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調研報告
在基層黨組織基地建設上,要和最基層的黨員和群眾的實 際相結合,和大家的思想、行動相結合,靠政治優勢去解決思想問題,解決困難矛盾,讓大家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基層黨建調研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20xx年以來,xx市委認真貫徹落實習2014年、2015年、2016年全國會議期間參加xx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以改革創新精神探索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引領社會治理的路徑,基層黨建工作全面加強、不斷進步,社會治理有序推進、健康發展。
凝聚基層黨的建設引領社會治理的共識
xx市委站在從嚴管黨治黨、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深刻認識基層黨的建設的重要意義,以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引領社會治理創新。
在深刻領會習重要指示精神中凝聚共識。20xx—2016年,習參加全國會議xx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關鍵是體制創新,核心是人;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深入拓展區域化黨建,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的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推動服務和管理力量向基層傾斜,激發基層活力;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通過深入學習領會習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要通過各級組織包括基層組織卓有成效的工作來實現。社會治理不是簡單的維護社會秩序,而是把黨的領導植根于基層,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在黨組織領導下,組織群眾依法管理基層社會事務,實現黨領導社會治理、依靠群眾加強社會治理。只有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好,才能為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在深入調研綜合研判中凝聚共識。市委把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作為一號課題,市委常委和有關領導任副組長,抽調41名干部,組成4個調研組,進行為期一年的調研。通過調研,市委進一步認識到,街道社區是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的重心,推動管理和服務力量向街道社區傾斜,是激發基層活力治本之舉。社會治理中出現的許多問題,根子在基層黨建工作。只有抓住基層黨建這個綱,才能綱舉目張。
xx市委明確提出,進一步強化黨的意識,強化黨的領導,把基層黨的建設貫穿于基層社會治理的各方面和全過程。
推動管理和服務力量向街道社區下沉
xx市委堅持大抓基層、夯實基礎的鮮明導向,以強化街道黨工委職能作用為突破口,把管理和服務力量放到基層,把街道社區做強做實,激發基層黨組織的活力。
引導基層黨組織聚焦主責主業。市委明確,街道黨工委主要履行加強黨的建設等八項職能。取消街道招商引資職能及相應考核指標和獎勵,街道經費支出由區財政全額保障,推動街道黨工委聚焦主責、突出主業、優化職能。
賦予基層黨組織相應職權和資源。針對條塊不順暢、權責不統一的問題,市委研究確定,向街道黨工委下放“對區職能部門派出機構負責人的人事考核權和征得同意權”等五項權力。將區職能部門派駐街道機構的指揮調度、考核監督以及黨組織關系、人財物等下放給街道。取消區職能部門對街道的直接考核,統一納入區委區政府對街道的綜合考核。實行職能部門職責下沉準入制度,職能部門不得隨意將工作職責下放到街道。新增事項需要街道承擔的,職能部門不得直接下派,須由區委區政府嚴格審核把關,并做到權隨事轉、人隨事轉、費隨事轉。
進一步優化街道社區機構設置。推進街道黨工委內設機構的職能整合和功能優化,統一優化精簡為8個辦公室。街道根據實際需要,可再自主設立2個工作機構。
切實加強基層基礎保障。堅持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向基層傾斜,制定社區工作經費使用管理辦法,把各個部門支持社區的政策、投向社區的資金、面向社區的項目整合起來、統籌使用,每個社區每年工作經費和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各不少于10萬元。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較好解決了“職能虛”“職責偏”“機構濫”“資源空”“效率低”等問題。
健全城市基層黨建三級聯動體系
城市基層黨建是一項系統工程。區委是“一線指揮部”,街道黨工委是“龍頭”,社區黨組織是“戰斗堡壘”。xx市委把三級貫通起來、聯動起來,以上帶下、以下促上,保證了基層黨建有序推進、有效運轉,各項工作落地生根、落地見效。
健全三級聯動組織體系。區級層面,在區委統一領導下,建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和黨建聯系會議,由區委書記牽頭,分管副書記直接負責,區委有關部門和駐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街道層面,把上級派駐街道有關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吸收為街道黨工委兼職委員,共同參與街道黨建工作,并與區委對接,相應建立街道黨建領導小組和聯系會議,由黨工委書記直接負責,吸收有關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同志參加。社區層面,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除專職社區黨務干部外,還吸收了社區民警、業委會、物業公司中的黨員負責人。組織體系上理順關系,就奠定了黨建工作三級聯動的組織基礎。
健全三級聯動責任體系。具體而言,就是區委履行第一責任,街道黨工委履行直接責任,社區黨組織履行具體責任。
健全三級聯動網絡體系。創新管理服務手段,把現代信息網絡技術運用到基層黨建工作。區級層面普遍建立信息管理服務系統,終端延伸到街道和社區,整合各部門各單位信息資源,建立大數據庫,實現三級信息互聯互通。
健全三級聯動制度體系。建立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制度,理清任務清單、問題清單、整改清單。建立基層黨建調度通報制度,下級黨組織及時報告情況,上級黨組織及時通報情況。建立基層黨建動態管理制度,每年對社區黨組織進行排查,對排名靠后的特別是軟弱渙散黨組織進行整頓。建立督促檢查制度,經常以不同形式開展檢查抽查。建立跟蹤問責問效制度,對履行責任不到位、工作出現問題的黨組織書記進行約談,問題嚴重的進行組織調整或處理。
實踐證明,三級聯動是推動基層黨建工作的有效抓手。xx市委把區、街道、社區三級黨組織聯起來、動起來,上下共同發力,整體系統推進,一級抓一級,形成一盤棋。
推進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
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能否實現互聯互動、共建互補,是影響城市基層黨建的瓶頸問題。xx注重從共同目標、共同利益和需求入手,通過組織紐帶把雙方緊密聯系起來,通過資源共享把雙方積極性調動起來,通過活動共聯把雙方優勢發揮出來。
強化共駐共建意識。市委強調,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雖然互不隸屬,但在黨的建設和城市發展等方面目標一致,是同一區域內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體,必須擔負起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創新社會治理、推動城市發展的共同責任。要打破行政隸屬壁壘,推動黨建融合;要破除各自為政障礙,推動工作融合;要拆除相互封閉藩籬,推動感情融合。從調研情況看,現在駐區單位與街道社區的關系普遍比較融洽。
建立組織連結紐帶。一是結對共建。駐區單位黨組織與街道社區黨組織簽訂共建協議。二是交叉任職。街道社區黨組織負責同志兼任駐區單位黨組織成員,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同志進入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三是人才聯育。街道社區選派黨務干部到駐區單位黨組織掛職學習,駐區單位選派黨務干部到街道社區掛職鍛煉。四是活動共聯。實行動態開放的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建立黨員組織活動開放點,舉辦“百家黨課大講堂”,面向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的黨員開放。
推動資源共享共贏。一是信息共享。街道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黨組織經常通報情況,溝通各自上級主管部門部署的任務、本地本單位進展動態等信息。二是陣地共享。對黨建、教育、文化、體育等場所陣地、活動設施,相互開放,統籌使用。三是文化共享。推動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各自形成的文化精神、文化傳統、文化形式相互交融、相互滲透。四是服務共享。互相提供資源清單和需求清單,相互提供服務。
凝聚服務群眾合力。一是開展組團式服務。由街道社區黨組織牽頭,整合駐區單位力量,組成相對固定的服務團隊。二是開展黨員志愿服務。組織駐區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積極參加社區黨組織開展的各類活動。三是探索項目化服務。街道社區黨組織會同駐區單位黨組織編制服務項目書,提升服務規范。
xx的實踐啟示我們,構建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駐共建格局,要有組織紐帶連接,要有互利共贏連接,要有活動載體連接,要有價值取向連接。雙方以服務群眾為共同追求,牢牢把握好這個結合點,這種共建才富有成效。
擴大城市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覆蓋
改革開放以來,xx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迅速發展,人員大量流動,形成大批城市新的群體,聚集于商務樓宇、產業園區、商圈市場和“線上網上”等。xx市委明確要求,街道社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從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入手,抓住薄弱環節,補齊工作短板。
推進商務樓宇黨建覆蓋。針對商務樓宇的特點,由街道黨工委統一領導,依托商務樓宇內的物業公司、產權單位等建立樓宇黨組織,然后根據商務樓宇內入駐單位規模大小和黨員數量,建立獨立黨組織或聯合黨組織。在商務樓宇內專門辟出場地,街道層面建立黨建服務中心,社區層面建立服務站點,每150至200戶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配備1名專職黨群工作者。全市共建立商務樓宇黨建服務站點620多個,組建樓宇黨組織3200多個。
推進各類園區黨建覆蓋。市委緊緊抓住園區黨工委這個關鍵樞紐,明確要求他們擔負起抓發展抓黨建的雙重責任。黨工委下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構,有的還設立黨建工作站,對尚未建立黨組織的企業進行黨建工作指導。依托骨干企業建立黨建工作陣地,完善工作保障,開展黨的活動。目前,全市在各類園區建立黨組織480多個,覆蓋1.3萬戶企業。
推進商圈市場黨建覆蓋。市委著力推動在商圈和市場管理公司建立黨組織,負責所轄商圈市場的黨建工作。依托工商、稅務等監管部門,將黨組織和黨員等黨建工作情況納入企業“登記申報、年檢年報”范圍;同時,抓黨員示范戶,帶動其他商戶。
推進網絡媒體黨建覆蓋。市委明確要求,各級網信辦、新聞辦等部門,負有業務監管和黨建指導雙重責任,街道、社區黨組織負有黨建工作兜底管理責任。目前,市信息服務業協會成立了黨委,建立基層黨組織37個,共有黨員1030多名,覆蓋互聯網企業500多家。
xx經驗表明,擴大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覆蓋,不僅是工作問題,更是政治問題。黨員、群眾在哪里,黨建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這樣,黨的執政基礎才能不斷鞏固。
建設素質優良的專業化社區骨干隊伍
社區工作者是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骨干力量。解放思想,放寬視野,加大政策傾斜力度,著力提高干部素質、優化隊伍結構、提升待遇保障、拓展發展空間。
選優配強社區黨組織書記。市委把社區書記隊伍建設納入全市干部隊伍、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結合社區“兩委”換屆,打破地域、身份、職業界限,內育外引,廣納群賢,選優配強社區書記。目前,全市社區書記平均年齡48.1歲,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1179人,較換屆前增加了43%,一大批“80后”成為社區骨干隊伍的主體。
把社區黨組織書記納入事業編制。市委明確規定,對連續任職滿兩屆、表現優秀的社區書記,經過規定程序納入事業編制,在崗退休的享受事業編制退休待遇,中途離開書記崗位的,人走編留。對暫不符合事業編制條件的社區書記,享受事業人員工資待遇。同時,加大從社區書記中定向招錄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力度,公開選拔優秀社區書記擔任街道領導干部。目前,全市已有746名社區書記納入事業編制,1879名社區書記實行“事業崗位、事業待遇”。
設立崗位等級序列、實行額度管理。市委明確,社區工作者作為街道社區公共管理服務全日制工作人員,由街道統一管理使用,建立社區工作者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完善考核制度。目前,全市已統一選聘社區工作者2.88萬人,大專以上學歷的2.3萬人,達到總數的80%;35歲以下的1.49萬人,超過總數的50%,整個社區工作者隊伍學歷水平、專業水平、社會化水平大大提升。
xx的實踐表明,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的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對加強基層黨建、創新社會治理至關重要。xx這幾條硬招實招,從源頭上解決了社區骨干隊伍人難選、人難留的問題。
xx的探索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和系統性,較好體現了新形勢下城市基層黨建的時代特征,把握了城市基層黨建的內在規律,探索積累了加強城市基層黨建的有效路徑,對全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具有重要示范借鑒意義。
【基層黨建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城市基層黨建調研報告09-26
銀行基層黨建調研報告07-29
基層黨建調研報告范文07-29
縣基層黨建調研報告09-25
2017基層黨建調研報告07-21
基層黨建調研報告范文大全08-01
農村基層黨建調研報告09-25
基層黨建工作專題調研報告09-25
2017年基層黨建鄉鎮調研報告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