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葵花》讀后感【精】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青銅葵花》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銅葵花》讀后感1
花是美的,草是鮮艷的,樹葉沙沙作響的聲音是好聽的,鳥兒的羽毛是絢麗的……世界萬物都是美好的。人們向往著美好,但美好的一切需要我們來守護。
《青銅葵花》是一個關于守護的故事。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葵花的哥哥——青銅。因為青銅是個懂得奉獻愛的人:
為了讓葵花上學,青銅放棄了自己上學的夢想;
為了讓葵花照一張相,青銅在冰天雪地里賣掉了自己的蘆花鞋;
為了讓葵花晚上寫作業有燈,青銅捉來了許多螢火蟲做了十盞南瓜花燈;
為了讓葵花看到戲,青銅頂著葵花默默地站了一個晚上;
為了讓葵花晚上回來時不害怕,青銅天天提著紙燈籠去碼頭接她;
為了讓葵花上臺報幕時美麗,青銅吹得腮幫子疼,做了一串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冰項鏈……
青銅的舉動深深地感動了我,正是他對妹妹那默默無聞的守護,使得妹妹的生活幸福又美好。而今天,我們的家園正在受著垃圾的迫害,那我們是否也應該做點什么,來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呢?
8月17日的下午,我們幾個小伙伴興致勃勃地來到了東城名苑小區,開展了“垃圾分類,你我同行”的宣傳活動。我們的任務就是為每一位小區的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發放垃圾分類的宣傳冊和易腐垃圾筒。我的膽子一向很小,跟陌生人打交道這種事真的是難倒我了,“萬一他們不理我怎么辦?萬一他們嫌我煩怎么辦?”但是轉念一想,如果多一個人注意垃圾分類,就多一份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多一分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可能。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垃圾分類,就可以減少很多人力,節約很多資源。每年的垃圾產量也會大大減少,還可以增加地球母親的壽命,拯救我們美麗的家園……想到這里,我鼓起勇氣,大步走到一位老爺爺跟前,“爺爺,你知道垃圾分類嗎……”老爺爺耐心地聽我講完,并接受了宣傳冊和垃圾筒。這下,我不再膽怯了,將剩下的宣傳冊和垃圾筒都紛紛遞到了一位又一位的居民手里。雖然宣傳垃圾分類是一件小事,但人人做到垃圾分類卻是一件大事,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守護好我們美好的家園,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我相信,總有一天,天空會更藍,空氣會更清新,草兒會更綠,花兒會更美……
《青銅葵花》讀后感2
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這句話對我來說,簡直太貼切了。曹文軒的書籍就帶給了我莫大的精神享受。這些書有的像一束百合,沁人心脾;有的像一支交響曲,令人回味無窮;有的像一盒五彩畫筆,為生活畫龍點睛。而《青銅葵花》這本書又有著不一樣的故事和啟示。
這是一個讓人淚落如珠的故事:主人公鄉村野孩子啞巴青銅和跟隨爸爸來干校的城市女孩葵花是一對好朋友。可是一次意外,讓葵花和爸爸永遠地分開了。葵花住進了青銅家,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經歷了水災和蝗災,他們在苦難中彼此溫暖、樂觀堅強地成長著。在葵花十二歲那年,命運之神又將她召回了城市。萬番不舍中,兄妹離別。但是在一次眺望中,青銅終于喊出了葵花二字。
其中冰項鏈這一章的故事最使我感動。生活的苦難鍛造了青銅的堅韌,一肩挑起兄長的責任。故事中青銅帶葵花去看馬戲演出,為了讓妹妹能看到表演,青銅放棄了這個機會,把葵花扛到肩上,自己忍受痛苦,這何嘗不是哥哥對妹妹無私的付出!青銅一家輪流看管茨菰,輪到葵花時,嘎魚卻讓鴨子吃了田地里的茨菰。青銅為了不讓妹妹受到訓斥,于是自己擔起了這個責任,這何嘗不是哥哥對妹妹的呵護!在文藝匯演上,青銅為了讓葵花能成為最美的報幕員,不惜腮幫的麻痛,為葵花制作了一條冰項鏈,這是何等熾熱的兄妹情!青銅對葵花的兄妹親情使我禁不住淚水漣漣。
書中青銅和葵花在苦難的摧殘中樂觀活潑地活著,他們有著堅韌不拔的風度對待苦難。這讓我不禁想起敘利亞戰爭的一張圖片:一個不到五歲的男孩在沙灘旁無助地哭泣,他的父母不知被海浪沖到何處,小男孩失去了他該有的幸福童年。我為他的痛苦感到遺憾和嘆息,也相信失去至親的小男孩一定能在苦難中崛起。苦難正是我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財富,我們應當像青銅葵花那樣勇于面對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值得贊頌,痛苦又何嘗不是?這兄妹二人,更是有著偉大的心魂,他們純潔高尚、乖巧懂事、不畏苦難,這些珍貴品質有哪一樣不值得我們學習!
青銅葵花!你的名字閃耀著苦難應有的風度,你讓苦難散發著美麗的光芒。
《青銅葵花》讀后感3
《青銅葵花》是曹文軒的一本書,這本書講述了哥哥青銅與妹妹葵花一家人經歷的苦難與幸福。城市女孩葵花來到青銅家里,一家人經歷苦難,也收獲了幸福。然而,12歲時葵花又被命運召回了城市,從此青銅便常常遙望葵花所在那座城市的方向。下面是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五年級精選的匯總,快來學習下!
青銅葵花讀后感500字五年級精選一
青銅葵花》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書中最精彩的故事讓人讀起來就愛不釋手。下面由我來向大家介紹這本書吧!
這本書主要以青銅、葵花、嘎魚和干校,四個主要人物來寫的:葵花天真,可愛;青銅是一個放牛的啞巴,但他想要保護他的妹妹葵花;嘎魚是一個養鵝,養鴨子的淘氣孩子。
葵花的爸爸在一次修壩的過程中被洪水淹死了沒有人敢把葵花領養回家,怕委屈了葵花。葵花無處可去十分可憐,青銅家善良的收養了她。葵花很喜歡跟在青銅身后,當青銅的小跟班。
有一次青銅的大麥地,遭受了蟲災,蝗蟲一波一波的來了,把小麥都給吃光了。轉眼間,金黃的沉甸甸的麥子都被蝗蟲吃的精光,麥子只剩下了可憐的兩三粒麥粒。青銅卻忽然想起了蝗蟲不能吃水里的魚蝦,于是青銅帶著妹妹葵花去蘆葦地里的湖泊里打漁去了。
那天陰沉沉的仿佛要下雨似的,他們打到了許多的魚,但是妹妹葵花丟了,她此時此刻在呢,青銅不知道,他找了半天,腳都流血了,牛卻向一個方向跑,不久,牛帶著葵花出現了,那天,他們好好吃了一頓,但青銅卻忘不了那頓飯。但是好景不長,葵花爸爸的朋友來領養葵花了,青銅追著那輛車跑了好久,青銅竟然喊出了一句話,葵花,同村的嘎魚聽見了,跑著說青銅會說話了……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學習中,我要向青銅一樣遇到任何事情,不怕困難,永不退縮,堅持不懈。
《青銅葵花》讀后感4
《青銅葵花》是作家曹文軒在20xx年激情奉獻、心愛備至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一個男孩與一個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七歲的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但十二歲那年,女孩葵花被命運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著蘆蕩的盡頭,遙望著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葵花是個漂亮的女孩,住在大麥地對面的城市里。她的爸爸是個雕塑家,他最喜歡葵花,他喜歡去大麥地的葵花田賞葵花。
有一天,他駕著小船,看湖面的風景,本來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又變成了不幸的事情,葵花的爸爸被水上的旋風卷走了。留下葵花獨自一個人生活。附近的干校就想辦法把葵花寄養到對面的大麥地去,可是等大麥地的人們過來后,都不敢領養葵花,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是因為葵花十分漂亮,但是家里經濟條件有限,怕虧了這個漂亮的女孩。最終,被青銅一家領養了。
葵花來到青銅家后,很快就變的活潑開朗,四方鄰居都覺得他們是從久違重縫的一家人。可是,誰也沒有料到,原來青銅其實是葵花的親哥哥,他們是在一場大火中失散的。葵花跟著爸爸,青銅跟著媽媽和奶奶,還有頭牛。
幸福的光芒如曇花一現。很快,一家人因為原本就很貧窮的生活,限入了不能維持正常的溫飽困境。無奈一家人被迫擺攤去賣蘆花鞋,(用稻草皮摻入風干的蘆花絨,編制的鞋子)因為奶奶的手藝精湛,編織出的蘆花鞋又好看又暖和,很受歡迎。慢慢的,生活得到些改善。可是,命運中的不幸總是和他們家開著各種不同的玩笑。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淹沒了他們原本還算溫馨的家。洪水過后,他們用了僅有的錢蓋了一個房子。
他們為了生活四處奔波,經歷了蝗蟲的軍隊后,大麥地鬧饑荒,青銅奶奶實在是撐不住了,在三月匆匆離去。
這本書告訴我們,不管曾經被多少人冤枉,都要克服困難,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青銅葵花》讀后感5
一位文靜而又瘦弱的小女孩,手拿著一朵橘黃色的小花,靜靜地走在大河邊,剛下過雨的天空顯得格外的藍。一路的草,葉葉掛著水珠,幾只丹頂鶴在歡樂的嬉戲著……這幅唯美的畫面,讓我不禁打開了這本曹文軒寫的純美小說——《青銅葵花》。
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男孩子與一個女孩子的故事。男孩子叫青銅,女孩子叫葵花。在一個異常的機緣,讓生活在城市的女孩葵花和住在鄉村的啞巴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齊生活,一齊長大,一齊讀書。但在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銅,一個不會說話的他,在蘆葦的盡頭,在女孩消失的地方,竟大聲的說出了女孩的名字:“葵——花!”
這本書寫苦難——大苦難,將苦難寫到深刻之處;作品寫美——大美,將美寫到極致;愛——至愛,將愛寫的充滿生機與情意。它告訴了我們:苦難是不可避免的。它包括了自然災害、人類的野蠻本性等。我們每一天都在目睹著與耳聞著這些苦難。當東南亞的海嘯在人們淬不及防的時,以十分短暫的時間吞噬了無數人的.生命,將一個好端端的世界弄得面目全非的時候;當人們在沉浸在歡聲笑語里,突來的地震讓無數人死亡,讓無數的樓房倒塌的時候……我們難道還會以為世界就僅有歡樂與幸福嗎?其實這些又算得了什么?那些零星的、瑣碎的卻又無邊無際、無所不在的心靈痛苦,更是深入而有持久的。跌落、失落、波折、破滅、淪陷、被拋棄、被扼殺、雪上加霜……這差不多是每一個人的一生寫照。我們要成長,就不能不與這些苦難結伴而行,就像寶石必經熔巖的冶煉與物質的爆炸一樣。羅曼·羅蘭曾說:“我們應當正視痛苦,尊重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贊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贊頌!這兩位是姊妹,并且都是圣者。她們鍛煉人類開展的偉大靈魂。她們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愛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是既不愛歡樂,亦不愛痛苦。凡能體會她們的,方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時的甜蜜。
是啊,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日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
《青銅葵花》讀后感6
暑假,我讀了許多課外書,但令我映象最深刻的莫過于曹文軒筆下的《青銅葵花》。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青銅小時候在經歷了一場大火之后,失去了說話的能力,變成了啞巴;葵花從小就沒有媽媽,在她7歲那年,因為一場事故,她失去了與她相依為命的父親。
相比青銅與葵花的悲慘命運,我覺得我好幸福!我們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過著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父母舍不得讓我們做家務,可我們還是感到不滿足,常常因為一些小事而發脾氣。但葵花為了給奶奶治病,去拾銀杏賣錢,還故意考砸考試;隱瞞拍照的欲望;為了維持家里的生活,她去采蘆葦花;為了讓哥哥被人看得起,她想方設法教啞巴哥哥識字……她還不懂金錢的價值,她只懂了愛的分量與責任。
整本書被“愛”貫穿,所有人物,都是作文用愛體現的的經典塑造。它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純潔,充滿生機,圣神得動人心魄。
青銅為葵花付出了很多:為了讓葵花上學,他放棄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讓葵花不受屈辱,青銅用最大的螢火蟲做了南瓜燈;為了讓葵花看戲,青銅背著她站了一夜,最后暈倒……
令我最感動的片段就是最后:他忘記了自己是在高高的草垛上頂上,邁開雙腿向葵花跑去——
他無聲無息地躺在地上。不知過了多久,他醒來了。他靠著草垛,慢慢地站起身來。他看到了葵花——她還在水簾下跑動著,并向他搖手。
他張開嘴巴,用盡平生力氣,大喊了一聲:“葵——花!!”喊聲盤旋在大麥地的上空,最后,變成了難以終了的思念。
青銅會說話了!眼淚噴涌而出。心里從未有過的暖流緩緩蔓延到了心底……
這對親如親兄妹的青銅和葵花是那么的純樸、善良、充滿愛心。“苦難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擁有了愛,就比什么都重要。”這句話其實就是文章的主旨,“我們應當敢于正視痛苦,尊敬痛苦,快樂固然值得贊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贊頌!”
作者把愛寫得充滿生機與情意。只要我們心中有愛,都能化干戈為玉帛,只要有愛,我們就是幸福的充實的。在大愛面前,一切的挫折,苦難都像是一陣煙塵,隨著愛而灰飛煙滅。希望我們能做直視、面對苦難,將我們的愛獻給所有的世間萬物,讓人間處處是真情。
《青銅葵花》讀后感7
國慶長假我讀完了曹文軒的作品《青銅葵花》,好像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深深地吸引著我,書中的每一句話都深深地感動著我。
《青銅葵花》講述的是一個城市女孩和鄉村男孩的故事。七歲的女孩葵花和她的爸爸與眾多知識青年迫不得已離開城市,來到大麥地,但爸爸在一次事件中意外死亡,可憐的葵花成了孤兒,善良的青銅一家收留了孤兒葵花,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一家人過的雖然清貧卻十分快樂,可正當他們享受著天倫之樂時,命運又將葵花召回了城市,當葵花再一次來到大麥田時,不能說話的青銅居然喊出了葵花的名字……
合上書一幕幕感人的情景浮現在我腦海:青銅一家生活條件很艱苦,不能供兩個孩子上學,最后青銅一家決定讓葵花去上學,于是葵花就想到自己學完了去教哥哥青銅,這樣青銅就也可以學習了。青銅是個啞巴,但是很勤勞也很懂事,他省錢給妹妹上學,為了讓妹妹能拍一張照片,他跑到麻油地去買蘆葦鞋。為了能讓葵花戴上項鏈,他用心做了一條冰項鏈,青銅光著腳丫在蘆葦蕩中耐心的抓著螢火蟲為葵花做燈;青銅牽著牛兒護送葵花上學。但葵花也很善良,為了身體快要撐不住的奶奶她自己一個人到處拾銀杏葉去賣,故意不好好考試,希望能把學費給奶奶治病……他們多么懂事,善良啊!面對困難不退縮,對所有人都是充滿熱情。
看完書,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和他們相比真是天壤之別,但是我們有像青銅葵花一樣懂事,勇敢嗎?想想自己平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一點困難就想依賴父母,有時對父母的教育和關愛不理解,愛理不理,真是太不應該了。青銅、葵花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實在是太多、太多,我們要像青銅葵花一樣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樂觀地面對生活,遇到困難,對自己說:我能,我行!
看完《青銅葵花》在滿滿的感動之余,讓我也感受到了友誼,親情……
《青銅葵花》讀后感8
他,為了妹妹放棄了盼望已久的上學機會,每天護送妹妹上學、放學,卻從未抱怨;她,為了奶奶的病,為了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在考試時故意考差,想輟學回家幫家人干農活,卻心甘情愿。他們便是著名作家曹文軒筆下打動無數讀著的一對兄妹——青銅和葵花。
他們原本素不相識,命運卻將他們緊緊聯系在一起。他們雖不是親兄妹,卻勝似親兄妹。葵花怕費家中的燈油,晚上去同學家做作業,青銅知道后,捉來無數螢火蟲為葵花做南瓜花燈;葵花因趕不走嘎魚家的鴨子,而被鴨子們吃光了自家田里寄托著所有人希望的茨菰,青銅知道后,頂替葵花承受了父親責罵;葵花為了過年時在學校表演節目,想要一條銀項鏈,青銅聽說后,不顧寒冷為葵花用冰作了一條令所有人都驚嘆不已的冰項鏈。青銅對葵花的關心、愛護在書中隨處可見,到處都洋溢著他們之間濃濃的親情。
每當讀到這些感人的片段時,我總是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表弟。我倆總是一見面不到五分鐘便開始吵,無論多么小的事情都能成為我們吵架的引火線。經常吵著吵著便追逐起來,我在后面追,他在前面滿屋子跑,常常弄得雞飛狗跳。現在想想,我真應該向青銅學習,以后做個好姐姐。
在讀完整本書后,令我很感動的還有青銅的父母。葵花雖然不是他們親生的,但他們待葵花比自己的親生女兒還好。在家庭經濟很緊張的時候,依舊堅持供她上學、供她吃飽穿暖,給她一切他們所能給的。最近的一則新聞更使我感到青銅父母的善良和偉大,那則新聞講的是一位養母毆打才上小學的養子,被老師發現后報警。照片中,孩子身上的傷痕觸目驚心、慘不忍睹。同樣是養父母,同樣是肉做的心,卻為何有如此不同的差別?
愿世界上多一些像青銅一家善良、慈祥的人,少一些新聞里的養母般冷血無情的人
《青銅葵花》讀后感9
暑假里,我看了《青銅葵花》,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葵花,從小沒了媽媽,爸爸相繼跌入河里,從此一去不復返。
青銅,一場大火使他失去了語言。
他們一個在城市,一個在鄉下。一個在大麥地,一個在干校。
當葵花進入青銅的家里,她就成了這個家里的人。家里雖然很窮,但是葵花很懂事。學校里照相時,因為家里掙錢又不容易,所以她就沒有照,這事被青銅知道了,告訴了家人,家人問她為什么不照,她謊稱自己不愛照相,其實她也想照,愛美是每個女孩子的天性,但她知道家里窮。一個多么懂事的女孩呀!
曹文軒寫的《青銅葵花》中的《金茅草》我感受最深,家里沒有燈,只能去同學家寫作業,翠環和秋妮把她從家里趕了出去,她只好借助月光寫作業,青銅捉了許許多多的螢火蟲做燈,那一盞燈是世界上最亮的燈,最美麗的燈這個是最最有愛心的燈,閃耀著愛的光環。還有其中的《冰項鏈》,老師讓她的同學把她的同學的銀項鏈借給她,讓她演文藝節目,她的女同學說她媽只讓她帶,青桐為葵花做了一條冰項鏈,讓她戴著,那條冰項鏈是美麗的、純潔的、是神秘而華貴的,閃爍著最美麗的光。
今天的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冬暖夏涼,用著最現代的電子大屏幕,可以在書的海洋里遨游,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衣食無憂,盡情享受著生命的快樂。我們可以說與痛苦無緣,這與青銅、葵花他們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們應該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好好利用這一切,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們應當重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贊頌!這兩位哥妹,而且都是圣者。他們鍛煉人類開展人類偉大的心魂。他們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愛與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是不愛歡樂,而不愛痛苦。凡能體味他們的,方懂的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的甜蜜。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待痛苦的風度,長大了才可能成為一個強者。
《青銅葵花》讀后感10
這是一篇很樸實的文章,幾乎沒有半點的色彩渲染,但它足以讓我淚流滿面……“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才可能是一個強者。”第一次讀到這樣的兒童文學作品,文字純凈得似一滴露珠,晶瑩而剔透。然而就在這種晶瑩中又分明折射出一種凄凄的憂傷。那種從純美中透出的痛苦緊緊抓住人心,而那份從痛苦中流露的美則顯得更加深厚,讀著這樣的文字,不知不覺中便恍然走進了青銅葵花的世界。城市女孩葵花跟隨爸爸來到了一個叫大麥地的村莊生活,孤單寂寞的她認識了一個同樣沉默寡言而且不會說話的鄉村男孩青銅。
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貧窮但善良的青銅家認領了她,葵花和青銅成為了兄妹相稱的朋友。而青銅更是在沉默中無微不至地呵護著葵花:為了葵花上學,青銅放棄了自己的上學夢想;為了讓葵花照一張相,青銅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腳上的蘆花鞋也賣了赤腳踏著積雪走回了家,而今天的我們棉鞋就有幾雙,哪能忍受如此的痛苦,想想自己真是太幸福了。這樣的痛苦經歷我們生活在糖水里的孩子是無法用心體會的。青銅的奶奶生病,葵花為了給出奶奶攢錢看病,小小年紀的她就外出打工----去江南采摘銀杏,雖然只掙到非常微薄的收入,根本不夠給奶奶治病,但他的孝心非常讓人感動。
在生活富足的今天的我們,也許已經失去了從痛苦中感受美的機會,《青銅葵花》無疑是給我們展示了另外一個世界,發出了另外一種聲音。它讓我們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苦難,而苦難中也含著更動人的美。雖然青銅一家過得很清貧,有時連飯都吃不飽,他們的生活跟我們比起來,真是差太遠了。不像我們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但我們有些人還在嫌這嫌那,吃飯要挑,穿衣要挑。與青銅葵花比比,我們不覺得慚愧嗎?自從看了這本書之后,我明白了:還有比我還不幸的人,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好日子!親情,友情,眼淚,微笑,這是上帝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只要珍惜,你的幸福生活會永遠不離開你,一直陪伴著你,守護著你!
《青銅葵花》讀后感11
《青銅葵花》主要講了父母雙亡的葵花被青銅家領養,生活了幾年后又被接回城市的故事。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做人要厚道,壞事要少做,不能倚仗自己家很牛,就去欺負弱小,那是非常沒有道德的行為,只有最貪財、最無恥的人才會去干那壞事,干了壞事自然要遭報應的。
這本書中的富豪嘎魚父親就是一個蠻不講理、視財如命的小人,而且喜歡嫉妒別人。有一次,青銅抓了只野鴨回家燉著吃,第二天,嘎魚父子就從天而降,硬說那只野鴨是他們家的。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嘎魚父親人品不好,他的兒子嘎魚當然就更不會好到哪里去了:他在學校破壞公物,逃課,鬧事,闖禍,還讓鴨子吃了青銅家的茨菰,結果被他父親痛揍了一頓,他家的鴨群也受到了青銅的好幾次沖擊,下蛋規律被完全打亂。
從古至今,沒有哪個做壞事的人是不遭報應的。當年日本在中國無惡不作,還炸了美國的珍珠港,囂張得不得了,結果被中美兩國聯合打了一頓,還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被原子彈炸過的國家。還有德國,這個國家在一戰中無緣無故炸了美國的商船,導致美國參戰,“壞蛋三人軸心國”——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沒過多久就遭遇了慘敗。在二戰中德國殘忍地殺害了許多猶太人,還進攻蘇聯,本來德國計劃進行閃電戰,不會拖延到冬天。事實證明,德國還差一點就要攻破莫斯科了,可冬天還是來了,蘇聯開始反攻,把德國軍隊全趕了出去。再比如說孔子曾經在魯國當官,那時魯國有一個文化名人叫少正卯,他是個前衛派革命思想家,很受歡迎,這就惹了孔老二了,孔老二是個儒家的,儒家就講究不能改革,祖宗的東西就是好東西!等到孔老二當上了宰相,剛剛上任三個月,就說:“來人,把少正卯拉出去咔嚓了!”后來孔老二也得罪了多方勢力,最終也被趕了出去。
所以說,做人要厚道,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青銅葵花》讀后感12
這幾天,我看了曹文軒先生的《青銅葵花》,有很多感觸。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女孩葵花陪爸爸到大麥地打工,結果爸爸不小心在大麥地的湖里面淹死了,而葵花則被大麥地的一貧窮人家收養了,貧窮人家里還有個兒子,是個啞巴,名叫青銅,這本書就是講的他們兩個之間的故事。到最后,葵花被城里面的親人給接走了,回到城里去住了。
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城里親人要接葵花走的這一段。當時葵花被城里的市長知道后,就讓村長做工作,讓葵花的養父養母把葵花送到城里去生活。養父養母為了葵花,還是忍痛割愛,要把葵花送到城里去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
但是葵花就是不想去,她想盡一切辦法不去城里生活,比如藏到別的同學家里,藏到同學家的船上。但是最終還是無能為力,她不情愿地回到了城里。看到這里,我的眼淚就要流出來了。雖然,葵花只是被領養的一個孩子,但是養父養母始終對她像親生女兒一樣,夏天家里就一頂蚊帳,養父養母把蚊帳給葵花,全家點著幾根蒲棒子熏蚊子。特別是她的奶奶,對她像親孫女一樣。奶奶臨死前還把自己手上的玉鐲拿了下來送給葵花。可見他們全家都非常疼愛葵花,把她看做自己的家人。雖然是養父養母,但養育之恩讓葵花不能忘懷。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就像書里說的“砸鍋賣鐵、端瓢要飯也得葵花上學!”真是“人間自有真情在”啊!我相信,葵花到了城里,也一定不會忘記大麥地的養父養母。
看了這個故事以后,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媽媽每天下班回家要照顧妹妹,還要輔導我的學習。有時候很嘮叨,讓我很不耐煩,比如有一次我做數學作業,有一題我認為我是對的,但是媽媽認為是錯的,我和媽媽就發生了很大的沖突,最后把媽媽氣哭了,我也哭了。這本書讓我感到很愧疚,媽媽這樣嚴格的要求是為了我好,為了讓我的學習成績提高。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今后我應該體諒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照顧妹妹,長大以后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青銅葵花》讀后感13
自從葵花被接回城里之后,一直刻苦勤奮的學習,考上了科技農業大學,這是她12歲那一年從大麥地被接回城市時的一個萌芽夢想,因為她要讓哥哥青銅和大麥地所有人都不再餓肚子,教他們怎么養殖豬、牛、羊、雞、鴨、鵝……不再讓大麥地是個弱小、貧窮、饑餓的村莊,要讓這村子富裕起來。從初中到大學,她省吃儉用,還堅持每個月給青銅家人寫信,從信中她得知,哥哥青銅能說一點話了!在她21歲那一年,葵花畢業了,她現在要立馬回到思念已久的大麥地,她要教他們種地,養殖家禽。從那以后,大麥地人漸漸日子好了起來……
暑假期間,我讀了《青銅葵花》這一本書,它是國際安徒生獎的主曹文軒老師著的。這本書主要講:一個女孩和男孩的故事。男孩是個啞巴,名叫青銅,女孩是個孤兒,名叫葵花,在她七歲那年,媽媽走了,爸爸也意外去世了。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兩個苦難的孩子,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葵花12歲那一年,命運又將她召回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葦蕩的盡頭,遙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這一本書總共有九大章節,其中,我最喜歡第八章“紙燈籠”。這一章寫老牛老了走了。最疼愛葵花的奶奶因為想給家人省幾口飯,就騙家人說去她妹妹家,其實是想去那邊摘棉花做棉襖給兩孩子過冬。因為勞累過度,所以臥床一病不起。懂事的葵花想給奶奶治病,瞞著家人去別的村莊摘銀杏果賣錢。而青銅不知道葵花什么時候回來,所以他每晚都要提著紙燈籠去油麻地橋頭等妹妹回來,他怕她晚上害怕。正如作者所寫的:青銅家的日子,就像一輛破舊的馬車,在許多年里,它在坎坷不平的路上,風里雨里,向前滾動,車軸缺油,輪子破損,咯吱咯吱轉動著,樣子很吃力,但還是一路向前,沒有耽誤路程。再后來,奶奶去世了,葵花哭了,我也哭了……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這里面有懂事的葵花;因為她懂得為家里人分擔困難,奇怪而又聰明善良的啞巴青銅;慈祥的奶奶……除此之外,還喜歡作者筆下的蘆葦蕩、老黃牛、葵花田等等。我很期待《青銅葵花》的續寫,那里面的葵花是不是也上了農業科技大學?
《青銅葵花》讀后感14
這個安靜的假期,我讀了一本好書——《青銅葵花》。讀后久久不能平靜,愛與感動包圍著我。
城市女孩葵花在一個叫大麥地的村莊認識了不會說話的鄉村男孩青銅。爸爸意外死亡,使青銅家認領了她,葵花和青銅成為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青銅在沉默中無微不至地呵護著葵花。青銅一家從容地應對著洪水、蝗災等一切苦難。12歲那年,葵花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失去妹妹的痛苦使青銅仰天大叫,他從心底高喊出了一個名字——“葵花”!喊聲震動了所有人的心靈。
故事中的場景很美,人物很美,人物的心靈更美。青銅、葵花的家雖然十分貧窮,但是他們很快樂。在這個故事中,時時有一股愛,一股充滿生機與情意的愛。作者將苦難,美和愛表現的淋漓盡致,寫得十分感人。讀書的過程中,我常常眼圈泛紅。讀完之后,我從中感受到苦難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擁有了愛,就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曹文軒說過:“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個強者。”
這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要敢于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是我們值得贊美的,痛苦不值得我們去贊美嗎?歡樂與痛苦不斷的鍛煉人類展開偉大的心魄,是力,是生,是神,如果一個人不能將歡樂與痛苦都喜歡上,就是都不愛的人,只有能夠真正體味的人,才能懂得人生的價值與離開人生的甜蜜!
書讀完了,而我的心情久久還不能平靜,為書中葵花和青銅的故事感動著,更為他們所遭遇的苦難而給予同情。想到自己,我不禁汗顏。多少次,因為黑夜不敢下樓;因為天氣寒冷而中斷鍛煉;因為偷懶而少些幾個字;因為……生活中,我缺乏著葵花的堅強,以后的日子里,葵花和青銅的品質將時時刻刻感染著我,教育著我……
《青銅葵花》讀后感15
閱讀能使我身心放松,閱讀能使我靜下心來,我喜愛閱讀,喜愛書中的奧秘 ——題記
最近讀了一本小說《青銅葵花》,我深受觸動,書中講述了:
一個男孩和女孩的故事,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又將葵花召回她的城市。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青銅一家都把最好的東西留給葵花,葵花好似他們家的成員一樣,還供她上學,僅把家里唯一的蚊帳給她用,青銅家人用幾根蒲棒子熏蚊子。在大麥地,日子苦,先房子沒了,后來又有了蝗災。在怎么苦,青銅一家人也沒有讓葵花吃苦過。奶奶晚上還為葵花用蒲扇扇風。家里人都喜歡她,大麥地人也都喜歡她。
我喜歡故事中的青銅,葵花在他家里時,青銅幫助了妹妹很多很多,就如天空中的繁星一樣,數也數不清,在曾經不相識時,青銅還救過她的命,青銅為了葵花晚上做作業有燈點,捉來螢火蟲做了十盞南瓜花燈,為了讓葵花照相,青銅在冰天雪地里賣掉了自己腳上的蘆花鞋,為了葵花報幕時的美麗,青銅吹得腮幫子疼,做了一串世界獨一無二的冰項鏈……因此,在奶奶生病時,葵花認為自己是家里一員,就要幫助奶奶,于是獨自一人出去賺錢,青銅就一直從早到晚提著燈籠坐在碼頭等妹妹葵花。
雖然生活很苦,但是家人都沒一個愁眉苦臉的,他們天天一起有說有笑,心里惦記今后的日子,向往著以后的好日子。因為他們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后。
我覺得,《青銅葵花》想告訴我們的,就如羅曼. 羅蘭說過的:
“我們應當敢于正視痛苦,尊敬痛苦!快樂固然值得贊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贊頌!凡是不能兼愛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既不愛歡樂,亦不愛痛苦。”
是的,什么時候都會經歷坎坷,都會感受痛苦,但是,如果沒有感受過痛苦,就不會有回報。
【《青銅葵花》讀后感】相關文章:
青銅葵花讀后感01-09
青銅葵花讀后感01-05
《青銅葵花》的讀后感04-28
《青銅葵花》讀后感01-02
青銅葵花讀后感01-04
青銅葵花的讀后感06-05
《青銅葵花》讀后感05-10
青銅葵花讀后感05-07
《青銅葵花》的讀后感06-28
《青銅葵花》讀后感匯總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