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垃圾分類開罰一周零罰單
【編者導讀】新規實行一周,全市罰單為零,市城管委至今未開展過相關執法。不少市民、環衛工人和城管執法人員對于具體處罰規定和流程還不太清楚。有關部門對于罰不罰、怎樣罰、誰來罰也暫沒有具體操作細則,因此,縱使有違反垃圾分類行為出現,也無從開罰。
怎樣罰?誰來罰?罰不罰? 三細節尚待明確
9月1日開始,被稱為廣州垃圾分類最嚴措施的《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實施,個人不執行垃圾分類相關規定,將被罰款200元至500元,單位則會被罰款500元至5萬元不等。
記者昨日獲悉,新規實行一周,全市罰單為零,市城管委至今未開展過相關執法。不少市民、環衛工人和城管執法人員對于具體處罰規定和流程還不太清楚。有關部門對于罰不罰、怎樣罰、誰來罰也暫沒有具體操作細則,因此,縱使有違反垃圾分類行為出現,也無從開罰。
怎樣罰?
誰來罰?
具體操作有待研究
《規定》對于不按公告的時間、地點、方式投放生活垃圾,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等方面都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和處罰規則。不過,這并不代表在執行上能無縫對接。記者昨日走訪了越秀區、海珠區多個街道,發現不少居民對《規定》不甚了解。
對于處罰規定,不僅大部分居民表示不知道,即使環衛工人也是“蒙查查”。有環衛工人也表示,暫時不知道如何處罰,街道方面僅表示繼續做好現行工作,沒有提及處罰的措施。“除非在居民投放時,我們站在垃圾桶旁邊,逐個垃圾袋破開檢查,才能現場分辨出哪戶居民沒有分類,否則很難抓現行。”
記者也向市城管委執法部門和區城管執法部門查詢過怎樣開罰和相關處罰的規定,對方回應,目前沒有開展相關執法,至于怎樣操作,仍有待研究。
誰來罰?
市區街都是執法主體?
同時,街道和城管執法隊對于誰來罰、誰是執法主體也不清楚。
環衛部門表示,自己沒有執法權。一些環衛工人告訴記者,發現不分類投放垃圾,也只能提醒居民,同時將情況向環監所、居委會和街道反映。多個街道和居委會環監所表示,他們也沒有執法權,只能將情況匯報給區城管執法局,讓城管執法人員處罰。
對此,區城管執法部門稱,目前沒有收到市城管委下發的通知,對于如何執法、如何處罰沒有具體細則,不清楚如何開展工作。區城管執法部門只能將情況匯總報送市城管委,由市城管委開展執法。
市城管委執法部門回應,廣州僅有一萬多名城管隊員,但有1000多萬人口,兼顧300多項執法任務,對于垃圾分類執法,難度不小。加上目前城管執法工作大多已經下放區街,具體操作和執法理應由各區街負責執行,區街有著清晰的執法權。不過,目前相關執法細則沒有規定,因此市、區、街都可以成為執法主體。有居民建議,參考控煙執法的做法,可以在各區街成立專業“垃圾分類監督員”隊伍,專職對垃圾分類違法行為做巡查檢控。
罰不罰?
普遍面臨取證難
市城管委負責人回應,目前沒有對個人或單位開出過罰單。按照城管執法程序,每個處罰都有著嚴格流程,需要取證、詢問、責令改正、再犯取證,最后才可以處罰。
對于執法中如何取證,也考倒了城管部門。目前僅有天河區沙東街道有監控攝像頭對準垃圾投放點,能對居民投放垃圾24小時監控,不過由于投放垃圾是瞬間行為,有時也難以捕捉沒有分類的居民。“環衛工人已經很辛苦了,難道還要兼顧捉人?城管執法人員人手也有限,不可能全員投入執法。”有街道負責人說,如果執法處罰只能做到處罰一部分人,另一部分同樣沒有分類的人沒有受到處罰,會令執法工作難以開展。
城管:
先以教育勸導為主
處罰不是主要手段
對《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生效后,廣州市是否會大規模開罰,廣州市城管委主任在上月23日的接訪活動上沒有正式表態。目前,廣州市城管委對于9月1日后如何執法、如何開罰還沒有正式的方案。
廣州市城管委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超過五成的社區推廣了“定時定點”投放生活垃圾。《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生效后,前階段會先以教育勸導為主,處罰不會是主要手段,也不是推行垃圾分類的主要目的。希望《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生效后,能推動社會垃圾分類工作,讓分類意識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至于市民擔憂的目前全市垃圾分類體系還沒完善的前提下就處罰是否有失公平,該負責人表示,城管部門在日后執法中,暫時還是先處罰責任人;當責任人落實責任后仍有市民不分類,才對市民開罰。從實際操作考慮,可能先對一些大型社區和大型機團單位進行執法。
【廣州垃圾分類開罰一周零罰單】相關文章:
2015年廣州垃圾分類新規則全文05-16
《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通過09-09
2014年廣州實施醫療垃圾分類管理01-21
《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獲通過06-14
垃圾分類的宣傳口號03-24
關于垃圾分類的口號03-07
城市垃圾分類口號03-08
關于垃圾分類創意口號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