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的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弟子規的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弟子規的讀后感1
《弟子規》的禮儀規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的人,才會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自己的意愿任意胡為,那他不會被別人接受,他的.人生不會快樂。
我在學習了弟子規后,就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在正確理解古老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將這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真心希望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從我們班級教育的一點一滴做起,幫助每一位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隨時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畢竟,文化是一個連續的傳遞過程。就好比一位語文老師講的“無論世家子弟還是山野村夫,無論略識文字還是一字不識,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顯現儒家文化的教養”。這句話,我的感受越來越深。
一種思想理念在中華大地上延續了幾千年,這里的人民哪里還可能不會受到影響呢?雖然傳統文化在近代屢遭浩劫,她還是在中國大地上有很強的生命力。傳統文化將是我們的立人之本,它將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繁榮、富強。
弟子規的讀后感2
《弟子規》是幫助我養成良好習慣的“老師”。
它告訴我要尊敬父母、長輩,友愛兄弟姊妹,養成良好習慣……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是《弟子規》中的一句話。它告訴我們做事不要急急忙忙,因為忙中容易出錯;不要畏苦怕難,也不可以隨便應付了事。這句話還幫助我改掉了一個缺點呢!過去每次練琴,一開始我還比較有耐心,按照指法一遍一遍地練習。可是一首曲子彈了5遍以上,我就有些不耐煩了,甚至用雙手使勁敲打鍵盤。還有時曲子彈得熟練了,我就沾沾自喜,加快演奏的速度,結果越練錯誤反而越多。每當這時,媽媽總在旁邊提醒我:事勿忙,忙多錯。這時,我便會靜下心來,克服浮躁情緒,稍微放慢速度去彈,這樣演奏的準確性就提高了很多。現在練琴,一遇到難的`曲目,我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
你看《弟子規》多么管用啊!《弟子規》真是一本引導我改掉缺點,養成優良習慣的好老師啊!
弟子規的讀后感3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中的典范,讓我們看了都受益匪淺,它雖然三字一句,但卻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
在這么多句三字經中,有幾句讓我印象很深。“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幸。”教會了我:“犯了錯誤能及時改正,就等于沒有做過錯事一樣。倘若犯了錯誤不及時改正,并且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比如,撒了謊不承認錯誤,這是不對的,但如果及時改正,那是對的。“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這一句話對我的`感觸也是非常深的。以前,媽媽叫我起床我也想爭分奪秒地多睡一會兒,尤其是在寒風刺骨的冬天,學了《弟子規》后,每天早上媽媽一叫我便迅速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餐之后便去上學。這樣,我漸漸懂得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過光陰。”這一個道理,也慢慢提升了做事的效率。
中華傳統文化真是博大淵深,我不僅要學好《弟子規》,還要學好中華傳統文化。將這些教誨傳承給一代代中華民族。
弟子規的讀后感4
《弟子規》不在狹義四書五經之列,但在經典書籍之內,是經典書籍中的一顆珍珠。我被這顆珍珠深深地吸引了,家庭的教育,孩子該這樣教育?該怎么樣對待父母,坐立行走該怎么樣?我們的祖先早就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思考,思考的結果就是《弟子規》。古人謂之曰:童蒙養正,是古人在小兒讀書之前的`必修課。用現在的話說,要做事,先做人,需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后才讀書,現在很多兒童教育家所提倡的立“家規”應該就是《弟子規》在現代社會的延續吧。
我們沒有具體地去講解《弟子規》,我們背《弟子規》,女兒在背的過程中理解著其中的道理,《弟子規》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我對母親有了另一個層面的東西。我對獨居的母親更多了一份關心,看望母親的次數較往常多了,母親來我們家的次數也多了。女兒對我的要求也較以前高了,對母親幫我做部分家務提出強烈抗議,我無條件地接受。女兒對爸爸、媽媽也有了以前沒有的關愛,告訴我們要象剛結婚時一樣親密,在家里主動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們讀著《弟子規》,我們也在力行著《弟子規》。
弟子規的讀后感5
在假期里,老師讓我們通讀《弟子規》,開始我覺得沒什么意思也看不懂,后來,媽媽讓我上網看了《弟子規》電腦版說明,讓我讀一句看一句注解,慢慢的我終于明白了。主要是讓我們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讓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做好事,摒棄不良行為。
"守孝悌"。這三個字看似很簡單,其實內容很豐富。這里包含了孝順父母,尊敬師長,一個人首先要孝順父母,烏鴉尚知反哺,作為人更應該對養育自己的父母加以報答。我發覺有很多地方我做的不夠,當媽媽爸爸批評我的時候,有時我明知道不對也要反駁;當我情緒不好的時候,有時我會對他們大喊大叫,現在回想這些事,我覺得非常愧疚。我不但沒有聽從父母的.吩咐,還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讓媽媽傷心難過,這是多么不應該呀!
學了弟子規,我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以后我一定要改掉自己的毛病,孝順父母、體貼父母、關愛父母,做一個懂孝順、知感恩的好孩子!
弟子規的讀后感6
朝起早夜眠遲
對于正處于緊張學習期的孩子來說,“朝起早,夜眠遲”這里最主要的寓意,就是告訴我們時光寶貴,“一寸光陰一寸金”,溜走的時光永遠也不會再回來了。當和孩子讀到這的'時候,家長最好和孩子交流一下:這時間一晃,一天就過去了;再一晃,一年就又過去了。要讓孩子知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真實寓意,“莫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我記得前段時間秦夢迪的英語老師——余老師以短信的形式給我們家長提了個不錯的建議。
大概意思就是,若有可能的話,要家長每天早上督促孩子早起片刻讀10分鐘英語。每天10分鐘,我們可以算一算,如果孩子能長期堅持下去,日積月累,效果可想而知。當然,前提是要科學安排孩子作息,保證充足睡眠,不是一味的起早貪黑。
弟子規的讀后感7
但當我讀了《弟子規》一書中楚國時的孟宗泣竹,就是因為他的孝心感動了上天,使冬天的土壤也能長出竹筍來,完成母親的愿望;還有窮人董永,也是因為他的孝心感動了九天仙女下凡,不但幫他還清了債務,還和他結為夫婦;三國時期的董遇,巧用“三余”時間來好好學習,最終成為了一位知識淵博的人;東晉的車胤由于家里很窮,連點燈的油都沒錢買,到了晚上他就靠螢火蟲發出的.光來讀書,最后也成為一位著名的大學者。還有很多如黃香溫席、劉備教子、交友之戒、賈逵求疑、曾子自省等等,這些前輩的故事,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我奮進,在他們那個年代,無論條件多么艱苦,環境怎么惡劣,然而他們都能做到孝敬父母、勤學苦練,最終獲得成功。可我們現在的條件這么好,為什么不以他們為楷模,好好學習呢?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爸爸是船、媽媽是帆,將載著我駛向金色的彼岸,駛向美好的明天!我想,我一定要用《弟子規》來嚴格約束自己,加倍努力、刻苦用功,用理想的成績來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用淵博的知識來報效老師的辛勤勞動。
弟子規的讀后感8
這幾天我一直在學習弟子規,學完了弟子規讓我懂得了孝敬長輩,還讓我明白了冬則溫,夏則清。這句話的意思。夏天天氣炎熱,爸爸,回到家后不顧疲勞還幫我洗衣服洗襪子,手上都破了,我哭了一直哭道很久。前幾天媽媽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顧不上休息,還給我飯,檢查作業,我對媽媽說,媽媽你辛苦了讓我給您捶捶背吧。媽媽說我長大了比以前還要懂事了,冬天我和媽媽一起睡,幫媽媽取暖。夏天,我幫爸爸把電風扇開過來,爸爸回到家睡覺時也發現了,說寶貝女兒長大了,懂得孝敬長輩了,說著撫摸著我的頭笑了,我們兩個笑的那樣開心,歡快。
原來最開心得事就是孝敬父母,和他們在一起,我就覺得我無比的幸福與快樂,同學們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好好的報答我的父母,同學們你們明白弟子規教給你們的'道理了嗎?如果明白還不快行動起來吧!
弟子規的讀后感9
本人假期里讀了一本名叫《弟子規》的書。它是以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人,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述作為綱領,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形式編寫的。
所謂《弟子規》就是很有意思的三字經,它有意思有兩點:一是它讀起來很朗朗上口。二是:它在快樂閱讀的時候還告訴我們很多道理。比如其中的.幾句話:“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就告訴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少年惜時勝黃金。少年兒童時期時長身體、育品德、學知識最重要的關鍵階段。光陰易逝,日月如梭,所以必須珍惜現在寶貴的時光。一日之計在于晨,早上早起,做好一天的學習生活準備。放學后抓緊時間完成當天作業,保證睡眠時間。因為健康得身體是未來成才的基礎,是自身幸福快樂的保證。從小要養成兩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我聽同學說,有個公司拍出18萬年薪,卻無一人滿足要求,因為要求的第一條就是熟背《弟子規》。這就說明大家對《弟子規》還不夠重視。讓我們這一代熟背《弟子規》,不再讓這種事發生!
弟子規的讀后感10
“聞過怒,聞欲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舉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這是我在弟子規中學到的。
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我們碰到人家說我們的過失我們就生氣,聽到別人的贊美就得意,這樣壞朋友就會來接近,真正的益友就會漸漸疏遠我們。如果聽到別人的贊美,不但沒有得意忘形,反而歡喜接受那么正直的.人就會漸漸和我們親近了。
這幾句話讓我茅塞頓開,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每次聽到自己的優點就會得意忘形,聽到自己的缺點就會覺得很刺耳,像澆了一盆冷水,讀了這幾句話才覺得這盆冷水可以讓我們頭腦清醒,修正自己的缺點,我們不能迷失在鮮花和掌聲中,越是順利的時候越應當有人潑一盆冷水。只有交到真正的良朋益友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不斷修正自己不斷進步!
弟子規的讀后感11
讀了《弟子規》這本書,我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同時也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對哥哥說:“何俊,給我倒杯水。”現在想想,這是不對的,自從我學了“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以后,每次我都喊他一聲“哥哥”。
還有一次吃飯時,媽媽把飯端來,我就自顧自的吃了起來,完全沒有想到剛剛勞累過的媽媽。學了弟子規的'“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后,我每次吃飯前都等父母坐下后我才坐下。
《弟子規》使我懂得了要在日常生活中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其次,還要在日常生活中語言要文明,不亂罵人,做事要講信用,說到做到。和別人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這些事都是每日不可不做的。
這本書教給我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所以以后我要多讀一些好書,這樣才能更加的完善自己。
弟子規的讀后感12
聞過怒,聞欲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舉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意思是如果我們碰到人家說我們的過失我們就生氣,聽到別人的贊美就得意,這樣壞朋友就會來接近,真正的益友就會漸漸疏遠我們。如果聽到別人的'贊美,不但沒有得意忘形,反而歡喜接受那么正直的人就會漸漸和我們親近了。
這幾句話讓我茅塞頓開,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每次聽到自己的優點就會得意忘形,聽到自己的缺點就會覺得很刺耳,像澆了一盆冷水,讀了這幾句話才覺得這盆冷水可以讓我們頭腦清醒,修正自己的缺點,我們不能迷失在鮮花和掌聲中,越是順利的時候越應當有人潑一盆冷水。只有交到真正的良朋益友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不斷修正自己不斷進步!
弟子規的讀后感13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終于發現我做錯了什么,當即用手機給父親發了一條認錯短信。以前父母責斥我們,我都會去反駁,讓親心傷,可是這本書告訴我們父母的.話,不管對錯都不應該去頂撞,不可以讓父母傷心,就才是孝道!
第二次凈化:“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許多孩子在課上管不住自己,這時教師用體罰,用責罵是不起絲毫作用的。不但不能使孩子改正缺點,還會讓孩子有逆反心理,任何懲罰不如去給孩子講道理,重德才是教育的根本!所以在課上我嘗試著用這種辦法教導學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次凈化:“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這句話本意是教導孩子不能讓父母擔心,出門回家都要和父母打招呼。同樣是教導學生,出教室一定也要告訴學生,回學校也要和老師見一面,這樣才不會讓老師擔心。
許多事情,可以用經典給大家講明白,不需要老師批評指責或當面懲罰。用真心去感化學生,才會以德服人,才能真正為國家培育人才。
弟子規的讀后感14
小時候,我總以為是因為自己在父母心中是至高無上的,所以她們對我言聽計從是理所當然的。然而,讀完《弟子規》之后,我才明白了父母之所以能聽我的,不過是因為她們愛我,所以才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
曾經的.我,每每一回到家里,就一幅霸王的架勢,不僅不顧及父母的感受,還大呼大叫的說:“給我來一杯水”,晚上要吃飯的時候,我大聲叫了一句:“把飯端來”,媽媽把飯端來時,我沒有及時接應,只是說:“放在這,我先看電視,等一下再吃”。可自從我學了《弟子規》中的“出則悌”之后,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氣了,聽從父母教誨,順從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壞習慣更多,一時改不了,比如吃晚飯時,爸爸媽媽還沒坐下,我就先坐下開吃了,這樣是不好的。有道是:“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來指點迷津,這就是圣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我哥哥姐姐的名字,這也是我的大毛病,不一會兒就直叫他們名字。可學了《弟子規》里有一句:“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從此以后,我會有事無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們非常欣慰,他們還都說我乖了呢,這都是《弟子規》的功勞呀!
弟子規的讀后感15
弟我讀過“弟子規”這本書,它共分五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是我們的行為指南,都是我們的一面鏡子。
當我讀到“弟子規”中的“有余力,則學文”,對其意義有了較深入的'理解,使我知道品行要好才能學知識,古人非常重視品德,品德不好就不能上學,因為,如果你把聰明拿來做壞事,那么就會毀了你的前途。我要學古人的精神,在學校我要多多體諒同學,理解同學,同學間要和諧;自己做錯了事,要認真反省,并加以改正;當自己學習不如別人時,自己要加緊努力,迎頭趕上。
當讀到“弟子規”中“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我理解其含義,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這就是,父母叫你,應趕快答應,父母讓你做事,不拖拉,不懶散,我想起媽媽讓我吃飯時,我是吃了,但慢吞吞,雖說吃飯慢嚼細咽有利于健康,但也不能太慢呀,我下決心要改掉吃飯慢的習慣。學習、做事都要有時間觀念,要和時間賽跑。
總之,讀“弟子規”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弟子規”內涵豐富,含義深遠,我要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用好這些道理,使自己成為優秀的人。
【弟子規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精選《弟子規》的讀后感03-16
《弟子規》讀后感02-23
《弟子規》的讀后感10-30
《弟子規》讀后感10-01
弟子規讀后感05-29
弟子規讀后感01-05
弟子規全文01-18
經典閱讀-《弟子規 》讀后感06-21
中華經典《弟子規》讀后感06-18
《弟子規》讀后感【熱門】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