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金剛川》讀后感通用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金剛川》讀后感通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金剛川》讀后感通用1
故事一開始簡單闡述金城戰役,金城戰役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次戰役,也是規模最大的陣地攻堅戰。在對戰期間,我方軍中物資開始短缺,需要后續部隊的人力、物資不斷運往前線,但通往戰場前線唯一的通路——一條跨越金剛川的橋,被美軍炸毀了。而這金剛川是必經之地,河面寬60多米,水流湍急。如果沒有橋,就等于切斷了前線部隊的生命線。面對這種情況,放棄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物資的提供直接會影響戰爭結果的走向,于是,上級下命令,需要建橋送物資。看著湍急的流水,破敗的橋,戰士們心里也會有犯嘀咕的聲音,但還是決定拼盡一切,試一試。
他們開始計劃,編排,伐木建橋,每時每刻,不敢停歇,終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橋修好了,建好了,準備開始渡河計劃了,正值此時,美軍巡游的飛機發現橋又被建好了,就又開始無情的進行轟炸。在建橋部隊中,還有兩個炮臺掩護建橋,在美軍轟擊時候,進行反擊擊。在看的時候,就覺得好艱辛呀,美軍的飛機在空中叫囂,投放各種研制的炮彈,但我們的炮臺在地上,還在用人眼識別飛機位置,不斷調節角度和方向進行反擊,真的覺得在機械物資上,我們就受了很多很多的制約。所以,想到了現在祖國大力發展科技軍事,增強軍事設備研究投入是真的很有必要,因為我們之前吃過這樣虧,才知道科技強國就是我們必須重視的。
這邊我們的士兵在建橋,后邊又有美軍不斷驚擾毀橋,看著橋在來來回回的建好和損毀之間,時間也開始愈發緊急,延遲一秒都是對前線戰爭的不利,每個人都很焦灼,每個人又有了更強的信念,我們一定要把橋建好。所以,就憑這頑強的信念和為了老百姓的安寧和太平,戰士們開始以鮮血和自己的血肉之軀開始架設可以承重的橋梁,最后,一層又一層的人,從河里生生的.扛起了一座人力橋,讓物資和部隊繼續前進。即使在這過程中,敵機仍然沒放棄侵擾,在不斷轟炸,而我們的士兵就一個接一個,一個倒下,下一個繼續扛起,木板!
電影中也詳細刻畫了戰士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戰友之間的濃厚的戰友情,以及每個人的堅強和堅韌的品格,他們為了身后的祖國的強大和老百姓的安寧幸福,他們甘愿赴湯蹈火,他們是我們民族的英雄。而且,張譯的演技真的是觸動到我,然后眼淚鼻涕一把又一把。
就像我看到《新聞聯播》里說的一樣,有些戰士即使烈火燒身,手深深扎進泥土里緩解痛苦,也不愿意發出一聲痛苦的呻吟,因為他害怕自己的聲音暴露周圍的戰友們;有些戰士即使前方會導致粉身碎骨,但還是勇往無前扛著炸藥包也要炸毀敵人的一道防線;說著這些烈士們的事跡,主持人的眼眶紅了,作為觀眾的我也深刻感受到,那種無畏無懼的英雄精神,也深深地被那些曾經為了我們能有現在安寧日子奮斗的烈士們,壯士們所感動,是他們的血肉之軀筑起了我們今日的安寧幸福的保障之墻。
電影最后,拍攝了一些抗美援朝老戰士們的親口講述,我看了一個就起身離開了,因為我無法控制自己的眼淚,我怕自己收不住,我不能想象他們怎么那么堅強,就那么無畏,讓我自己也很羞愧,我現在在這個和諧美好的社會氛圍中,每天還在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幽幽寡歡,而不知道這么舒適的環境下,是多少前輩們以及現在的戰士們付出了多大的心力和辛酸。
謝謝你們,如此勇敢和偉大。
《金剛川》讀后感通用2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每當這激昂的旋律響起,都能將我們帶回到那個炮火硝煙的戰場,那個英雄先烈拋灑熱血的年代。對于那段歷史而言,或許更多人的記憶還停留在教科書上黃繼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跡,我們只記得他們都擁有同一個名字,“最可愛的人”。正是這些“最可愛的人”,70 年前義無反顧地奔赴前線,將生死置之度外,在陌生的土地上浴血奮戰,才換來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換來了祖國幾十年的和平發展,換來了今天中華民族山河無恙。
正值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70 周年,取材于真實歷史的影片《金剛川》上映。影片從抗美援朝戰爭最后一場金城戰役之前,渡金剛川,修金剛川橋為主線故事展開。金剛川戰斗規模雖小,卻關系著金城戰役主戰場的整體局勢。當時后勤運輸線要保證物資供給,而金剛川則是運送至前線的必經之地。它位于金城前線附近,最寬處達 60 米,水流湍急,不借助橋梁根本無法通行。為保障燕山部隊主力能在大決戰打響之前順利渡河,負責掩護的炮兵連與負責修橋的工兵連在金剛川上與敵軍展開了慘烈的戰斗。
從接到任務到第二天凌晨大部隊順利過橋,整個過程中志愿軍戰士們面對美軍一次又一次的`轟炸,一次又一次的快速修橋,無時無刻都是
生與死的較量,一個戰士倒下去,千百個戰士站起來,最終用血肉之軀搭起了一座通向光明的軍魂之橋。“那一年,我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俺們這些人,真的沒一個怕死的。”沒有任何修飾的旁白,沒有藝術的杜撰,這一句句發自肺腑的真實感言,是志愿軍戰士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中國軍人力量的體現,是老一輩革命戰士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志愿軍在金剛川上搭了一座生命之橋,影片在觀眾心里搭了一座觸動心靈之橋。經歷過生死的人,更惜生命可貴;經歷戰爭的人,方知和平珍貴。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但世界從沒有一刻真正的遠離戰爭。我們并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我們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我們無比慶幸,不用擔憂頭頂上飛機轟炸,不用擔心流彈、炮彈在耳邊轟鳴,不用睜開眼睛就看到血淋淋的場面和無盡的廝殺,不用生活在血腥的恐懼之中。我們能在這個時代感嘆歲月靜好,是因為有強大的國家做后盾,給了我們內心安寧的底氣和幸福美好的生活。
沒有一個人的成功可以脫離祖國而單獨存在,我們有今天這樣的生活環境,要感謝偉大的祖國。要知道,這個國家也曾傷痕累累,如今日新月異的面貌,是幾代人不懈的努力換來的。戰爭是殘酷的,我們現在幸福安寧的生活,是無數先輩用血肉之軀換來的。正視歷史,珍愛和平,傳承先烈的革命精神,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對先烈最
誠摯的尊重,就是把珍惜兩個字放在心里,珍惜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年代,珍惜他們用犧牲換來的美好的今天。
【《金剛川》讀后感】相關文章:
《金剛川》觀后感11-03
金剛川觀后感04-10
金剛川觀后感08-30
《金剛川》觀后感【經典】09-05
金剛川觀后感范文06-15
《金剛川》觀后感【合集】08-25
《金剛川》觀后感15篇11-21
金剛川觀后感5篇12-17
金剛川觀后感15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