案者、部分政協委員和市政府督查室等部門負責人,赴市農業局及寶塔區南泥灣等鎮就115號提案《關于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杜絕耕地閑置荒蕪現象發生的建議》進行了專題調研督辦,現就調研督辦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狀:
近年來,我市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和市政府《關于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意見》精神,把農村土地流轉工作作為深化農村改革,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基礎上,按照“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的總體思路,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有序流轉。據統計,截至20xx年6月底,全市共流轉土地55.82萬畝,流轉率12.9%。
。ㄒ唬┝鬓D形式靈活。土地流轉形式,主要以轉包、出租、互換為主。其中轉包35.5萬畝,占總流轉面積63.6%;出租16萬畝,占總流轉面積28.7%;互換2.7萬畝,占總流轉面積4.8%;轉讓0.3萬畝,占總流轉面積0.5%;股份合作0.9萬畝,占總流轉面積1.6%;其他形式0.4萬畝,占總流轉面積0.7%。
(二)流轉模式多樣。以農戶為主體雙方自愿協商流轉,占流轉總面積的79.9%;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平臺組織流轉,占流轉總面積的12.2%;以企業為主體規;赓U流轉,占流轉總面積的4.8%;流轉入其他主體的,占總流轉面積的2.8%。
。ㄈ┝鬓D措施得力。市政府于20xx年3月正式下發《關于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意見》(延政發[20xx]19號)文件,明確了我市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具體措施。各縣區也出臺相應激勵政策,通過直接補貼獎勵流轉戶、補貼扶持水電路基礎設施建設、出臺扶持主導產業政策、獎勵引導新型經營主體等措施,促進土地流轉。志丹、甘泉、黃龍等縣根據市政府的文件精神結合各自的實際,出臺了較為詳細、具體的補貼、獎勵措施,加快了土地流轉工作。
(四)宣傳工作到位。充分利用報紙、網絡等各種新聞媒介,宣傳中、省、市農村土地承包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相關法律法規,讓農民充分了解土地流轉的有關政策,消除心理疑慮,切實做到自愿流轉,放心流轉。
。ㄎ澹┝鬓D服務體系較健全。依托縣、鄉農經站、農綜站,成立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健全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完善縣鄉村三級服務和管理網絡。據統計,全市60%的鄉鎮成立了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各縣區也成立了土地流轉仲裁委員會,為流轉雙方提供信息發布、政策咨詢、合同簽訂、價格指導、調解土地流轉糾紛、化解矛盾等服務,切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制定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文本》,從流轉的期限、價格、兌付方式、以及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等方面進行規范,分別由縣鄉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部門統一管理,做到管有人、存有地、查有序。
。┬滦娃r業經營主體初具規模。重視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農戶穩步擴大經營規模,發展家庭農場,引導土地流向農業經營主體,有效解決土地“非糧化”“非農化”的問題。截止6月底,全市農業部門認定家庭農場634家,創建各類農民合作社2829個,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8家。
通過土地流轉,有力地推進了我市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20xx年蘋果面積達到350萬畝,預計蘋果產量285萬噸。蔬菜播種面積40萬畝,其中設施蔬菜面積達26.2萬畝,預計蔬菜產量125萬噸。累計啟動建設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示范園區100個,帶動發展縣級園區78個,覆蓋36個重點鎮、百個新型農村社區。共引進新品種513個、新技術281項,累計培訓農民19.8萬人次,實現農業總產值19.6億元,園區農民人均收入普遍高于當地平均水平20%以上。20xx年上半年,全市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8.89億元,增長3.7%,較第一季度增長0.8個百分點,增速位列全省第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2元,高出全省530元,增長9%左右,高出全國增速約2.3個百分點。
二、存在的問題:
。ㄒ唬┩恋亓鬓D規模較小,發展緩慢
受地理環境影響,我市集中連片、平坦開闊適宜發展現代農業的地方有限,農民不能完全使用農業機械,依靠人力耕作較多,致使我市農村土地流轉規模不大。加之缺乏對農民利益的保護機制,流轉業主一旦經營上出現問題或擅自改變土地用途,常常會給參與流轉的農戶造成經濟損失,加之沒有有效的補償辦法,風險全部由農民承擔,導致農民對流轉土地存在很多顧慮。
。ǘ┩恋亓鬓D服務機構尚不健全。缺乏信息發布、查詢土地流轉信息的.網絡平臺,供求雙方信息溝通不暢;指導體系服務平臺不健全,人員編制不足、經費少、工作開展受制約,雖然目前有的縣鄉成立了農村土地流轉機構,但除了吳起、子長以外都是掛靠農經或農綜部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土地流轉速度。
。ㄈ┺r村社會保障體系不夠完善。目前,我市農村的養老、醫療、社會救助、低保保障體系基本健全,但總體來說保障水平不高,不能徹底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農民仍然把土地作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民流轉土地的積極性,影響了我市土地流轉速度。
。ㄋ模┝鬓D合同不夠規范。沒有真正的建立起規范的土地流轉工作機制和合同簽訂、簽證工作程序,容易引發矛盾糾紛。目前的土地流轉大多是農民與業主間的自愿自發行為,由于政府及部門主動介入少,農民對土地流轉環節了解不足,合同簽定隨意性大,加之條款不完善、不到位,缺乏監管,極易埋下糾紛隱患。流轉方式以轉包、租賃為主,合作制、股份制占比少。農民分享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成果的分配機制和分享土地價值增長的市場價格機制均不夠完善,農民的長期權益難以保障。
三、幾點建議:
(一)加強財政獎勵和資金扶持力度。進一步制定出臺具體的財政扶持政策,設立土地流轉專項資金,用于對從事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業的家庭農場、經營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村經營主體,落實以獎代補政策和土地流轉補貼。加強金融信貸支持;完善保險政策,增強家庭農場防范自然和經營風險能力。
(二)鼓勵創新土地流轉形式。積極探索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的有效實現形式,允許通過健全擔保機制,穩步放開家庭承包方式獲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經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同意允許流入方質押流轉合同,以拓寬農業生產經營者的融資渠道。鼓勵農民在自愿基礎上開展互換并地、分家不分地。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在土地出讓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資金,用于鼓勵進城農戶長期流出土地,使留在農村的勞動力種更多的地。
。ㄈ⿵娀瘷C構隊伍建設。建議以農經站為依托逐級成立農村土地流轉管理指導中心,賦予其集體土地資產管理監督,土地流轉信息、價格、法律指導公益職能,并在有關政策中予以明確。同時,建立土地流轉信息服務平臺、土地流轉市場價格評估體系和產權交易平臺,為農村經營制度創新、產權制度改革提供保障,為承包農戶、規模經營主體提供政策咨詢、信息溝通、價格評估等服務。要把土地流轉合同簽訂、鑒證、管理納入農村集體土地監管的日常工作,制定簡便快捷科學的工作機制,實現規范化合同文本普及使用和流轉合同的全面監管。
(四)在確權基礎上,加快流轉步伐。年底前我市將全面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它將有效解決二輪土地承包期間存在的地塊、面積不準、四址不清、證實不符等問題,從而打消農民不愿流轉土地的后顧之憂。充分運用確權的機遇,通過土地質量極差補償機制,鼓勵農民開展土地置換,引導農民放心流轉土地,杜絕耕地閑置荒蕪,加快流轉步伐,解決土地“零碎化”,擴大規模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
農村經營報告4
市農委:
為建立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農村產權制度,切實推動農村資產資本化,按照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的統一步署和工作要求,區農發局認真貫徹落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相關文件精神及政策規定,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科學操作,穩步推進,全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已在6月30日前如期完成,為確保確權頒證質量,實現改革目標,按照區產改辦的要求,我局已于7月7日至11日組織了單項檢查驗收,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情況
(一)總體情況
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情況復雜、工作量大,關系到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為了保質保量完成此次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區農發局成立了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涉及部門務實抓,鎮、村、組三級合力推動,任務到人,責任到人,采取“白+黑”、“5+2”、“人歇機不歇”等工作措施和工作方式,全面完成了任務。全區12個街鎮鄉共100個村(社區),1466個村民小組,其中應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的村98個、組1297個,涉及農戶77410戶。截止到6月30日,已確權頒證了98個村,1297個組,77410戶農戶,頒證率達100%,具體是:龍泉街道11個村(社區),112個組,6978戶農戶;大面街道10個村(社區),137個組,8583戶農戶;同安街道8個村(社區),100個組,5353戶農戶;十陵街道5個村(社區),36個組,2669戶農戶;洛帶鎮8個村(社區),89個組,5095戶農戶:柏合鎮14個村(社區),199個組,11412戶農戶;西河鎮11個村(社區),171個組,11614戶農戶;黃土鎮6個村(社區),119個組,8843戶農戶;洪安鎮3個村(社區),70個組,4979戶農戶;茶店鎮8個村(社區),113個組,4973戶農戶;山泉鎮7個村(社區),80個組,3839戶農戶;萬興鄉7個村(社區),71個組,3072戶農戶。此次產權制度改革確權頒證覆蓋面達到100%。
。ǘ┚唧w做法
1、建立機構,落實責任
農發局組建了由局長楊偉擔任組長、各副局長擔任副組長、各科室相關負責人組成的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小組,并抽調相關工作人員具體負責全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建立工作人員分片包干制度、聯席會議制度、信息報送制度和督查通報制度。具體工作人員每天深入街鎮鄉、村、組指導工作,了解情況,收集問題,每周反映一次工作進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討論確權中出現的問題,形成議決材料,及時統一印發到各街鎮鄉及時指導確權工作。
2、廣泛宣傳,做好動員
在全區范圍內通過各種方式作廣泛宣傳動員,重點是把"長久不變"和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精神、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用益物權權能和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農村承包土地實測確權、耕地保護基金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給干部群眾,尤其是村組干部和農戶,破除畏難情緒,統一思想認識。
3、開展培訓,增強能力
20xx年6月16日,我局召開了全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會議,參會人員為各街鎮鄉分管領導、產改辦、農辦等人員,培訓主要內容是確權頒證程序,土地調整承包程序,土地承包合同、登記薄、申請書、權證登記表等紙質文檔的規范填寫和電子文檔的規范錄入,實測數據的使用以及打證等,并多次下鄉針對各鄉鎮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詳細的指導。
4、規范程序,妥處矛盾
。1)各街鎮鄉成立確權頒證工作小組,組織人員專項負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階段的工作,建立內部責任機制,制定工作方案和操作細則,確保工作按時按質如期完成,建立街鎮鄉、村(社區)、組、社員代表多級聯動機制,街鎮鄉領導聯系村(社區),村(社區)干部聯系村(居)民小組,組長和社員代表聯系農戶,公布具體聯系單位和人員的聯系方式,方便群眾直接咨詢。
(2)各村民小組依法成立確權承包工作小組。確權承包工作小組采取召開社員大會,五戶一選或十戶一選的方式無記名投票公選,由既有公心又敢于為民代言的議事代表組成,全程參與確權事務。其主要職責是展對人地情況清理核實,全面收集整理二輪延包沉積的矛盾和問題,自治解決村民矛盾和問題;在對所有問題都有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的基礎上,形成農村承包土地確權承包初步方案并交由確權承包小組議定。
。3)嚴格按照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國土局市農委關于XX市農村承包土地實測辦法的通知》(成辦發[20xx]85號)精神,區國土、農發部門及各街鎮鄉分工負責,村組及農戶配合,實測單位以農戶為基本單位,將其承包土地地塊實測面積采用人工丈量落實到工作底圖上并編號,地塊實測面積以村民小組及圖斑面積為基礎進行控制,經公示無異議,村民簽字認可后,由區農發局按照相關程序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同時,區國土部門的實測工作與區農業部門的確權頒證工作做到了同步進行,公示無異議,村民簽字認可后一個村組,就確權頒證一個村組,并做好移交的時間和數量的記錄,對移交數據有問題的及時反饋區國土部門進行修改完善。
(4)嚴格監督,加強檢查。為積極穩妥推進全區農村承包土地確權工作,檢查督促確權工作的`全面完成,要求各相關街鎮鄉和人員必須做到:一是街鎮鄉必須按時按質向我局報送確權必須的文檔和信息;二是指定專人負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階段工作的進度收集、匯總及上報、存在的問題和工作典型、實測確權工作可能引發的不穩定因素等;三是不定期走訪各街鎮鄉進行實地查驗,及時了解掌握確權工作進展情況;四是對各街鎮鄉確權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糾紛及時落實相關人員進行調處和化解。
。5)好的做法和典型經驗
在具體工作中,通過不斷模索,總結出一些經驗:
、儇熑蚊鞔_。在區委、區政府召開全區產改工作動員會后,區農發局立即召開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工作會,將具體工作和責任落實到人頭。
、趨f調到位。區農發局、各街鎮鄉、村組間加強溝通與協調,權頒證中出現的矛盾糾紛,按照農民意愿、屬地原則妥善化解矛盾,為保障確權頒證工作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垡婪ù_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受法律保護的物權,事關農民的基本生存和農村穩定,在確權頒證時必需符合《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要求的程序方可生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實測確權面臨一輪承包和二輪延包以來農村的人地矛盾和遺留問題等,都必須在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框架下,"還權賦能"。
、茏鹬孛褚狻W鹬剞r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選舉群眾代表,確權方案的制定,解決各類矛盾和問題,涉及承包土地調整等重大事項都要在法律法規允許條件下,嚴格按照村民自治的程序和要求辦理,保障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實測確權不吃"夾生飯"。
二、自查工作開展情況
按照區產改辦的要求,根據《XX市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確權頒證工作檢查驗收實施辦法》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相關政策規定,區農發局7月7日至11日組織了單項檢查驗收。具體情況如下:
(一)檢查組織。為了開展好檢查驗收工作,區農發局印發了《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檢查驗收實施辦法》(龍農發[20xx]96號)文件,邀請區國土局和抽調局機關、各街鎮鄉共38名人員,分三個包片組,每個包片組負責4個街鎮鄉開展工作。
。ǘz查方式。每個街鎮鄉隨機抽查4個村,通過查驗頒證情況、五個一致情況、檔案建立情況的方式進行。
。ㄈz查內容。檢查驗收內容主要包括“五個一致”、“應確盡確”、“程序規范”三個方面情況。
1、“五個一致”情況。主要是確權頒證、耕;鸢l放是否做到土地、臺帳、證書、合同、耕;鹞鍌一致的情況。
2、“應確盡確”情況。主要是落實全區承包地是否做到應確盡確的情況。
3、“程序規范”情況。主要是按照前期準備、召開動員大會、組織調查測繪、結果公示、異議處理、測繪結果登記、方案議決、申請頒證、頒發證書、耕保基金發放的工作程序,規范開展確權頒證工作的情況。
(四)檢查措施
1、確定抽查樣本。檢查驗收組根據被檢街鎮鄉的具體村民小組名單,隨機抽取4個村(含涉農社區),在被抽取的村(含涉農社區)中隨機抽取2個村民小組,每個被抽取的村民小組抽查10戶農戶。若抽取的樣本量低于上述數量標準,則新增抽樣數量以保證抽查樣本數。被檢街鎮鄉提供被抽查村民小組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臺帳、耕地保護基金發放臺帳、土地承包合同、耕地保護合同、實測相關圖(表)等資料。
2、查驗頒證情況。到被抽查的村民小組隨機抽取3個承包地塊,查驗對應農戶是否領到承包經營權證。若已頒證則進行下一步即“五個一致”情況檢查;若未頒證則該抽查樣本不合格(因權屬有爭議,或權屬主體、客體正在發生變動,或本人自愿放棄等造成未能確權頒證,以及文件、紀要明確規定的其它不確權頒證的情況除外)。
3、查驗“五個一致”情況。查驗被抽查的承包地塊、登記臺帳、證書、合同(土地承包合同、耕地保護合同)、耕;鹕婕暗降霓r戶、地塊編號、四至界限等權屬登記要件是否一致。一致則該抽查樣本合格;若存在不一致現象則該抽查樣本不合格。
4、形成單項檢查驗收報告。被檢街鎮鄉抽查的全部農戶及承包地樣本檢查驗收合格,則該街鎮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檢查驗收合格;否則為不合格,責成該街鎮鄉對該項工作整改,直至合格。
三、自查結果情況
檢查驗收共抽查了47個村,94個組,940戶農戶,282塊地,通過各包片組成員的認真檢查驗收,并對照檢查驗收標準,具體情況為:
。ㄒ唬┪鍌一致情況
被抽查的940戶農戶中,土地、合同、臺賬、權證、耕;疬_到一致的為940戶,合格率為100%。
。ǘ⿷_盡確情況
被抽查的地塊共282塊,合格的地塊數為282塊,合格率為100%。
。ㄈ┏绦蛞幏肚闆r
被抽查的94個組中,94個組的檔案資料全部收集齊全,合格率為100%。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ㄒ唬┳龊酶;饠祿霂旃ぷ。指定專人負責耕;鸬娜霂欤凑杖霂煲螅e極認真的配合區國土局、各街鎮鄉繼續開展好此項工作,切實保障全區耕;鹑霂彀磿r按質完成。
(二)做好“回頭看”工作。按照土地、合同、臺帳、權證、耕保基金五個一致要求,加強對各街鎮鄉的業務指導,并開展一戶一戶的拉網式的檢查,切實保障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達到五個一致。
。ㄈ┳龊么_權頒證檔案的建立工作。按照市、區檔案建立的要求,做好檔案的收集、整理、裝訂、歸檔工作。
。ㄋ模┳龊么_權頒證檢查驗收工作。按照市農委、市國土局《關于印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檢查驗收實施方案〉的通知》(成農辦[20xx]109號)要求,對照檢查驗收的標準,積極開展自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切實做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檢查驗收的相關工作。
農村經營報告5
農村信用社扎根農村,服務“三農”,是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主力。農村信用社的健康發展,直接關系到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關系到農民增收,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20xx年2月10~24日,筆者在河南省許昌市就縣域金融服務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許昌市地處中原,農業人口367萬(占全市總人口的83。9%),農業以種植業為主,在傳統農業地區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調查發現:當前農村信用社經營已出現轉機;如果能夠妥善處理一些深層次矛盾,農村信用社將能夠走上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一、農村信用社經營已出現轉機
20xx年以來,在人民銀行的指導下,農村信用社以小額信貸為突破口,轉變經營觀念,調整經營思路,嚴格內部控制制度,強化風險防范,經過廣大員工的共同努力,其經營終于走出了低谷,呈現出良性發展的勢頭。
通過“一戶一證、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辦法,大力推廣小額農戶信用貸款。到20xx年12月底,全市農村信用社共發放農戶小額貸款證(卡)16,379戶,評定信用村49個,評定信用鎮1個,累計發放小額貸款105,169次,累計投放小額信用貸款24,381萬元,小額信用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18,239萬元。通過“一次核定、兩年有效、限額授信、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辦法,全面推行“農戶聯保貸款”。在自愿的基礎上,5~10家農戶或個體私營戶組成聯保小組,相互進行貸款擔保,大大降低了信用社貸款的風險,推動了信用社貸款的投放。20xx年,全市已建立農戶聯保小組25,000個,累計投放“小額農戶聯保貸款”156,960次,共發放貸款10,833萬元。
大力開展“一聯、三送、兩促進”活動(即每個信貸員聯系100家農戶,為農民送資金、送技術、送信息,促進農民增收、促進信用社增效)。20xx年,全市農村信用社共聯系農戶113,693戶,為農戶送資金26,563萬元、送信息84,569次,受到農民的普遍歡迎和熱烈擁護。
小額信貸業務的開展,使農村信用社的貸款業務保持了高速增長勢頭。在國有商業銀行退出縣域經濟的大環境下,農村信用社在對農信貸投入中發揮了主導性作用。據統計,在許昌市20xx年對農業的新增貸款中,農村信用社貸款所占的比重高達99%!農村信用社的資金投入,加快了禹州市中藥材園區、襄城縣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區等“一園九區”的建設步伐,推動了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了農民收入。發放小額貸款的工作量比較大,但利差大、風險小。把工作重點轉到發放小額貸款上,降低了農村信用社新增貸款的風險,提高了貸款資產質量。據統計,許昌市轄區內農村信用社發放小額貸款的不良資產率只有1%。即便出現信用風險,經過努力,其本息大部分還能最終收回,貸款損失率很低。工作重點的轉變還帶來了經濟效益的提高。1999年,全市96家信用社中(6個聯社、91個法人社),共有71家信用社經營出現虧損,累計虧損9029萬元;盈利信用社只有25家,共盈利212萬元。但到20xx年底,全市100家信用社(6家聯社、94家法人社)中已有74家實現了盈利,共盈利1041萬元,較1999年增加819萬元。而虧損信用社家數已下降到26家,虧損額也下降到2615萬元,較1999年減少6414萬元。預計20xx年,全轄區贏利農村信用社將增加到82家,虧損信用社下降到18家。盈虧軋差后,全轄區農村信用社預計虧損額降將進一步下降到650萬,比上年減少約60%。
與此同時,隨著監管力度不斷加強,農村信用社的內部控制制度、風險防范制度也不斷趨于完善,風險意識、經營意識不斷加強,原來那種忽視經濟核算、忽視利潤指標的粗放經營方式和經營理念已初步得到扭轉?梢哉f,目前農村信用社的經營活動已出現了轉機。
二、困擾農村信用社發展的深層次矛盾
農村信用社經營出現轉機,決不意味著其未來的發展道路就是平坦的。當前,尚有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在困擾著農村信用社的進一步發展,這些矛盾主要是:
(一)不良貸款比率偏高、歷史包袱沉重。據統計,到20xx年底,許昌市轄區內農村信用社共有不良貸款190,630萬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51。49%。這一比例不僅遠遠超過國際銀行界通行的標準,也大大高于國有商業銀行的水平。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有:與農業銀行脫離代管關系時,農業銀行有意識地轉嫁風險貸款;城市信用社、農村基金會并入信用社時,也把部分不良資產帶入了農村信用社;90年代初“上項目熱”和“開發區熱”時,農村信用社受地方行政干預,為了配合“大局”而發放貸款;企業惡意逃廢、懸空信用社貸款;以及經營不善等。不僅如此,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國家曾規定要對居民儲蓄存款實行保值補貼,但貸款利率卻沒有相應提高!皣页稣摺⒔鹑跈C構買單”的結果,就是保值補貼成了農村信用社的沉重包袱,據統計,僅保值儲蓄一項,農村信用社就多增加利息支出7,198萬元。在不良資產和政策性包袱的重壓下,農村信用社長期處在嚴重資不抵債的艱難境地。由于不能獲得投資回報,廣大農民不愿意向農村信用社投資入股。再加上地方政府受財力所限,難以大量投入,農村信用社的資本金得不到補充,法人治理結構得不到改善、科學的管理體制不能建立起來,真正的經濟核算更是難以得到貫徹。信用社的持續發展能力因此而受到嚴重影響。
。ǘ┕芾砣狈`活性,自主經營受到壓抑。對農村信用社而言,人民銀行目前承擔著監管者和托管者的雙重角色。做為監管者,人民銀行審查農村信用社高管人員的任職資格、督促其建立內控制度和風險控制制度、檢查其經營的合規性和會計報表的真實性。作為托管者(行業主管部門),人民銀行又指導農村信用社開展業務(如轉向發放小額信用貸款等)。但這兩種職能是相互沖突的。為了減輕監管方面的壓力,人民銀行就具有了抑制農村信用社活力的傾向。目前,農村信用社的編制乃至服務網點的調整,均須人民銀行層層審批,費時費力,不利于信用社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及時調整金融服務。就具體業務而言,許多特色農業(如花卉、藥材)的生產周期超過1年,但小額信貸通常規定貸款期限不超過1年,難以完全適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ㄈ┛h域資金大量外流,經營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國有商業銀行的退出,為農村信用社開展經營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但也帶來了資金大量流出的問題。由于收縮放款,國有商業銀行的縣級分支機構只得把大量閑置資金上存,再加上郵政儲蓄的吸存,就形成了縣域經濟資金大量外流的局面。據統計,近5年來,許昌下轄各縣(市)資金流出規模平均每年增加41,547萬元。特別是1999年以來,資金流出量每年都在增加,20xx年和20xx年的增量甚至達到7。9億元和6億元的高水平。由于資金大量外流,農村信用社的發展不得不嚴重依賴政策性貸款的支持。據統計,20xx年全市農村信用社凈投放的農業貸款(56,312萬元)中,將近60%(32500萬元)為上級下發的政策性貸款。不僅如此,社會上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有誠信觀念不強,信用體系不健全、企業變相逃廢債務乃至執法不嚴的問題,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贏了官司卻輸了錢”的現象。
(四)管理水平低,員工素質難以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由于農村信用社的特殊性質,在計劃經濟時期,很少有正規大學的畢業生分配到農村信用社工作。當有可能通過“雙向擇業”引進所需人才的時候,農村信用社則因經濟效益差、工資福利水平低而難以招募到業務發展所急需的人才。這樣就形成了農村信用社員工素質偏低的局面。據統計,許昌市轄區內6個信用聯社、100個法人社24,549名正式員工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員工只有22人,具有大專學歷的員工僅有402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屬于函授和自學性質,其專業方向與其所從事的工作無直接關系)。相關專業知識的缺乏和經濟實力的薄弱,直接制約了農村信用社對現代技術的采用。目前,農村信用社大部分還是手工操作,這不僅導致效率低下,還使先進的管理技術和風險控制方法難以得到應用,從而導致管理上出現盲區和潛在漏洞。
(五)規模小,創新能力差,服務水平落后。雖然信用社共同出資成立了縣信用聯社,并由信用聯社對各信用社行使管理職能,但農村信用社是基本的經營核算單位,更是獨立的企業法人。目前,農村信用社的經營范圍通常只覆蓋一個鄉(鎮)。過小的轄區、偏低的員工素質決定了各信用社乃至信用聯社的創新能力很差,難以適應急劇變化的社會、經濟環境。因此,在防范金融風險、制定內部管理制度、確定操作規程、引入現代管理技術、乃至加強相互協調和合作等方面,信用社都嚴重依賴外部力量(如人民銀行等)的幫助和推動。目前,在人民銀行的指導下,農村信用社防范、控制信用風險的制度已經初步建立,但對于如何防范來自利率波動等方面的風險,農村信用社則沒有相應的整體化思路。另外,由于經營網點覆蓋范圍過小,農村信用社的匯兌業務必須通過層層代理才能實現。一筆匯兌業務,由農村信用社辦理,通常需要3天,而國有商業銀行當天甚至幾分鐘之內就能辦妥。匯路不通暢、匯票簽發難已成為制約其對公服務的突出因素。
三、對策性建議
當前,伴隨著金融組織結構和經營戰略的大調整,農村信用社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但只有解決了上述深層次矛盾,農村信用社才能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三農”、服務于社員。
。ㄒ唬┟鞔_農村信用社的商業化發展方向,適時推進對農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目前,我們仍把農村信用社定位為“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社員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但實際情況卻是:(1)從資本金構成看,由于農村信用社存在大量不良資產,農民和經濟實體并不愿意入股信用社,農村信用社的資本金多來自政府投資和職工入股;(2)從監管角度看,農村信用社所適用的,也是商業銀行的監管標準(如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資本充足性分析、流動性分析、收益分析等);(3)從歷史經驗看,產生巨額不良資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忽視了經濟核算的極端重要性;(4)從國際經驗看,財務上的可持續性是小額信貸機構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而所謂財務上的可持續性,就是指小額信貸機構的經營收入(包括政府補貼)在彌補經營成本之后還有適當盈余。因此,應當明確農村信用社的商業化發展方向。在對其歷史負擔進行適當處理之后,通過股份制改造,把農村信用聯社改組為商業性的小型金融機構,同時取消各信用社的法人資格,變兩級法人為一級法人。
。ǘ┎扇〈胧,解除農村信用社沉重的歷史包袱。前面已經提到,農村信用社的歷史包袱和不良資產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據統計,在許昌市,僅支持“上項目熱”和“開發區熱”、城市信用社和基金會歸并、農行轉嫁所產生的不良貸款就達168,431萬元,占不良貸款余額的88。36%。對于國有銀行因政策、體制原因而形成的歷史包袱,國家已采取了剝離措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政府對農村信用社的'政策性、體制性不良資產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要求其自行消化,就會人為形成一個對農村信用社極不公平的外部環境。進一步講,完全靠擴大存貸款利差、用信用社的盈利消化這些歷史負擔,不僅需要較長時日(甚至還會出現信用社的微薄利潤不足以償付不良資產的巨額利息,最終導致歷史欠賬越滾越大的現象),而且其實質是把農村信用社的歷史包袱轉嫁到農民頭上,這和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是直接相悖的。
。ㄈ檗r村信用社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1)適當放寬對貸款利率上浮的限制。小額信貸方式靈活多樣,手續簡便,但其交易成本相對較高,適當提高貸款利率上浮界限,可以使小額信貸在彌補經營成本之后,仍能保持一定的盈利,從而增強其自主發展的能力;
(2)多渠道拓寬信用社的資金。具體措施包括:使支農再貸款規模與資金流出量相掛鉤,建立起支農再貸款持續增長的機制;減免農村信用社的儲蓄利息稅;允許農村信用社適當提高儲蓄存款利率;允許條件較好的農村信用社進入資金市場等;
(3)優惠的財政稅收政策。具體包括:適當減免農村信用社的營業稅和所得稅,放寬對核銷貸款損失的限制等;
。4)適當增加農村信用社的經營自主權。在強化管理、嚴控風險的前提下,適當增加農村信用社在用人、網點設置方面的自主權;增加其在利率、貸款期限的自主權。
(四)成立。ㄊ校┘壍男袠I協會,切實加強對農村信用社的業務指導,提升農村信用社的業務水平。新的行業協會將承擔人民銀行對農村信用社的業務指導職能,具體負責全。ㄊ校┓秶鷥绒r村信用社(或小型金融機構)的人員培訓和提高、與。ㄊ校┩饽酥羾馔械慕涣、推廣新技術和新的管理方法、制定行業經營管理規范、政策調研和業務指導等事項。
。ㄎ澹┻M一步凈化農村信用環境。要加快社會征信體系建設;加快建立貸款擔保機構;加大打擊逃廢債務行為的力度,在全社會營造“守信光榮、欠貸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
農村經營報告6
3月18日,市長陶xx主持召開市長辦公會議,xx市農村信用社經營改革情況的匯報,并就有關工作進行了研究,F紀要如下:
一、會議認為,市農村信用社自去年啟動產權制度改革以來,不斷加強管理創新,加大改革力度,各項業務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截至去年年底,各項存款增幅在全省農村信用社系統排第3位,各項貸款增幅在全省農村信用社系統排第1位;今年元至2月份,農村信用社正確理解國家xx觀調控政策,積極調整發展思路,加快產權制度改革步伐,存貸款市場份額在全市金融系統均排前3位。這些成績的取得,既堅定了市政府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決心,也堅定了農村信用社廣大干部職工對農村信用社改革成功的信心。
二、會議指出,市農村信用社今年要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管理、服務力度,外樹形象,內強管理,加快發展,重點抓好市場營銷、服務質量、風險防控、貸款投放、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力爭各項業務在去年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再上新臺階。
三、會議就有關工作明確如下意見:
(一)xx開發區、xx開發區、各街辦及市直部門的相關貸款一并征地置換。具體安排如下:xx區用于置換的地塊位于花湖開發區葫蘆湖以北、xx大道西側,面積約190畝;xx區用于置換的地塊位于xx湖xx大道以西、高新六路以南,面積約200畝;梁子湖區用于置換的地塊位于xx湖新區xx大道以北、xx大道以西、行政服務中心以東,面積約230畝;市直部門、各開發區、各街辦集中置換的地塊位于xx鎮銀山村和余山下村,面積約370畝。上述土地的征地工作要同時加快推進。
(二)市直各有關部門要迅速啟動征地程序。征地確權工作專班由市國土資源局黃如輝、市規劃局李全、市房產局汪祖明、市城投公司趙德榮、市國資局瞿貴芳、市農村信用社張金軍組成,專班成員要各司其職,互相配合,加快推進征地工作。
(三)鑒于我市今年用地指標不足,會議明確由嚴國本副市長出面商請省信用聯社與我市共同向省政府請示,專項報批市農村信用社征用1000畝土地的指標。
(四)關于xx湖新區的土地征用問題,由嚴國本副市長商請省信用聯社領導分別與省聯發投公司領導進行溝通,爭取支持。
四、會議要求,市農村信用社要按照《xx市深化農村信用社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要求,倒排日期,明確任務,對土地置換、房產土地確權、引進投資者等工作要同時統籌推進,提高工作效率;各區政府要從大局出發,全力支持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對已確定的置換地塊,要嚴格控違,禁止周圍村民搶種搶建,辦理征地手續時,要積極配合,做好村民拆遷的協調工作;市財政、國土、規劃、房產、城投等部門要采取超常規操作模式,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加快工作進程,盡量縮短時間,確保土地權證在6月底前辦完;市人行、銀監分局要對農村信用社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工作給予全力指導,積極幫助引進投資者,同時要向上級部門爭取政策支持,確保農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順利推進。
xxx
20xx年xx月xx日
農村經營報告7
在前段時間對無照經營的調查摸底工作中,筆者對農村工商所轄區無照經營的情況進行了深入的了解,現對無照經營的現狀,原因及應采取的對策淺議如下:
一、現狀
農村工商所轄區的無照經營戶主要在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的街道、集貿市場、居民區。無照經營較集中的行業有:小百貨、小飲食、副食、理發等,經營范圍多數要求必須經過前置許可審批,呈現出規模小、成本低、營業額少、零星分布的特點,無照經營的現象十分普遍。無照經營戶占經營戶總數的`比例相當大,有的鄉鎮,無照戶的數量甚至超過了有照戶,而且有擴大蔓延的趨勢,可謂問題嚴重,形勢堪憂。
二、原因
通過對無照經營戶的深入調查了解和行業特點、人員結構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ㄒ唬
從業人員的法制觀念淡薄,自覺申辦營業執照的意識不強。大部分無照經營戶沒有認識到無照經營是一種違法行為,認為自己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養家糊口視為天經地義的事,完全是個人行為,用不著國家和政府來管,不必辦理營業執照,只要交齊“皇糧國稅”(稅收)就行了,誰也管不著。由于意識上存在偏差,根本就沒有把營業執照當成一回事,更談不上自覺主動地申辦了。
。ǘ
小本買賣,老年人經營戶較多,增加了辦照的難度。在鄉鎮很多無照經營戶營業額少,規模小,而且一般是從事小百貨,小副食經營的老年人,或者是利用自己門面做點小買賣的非正規“生意人”,他們有自己的主業,擺攤設點只是副業,要求他們辦理營業執照,難度相當大。
。ㄈ┑胤奖Wo主義嚴重,干擾行政執法,影響辦照率提高。鄉鎮一級與農村和農民緊密相連,傳統的宗族思想根深蒂固,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工商部門在行政執法過程中面臨著來自農村宗族勢力和守舊勢力的嚴重干擾,阻力重重,查處取締無照經營困難很大。由于違法經營行為得不到及時查處和打擊,造成群起而效仿的局面,無照經營現象愈發蔓延。
。ㄋ模┕ど滩块T力量單薄,人手不夠,加上工作任務繁重,經費沒有保障,致使出現監管不到位的情況,F在農村所人員嚴重不足,一個所管轄幾個鄉鎮,線長面廣,而農村經營戶大多較分散,憑幾個人的力量顯然不夠。加之工商部門雖然實行了條管,但經費基本還是自收自支,沒有保障,為了保證工資發放和正常運轉,必須把收費放在首位,對無照經營的監管只是“兼管”,監管執法出現漏洞在所難免。
(五)有的前置許可部門不按法定時限頒發許可證,有的對鄉鎮一級的經營戶疏于管理,出現監管死角,還有的甚至只收錢不發證,致使工商部門無法辦理頒發營業執照。
三、對策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認為要使無照經營現象減少甚至基本杜絕應采取以下措施:
。ㄒ唬┘哟笳叻煞ㄒ幍男麄髁Χ龋鰪姀V大經營者的法制觀念。只有增強經營者守法經營的意識,在全社會形成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的濃厚氛圍,主動地申辦營業執照才能成為廣大經營者的自覺行為,無照經營較普遍的狀況才能根本上改變。
。ǘ┤∠麄體工商戶管理費的收取,在財政上對工商部門的經費開支提供全額保障。只有真正實現了“吃皇糧”,工商部門才能真正轉變職能,轉移工作重點,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上來,才能對無照經營現象進行有效查處和打擊。
(三)
在辦照上實行最低營業額“起辦點”制度,即達到了規定的最低營業額才要求辦理營業執照,沒有達到最低營業額的可視為試營業,試營業的期限根據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個體戶的發展情況而定。
。ㄋ模┤幦〉胤秸睦斫夂椭С,以及有關職能部門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ㄎ澹
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堅決按行政許可程序辦事,不能從部門利益出發,為無照經營亂開口子,提供便利條件,對違反程序亂辦事和不按法律規定時限辦事的單位和個人要追究責任,從管理體制上著手鏟除無照經營滋生的土壤。
農村經營報告8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是推進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是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內容的重點任務,對順利推進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何讓群眾放大土地的經營效益,如何把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確立下來,是當前農村工作面臨的新任務、新課題。中央和省、市對土地確權工作出臺了大量的政策和方案,非常及時,非常必要。我縣按照中央和省、市出臺的政策,制定了《**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實施方案》,力求三年內完成全縣農村土地的確權頒證工作。通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局對土地確權工作有以下幾點感觸:
1、農村土地確權是當前加快農業發展的需要。當前,農業產量已達到最高值,傳統模式下增產增收的空間越來越小,投入與產出越來越不成正比,如何減少投入、增加產出是今后農業發展的一大問題,F階段,國家倡導通過農村土地確權推進農村土地有序流轉、發展規模經營,為農業的快速發展指出了一條新的道路,有效突破了制約農業增產增收的瓶頸,滿足了農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2、農村土地確權是實現農民期盼的需要。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民對流轉土地的前景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流轉土地的熱情有了進一步提高,農村土地確權對實現農民土地流轉的愿望提供了嚴格的法律程序上的保障。同時,農民也希望通過確權來明確自己承包土地的權屬。
3、農村土地確權是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的需要。農業要發展,成方連片的規;洜I是重要舉措。要實現規模化經營,就必須要將農民手中現有的土地征集到一起,發展農場式耕作。而實現了農村土地經營權的確權頒證,才能進一步促進農村土地流轉,更好的發展規模經營。
4、農村土地確權是實現兩區同建的需要。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和新型農業產區,需要土地流轉的支持;而土地流轉更離不開土地確權的強力支撐。
5、農村土地確權是整合農業資源的需要。整合農業資源,擴大種植規模,有利于減少水、肥、土地的浪費,降低種植成本,有利于農業的規;C械化發展。而整合農業資源,其前提就必須要對農村土地進行確權,對農民的土地權益進一步明確,讓農民積極支持土地流轉,給農民吃一顆定心丸。
一、主要工作措施
我局作為農口職能部門,擔負著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的重要任務。全局上下高度重視,不斷強化措施、細化責任,下大力度確保確權工作的落實:
1、加強領導,印發方案。印發了《**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領導小組,組長由縣長田理明同志擔任,農牧局、財政局、審計局、農委、國土資源局、政府法制辦、檔案局、信訪局、司法局等單位主管負責同志和各鄉鎮鎮長為成員。辦公室設在農牧局,負責日常工作。
2、開展培訓,廣泛宣傳。一是召開動員會,**年11月4日在加會鎮與王均鄉分別召開了動員會;20xx年4月9日—10日在王常、馬屯、唐林、恩察4個鄉鎮召開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動員。二是組織鄉村干部進行集中培訓,舉辦培訓班xx次,培訓人數600余人次。三是通過廣播、發放明白紙、墻壁大字標語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農村家庭承包地確權的重大意義,爭取做到家曉戶喻,發放土地確權宣傳資料5萬余份。
3、做好土地確權前期工作。農業局購買10臺復印機,抽調20名精干力量,分成兩個小組,由兩位副局長帶隊對加會鎮、王均鄉各村原二輪承包檔案資料進行清理并對戶主身份證和家庭成員戶口頁進行復印。
4、確保規范操作。嚴格按照農業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規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要素編碼規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數據庫規范》及國家和省關于開展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要求規范進行。認真執行農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規、政策,法律、法規、政策有明確規定的,堅持按照法律、法規、政策辦。法律、法規、政策尚未明確規定的,按照民主決策程序,由村組農民集體組織成員討論決定。
5、加強督導。農業局成立了兩個督導小組,分別負責對加會鎮與王均鄉土地確權工作的指導與督查。
總的來說,這項工作得到了群眾的支持,進展順利。
二、工作進展
通過不斷努力,我縣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工作進展位居全市第二:
**年土地確權:加會鎮與王均鄉土地確權已完成了前兩階段工作,進入了第三階段即清查階段工作。已將兩鄉鎮53個村二輪土地承包臺賬、承包合同、經營權證書、土地承包方案等相關原始資料檔案進行整理,填制了發包方調查表、承包方調查表、承包地塊調查表。已制作基礎工作底圖村數53個,已開展外業村數53個,已繪制地塊分布圖村數48個,第一次公示42個村,公示確認簽字完成42個村。
20xx年土地確權:王常、馬屯、唐林、恩察4個鄉鎮現已完成前期準備階段工作,進入了地塊清查階段。王常鄉已實測16個村小地塊。
三、存在的問題
通過總結歸納,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局也發現工作中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村干部對確權登記工作重要性認識程度不高,工作缺乏積極性。
2、二輪土地承包原始資料缺失。部分村二輪土地承包原始資料全部丟失,還原二輪土地延包實施情況比較困難,需耗費較多人力。
3、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部分農戶舉家外出,難以聯系,給調查摸底、指界確認簽字等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4、人、地因素變化大,積累了大量人地關系矛盾。
四、下一步措施
為及時補正上述問題,更好的推進確權頒證工作的開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將采取以下措施:
1、進一步增強鄉鎮干部和村兩委干部工作責任感,利用各種形式,加強政策宣傳,發動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土地確權頒證工作。
2、嚴把質量關,做到發包方調查表、承包方調查表、地塊調查表、地籍圖、公示表相統一。
3、加大糾紛調處力度,落實鄉鎮、村組責任,及時調處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
4、加大協調督導力度。強化督導檢查,穩步推進實施,縣鄉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我縣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按時完成。
農村經營報告9
受區政府委托,20xx年6月3日至4日,區自然資源局組織各鄉、涉農街道到焦作市,學習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相關經驗和做法。調研組先后到焦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馬村分局學習交流座談,學習收獲對我區做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焦作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基本情況
焦作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準備工作始于20xx年初,截至目前,焦作市共出讓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2塊,其中:地塊一,位于武陟縣北郭鄉益莊村村北1.07公頃(16.05畝)土地,以140.38萬元的成交價,被焦作市益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拍得。
由焦作市馬村區安陽城鄉廟前村、谷堆后村共同申請,經焦作市人民政府批準入市,決定以網上掛牌方式出讓一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并委托焦作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具體承辦。具體地塊位于馬村區安陽城辦事處廟前村、谷堆后村,面積約11.3186公頃(合169.78畝),起掛價格為2751萬元,土地為工業用地50年使用年限。5月29日,該地塊以2751萬元被焦作市浩瑞建材有限公司拍得,是河南省首宗入市交易的城區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
二、焦作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主要做法
。ㄒ唬┲贫ㄍ晟迫胧兄贫,推動依法入市
為了更好的規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行為,焦作市印發了《焦作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工作實施方案》《焦作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管理辦法(試行)》《焦作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拍賣掛牌出讓交易規則(試行)》等文件,規范了全市入市交易程序,強化了過程和環節控制,對入市主體、入市地塊、入市程序、交易細則、監督管控以及收益管理等作了明確規定,既簡化程序、提高了服務便捷性,也保障了入市合法合規。
。ǘ﹪栏褚幏度胧谐绦,保障農民權益
焦作市明確入市范圍為國土空間規劃(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的集體建設用地。入市主體為依法取得法人資格的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
未取得法人資格的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可授權/委托其組建的資產公司,或者委托授權其他具有法人資格的組織代理實施入市。入市前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由村民自己決定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是否入市、怎樣入市,形成決議后,逐級向上申請,從根本上保障了農民權益。交易結果需在本集體經濟組織事務公示欄公式,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保障農民受益的.方法:一是逐年支付租金;
二是一次性支付土地收益;
三是作價入股,每年持股分紅;
四是租金保底加分紅,每年收租金,定期分紅。
三、焦作市相關經驗、實例對的借鑒意義
。ㄒ唬┬隆锻恋毓芾矸ā窞檗r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提供了法律依據
新《土地管理法》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新《土地管理法》關于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條款修改主要體現在四點:一是規定國土空間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并經依法登記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土地所有權人可以通過出讓、出租等方式交由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明確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合法化;
二是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出租等應當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規定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民主化決策程序;
三是通過出讓等方式取得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轉讓、互換、出資、贈與或者抵押;
四是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者應當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ǘ┖喕绦,促進鄉鎮招商引資項目加速落地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省去了轉為國有建設用地的征收環節,市、縣兩級自然資源部門審批,市(縣)人民政府核準,節約了審批時限,更有利用各類項目加速落地,避免項目未批先建,造成違法用地行為。
(三)降低征地用地成本,減輕財政壓力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不涉及繳納社保費等稅費,征地用地成本顯著降低。同時,出讓起始價、出讓底價等不得低于宗地實際取得的各項客觀成本費用之和,每宗土地出讓均可實現正收益,可有效避免以往工業用地供地過程中成本大于收益等情況的出現。
。ㄋ模┩卣关斦杖肭溃黾迂斦杖
按照焦作市試點的經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區財政可依法取得工業用地出讓收益5%的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下一步,焦作市正在謀劃農村集體商業用地的出讓,預計縣(區)政府可獲取出讓收益的20%作為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
(五)有效盤活農村建設用地,促進鄉村經濟發展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民獲利,企業降低用地成本,為盤活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增農民收入、緩解農村就業壓力、建設美麗鄉村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仍在探索階段,目前焦作市的試點仍局限于工業、商業用地,全國首批試點區域河南長垣縣、xx大足區在住宅用地入市探索中走在全國前列,但可復制性待進一步了解學習。在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過程中,仍需注重以下工作推進:
。ㄒ唬┚幹茋量臻g規劃、鄉鎮規劃
符合國土空間規劃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首要條件。受上級國土空間規劃政策的影響,我區各鄉國土空間規劃尚未完成。國土空間規劃啟用前,該項工作可依照各鄉現有的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所覆蓋的范圍來實施。下一步,將加大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力度,同時在規劃過程中充分考慮、預留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相關條件,在規劃中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ǘ┥霞壵咧С
向三門峽市政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上級政府、部門申請政策支持,出臺符合三門峽市、實際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管理辦法等政策,為入市提供政策支持。
。ㄈ┩晟凄l街道基準地價
基準地價是影響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地價的重要因素。目前,的基準地價尚未覆蓋全區廣大農村,可能掣肘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下一步,將完善各鄉基準地價。
。ㄋ模┟渍{查
摸清底數,掌握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基礎數據,為區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區自然資源局將協同各鄉鎮、街道,結合農村集體土地不動產登記發證、全國第三次調查數據、正在編制的國土空間規劃等,對轄區內符合條件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行全面摸底排查,摸清所有規劃為工業、商業等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數量和分布情況,建立統計臺賬,形成目錄清單,為下一步全面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做好準備。
農村經營報告10
近年來,我縣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先后被評為省市農業產業化先進單位、省市勞務經濟開發先進縣、全市農辦系統先進單位、全市新農村建設先進縣。
一、統籌城鄉發展,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一是高標準高起點完成了規劃編制。二是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農民收入顯著提高。三是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農村各項公益事業蓬勃發展。四是村莊改造穩步推進,村容村貌明顯改觀。五是加強村級班子建設,民主管理成為主流。
二、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一是優化產業結構,壯大產業基地規模。穩步發展了優質稻板塊基地45萬畝、優質雙低油板塊基地40萬畝、優質棉板塊基地16萬畝、蔬菜板塊基地20萬畝。全縣已建成萬頭豬場11個,萬只以上的.蛋雞養殖場478個,千頭奶牛場2個,規模肉牛場9個,規模養羊場18個,畜禽養殖大戶達到4000戶以上。建成水產板塊基地18萬畝,小龍蝦養殖基地7.6萬畝。
二是壯大龍頭企業,強化帶動效益。近年來,全縣已建成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7家,國家級1家,省級8家,市級17家,縣級11家,形成了糧食、油料、棉花、水產四大加工體系和畜禽養殖體系。
三是加大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實行產業集群發展。著力推進了食品工業園和散花水產品加工園區建設,先后組建了中禾糧油集團和水產集團。
四是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全縣有286個農產品獲得國家“三品”認證,其中綠色食品28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258個。“”牌水產品已打入等國際市場!啊、“”牌水產品商標成為全市知名商標;7家企業生產的產品進入家樂福、中百倉儲、黃商集團等大中型超市。
五是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全縣已登記注冊合作社23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入會社員達到3.8萬人,帶動農戶11.8萬戶,涵蓋了種、養、加、產、供、銷等多個行業。
六是創新體制機制,強化龍頭企業與農民的利益聯結。中禾糧油公司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新模式、雙明糧棉油公司推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農戶發展。
農村經營報告11
為全面了解當前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情況,加強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的指導,前段時間,同有關部門一起,就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進行了專項調查。
一、延州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基本現狀
去年以來,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出臺后,農民依法流轉土地的意識有所提高,土地流轉步伐明顯加快并趨規范。據統計,截止到目前,延州市土地流轉戶數達到23538戶,流轉土地面積34028畝,分別占總戶數和承包土地總面積的93%和21%。調查的46個村,有1140 戶進行了土地流轉,流轉土地面積23904畝,分別占調查村總戶數和承包土地面積的94%和4%。從面上情況看,主要有六種流轉形式:
1、轉讓。指農戶之間土地承包經營權剩余期限的轉移。有些農戶因無力繼續承包土地,與其他戶協商一致,經村委會同意,將全部或部分土地轉讓給第三方,由第三方與村委會確立新的土地承包關系,出讓方與村委會在轉讓土地上的承包關系即行終止。這種流轉形式的好處是:出讓方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從事非農產業;受讓方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轉入土地擴大經營規模。延州市共有7030家農戶進行了土地轉讓,轉讓土地6805畝,分別占流轉土地總戶數和總流轉面積的299%和20%。
2、互換。即農戶之間土地承包經營權剩余期限的相互轉移;Q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耕種方便或種植結構調整的需要。互換后,互換地塊的土地承包權、經營權和原承包合同約定的相應地塊的權利義務關系隨之互相轉移。從方式上看,有同等面積互換,也有不等面積互換,雙方視互換土地的地級和遠近條件決定。延州目前有2689戶進行了土地互換,互換土地3743畝,分別占流轉土地總戶數和總流轉面積的114%和11%。林家村鎮西麻溝村張進富,為了種植方便,自愿以18畝與張樂玉134畝地級相同的地塊互換,建冬暖式油桃大棚。在他的帶動下,該村共有7戶農民通過互換土地建起油桃大棚。
3、退包。指農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剩余期限退回村委會。由于各種原因,農戶無力或不愿繼續承包土地,便將全部或部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剩余期限退回村委會重新發包。退包后,退包戶在承包期內不再要求重新承包土地。退包的主要原因有農戶農轉非、務工經商、不愿或無力繼續承包土地、承包地自然條件差等。延州市退包戶有5784戶,退包土地7486畝,分別占流轉土地總戶數和總流轉面積的246%和22%。
4、轉包。就是土地承包方將全部或部分承包土地的使用權包給第三方,農戶間一定期限內土地使用權實現轉移。轉包期限一般由雙方協商確定,但不超過承包合同的剩余期限,轉包方與發包方的原承包關系不變。延州市共有轉包戶數4032戶,轉包土地6638畝,分別占流轉土地總戶數和總流轉面積的171%和195%。
5、出租。主要指農戶與承租方之間一定期限內土地使用權的轉移,是承包土地收益權的一種分配形式,收益是固定的。這種方式,主要在農戶與用地單位之間進行,農戶自愿將全部或部分土地使用權出租給承租方,承租方給出租方固定的收益。出租的期限一般由雙方協商確定,但不超過承包合同的剩余期限。目前,延州市共有3993戶進行了土地出租,出租土地9306畝,分別占流轉土地總戶數和總流轉面積的17%和273%。昌城鎮西河崖村,有123戶自愿將2906畝土地出租給本鎮東老莊日龍食品有限公司,由其組織種植出口蔬菜,期限2年,每年每畝租金400元,全部由出租方獲得。
6、入股。農戶將全部或部分承包土地使用權作價為股份,參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經營,以入股的土地使用權作為分紅依據,入股收入按經營效益的高低確定。枳溝鎮南老屯村王法茂等10戶農民,將50畝承包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實行股份制,由王法茂經營,種植花卉和苗木,每年根據經營的情況,按照入股股份分紅。
另外,由于工業園區建設用地,部分農戶的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也隨之轉移。
二、農村土地流轉的主要原因
當前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步伐加快,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農民依法流轉土地的意識有所提高。過去,多數農民不知道要依法流轉土地,農戶間土地流轉基本處于隨意和無序狀態,矛盾糾紛不斷!掇r村土地承包法》頒布實施后,延州市根據上級指示精神,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延州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暫行辦法》,并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農民初步認識到了依法流轉土地的好處,依法流轉土地的意識有所提高,流轉程序趨向規范。去年以來,流轉土地的農戶大都簽訂了合同,部分過去私自流轉土地的戶,也紛紛要求補簽了合同。
二是農業結構調整帶動了土地流轉。延州市34萬畝流轉土地中,僅用于經濟作物種植和擴大養殖面積的,占流轉土地總面積的50%。全市10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在農村建立種苗繁育、示范推廣和農產品生產基地,帶動了土地流轉。延州萬洋食品有限公司在昌城鎮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以租賃的方式,租用土地1300畝,平均每畝租金400元,全部由出租戶獲得。馬莊鎮龍宿村,有94戶種植大棚蔬菜,現有日光溫式大棚99個,其中28戶的33個蔬菜大棚就是通過互換土地建起來的。
三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了土地流轉。調查發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呈現鄉鎮(街道)駐地村莊流轉土地多于其他村莊,平原村莊多于山區和丘陵村莊的.現象,這反映了二三產業發展是帶動土地流轉的重要因素。二三產業發展越快,務工經商勞動力越多,土地流轉力度就越大。我市424萬名農村勞動力中,目前從事非農產業的有22萬名,占農業勞力總數的519%。程戈莊鎮程戈莊四村,在本鎮木器廠、翻沙廠、織布廠和商業街經商的勞力,占本村勞力的70%,因勞動力不足轉讓土地的有38戶,轉讓土地面積81畝。
四是園區建設用地不斷增加。為促進招商引資工作開展,構筑加快發展的平臺,各地加大園區建設力度,使園區建設用地連年增加,成為拉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重要原因。
ヅ┐逋戀爻邪經營權流轉工作雖然取得較大成績,但從調查了解的情況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少數干部對土地流轉認識不夠到位,對土地流轉的形式、應把握的原則掌握不夠,對土地流轉指導不力;土地流轉還存有不規范的問題,特別是農戶間隨意流轉,不簽合同問題比較突出;個別村莊存有以土地流轉為名改變土地農業用途的問題,等等。對這些問題,必然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三、下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針對當前土地流轉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下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要在嚴格遵循“依法、自愿、有償”原則的前提下,重點處理好四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被動流轉與主動流轉的關系。需要指出的是,在土地流轉中,農民是土地流轉的市場主體,土地流轉應充分尊重農民的自主選擇,政府“引導”不能變為變相“逼迫”,必須靠宣傳、引導、服務使農民由被動調整變為主動調整。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讓土地流轉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積極主動地參與土地流轉。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農村土地承包法》,宣傳土地流轉的意義、應遵循的原則、流轉的形式和應履行的手續,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鄉、村兩級干部要加強對土地流轉工作的學習與研究,熟悉和掌握土地流轉的政策和做法,爭當明白人,指導和幫助農民進行土地流轉。要注意培育土地流轉的好典型,依靠典型帶動引導和鼓勵農民進行土地流轉。
二是自發流轉與依法規范的關系!耙婪、自愿、有償”是土地流轉的基本原則,自愿是前提,依法是保證。只有依法流轉土地,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經營權和使用權才能得到保障,流轉土地的收益權才能得到保護。無論采用哪種形式流轉土地,都應當依法簽訂合同。農村經管部門要發揮好職能作用,做好土地流轉的業務指導工作,幫助基層完善土地流轉手續,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建立土地流轉登記制度,及時掌握土地流轉動向。鄉鎮(街道)要完善干部崗位責任制,把土地流轉納入考核村干部工作的重要內容,增強責任心和壓力感。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定期組織開展土地流轉工作執法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要嚴厲打擊私自改變土地農業用途、搞掠奪性經營的違法行為,保證土地流轉健康有序進行。
三是土地流轉與社會穩定的關系。土地流轉政策性強,涉及農民的切身利益,事關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工作中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嚴格把握政策。要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土地流轉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不得動搖農戶土地流轉的主體地位,不得改變承包合同約定的土地農業用途和土地所有權權屬關系。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不搞行政命令,強迫農民流轉土地,不搞“一刀切”,不下指標、限時間、限面積流轉土地,不準擅自截留、扣繳農戶土地流轉的收益。工業園區占地,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好減免和補償政策,維護農民利益,確保社會穩定。
四是土地流轉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土地流轉有利于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有利于提高土地經營效益,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有利于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要把土地流轉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放在加快發展、富裕農民上,既不能片面強調土地承包30年不變影響發展用地,也不能因為加快發展而隨意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要充分發揮土地流轉的積極效應,通過健康有序地流轉,促進經濟發展。
農村經營報告12
隨著《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貫徹和實施,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關系的不斷完善和農村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渠道不斷拓寬,農民紛紛進城外出務工經商,甚至全家外出的現象不斷涌現,為我市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出現了較大數量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據統計,全市現在已進行土地流轉的有14233份地、面積為36637畝。其中:轉包的9407份地、面積畝,轉讓2678份地、面積畝,互換916份地、面積畝,出租991份地、面積畝,入股27份地、面積畝,其他形式流轉的214份地、面積畝。在全市農村土地流轉中,有較為規范的流轉合同的只有1195份地、面積為5466畝,分別占應簽訂合同份數和面積的8.4%、14.92%;不規范的流轉合同有1278份地、面積為2545畝,分別占應該簽訂合同份數和面積的8.98%和6.95%;沒有流轉合同的有11760份地、面積為28626畝,分別占應簽訂合同份數和面積的82.62%、78.13%。
由于土地流轉的程序不規范,合同內容不完善,導致土地流轉糾紛案件大幅上升,就其流轉合同糾紛發生的主要因素由四個方面造成:一是重視不夠:部份干部認為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是農戶之間的私人行為,在稅費改革前只要完成了各項稅費任務就行,沒有嚴格按照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要求管理。但事實證明,不規范和不完善的土地流轉是日后承包糾紛的重大隱患。一旦發生了糾紛就難以解決,會引起層層上訪、甚至集體上訪,這樣的結果將會影響社會穩定。二是放棄承包地的農戶沒有提出書面申請:前幾年由于各種費稅負擔較重,全家外出的農民自愿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時,只向農業社長打了一個招呼,有的甚至只打了一個電話,沒有提交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書面申請或授權委托申請,農業社將其承包地收回后重新發包給其他農戶,該農戶事后反說是農業社強行將其承包地收回,侵犯了當事人的合法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業社又拿不出有利的證據,增加了此類糾紛處理的難度。三是沒有簽訂較為規范的土地流轉合同甚至沒有書面合同:農戶之間的流轉絕大多數沒有簽訂書面合同或合同內容不規范,有的只有雙方當事人才知道的口頭協議,認為都是親戚或關系較好的鄰居,不用簽訂合同,待到發生糾紛要求解決時難以取證,為處理糾紛增加了難度。四是程序不符合規定:集體經濟組織采取其他方式(招標、拍賣等)發包的土地,沒有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8條的規定:“發包方將農村土地發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個人承包,應當事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的程序辦理,日后隨著土地的升值或有了效益,村民紛紛要求解除合同,一經審理,又是無效合同,得不到法律的保護,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的保護。
今年農業部頒發了從20xx年3月1日起施行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47號令),該辦法明確規定了流轉原則、流轉方式、流轉合同和流轉管理部門等,對此,我局就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一、切實加強對《農村土地承包法》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農業部第47號令)的宣傳貫徹。利用專欄、廣播電視、會議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各級干部要充分認識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鄉(鎮)要對村社干部進行一次專門的培訓,使其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過程中把好關,在依法、自愿、有償的前提下嚴格按程序操作。還沒有購買農業法律法規選編的地方,請務必在近期內購回。
二、在今年6~8月對所轄區域內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對清理出來的問題分類加以完善和補充。
1、對農戶之間流轉合同和協議或不規范不完善的合同或協議的流轉行為,按照市統一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書》(樣式附后)的格式進行重新簽訂,當事人不在家的,由當事人寄回書面《授權委托書》委托其親屬代簽。所簽訂的各種流轉合同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人承包期的剩余時間。
2、對自愿放棄土地承包的農戶,必須完善放棄承包經營權的《申請書》或與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協議。否則不容許農業社將其承包地發包給他人承包。
3、對集體經濟組織采取招標、拍賣等方式發包的耕地、荒山、荒坡、荒灘等土地,要認真清理審查,嚴格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8條的要求認真加以完善和補充,防止合同糾紛的發生,切實保護土地流轉雙方當事人的合法利益。
三、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程序。承包方與受讓方達成流轉意向后,以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承包方應當及時向發包方務案;以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事先向發包方提出申請,取得同意后,雙方簽訂書面流轉合同書。流轉合同一式四份,流轉雙方各執一份,發包方和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管理部門各備案一份。流轉當事人可以向鄉(鎮)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申請合同鑒證。但不得強迫接受鑒證。
四、各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向達成流轉意向的雙方當事人提供統一文本格式的流轉合同,并指導其簽訂后,予以登記備案。在指導流轉合同簽訂或流轉合同鑒證的過程中,發現流轉雙方有違反法律法規的約定,要及時予以糾正。
五、健全農村土地流轉檔案。各鄉鎮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要及時對各類流轉土地進行登記備案,并將相應情況及時錄入微機,并報送市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在全市實行農村土地流轉信息化管理,減少和杜絕因土地流轉引起的各類糾紛。
農村經營報告13
一、項目基本情況
。ㄒ唬╉椖扛艣r
1、項目單位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將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和確權登記頒證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各區縣(市)高度重視,積極作為,取得了顯著成績。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土地的規模化水平明顯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現代農業發展步伐明顯增快。
2、項目的實施依據
《益陽市財政局關于下達20xx年度市級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村確權登記頒證專項資金通知》(益財農指[20xx]241號)
3、項目基本性質、用途和主要內容、涉及范圍
1)項目基本性質。通過20xx年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和確權登記頒證專項資金使用的績效評價,有目的地對全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和確權登記頒證開展的效果進行核實;對資金的撥付和管理是否合規,對專項資金的效能作用的發揮是否良好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評價,從而確定項目的可行性和持續性。
2)項目基本用途。通過20xx年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專項資金使用績效評價,對益陽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工作有一個全面的規劃,為今后專項資金的發放、管理和效能作用的發揮提供依據,為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參考。
3)項目主要內容。項目主要是對各區縣(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進行獎勵扶持,促使各地整合各類資金投入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確保有序流轉、規模適度。
4)項目涉及的范圍。項目涉及資陽區、赫山區,沅江市、安化縣。
。ǘ╉椖靠冃繕
通過20xx年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專項資金使用績效評價,深入推進我市土地流轉工作,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促進土地合理利用,完善承包經營關系,提升土地效能,發展現代農業。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ㄒ唬┛冃гu價目的
為全面掌握我市20xx年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確權登記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及取得的效果,規范和強化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ǘ┛冃гu價原則、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
以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評價,以20xx年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專項資金使用績效評價指標為標準進行項目評價。
。ㄈ┛冃гu價工作過程
1.前期準備階段。一是傳達學習相關文件精神。組織相關人員傳達學習相關文件精神和財務會計制度。二是成立市績效評價工作小組,負責績效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定下發績效評價工作方案,組織落實績效評價工作。
2.組織實施階段:一是項目單位自查。由市經管站對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和效益情況進行自查,認真填報有關數據和文字報告。二是主管部門自評。市站對上報情況進行了認真的.審查,在檢查無誤的基礎上對基礎數據進行了匯總分析,進行了績效自評。
3.分析評價階段:深入到項目區進行了現場評價、實地查看,核查專項資金使用和管理,財務賬目等,根據評價實際情況及時撰寫了全市的績效報告。
三、績效評價指標分析情況
。ㄒ唬╉椖抠Y金情況分析
1、項目建設規模分析
項目總投資70萬元,全部為市財政投入,涉及我市4個區縣市。
2、項目資金到位和使用情況分析
市財政局下達我市20xx年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專項資金總預算70萬元,其中:市經管站確權頒證工作獎勵10萬元,資陽區9萬元,赫山區10萬元,沅江9萬元,安化縣32萬元(含市農業委扶貧辦點20萬元)。
。ǘ╉椖繉嵤┣闆r分析
1、項目組織情況分析
部里成立了財務聯審小組,負責財務把關,確保項目實施順利進行。在項目資金管理方面,由市審計局對項目資金進行審計。實施項目的全過程主動接受紀委、監察、財政等部門的監督檢查。
2、項目管理情況分析
1)制定了項目資金管理制度。采取專戶儲存、專款專用、專賬核算的管理辦法,配備會計、出納,完善了項目專帳,確保了項目資金專款專用。
2)嚴格履行審批手續。所有費用由市農清辦申請,秘書科根據實際情況報批,經分管財務的領導和部長簽署意見,分管市長審批后,按計劃撥付給各實施單位。
。ㄈ╉椖靠冃闆r分析
20xx年,全市各級各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安排,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強化工作措施,土地流轉機制不斷完善,風險防空能力進一步增強;土地規模化、機械化、科技化經營水平進明顯提升,農民收益大幅增加,農業現代化進程加速。
一是土地流轉規模穩步擴大。目前,全市流轉土地面積343.2萬畝,其中耕地233.1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57.7%。土地流轉總量、耕地流轉率居全省前列。適度規模經營面積245.6萬畝,規模經營比率達71.6%,其中流轉30畝以上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5萬戶。選擇桃江縣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辦理流轉土地經營權證34本,他項權利證210本,發放抵押貸款210筆12124萬元,余額11024萬元。
繼6月6日桃江縣在全省率先向省確權辦報告“農地確權任務基本完成”,成為全省第一個報告基本完成的縣后,其余五個縣市區(沅江市、南縣、赫山區、資陽區和安化縣)也相繼向省確權辦報告了“任務基本完成”,嚴格按時間節點完成了第一階段目標任務。目前,全市79個鄉鎮(含3個街道)、1151個村已全面鋪開確權工作,完成入戶調查93.66萬戶,占農戶總數的96.6%;完成耕地實測面積397.6萬畝,占二調耕地面積的90.7%;公示確認農戶87.85萬戶,完成比率90.6%,區縣市財政共撥付農地確權經費6357萬元。
四、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建議
通過對市級20xx年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確權登記頒證專項資金績效評價的結果看,兩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充分肯定和社會的廣泛贊譽。
建議:各級政府應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為深入持久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提供支持。
農村經營報告14
為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我鎮對基層農村經營管理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F將自查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
我鎮成立了由分管領導為組長,經發辦、財政所及農業服務中心為成員的自查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確保按時完成農村經營管理工作自查。
二、明確檢查范圍和內容
1、檢查的范圍:農民專業合作社指導服務協調工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鄉鎮農經人員機構情況。
2、檢查的內容:
。1)農民專業合作社指導服務協調工作:法律法規貫徹落實情況、指導體系建設情況、扶持政策落實情況、培訓情況、合作社建設情況。
(2)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是否有專門機構和專職崗位承擔土地承包和流轉管理、流轉合同示范文本使用、土地承包及流轉檔案管理等情況。是否有經營權證書(縣政府蓋章、填寫規范、要素齊全)、土地流轉合同(是否改變土地用途、流轉期限是否超二輪承包期)。(3)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農民負擔監管長效機制建設情況、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監管制度建設情況、財政獎補實施情況。
。4)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財務會計制度建設和會計處理程序規范情況、會計委托代理情況、民主理財和民主監督機制建立情況、機構和財會人員情況、審計監督情況。
。5)鄉鎮農經人員機構情況:農經工作有無承擔機構、人員編制在行政機關還是在事業單位、人員兼職情況。
三、自查情況
1、農民專業合作社指導服務協調工作
鎮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把宣傳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村工作的重點,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載體,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擺上重要位置,扎實推進。按照培育主導產業、開發特色產品,推廣先進技術、強化產銷服務,建設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總體要求,嚴格標準,加快發展,做到宣傳先行,輔導跟進,成熟一個,發展一個,見效一個。在組建主體上,堅持以農民為主體,鼓勵和引導農村能人、農民經紀人、種養大戶、龍頭企業等利用自身優勢牽頭領辦合作社。市、縣兩級也出臺了鼓勵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措施,各級財政都在預算中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合作社內部管理較為完善,合作社制定統一的生產規范,在為社員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的同時,并為社員提供技術培訓服務。財務會計制度等現已較為完善,遵照財政部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建立成員賬戶,并且將盈余的60%以上分配給成員。合作社的總體運作基本都符合《農民專業合社法》的有關要求。
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和發展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首先促進了標準化生產,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其次帶動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市場談判地位,有效增加收入,最后拓寬農業社會化服務渠道,成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力量,提高農民素質,培養了新型農民。
2、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
從全鎮調查的情況看,我鎮農村土地流轉,在農戶間流轉居多,以轉包方式為主的耕地流轉戶最多。自農村土地二輪延包以來,我鎮共簽訂了4300份承包合同,合同內容填寫規范,手續完備,土地流轉嚴格遵守依法、自愿、有償原則,沒有出現鄉、村組包辦代替或載留流轉收益現象。但在調查中發現農村土地
責任制到戶時,多數村民小組原始資料不齊全,內容不完整,農戶三面地界不夠明確,尤其是林山四至無明顯的標志性界線。隨著時間的推移及管理人員的變動,土地承包檔案遺失等現象普遍存在,給解決由地界所引發的糾紛帶來了難度。
3、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
近年以來,我鎮高度重視農民負擔監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減負惠農政策落實力度,進一步加強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沒有發生影響較大的`涉農事件,農民負擔總體形勢平穩,農民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全鎮減負惠農政策落實監管工作總體效果良好。我鎮嚴格遵照上級政策,進一步規范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實施辦法,嚴格了議事程序、標準、范圍等,引導農民在民主自愿的基礎上出資出勞建設村內道路、農田水利等公益事業,并加強對籌集資金、勞務和專項補助資金的管理;防止將一事一議演變成固定的收費項目,成為加重農民負擔的借口,促使其逐步走上了規范化和科學化軌道。
4、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
根據《**農業局關于開展農村經營管理作自查的通知》(*農發20xx30號)文件的精神,我們立即組織相關業務骨干成立小組,加強對全鎮范圍內農村“三資”管理自查工作的督促檢查,要求各村對照檢查內容,逐條逐項進行自查。通過自查情況看,我鎮的村級財務管理已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軌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逐步規范財務管理制度,強化民主監督,全面實行村賬鎮管,每個村成立民主理財小組和民主監督小組。
(2)鎮村分別有專門的辦公人員和場所,配有會計檔案室、會計資料保管妥當。
(3)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
(4)加強票據管理。為加強財務管理,防止財務混亂,明確了村集體所有收入,一律使用村級專用票據。
。5)提高村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每年定期參加鎮區舉辦的會計培訓班。
(6)實行民主理財,做好財務公開。財務公開堅持每個季度公開一次,充分發揮民主理財小組的作用,增加透明度。
。7)加強村干部離任審計,確保農村“三資”管理更加規范。通過此次自查,能夠在全鎮各村能夠建立起權責明確、產權明晰、管理科學、監督有力、公開透明的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機制,確保農村集體“三資”安全和保值增值,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和農民收入持續增加,有效預防農村腐敗現象發生,促進全鎮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5、鄉鎮農經人員機構情況
我鎮農經工作具體由鎮財政所承擔,財政所人員擔任農經會計,同時辦理汽車摩托車、家電下鄉業務。
自查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農村經營報告15
一、項目基本情況
。ㄒ唬╉椖扛艣r
該項目主要是對200畝以上耕地流轉項目按20元/畝/年獎勵承包方和受讓方,共需兌現獎扶資金107萬元;建設“民生100工程”:投入3萬元1個縣級土地流轉服務中心。
。ǘ╉椖靠冃繕
1.項目績效總目標:建立“縣有市場、鄉鎮有中心、村有站點”的綜合服務體系,健全激勵機制,提高農村土地流轉積極性,進一步規范流轉行為,穩定土地承包政策,維護農民權益,逐步實現全縣農業規;、產業化、現代化。
2.項目績效階段性目標:推行農村土地流轉績效化管理,推進農業集約化、規;洜I,實現全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3萬畝以上,其中耕地1萬畝以上,累計流轉面積117萬畝以上;新建3個以上鄉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目標。
二、項目單位績效報告情況
獎勵規模耕地流轉項目150個,落實獎扶資金107萬元,獎勵耕地規模流轉5.35萬畝。建設了1個縣級土地流轉中心,全年新增農村土地流轉面積2.44萬畝,流轉總面積達116.94萬畝,流轉比例達43.08%,同比增加0.9%,其中流轉耕地19.65萬畝、林地82.08萬畝、“四荒地”8.86萬畝、養殖水面4.12萬畝、其它2.23萬畝。成立了4個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農戶7140戶,入股土地6832畝。
三、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ㄒ唬┛冃гu價目的
通過實施項目績效評價,進一步優化項目資金結構,合理配置資源,提高項目資金高效使用。
(二)績效評價原則、評價指標體系(附表說明)、評價方法
1.原則:績效導向原則、目標管理原則、責任追究原則、信息公開原則。
2.指標休系:項目產出成果目標、項目績效目標,每項都制定了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具體見附表)
3.評價方法:現場核查工作進展,向群眾發放問卷調查表,組織召開測評會,綜合評價項目實施績效。
。ㄈ┛冃гu價工作過程
1.前期準備:年初成立了績效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專人負責項目績效評價工作,制定了績效目標申報表,
2.組織實施:通過組成聯合檢查驗收組,深入各鄉鎮、各項目仔細核查,通過查看現場、資料臺賬等核對工作進展情況,通過進村入戶開展相關調查,發放調查表,對各項指標進行綜合測評。
3.分析評價:召開績效評價分析會,對照年初制定的績效指標認真開展分析,看是否完成年初預定任務,看社會公眾是否滿意。
四、績效評價指標分析情況
(一)項目資金情況分析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分析:規模土地流轉項目獎勵資金在縣聯合驗收組驗收后,報縣領導審批后實行一卡通發放。完工項目全部撥付到位,共撥付資金107萬元,占預算資金的97.3%。
2.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分析:共使用資金110萬元。其中:按照20元/畝/年標準,獎勵5.35萬畝規模流轉耕地項目,共107萬元;按照縣級中心3萬元/個標準,建設1個縣級流轉中心。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項目施工采取公開交易,實行合同管理制,固定資產統一通過政府采購購置,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和財政專戶管理,特別是獎勵規模土地流轉項目實行了“一卡通”發放,確保了資金安全高效使用。
。ǘ╉椖繉嵤┣闆r分析
1.項目組織情況分析:我局成立了由分管副縣長任顧問,局長吳代彪任組長,紀檢組長劉廣福任副組長,曹玉華、許蕎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各鄉鎮也相應成立了領導小組,明確專人負責土地流轉項目實施。
2.項目管理情況分析:制定了土地獎扶資金和土地流轉中心建設實施方案,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措施、工作步驟和資金管理辦法。土地流轉中心固定資產由局實行政府采購,統一派送到項目,資金結算清單由監管驗收人員簽出意見后,實行專戶結算,做到了層層把關、環環相扣。
。ㄈ╉椖靠冃闆r分析
1.項目經濟性分析
(1)項目成本(預算)控制情況:本著節約的原則,從嚴管理項目預算資金,項目成本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土地流轉中心建設嚴格按照市縣要求安排資金,規模土地流轉、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嚴格按照《永興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實施辦法》(永辦發[20xx]17號)執行。
(2)項目成本(預算)節約情況:因20xx年新增耕地面積超過預算面積,導致預算資金少9萬元左右。
2.項目的效率性分析
(1)項目的實施進度: 11月底完成了規模土地流轉獎勵項目的申報工作,12月底完成了1個縣級土地流轉中心建設,12月完成了驗收。
。2)項目完成質量:質量符合市縣文件要求,順利通過聯合驗收組考核驗收。
3.項目的效益性分析
(1)項目預期目標完成程度:建設了1個縣級流轉中心;獎勵了150個規模流轉項目,獎勵面積5.35萬畝,推動全縣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44萬畝。
。2)項目實施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新增200畝以上規模流轉項目25個,推動全縣新增流轉面積2.44萬畝,累計流轉達到116.94萬畝,占總面積的43.08%,減少耕地拋荒面積0.9萬畝,為農民增收2600余萬元,促進了全縣烤煙、水稻、蔬菜、油料等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廣大農民群眾對該項目的實施反響良好,滿意度高。
五、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見附表)
績效評分為96分,評價結論為優秀。
六、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建議
建議今后逐步加大扶持獎勵力度,增加預算資金,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七、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主要經驗:通過實施農村土地流轉項目,推動了全縣農村土地有序快速流轉,20xx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44萬畝,累計達116.94萬畝,占總面積的43.08%。
存在的問題:因新增規模土地流轉項目和面積無法準確預測,年初預算資金有缺口,導致20xx年三個鄉鎮土地流轉中心暫未建設,約缺口9萬元。
建議:繼續實施土地流轉項目,加快推動農村土地規模快速流轉,促進農業規;、集約化經營。
八、其他需說明的問題
無。
【農村經營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經營報告02-26
農村無照經營狀況的調研報告03-09
農村承包經營合同范本02-19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合同02-27
農村案件報告12-27
農村調研報告12-22
農村調研報告05-26
農村貧困報告11-05
農村統計報告11-07
農村合作報告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