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棋不定的成語故事及成語釋義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其特點是深刻雋永,言簡意賅。下面為大家帶來舉棋不定的成語故事及成語釋義,快來看看吧。
成語釋義:
舉起棋子不知下哪一著好,比喻遇事猶豫不決,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
來源追溯: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奕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九世之卿族,一舉而滅亡,可哀也哉。
故事鏈接:
春秋時期,衛國的.國君衛獻公驕橫粗暴、濫殺無辜,朝中許多大臣敢怒不敢言。衛大夫寧惠子聯合孫文子等發動政變,將衛獻公趕下王位。衛獻公在國內無處安身,就流亡到了齊國。
趕走了衛獻公,寧惠子就立衛殤公為國君,自己把持朝政。臨死時,寧惠子覺得有點對不住衛獻公,就囑咐兒子寧悼子,讓他有機會就把衛獻公從國外接回來。
流亡在外的衛獻公聽說寧惠子死了,就積極活動,準備復國。他派人告訴寧悼子,自己復位后,不會管理朝政,只掌管一些宗廟、祭禮之類的事。寧悼子有些心動 了,但是大臣們卻一再反對,認為衛獻公一旦復國,肯定會進行報復。有一位大臣說:“做事要保持前后一致,你父親驅逐了衛獻公,現在你又打算把他請回來,就 像下棋一樣,舉棋不定肯定要失敗。對待國君的立廢問題,一定要慎重啊!”
寧悼子不聽勸告,一意孤行。結果衛獻公一回國,就把他殺了。
學以致用:
即使是性格果斷的人,在遇到一些棘手麻煩事的時候,也常常會舉棋不定。
【舉棋不定的成語故事及成語釋義】相關文章:
枕戈待旦的成語故事及釋義10-09
描寫景物的成語及釋義09-07
愛鶴失眾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5-23
對癥下藥的成語故事及解釋11-01
有備無患的成語故事及解釋11-26
曲突徙薪的成語故事11-04
兵強馬壯的成語故事10-30
聲東擊西的成語故事06-01
老驥伏櫪的成語故事10-25
乘人之危的成語故事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