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觀事實。調研報告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調查,二是研究。調查,應該深入實際,準確地反映客觀事實,不憑主觀想象,按事物的本來面目了解事物,詳細地鉆研材料。以下為你介紹的是一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僅供參考!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近年來,王莊鎮各村居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優勢,千方百計引導農民增加收入,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基層組織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能力不斷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和號召力顯著提高,社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發展,農村社會穩定,各項基礎設施顯著改善,農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總體來看,全鎮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普遍偏弱,“窮了集體,富了個人”是不爭的事實。如何抓住機遇,加快村級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培育集體經濟發展后勁,全面推進我鎮經濟快速、健康、協調發展,是擺在鎮黨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課題。 為此,根據縣委組織部安排,鎮黨委組織人員對全鎮集體經濟發展狀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具體情況如下:
一、我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
我鎮共有15個村居,農業人口3.8萬人。2009年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在45萬元左右,村均3萬元,主要來源為村級轉移支付、村級辦公經費、對上爭取的項目資金、選派村專項資金及個別村的“三荒”承包租賃費用等。
二、存在的問題
1、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發展后即乏力。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全鎮只有3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占村居總數的20%;3—5萬元的村有4個,占27%;3萬元以下的村8個,占53%。從整體上看,由于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村級辦公經費,增長點匱乏,后勁不足,可持續發展能力薄弱。
2、干部思想保守,觀念滯后,創新發展能力薄弱。個別村干部則存在小富則安、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保守思想,缺乏艱苦奮斗和創新發展的精神,發展觀念滯后,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思路不多,積極性不高,導致村級集體經濟一直不能取得創新和發展。
3、村級基礎設施發展滯后,集體資產流失較為嚴重。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弱化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組織功能,該辦的事辦不了,所承擔的公共職能無法實現,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導致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投入不足。現在除了村委會等辦公場所,幾乎無其他可開發利用資源,導致發展村集體經濟已成為“無米之炊”。集體經濟薄弱降低了村干部在廣大農民心目中的威信,拉大了黨群干群之間的距離。
三、 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1、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建設,為增強集體經濟提供組織保障。選優配強黨支部一班人,注意從文化程度高、經營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中選配村干部,提高村級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在選配上一定要堅持標準,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和開拓進取、無私奉獻、不怕吃苦、廉潔自律的人選進班子。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通過各種方式對村干部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經營管理能力,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
2、因地制宜,選準集體經濟發展的好路子。一要在資源利用上下功夫。發揮土地、水源、林木等自然資源優勢,挖掘經濟潛力,因地制宜推動集體經濟發展。二要在資產經營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土地集體所有、集體統一規劃的優勢,通過盤活閑置場地、閑置固定資產及流動資金,找準市場需求點,開展資產運作,實現資產增值。三要在產業服務上下功夫。結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圍繞本地特色農業、土特產品等優勢,組建專業公司、加工企業等,采取“公司+農戶”、“協會+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等形式,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有償服務,幫助農民解決一家一戶辦不了或辦不好的事情,以有償服務方式增加集體收入。四要在項目開發上下功夫。借助國家擴大內需及各項農業項目實施,引進項目開發,增加集體經營項目,擴大集體經營規模,不斷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營造集體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環境。要落實縣、鎮招商引資政策或創造性地建立招商引資責任機制和激勵機制,通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調動村級在招商引資和發展民營經濟上的積極性,不斷培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氛圍。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鄉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6-13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范文06-13
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6-13
最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2-03
村級集體經濟調研報告范文04-13
某村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1-05
鄉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調查報告03-02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調研報告12-06
鄉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調查報告范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