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是關聯帶動能力強,市場需求潛力大,投資回報穩定的新興產業,在推動縣域經濟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xxxx市作為中國朝鮮族文化的發源地和吉林省重要的邊境城市,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具備發展成為旅游城市的條件。面對長吉圖開發開放戰略深入實施的重大歷史機遇,如何進一步挖掘旅游資源,培育塑造旅游品牌,做大做強旅游產業,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是我們需要研究和探討的重要課題。下面是CN人才網小編為您整理旅游業發展調研報告,僅供參考!
旅游業發展調研報告一
一、全市旅游業發展現狀
(一)領導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旅游業的發展,不斷研究旅游發展思路,將發展旅游業作為xxxx未來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來抓。xxxx4年,為進一步整合全市旅游資源,大力推進旅游產業升級發展,xxxx市成立了xxxx民俗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為下一步實現旅游強市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擴展旅游線路。為進一步提升旅游產品競爭力,xxxx市研究設計了一日游線路方案,并邀請中國旅游研究院專家組對全市旅游資源進行了普查,目前正在編制《xxxx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實施方案》。邊境旅游方面,通過外事途徑與朝方積極溝通,開通了會寧1日游、清津2日游、七寶山4日游等線路。其中,會寧1日游線路的交通方式采取中方旅游客車直接運行至會寧市,從而成為吉林省轄區內除琿春-羅先以外第一個開通國際旅游客運班線的邊境縣市。
(三)加強景區建設。近年來,xxxx市緊緊抓住地域、民俗、文化、歷史等優勢,不斷加大景區建設投入,完善旅游配套設施,提升接待能力。尹東柱故居、三合望江閣擴建完工,東盛涌鎮仁化村海蘭江民俗園正式對外開放,旅游服務中心項目編制完成可研報告。同時,xxxx市不斷加快旅游景區建設的規范化、標準化步伐,xxxx年以來,大成中學展覽館、琵巖山一松亭景區、xxxx地名起源之井泉評定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馬蹄山旅游度假區、尹東柱故居評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使旅游景區的建設和發展更加規范和標準化。
(四)強化宣傳推介。近年來,xxxx市通過成功舉辦5屆蘋果梨花節,吸引了大量國內外各界朋友來xxxx市旅游觀光,投資洽談,欣賞蘋果梨花特色景觀,領略中國朝鮮族民俗文化,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和對外開放水平。同時,還積極組織參加各類旅游交易會,充分利用主流媒體、網站等多種形式,加大旅游產品宣傳力度,取得了良好的營銷效果。xxxx年至xxxx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59.0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45億元。
(五)加強行業管理。xxxx以來,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等旅游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旅游市場執法檢查工作力度,規范和整頓旅游市場秩序,xxxx市組建了旅游監察大隊,通過提高標準化服務質量、開展專項檢查、建立旅游安全長效機制等有力措施,切實保障了全市文化旅游市場秩序和環境的不斷改善。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xxxx市旅游業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軟環境、硬環境建設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總體來看,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
(一)旅游體制機制不健全。旅游產業的發展需要健全的體制機制作為保障。xxxx市的旅游業發展剛剛起步,相比旅游業發達城市,相關政策還不完善,特別是扶持政策缺乏力度。投融資平臺尚未搭建,旅游業發展受到資金瓶頸的制約。另外,xxxx市旅游資源雖然擁有區位、歷史、文化優勢,但招商引資力度還不夠,旅游項目數量不多。
(二)旅游基礎設施薄弱。xxxx市雖有不少旅游景點,但星級景點少,缺乏真正留得住人、留得下消費的,旅游收入缺乏支撐點。同時,現有住宿設施規模有限、缺乏特色,接待環境與服務質量一般;餐飲行業開發不足,缺乏高檔次的就餐環境和設施;旅游購物設施數量少、檔次低,品牌開發宣傳的力度也較小。
(三)旅游服務和推介水平不高。目前,xxxx市缺乏外聯能力強的旅行社,旅游線路開發層次低,旅游活動不豐富。近年來舉辦的梨花節、松茸節、啤酒節等旅游文化活動缺乏國內外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專業化、市場化程度。另外,全市大多數旅游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服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有待于進一步提高,行業培訓的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旅游業的軟環境建設、企業的誠信建設等方面的管理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旅游市場秩序還需進一步治理和規范。
三、相關建議
旅游業是低碳產業、無煙工業,是傳統服務業中的主打產業。它是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綜合性的支柱產業。我們要緊緊抓住長吉圖開發開放戰略深入實施的有利機遇,因勢利導,采取強有力的對策措施,努力實現xxxx市旅游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一)加深對發展旅游業的認識。旅游業以其游客的廣泛性,消費的多層次性逐漸成為縣域經濟中具有相當活力和生機的產業。加快發展旅游業,有利于城市軟實力建設和綜合競爭力的提升。旅游業是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的綜合性產業,不僅體現在直接為交通運輸、賓館餐飲、商品貿易、景區景點帶來資源和市場,而且間接帶動和影響農業、工業、城建、文化等行業發展,還能刺激金融、保險、信息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更為重要的是,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城市居民素質和文化修養普遍提高,極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城市人文氣息、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城市軟實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因此,我們要樹立大旅游大發展理念,真正認識到旅游業是縣域經濟的一個支柱,第三產業的龍頭,抓旅游業也是抓經濟發展,抓旅游業也是抓城市軟實力建設。
(二)加快旅游規劃設計步伐。規劃作為開發建設的基礎和前提,直接決定旅游業布局、發展速度和效益。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產業,要把其發展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進行統籌規劃,在進行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基礎設施規劃、村鎮規劃時都要充分考慮旅游業發展的需要。當前,我們要加快推進《xxxx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實施方案》編制步伐,重點打造和推介以xxxx地名起源之井泉、三合百年故居、龍山朝鮮族民俗文化村、朝鮮族民俗博物館、朝鮮族民俗文化廣場為重點的民俗風情游,以尹東柱故居、大成中學舊址、琵巖山一松亭、間島日本總領事館遺址、瑞甸書塾舊址、明東學校、三一三反日義士陵、十五萬日元奪取事件舊址、朱德海故居址、韓樂然展館、百年滄桑為重點的紅色文化游,以赴朝旅游、三合望江閣、汗王山城遺址、清水山城遺址、船口山城遺址、養參峰山城遺址為重點的邊境休閑游,以馬蹄山旅游度假區、萬畝果園、東方熊樂園、東盛涌鎮海蘭江民俗園、天佛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重點的生態鄉村游等多條旅游線路,逐步形成以總體規劃為統領,分區和專項規劃為支撐,項目規劃為著力點,各級規劃相互銜接、統籌協調完善的旅游規劃體系。
(三)加強對旅游業發展的扶持。當前xxxx市旅游業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內外部環境和條件都有利于旅游產業加快發展。我們要把旅游業作為新興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培育、扶持。要加大對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把旅游業發展作為全局性、戰略性的工作來對待和扶持。要充分發揮市委、市政府在旅游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切實加強政策扶持、財政支持、金融支持、旅游從業人員培訓以及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方面的扶持,進一步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快旅游業由部門單一管理向社會綜合管理的方向轉變,各級各部門要樹立全市一盤棋的思想,形成通力合作、整體聯動的格局,共同推動全市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四)加大旅游業對外開放的力度。旅游業是一個跨國家、跨地區、跨行業綜合性極強的經濟產業。要堅持走“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旅游投入路子,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促進大招商,爭取大支持,帶來大投入,換來大發展,努力提升我市旅游開發的檔次和品位。我們要充分利用梨花節、松茸節等現有節慶活動平臺,持續開展宣傳推介活動,提升旅游品牌效應。按照爭取上級支持、吸引外來投資、激活民間投資的思路,放寬市場準入,積極鼓勵社會各類資本、企業依法投資xxxx市的旅游產業。要不斷推動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努力探索跨地區、跨行業之間的聯合,培育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旅游企業集團,帶動全市整個旅游業的發展。
(五)加緊旅游景區升級步伐。要不斷完善現有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景區星級創建工作,具體要做到景區道路基本暢通、旅游交通指示牌和旅游標識基本完善、景區衛生間基本達標、景區停車場滿足游客需要、旅游安全和資源保護等基礎設施基本配套。旅游商品方面,要充分利用松茸、蘋果梨等地方特色產品,培育和塑造具有民俗、文化創意的品牌。同時,要加快發展有特色、高檔次的旅游賓館酒店、餐飲等配套設施,不斷提高整體旅游服務水平,展示xxxx市的良好形象,使游客在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都有收獲。
旅游業發展調研報告二
為促進我縣旅游產業快速發展,5月10日,縣政協經濟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采取實地考察、聽取匯報、座談討論等方式,對我縣旅游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緊緊圍繞“山水休閑勝地”的目標定位,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生態休閑旅游,全縣旅游業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態勢。
1、旅游基礎設施初具規模。目前,我縣已建成了aa級景區皖東烈士陵園和aaaa級景區白鷺島生態旅游區等2個旅游景點,打造了林橋苗木花卉生態園、景華農業生態園、金斗農業生態園等3個農業生態園。通往各主要景區、景點的路網基本建成,景區內的水、電、路、通訊、網絡等基礎設施齊全,功能配套,能夠基本滿足游客對旅游基礎設施的要求,促進了旅游資源優勢向旅游經濟優勢的轉化。
2、旅游服務體系日趨完善。目前,我縣已入駐了旅行社4家;發展了星級旅游飯店1家、星級農家樂8家、星級旅游餐館3家、旅游定點餐館3家;培育了旅游商品定點生產企業6家;興建了一批旅游娛樂和購物場所,形成了功能較為齊全的旅游服務體系,具備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
3、旅游拉動作用逐漸增強。據統計,我縣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29.6萬人次,同比增長32%;實現旅游收入2.7億元,同比增長33%。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我縣餐飲、住宿、商貿、交通、娛樂、通信、種植和養殖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了城鄉的統籌發展。
二、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做法
我縣旅游業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主要得益于縣委、政府采取的多項措施,積累了許多有益經驗。
一是堅持政府主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游產業發展,組建了來安縣旅游業攻堅指揮部,加強對全縣旅游業的宏觀管理、指導和協調,為培育和發展來安旅游產業提供了組織保障。對投資萬元以上的重點旅游項目實行“五個一”的工作機制;堅持每周一調度、每月一督查的制度,及時研究解決旅游項目推進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為旅游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堅持規劃先行。結合我縣實際,重金聘請專家高標準編制了《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推出了十大旅游精品項目,為培育和發展旅游產業提供了科學指導,為“五色兩核三帶四區”旅游發展布局的實施,提供了科學的建設依據。
三是堅持項目推動。通過加大旅游項目的招商和幫辦力度,推動和促進了一批重大旅游項目的成功落地和順利實施,帶動全縣旅游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據統計,,我縣規劃實施的旅游項目多達35個,其中續建項目12個,新建項目23個。目前,黃大圩濕地公園、龍窩寺森林公園、蓮花湖旅游開發等5個項目正在籌建當中。
四是堅持品牌帶動。根據來安獨特的資源優勢,堅持打造“五色”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以生態休閑旅游為主題,常年在《南京日報》、《揚子晚報》和南京電視臺對我縣白鷺島生態旅游度假村進行宣傳,使白鷺島的游客每年都保持遞增16%以上。多次在南京、揚州、常州、合肥、徐州等地舉辦旅游推介會,有效地推動和激活了客源市場,使來安的知名度不斷提升、吸引力進一步增強。今年4月成功舉辦的中國&8226;第三屆白鷺島生態文化旅游節,充分展現了“五色建陽,多彩來安”的新形象,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五是堅持資金投入。近年來,縣政府投資500萬元實施了皖東烈士陵園改造工程,對陵園廣場、紀念館等基礎設施進行改建,豐富了景點內涵,提高了服務檔次。縣交通、民宗、文體、水利等部門政府性投資7000萬元,用于改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引導社會資本投資3.5億元開發了一批鄉村旅游、休閑旅游、城市快捷酒店等多元化旅游新產業。今年以來,縣財政還先后撥付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總計110萬元,用于獎勵和開展旅游景區創建和農家樂創建、第三屆白鷺島生態文化旅游節。
三、我縣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通過近幾年來的努力,我縣旅游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與周邊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1、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加強。目前,通往部分景區、景點的道路大多等級低,尚處于路窄彎多不平坦的狀況,車輛進出不便,存在潛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旅游產業要素制約依然存在。在項目引進和推進中,因土地指標緊缺,導致一些重大旅游項目建設艱難;因資金和相關手續辦理等原因,致使部分項目進展緩慢,嚴重制約著旅游業健康快速發展。
3、旅游資源與文化融合有待挖掘。部分旅游景區項目內容過于單調,停留在觀光層次,對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文化含量明顯不足;以歷史人物、歷史古跡、歷史遺跡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人文景觀特色沒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對人文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夠。
4、旅游產業化整體水平有待提高。旅游產業鏈尚未形成,滿足不同類型、不同規模游客需求的接待能力較差;旅游商品研發深度不夠,旅游商品市場不成規模。
5、旅游行政執法開展困難。我縣還沒有成立旅游執法和監管機構,旅游行政執法、旅游服務質量監督檢查、旅游投訴案件處理等工作無法開展。
四、推進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與建議
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快速增長的經濟總量,為我縣旅游業發展積蓄了后勁;省政府去年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旅游業的實施意見》,更為我縣旅游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政策機遇。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些有利時機,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實現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1、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分認識發展旅游產業的重要意義。縣政府要把旅游產業提升到支柱產業的重要位置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各項措施,確保旅游產業實現科學發展;要強化旅游部門的職責,使旅游管理部門在旅游資源的保護、利用、開發和管理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推進各項工作全面落實;要建立健全旅游產業發展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和激勵機制,嚴格考核兌現,實行重獎重罰,充分發揮各地各部門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力推進旅游產業發展,真正形成部門聯動、齊抓共建、合力發展的良好局面。
2、進一步解放思想,切實優化旅游產業發展投融資環境。認真研究制定稅收、土地、產業扶持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越的條件,吸引有實力的客商到我縣投資開發旅游產業。強化主體意識,用產業化的思維和市場化的運作手段,大膽引進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參與旅游產業發展,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3、進一步加強規劃,統籌謀劃好旅游產業的持續發展。
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原則,根據《來安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制定旅游項目專項規劃,對各類景點、服務設施進行科學布局;積極探索旅游項目與農業項目捆綁,緩解土地指標壓力的新形式,切實加強對旅游項目規劃、建設的深層次管理。堅持開發和保護并重,對各景區實行分級管理、分級開發、分級保護,避免生態資源遭到破壞。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實行旅游資源分段分批開發,避免一哄而上、低效開發、浪費資源,確保資源與環境的永續利用。
4、進一步加大投入,切實增加旅游產業政策性投入。通過加強旅游項目編制上報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更多的旅游項目資金;緊緊圍繞重點景區、田園風光線路,加緊編制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項目,積極爭取各級項目資金,確保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改善;縣財政每年都要列支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并根據財力增長情況逐年增加,以充分發揮政府主導產業建設的積極作用。林業、農業、交通、發改、水利、建設等部門要把天然林保護、農業綜合開發、鄉村公路、農村能源、水利建設等專項資金的安排使用與發展旅游業結合起來,有效整合建設資金,切實推進旅游產品的開發建設。
5、進一步突出重點,切實提升旅游產業發展的層次。完善白鷺島生態旅游區和皖東烈士陵園接待設施和游樂功能,整合旅游資源,實現綠色旅游與紅色旅游有機緊密結合。督促指導白鷺島大酒店、金太陽大酒店和來城新區大酒店等高星級旅游飯店加快建設和申報評星工作,提升我縣旅游接待檔次。加快舞彩國際生態旅游項目推進步伐,打造“休閑度假的高端產品”。要注重加強與周邊地區的旅游區域合作,形成旅游精品線路。此外,還應采取集中培訓、委托培養、外出參觀等多種形式,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提升服務技能和水平。
6、進一步挖掘潛力,拓展豐富旅游產業發展文化內涵。堅持舉辦白鷺島生態文化旅游節、旅游項目推介會,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展示來安的發展魅力、城市品味,文化底蘊。加強旅游商品的開發,著力培育旅游商品生產企業、流通企業和專業市場,開發一批具有來安特色、市場前景廣闊的旅游商品。推進參與式文化旅游項目,鼓勵開展民風民俗民樂展示,促進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有機融合。
7、進一步規范秩序,切實加強對旅游產業的行政執法。成立專門機構,配齊、配強旅游行政執法人員,落實執法經費、配備交通工具,為旅游行政執法提供人員、資金上的保障。健全旅游市場綜合治理機制,定期會同公安、工商、衛生等部門對旅游市場進行專項治理整頓。加強對景區(點)的監管力度,完善旅游安全應急預案,加強旅游誠信體系建設,凈化旅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