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的讀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細節決定成敗》的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細節決定成敗》的讀后感1
細節決定成敗!這在學習中絕對是一句金玉良言。曾國藩說過:“為學不可全恃明快,要思量到遲鈍處。”這說明,做學問必須刻苦研究,把握細節才能取勝。不注意細節,囫圇吞棗、大而化之地學習,看似是十竅通了九竅,但到頭來往往是一竅不通。
學習與做其他事一樣,是一個循序漸進、向上爬坡的過程,要一步一步,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攀登,不可大步流星,一步九階而欲速不達,雖然講的是速度,但于細節有關。不注意細節地建筑知識的堤壩,就會留下縫隙。即使這縫隙再小,也抗不住考試洪流的檢驗。我就有過類似的教訓。在平時的學習中太浮躁,讀書不求甚解,只滿足于一知半解,考試的時候全錯在細微之處,吃了大虧,導致了成績的一落千丈。后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就如同砌墻,大塊的知識是磚瓦,是框架,而細節就是把磚瓦粘合在一起的水泥。沒了水泥或者水泥質量太差,墻怎么能穩固呢?說不定在一定高度就會轟然倒塌,一敗涂地。
如果說學習中細節決定了其成就的高度的話,那么生活中的細節就反映了一個人的素質和習慣。
曾經有一家用人單位選拔人才經過筆試的教室時,大家都發現了一團紙,但迫于考試,許多人都視而不見,誰也沒有理睬這團紙,只有一個人撿起它丟入了垃圾桶。然而,令人大吃一驚的是,雖然這個人資質平平,但被這家公司唯一錄用了。
很多筆試考了高分的人都感到莫名其妙,這是為什么?因為他注重了生活中的細節。這看似微不足道,但卻反映出許多關鍵問題,如一個人的素質、習慣等。就像一屋不掃何能掃天下故事里的陳藩一樣,連自己的居室都收拾不干凈,連小事都不用心做好,怎么能干好大事?就像下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細節往往要比大的抉擇更易讓人失敗。注重細節是謀劃大事的.基礎,是一個人處事的行為習慣和態度。明朝大學士宋濂說:“坦途不戒,驥或蹶;羊腸畏惴,駑可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老子說過:“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對細節視而不見的人,干大事往往會無從下手。
細節決定成敗,成敗決定人生。“千里之差,興自毫端。”愚蠢的人被細節打敗。而那些善于發現細節,懂得見微知著的人,則用細節驅趕失敗,走向成功。
《細節決定成敗》的讀后感2
中國道家創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意思是作大事必須從小事開始,天下的難事必定從容易的作起。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偉大來自于平凡,往往一個人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復著所謂平凡的小事。一個人有了再宏偉、英明的戰略,沒有嚴格、認真的細節執行,再英明的決策,也是難以成為現實。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現在的競爭已經到細節致勝的時代。不論是從公司、工廠的內部管理,還是外部的方方面面,細節問題都可能關系到公司、工廠的前途。美國門的狀況,并安排掌握這些信息的管理,他認為領導人若消息靈通就可以事前化解致命的傷害。
我們只要用心留意我們工作的.每一處細節,用心一一做好。務必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每個細節,每個操作流程,都要規范細致,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這就要求我們自己必須要做到扎實工作,用心學習,以安全無誤操作為首要目標。我們必須把設備操作的每一個細節都做好。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瑣碎的、繁雜的、細小的事務的重復。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并不見什么成就,一旦做不好了、做壞了,就會使其他工作和其他人的工作受連累,甚至把一件大事給弄垮了。
我們也更應該從思想上意識到細節的重要性,不去夸大自我、心浮氣燥,凡事都要從小做起,“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故能就其高”。尤其是在市場競爭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注重細節,從我做起,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重視工作中的每一個細小環節,努力做到總攬全局、滴水不漏,扎扎實實干好自己的本質工作。最后,我將引用汪中求先生的一句話: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細節構成的,如果一切都歸于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沙礫的細節,細節的競爭才是最終和最高的競爭層面。所以對于工作中的細節決不能僅僅說在嘴上,寫在紙上,而應在實際的工作中養成一個良好的工作習慣,履行自己的職責,做好每件屬于自己的簡單、平凡的工作,成功才會光顧我們。
【《細節決定成敗》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簡歷細節決定成敗10-13
細節決定成敗的心得11-10
《細節決定成敗》心得03-01
細節決定成敗心得04-04
細節決定成敗閱讀心得12-03
細節決定成敗學習心得09-03
細節決定成敗的心得13篇02-07
細節決定成敗的心得(15篇)02-06
細節決定成敗讀書筆記01-07
細節決定成敗的心得15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