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飲食研究結題報告
在當下社會,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飲食研究結題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根據國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管理,確保師生生命安全,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統一認識,切實加強對學校食堂工作的領導
食堂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抓好食堂管理是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條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統一思想認識,從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依法治教的高度,充分認識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食堂管理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把學生和教師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切實加強對學校食堂工作的領導,維護廣大師生的根本利益。
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學校食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領導任組長,有關職能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統籌管理學校食堂工作,定期組織檢查,及時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制訂相關的政策措施。不管食堂經營采用何種方式,學校對食堂管理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各學校要建立食堂管理領導小組,由校長負總責,確定分管校長具體抓好落實,建立食堂管理的長效機制,逐步使食堂管理走上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
二、落實措施,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管理
1、進一步改善食堂設施。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切實抓好食堂建設,加快改善食堂必須的硬件設施、設備,使其符合教育部、衛生部有關文件規定的衛生安全和操作要求。新建學校食堂必須符合有關標準和要求。
2、嚴格把好食品質量關。學校食堂要建立食品進貨管理制度,落實衛生安全保障措施。采購的食品必須符合衛生要求,要與“放心菜”工程、蔬菜基地、種糧大戶、信譽優良的企業加強聯系與合作,確保食品質量,絕不允許質量低劣、腐爛變質的食品進入學校食堂。食堂要將食譜公布于眾,價格要公正合理,廣泛聽取教師、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制作的食品既要適合師生口味,又要注重人體所需的各類營養成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3、切實加強食堂經營管理。學校食堂服務的對象是學生和教師,食堂經營必須堅持保本微利原則,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必須嚴格按規定控制綜合毛利率和利潤率,嚴格控制食堂成本開支范圍,規范伙食價格。學校食堂經營一般分為學校自辦和社會化經營兩種形式,有條件的學校,要積極穩妥地進行食堂服務社會化改革。從2005學年第二學期起,凡學校食堂實行社會化經營的,必須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或教育發展公司指導下按規定程序公開招投標,投標單位一般不少于三家企業。投標企業必須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相應的營業執照和一定的經營業績等條件,經集體評標后確定中標企業,并簽訂經營合同。較大的食堂可由若干家企業同時經營,鼓勵正當競爭。對已經實行社會化經營的學校食堂,合同期滿后按上述規定辦理。對社會投資建造并經營的供師生用餐的食堂,學校要按有關協議對其進行監督。
4、建立學校開辦食堂審批制度。學校開辦食堂必須辦理審批手續,由學校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出書面報告,經教育行政部門實地考察后予以審批。過去未辦理審批手續的要在2004年3月底前補辦審批手續。對不符合基本條件的食堂要限期整改,整改期滿后仍達不到要求的必須停辦。
5、加強食堂工作人員管理。食堂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和相應的業務能力,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堅持持證上崗制度。食堂工作人員必須簽訂勞動合同,明確權利和義務。要定期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考核,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
6、加強食堂財務管理。學校食堂必須獨立建帳,依法進行會計核算,會計人員必須具有相應的任職資格。經教育行政部門同意,除收取適當的房屋維修和設備租賃費外,學校不得向食堂收取其他費用,不得在食堂開支應該由學校承擔的費用,不得利用食堂為教職工發放錢物,更不得在食堂設立“小金庫”。
7、建立健全食堂管理制度。學校食堂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職責,落實工作責任制。有關制度要上墻公布,嚴格按規范操作。
三、強化監督,不斷提高學校食堂服務水平
1、學校必須建立食堂管理會,負責監督食堂管理和經營行為,管理會由學校領導和工會、教師、學生、家長代表組成,定期檢查、監督食堂管理和經營工作。
2、學校要主動與衛生防疫部門聯系,建立衛生檢測制度,經常對食堂衛生、食品衛生進行檢查。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衛生部門定期對學校食堂衛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問題嚴重的食堂,要限期整改,對造成重大事故的有關責任人要嚴肅查處。
3、建立食堂財務公開制度。要委托中介機構,每學年對食堂財務收支進行一次專項審計。食堂財務收支情況要定期公布。
四、食堂員工須做準則
1、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食堂工作人員每年要體檢一次,取得健康合格證,方可上崗。
2、炊事員要注意個人衛生,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上崗,不留長發,勤修指甲,不戴戒指作業。
3、炊事員必須做到“五不”,即不隨地吐痰,不在操作時間閑談,不帶閑人進配餐間,不穿工作服上廁所,不在工作時間抽煙。
4、提倡學生自備餐具,公用餐具一律做到一洗、二沖、三消毒、四保潔。
5、炊事員按衛生操作規范加工:即生熟食品分開加工,不用手抓熟類食品,生熟品應分開保管,對食品做到防塵、防蠅、防鼠、防毒。
6、保持食堂內外環境整潔,做到三餐一小掃,每周一大掃。
7、不賣變質腐爛食品,不銷售不新鮮、腐敗變質、有毒的食品。
8、餐具保管要定人、定位。餐具存放整潔有序,專用食品加工機械要加蓋。
9、飲用水池要勤洗,不得供應未燒開的開水。
五、個人心得體會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社會、自然和生活中選擇課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這種開放性學習,改變的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首先,它提供給學生更多的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在了解知識發生和形成的過程中,推動他們去關心現實,了解社會,體驗人生,并積累一定的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使學生獲得了比較完整的學習經歷。其次,學生在這樣一種學習中將培養起一種開放性的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的形成對于中國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尤其重要。在長期的以考試為中心的教育訓練中,學生慢慢形成了這樣一種思維定式: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并且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研究性學習恰恰要改變這種狀況。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學生研究的問題各不相同,每一個問題由于所獲取的資料不同、對資料的分析處理不同,其結果會有很大差別。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一個標準答案"事實上已經不可能。學生沒有了思想上的束縛,完全可以在他負責的研究領域中任思緒自由地馳騁,充分發揮他的想象力。這樣一種開放的自由的學習,正是學生靈感火花、創新精神產生的前提條件。、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課程的實施獲得上述感受和體驗,正是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主要目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研究性學習過程本身恰恰是它要追求的結果。總之,和現有的課程相比,研究性學習突出的是它的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和過程性。重要的是學生通過這個過程的研究,他們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定得到很大的提高。
【學生飲食研究結題報告】相關文章:
課題研究結題報告03-06
【經典】課題研究結題報告01-17
課題研究結題報告范文08-23
課題結題研究報告05-02
研究性學習結題報告12-31
課題研究結題工作報告12-17
研究性學習結題報告05-19
化學研究性課題結題報告12-08
研究性學習結題報告范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