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望岳》讀后感范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望岳》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杜甫,這位名垂千古的詩人,鑄就了一首首千古絕唱。《望岳》乃他的佳作之一。年少輕狂的他,心中的激情壯志如潮涌般澎湃,他將自己的雄心派頭與詩血脈相連,極盡描摹地體現出了杜詩“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特點。
“岱宗夫若何?齊魯青未了。”此舉運用設問,意思是:東岳泰山怎么樣啊?它的青色在齊魯廣大區域內都能看見。“青未了”表現了山色不盡,實指盛唐期間山色秀麗、國泰民安的繁榮景象形象,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激情與壯闊。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意思為: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集中于泰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有異。凸起泰山的高聳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與昏暗的兩個六合。活躍形象地在一次強調了泰山的高大,國力之鼎盛。“割”字形象貼切,神奇地勾勒出兩片六合的晨昏之別,給參天矗立的山姿賦予了生命力,用字之精妙,巧妙地寫出了盛唐的繁榮輝煌湮滅了其他國都的亮點,唐朝成了國中之珍。表達了詩人無比的自豪。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此句運用了夸張與對偶的修辭手法。意思是如許的:看見山上層云疊起,宛如有云氣滌蕩我的氣度,使我的氣度激蕩,精神振奮,極目而望又把飛鳥歸林的情景盡收眼底。“決眥”寫出了詩人對國度的無比熱愛,這秀麗的景色使他欣喜。表現了詩人登上泰山后心情澎湃無比。
最后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此句就是流傳千古的絕句,意曰:“(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看一看眾山(相形之下)是何等地細微”最后一次強調了唐國與其它小國相比起來,真是強大了好幾倍啊!那些小國是如斯地微不足道。
本詩通過寫詩人望泰山的所見所想,表達了由望岳而生登岳的意愿,表現了詩人不怕堅苦、敢于攀登雄心派頭。本詩由望岳而想登岳,渴望之情如在面前,這首詩的題目是“望岳”,全篇緊緊抓住“望”字寫景,寫景中又處處烘托著一個“高”字。從而把泰山的萬千景色、高大的氣焰渲染得纖毫畢現,令人如親臨其境。故此《望岳》一詩,成為歷代描寫泰山的佳篇,被人們傳頌不絕。
杜甫,不愧是“詩圣”啊!如斯絕妙的詩,才配得上他如許的人呀!
【《望岳》讀后感】相關文章:
《望岳》教學設計10-30
望岳古詩詞鑒賞08-10
《望岳》古詩詞鑒賞02-21
望岳古詩詞鑒賞01-21
岳麓書院的對聯10-21
岳云鵬語錄10-08
張震岳經典語錄09-25
說岳全傳讀后感01-12
《望洞庭》教學設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