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今年小暑是幾月幾號
7月6日至7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以下是CN人才小編搜集并整理的有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年小暑時間2017年7月7日 - 2017年7月22日
陰歷日期:六月(小) 十四 星期五
小暑節氣養生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 小暑謹防暑濕至水腫
濕性黏濁,如油入而!體內濕氣重了,吃再多的藥,打再多的針也是不嫌夠的!而這時候如果你艾灸,就會發現祛濕很輕松,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艾灸后皮膚表面出現水汽、水泡,正是快速祛除我們體內濕氣的表現!
長夏時節最主要的就是健脾除濕,無論多熱,讓身邊的人特別是老人和小孩子,飲食忌暴飲暴食,喝涼啤酒吃過多冰淇淋,否則必會傷及脾胃,時間長形成痰濕,導致身體困重,愛長痘等。
艾灸除濕去水腫推薦穴位:關元、陰陵泉、豐隆、承山、三陰交、隱白穴,可以健脾祛濕。
2 小暑期間預防治療消化道疾病
可艾灸大椎(低頭時兩個肩膀正中間突出來最高骨頭處)。大椎穴是諸陽之會,灸之有助于人體陽氣生發;
腎俞(命門左右1.5寸處,命門與神闕穴前后相對)。艾灸腎俞可補腎益精、溫陽散寒、化氣利水、聰耳明目、壯腰止痛等;
心俞(位于人體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1.5寸)。心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灸之可防治心痛、驚悸、失眠、健忘、癲癇等心與神志病變;
神闕(肚臍中央)。臍通百脈,可調陰陽,艾灸神闕可補氣血,溫脾腎,培補元氣;
關元(肚臍中央正下3寸4指處)。關元穴是人體脾經、腎經、肝經在任脈的交會點,持續溫灸可使腹內寒氣消散,小腸吸收功能增加,既補氣又補血;
膻中(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處)。任脈之氣在膻中吸熱脹散,灸之可調節人體全身的氣機;
小暑應避暑濕,謹防暑濕至水腫。夏季多汗不正常,找心腎來幫忙。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經常盜汗,心腎功能必出問題。艾灸以養腎扶陽為主。
宜食:六月肝氣微。宜減苦增咸,節約肥濃,補肝助腎,益筋骨。謹防暑濕致水腫,多吃祛濕食物:薏米,冬瓜,黑芝麻。避免宮寒對女性的傷害,喝紅糖姜茶可以化解寒氣。切記夏天勿貪涼。西瓜為天然白虎湯,性寒,脾胃虛弱者不宜多吃。
宜:養心,保持樂觀心態;
忌:過分貪涼及攝入過多冷食。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今年小暑是幾月幾號】相關文章:
今年幾月幾號冬至07-29
2023年小暑是幾月幾號07-03
今年清明節是幾月幾號?08-07
今年母親節是幾月幾號09-25
今年的端午節是幾月幾號09-25
今年(2015)端午節是幾月幾號08-10
今年(2015)清明節是幾月幾號?08-08
今年(2015)清明節是幾月幾號08-08
2015(今年)母親節是幾月幾號09-25
今年(2015)幾月幾號是母親節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