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老區建設會以煤補農調查報告
1、煤炭企業面臨產業整合的考驗,開工不足。我縣44座煤礦中,除5座縣營煤礦2002年改制外,其余39座,鄉村煤礦(占85%),普遍存在起步遲(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開辦),規模小、產能低、設備差“先天不足”的缺陷,絕大多數因整合而關閉,煤礦數量銳減,開工嚴重不足,春節后幾乎沒有生產。從09年省政府制定的煤礦復產條件看,安全門檻空前提高,一些持有“六證”的煤礦也因短期內整改無法達到復產標準而放棄復產念頭,即便有條件有信心整改也因無法預測未來整合的政策變數思想動搖。目前全縣44座煤礦僅復產7座,占生產礦井27%,還是最近才批準生產。煤炭企業有波動、有擔心、有牢騷、有怨言,似乎前途未卜,既影響了有煤礦的的鄉村“以煤補農”工作,又暫時影響了全縣的財政收入。
2、煤炭經濟呈現減收下行壓力,出現虧損。煤炭產業作為全縣的支柱產業可謂“一樁擎天”,煤礦數量減少,煤炭產量下降,勢必出現行業虧損,最終會影響全縣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據業內人士稱,去年全縣年產煤500多萬噸,今年半年時間即將過去,估計全縣煤炭產量很難達到400萬噸,減收三成已是定局。原來依靠煤礦支撐和發展并且相當富裕的尉遲、加豐、五里廟等產煤村,已經出現經濟危機,車輛封存停駛、欠費造成停電,群眾生產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完全依靠煤炭經濟維系的縣級財政到底會受多大程度的波擊,恐怕在后半年至年底就會顯現出來。
3、“以煤補農”政策受到嚴重沖擊。
“以煤補農”政策實施以來,盡管有范圍、區域限制,時間不長,受眾不廣,分布不均,但畢竟還是惠及了一些地區農村和一方百姓,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實踐證明,鄉村煤礦在“以煤補農”方面是最有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它除了按政策規定上交一定比例的利稅后,所有收入基本上都用于了“補農”,沒有過多的消耗和“跑冒滴漏”,較之其它形式的“補農”效果更明顯。但在整合過程中,恰恰是鄉村煤礦這一塊受影響最大,煤礦企業自身難保,“以煤補農”不會不受沖擊。產煤鄉村一下子可能“由富返貧”,新農村建設缺乏動力支撐,可能中途停滯;農村富裕勞力失去就業崗位,農民增收困難;靠煤炭帶動的其它產業如運輸等也會受到影響;“以煤補農”工作失去財力源泉,會舉步維艱;財政收入成在煤,敗也在煤,會出現大起大落。我縣“三農"發展面臨潛在危機,甚至誘發不穩定因素。
4、產業結構必須面對調整的痛苦挾擇,應盡早謀劃科學發展。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是需要多元化的,如果只靠一種資源一個產業去支撐,不僅是危險的,而且生命周期是很短的。我縣產業結構中“一業獨大”、“一柱擎天”的經濟發展模式,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下,面對全省產業整合的大趨勢,不能在“危”中尋“機”,果斷轉身,發展煤炭的接替產業,很容易使經濟發展由大起走向大落,出現“經濟衰敗,財政崩 盤”。當然,一個產業在最賺錢的時候要放棄,去尋找另一產業去創業發展,是會很艱難痛苦的。但煤炭產業調整的大政策,大走向,整合重組的大趨勢、大格局迫使你不得不去轉型,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是早調整還是晚調整,是主動調整還是被動調整,是提前調整還是滯后調整,是局部調整還是全方位調整,結果都是不一樣的,我縣產業結構調整必須面對“浴火重生”的痛苦抉擇。
推進“以煤補農”工作的思路和建議
近年來,縣鄉村都出臺了“以煤補農”的相關政策,進行了大膽有益的探索和嘗試,為煤礦企業服務“三農”搭建了一個平臺;為鼓勵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創造了一個載體;為企村共建新農村提供了一個機遇。如果說煤炭資源的有償使用是政府對企業的硬約束,那么“以煤補農”政策機制則頗具可持續發展的軟效應。為了使煤炭產業在整合中健康發展,引導煤炭企業積聚更多的資金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造福人民,積極推進“以煤補農”工作的有效開展,提出如下思路和建議:
1、要加強政府引導。“以煤補農”的前提和基礎是興煤穩企,沒有煤炭企業的興旺發達,就沒有“以煤補農”的財源動力。在產業整合過程中,政府雖不是主體,但不能放棄引導的責任,在當前煤炭企業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政府有責任引導幫助煤炭企業尋找接替產業,支持它們投資發展非煤產業項目,實現由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的轉變,逐步走向經濟多元化。我縣煤炭及其延伸產業是在全縣人民及廣大農民群眾經過多年努力做出重大奉獻和犧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建議省政府對沁水這樣的重點產煤縣當前煤炭生產受到重大影響和波擊的情況,予以關注,可否從非煤產業發展基金中切出一塊,支持和引導沁水縣逐步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由煤向非煤產業的平穩過渡,避免縣域經濟出現大起大落。
2、建立“以煤補農”的長效機制。從全省和我縣情況看,“以煤補農”工作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區域性、覆蓋窄、規模小、不均衡和缺乏統一規劃等問題,同時“以煤補農”的做法都是由各地政府根據身自的實際情況采取的具體措施,臨時性、隨意性、活動性、應急性的因素較大,尚未形成規范化、制度化的一種政策機制,建議省委、省政府利用山西省作為全國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政策試點省的有利時機,加大“以煤補農”的工作力度。
【促進老區建設會以煤補農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政工建設促進企業管理的策略分析論文04-19
《爐中煤》閱讀答案01-02
以學術活動促學風建設學風建設活動策劃書03-06
晚上不睡早上補覺會致六種疾病12-03
補實習的證明03-12
新農保有什么變化03-04
農的村創業項目02-15
江蘇農商行筆試經驗06-08
以特色專業建設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論文05-11
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調查報告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