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慈善讀本》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慈善讀本》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慈善讀本》有感1
20xx年1月1日我去全民健身廣場參加學校組織慈善義賣。
我和媽媽一起參加,我們是9點左右到義賣現場的,現場已經人山人海了,看到我們班的人,他們一看到我就叫我幫忙,我們是兩個人一起把一箱東西給搬過去,一到我們班的攤位就已經有人了,我們把商品擺好之后,當時高級推銷員只有我一個人,后來是機動人員張梓康和我一起去做流動小販,推銷我們的商品,最火的商品就是小雞頭飾,女生特別喜歡,第二是樂高,少人買的就是麥芽糖,我們倆個人走了幾圈,賣了十幾只“小雞”和三盒樂高。我邊賣邊買,我在我們班里的攤位買了十五只“小雞”、一套中山名信片、一盒麥芽糖,“小雞”準備送表妹她們,名信片是準備給過年來我家過年的姑奶奶和表姑表淑他們看的,麥芽糖是送給我外婆的。我還在小家電攤位買了兩支燈管;我還在五(7)班黃老師的推薦下10元買了個玩具;還在五(6)班攤位那里10元三個圈套圈圈,我圈中了一個魔方;我還看到有人在賣對聯,我叫媽媽買對聯媽媽說那對聯太短了我們家貼不了,我只能垂頭喪氣地走了。
商品賣完了,負責清潔的同學在清理現場垃圾,我問問趙老師可以走了嗎?趙老師說可以走了,然后我們回家了。
今次的買賣很有意義,我很開心,我想再來一次!可是一年只有一次,明年有的話我還想參加。
讀《慈善讀本》有感2
20xx年12月,一張貼在學校大門處的紅色感謝信吸引了師生們的目光,它傳達了鄭州石佛福利院孤寡老人們對鄭州中學慈善社的感激之情。這個慈善社是由20xx年當選鄭州市最美中學生的李子昂同學發起并組織的,他現在是鄭州中學高一國際班的學生。兩年前多家媒體就曾采訪過這個男孩兒,當時他上初中二年級,卻可堪稱得上是一位資深的慈善小名人了。當他6、7歲時,父母為了改掉他獨生子女的自私任性并培養他關愛他人的品格,帶他到福利院去看望那里的孩子們,從此他的慈善行動一發不可收拾,到今天已經有近10年的時間了。
20xx年9月李子昂進入國際班就讀,鄭州中學是國際文憑世界學校,按照項目要求,國際部高一年級學生每年都要選擇一個個人設計項目,這個項目跨時一個學期,學生根據自己興趣愛好選擇學科、科技、公益、藝術等領域項目進行策劃實施。李子昂當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慈善項目。這次在國際文憑個人設計的目標、標準和實施細則指導下,李子昂繼續并發展了他的慈善活動。他從原來的獻愛心個人行動出發,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和周密的策劃,創立了鄭州中學慈善社,他本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要把愛的種子播撒到更多人的心里。我們從他的'個人設計計劃表就可以看出來這次他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已經像一個創業者那樣有了宏偉而詳實的全盤計劃,從6、7歲時的愛心覺醒到今天的高瞻遠矚,成長的足跡可見一斑。
在規劃的指導下,今年寒假前李子昂的慈善社就開始了行動。他們來到了鄭州石佛福利院,給那里的老人們帶去了歡笑和溫暖;寒假來臨,他們又來到了鄭州兒童福利院,和孩子們一起游戲玩耍。在活動之后,他們還制作了視頻材料準備放到學校外網和其它媒體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些社會的角落需要大家的關注、關心和支持。下一步他還要邀請社會學專家來校開展講座,讓象牙塔里廣大的同學們了解社會、培養愛心,為未來更好地服務社會做好準備。
愛心少年勇于擔當,櫛風沐雨砥礪前行!李子昂同學用十年點滴鑄就了自己的慈善夢想,通過鄭州中學國際文憑個人設計項目,他凝結起了許多富有愛心、樂于奉獻的同學,開辟了一條更寬更廣的慈善道路!
讀《慈善讀本》有感3
陳思琦“愛與真誠是打開心門的鑰匙,愛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句話說得真不錯!當我看完《慈善讀本》這本書后,我就想起了這一句話。
這本書分了六個單元,主要講了慈善、愛心和善良。我認為,一個人要是都具備了這些品質,那么他的人生將會充滿快樂。因為幫助別人是快樂的。可能有一些人認為幫助別人,收益的只是別人,快樂的只是別人,但其實,當你幫助一個人,讓他感到快樂的時候,他的快樂已經感染你了。“樂于助人”很多人都會說,要真正做到“樂于助人”,是要勇氣,是要付出的。當路邊的乞丐向你乞求一點點零錢的時候,你有幫助過他嗎?當你看到被人的袋子拉鏈打開了,里面的東西快要掉出來的時候,你有提醒過他嗎?只要你幫過,有提醒過,你就是擁有愛心的人。
當我翻到“愛心圖片”這一頁時,一張照片令我十分難忘:一個骨瘦如柴的黑皮膚小女孩奄奄一息地委縮在地上,在不遠處只禿鷹在虎視眈眈的盯著她。我陷入了沉思。是誰令這個小女孩骨瘦如柴,成為禿鷹的“美餐”?是戰爭和饑餓!而這都是源于我們!如果我們人人心中都有“愛”那么世界就不會有戰爭,只剩下和平;如果我們心中都有“愛”,那么世界就不會饑餓,只剩下滿足。來吧!不要吝嗇你手中的愛,它們會讓世界更美好!
不要以為你們生活中沒有“愛”,其實“愛”就在你們的身邊。每天聽著學校的廣播,總會有這一條消息:“某某班某某某同學拾到五元交公,請有遺失的同學到教務處認領……”這不就是拾金不昧的精神嗎?這就是人人心中有愛的表現!還有人民警察梁志毅。他只是一名平凡的民警,但是他為人民做的每一件事都令人難忘。也許,慰問老人家,幫助村民解決糾紛在梁志毅眼中是一件平凡的事,但在村民眼中卻是一件件大事。梁志毅為人民著想的形象已經深入民心。所以使他成為了廣東省的其中一位人大代表。
只要沒人都獻出一點點愛,人間就能充滿溫暖,讓我們用愛心裝點世界,一起播下愛心種子,讓他在每個角落開花、結果,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讀《慈善讀本》有感】相關文章:
讀慈善讀本有感03-24
讀《慈善讀本》有感5篇11-09
讀《慈善讀本》有感(精選34篇)04-27
讀《慈善讀本》有感(5篇)11-09
讀《教師人文讀本》有感02-12
《慈善讀本》讀后感12-31
慈善讀本讀后感04-24
慈善讀本讀后感05-27
《慈善讀本》教學設計介紹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