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廊橋遺夢》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廊橋遺夢》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廊橋遺夢》讀后感1
每次讀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小說《廊橋遺夢》,我都是在淡淡憂傷的氣息中唏噓不已,淚水情不自禁的順著眼角滑落,<廊橋遺夢>讀后感。像風一樣孤寂的羅伯特·金凱,闖入了風韻猶存的弗朗西斯卡的生活。
古老的廊橋,寧靜的鄉間小屋記下了他們刻骨銘心的愛,兩顆壓抑的心相撞,迸發出愛的.火花,尋覓已久的靈魂,終于找到永恒的歸宿,。四天之后,一個繼續漂泊,流浪,一個依舊平靜地過著乏味的生活,只留下永遠不能相守的回憶與思念。我常常在想,在大雨滂沱中弗朗西斯卡,目送著那個自己深愛的男人從生活中消失,如何壓抑著內心翻江倒海的波瀾。我常常在想,羅伯特·金凱,一任風吹雨打,把刻骨銘心的女人送回生活的正軌,是怎樣忍受情感和良知的雙重折磨。分離永遠是作品最完美的結局,羅伯特·金凱從此再也沒有打擾過弗朗西斯卡的生活,只是在遠方他鄉靜靜地思念那個深的女主人。
弗朗西斯卡從此安于小鎮平淡的生活,卻日日夜夜想念著那個刻骨銘心的攝影師。如此蕩氣回腸的愛情,如此不圖回報的付出,縱然天涯各一方,這段不了的情緣依然在纏綿至老至死。這不是小兒女的青澀初戀,而是歷經滄海的成年男女心靈的交融.
《廊橋遺夢》讀后感2
廊橋遺夢是我在一個網評里面看見的,于是百度。幾天之前就在看小說,故事的情節以及對男女主人公的面貌想迫不及待的.知道于是今晚狠下心來看完小說和電影。
對于好的影片我有關個習慣喜歡先看書后看電影,我始終堅信書里對人的心里描寫及情感電影是拍不出來的。羅伯特和弗朗西斯卡四天的愛情,起初我以為是年輕人的愛情故事無非就是悲歡離合看了簡介才知道是中年人的故事,也許是年齡不到有也許是同是作為已婚并有孩子的女人,我被他們的愛情打動了。弗朗西斯卡說過女人一旦結了婚成了家她的人生便是只有起點與終點。責任感會驅使著我們沿著軌道走。羅伯特也說人生有夢想便是美好的,哪怕他沒實現至少他是個夢。
小說到快結尾我看的都很平靜直到弗朗西斯卡收到羅伯特的遺物時流淚了,甚至覺得該寫讓他們見上一面,這樣才不會有終生遺憾,或許這樣寫了我又會感覺不到羅伯特的郁郁而終,弗朗西斯卡那種鉆心的思戀。活著屬于家人,死后屬于羅伯特,一生有一種感情他只有一次。
《廊橋遺夢》讀后感3
“我不能肯定你是在我體內,或者我是在你體內,或者我擁有你。至少我并不想擁有你。我想我們兩個都進入了另一個生命的體內,這是我們創造的,叫做'咱們'。”
羅伯特和弗朗西絲卡的愛情,被世俗包圍。在想,弗朗西絲卡為什么要為了責任而留下,不和羅伯特走向大陸。
想著弗朗西絲卡的寫給孩子的信中說的':“我把活著的時候給了你們和理查德,那么我死去就和羅伯特在一起吧!”
和《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一樣,命中注定兩人一定會有瓜葛,一定會相愛。相比托馬斯和特麗莎,羅伯特.金頓和弗朗西絲卡愿意接受這段愛情,可是因為世俗還是無法在一起。
對弗朗西絲卡的兩個孩子多了一份敬佩,他們通情達理,懂愛,信愛。相信弗朗西絲卡知道自己的孩子這么的懂自己和羅伯特的感情,一定非常欣慰。
至于理查德,只能說,他是痛苦的又是幸福的。痛苦在于,他的妻子并不愛他。幸福在于,她的妻子是個有責任的人。
這是一部令人落淚的小說。即使寫的內容不容易被是人接受,在當時也好,在現在也好,都有不大部分人對于出軌表示厭惡。但是真正的愛情是不會因為它的名稱而變質,變得世俗,令人厭惡。
【《廊橋遺夢》讀后感】相關文章:
廊橋遺夢經典臺詞09-16
廊橋遺夢經典臺詞11-18
傅雷家書讀后感傅雷家書讀后感的讀后感11-23
長襪子皮皮讀后感_讀后感06-13
散文《背影》讀后感背影文章讀后感11-29
但丁的女人讀后感但丁新生讀后感11-29
《堂吉訶德》讀后感《堂吉訶德》讀后感11-29
狼圖騰讀后感《狼圖騰》讀后感11-17
伊索寓言的讀后感伊索寓言讀后感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