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肖伯晏論劉姥姥一書的感言范文
我十分推崇的初中語文老師鄧鑒坤(后為江漢大學中文系教授),曾在課堂上對我們說過,紅樓夢是劉姥姥三進大觀園構成其主線的。我一直將此銘記于心。
今從如夢軒文化長廊獲得一本由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肖伯晏著作的論劉姥姥——〈紅樓夢〉的主結構線?頭緒和綱領。該書認為,紅樓夢的前五回是全書的總綱,情節主要是從第六回起逐漸展開的。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是作者寫賈府盛衰的“頭緒”,劉姥姥二進,便成為全書的“正脈”(“綱領”)。尤其是在游大觀園中,作者已為賈府日后的衰事埋下伏線,因此,第六回至第四十一回是第一部分。這部分是寫賈府的“盛”,“末世”之“盛”,是促使賈府加速衰亡之盛。第四十二回是過渡,從惜春畫大觀園引出“母蝗蟲”和攜蝗大嚼圖,這是盛衰的轉折之處,是全書最關鍵的地方。從第四十三回起,以鳳姐受災為起點,賈府開始由盛向衰轉化,直到第七十八回為止,賈府盛事結束,衰成定局,從而完成了這個由盛到衰的轉化過程。這是第二部分。其中第七十一回鳳姐再次受災,鴛鴦再次作引,以八回的內容來展示攜蝗大嚼圖。第七十九回以芙蓉女兒誄作為過渡。第八十回已進入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寫賈府的`衰亡,以劉姥姥“三進”而告終。這正與鄧鑒坤老師的見解相吻合,便有些愛不釋手,隨即讀完這11萬字的論著。
從“后記”得知,肖伯晏是一位從事中學語文教學的教師,其論著曾得紅樓夢研究會會長吳祖緗先生向紅樓夢學刊推薦,但卻像一場夢一樣突然中斷,沒有回音,也沒有消息。從此可看出做學問之艱難。在紅學界,像劉心武因以短篇小說班主任而成名,被視為傷痕文學的代表作,便可以大本大本地出版有關紅樓夢的論著,還將他的觀點拿到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大講特講。我這里并無意批評劉心武的對紅樓夢中人物的分析,只是劉心武與肖伯晏的兩種處境的相比較,便可見一般平頭百姓做學問的艱難。
但從肖伯晏老師的作為中,我看到了他的執著精神。不因為紅樓夢學刊沒有采用而放棄。從初稿到定稿他花了20多年的時間,1987年、1988年、2007年,三易其稿,使其著作更完善,更完美。還專門在新浪開辟博客宣傳論劉姥姥——〈紅樓夢〉的主結構線·頭緒和綱領。肖伯晏老師用了大量的時間,用“新批評”的方法,從紅樓夢中找到了大量的隱喻和象征疊用加上雙關語來論證他的觀點。每天不到凌晨3點不會上床睡覺,而且連睡覺也不踏實,夢中常被那位神秘的劉姥姥攪得神志不安。
我贊同肖伯晏的主流觀點,即劉姥姥這只“母蝗蟲”嚼壞大觀園。但對于大量的雙關、隱語和象征,如用“屏”隱去真實的一面,用“佛手”指引方向等,我總覺得,如果曹雪芹這樣花心思來完成他的著作,實在是太費心機,也大可不必如此。
總之,讀了論劉姥姥——〈紅樓夢〉的主結構線·頭緒和綱領一書后,對紅樓夢的主結構線有了一個更清楚的脈絡,這使我受益不少。
感謝如夢軒文化長廊廊主杜良懷先生送給我的這本書。嘆息我推崇的鄧鑒坤老師畢生受經受的磨難太多,去世得太早。
【讀肖伯晏論劉姥姥一書的感言范文】相關文章:
優秀范文:讀家長親子共讀感言有感03-22
劉姥姥的性格特點02-26
讀《莫言獲獎感言》有感范文11-19
小學讀《莫言獲獎感言》有感范文11-19
讀《莫言獲獎感言》有感范文600字11-19
讀《一位老教師的退休感言》有感范文11-29
肖莉發布的辭職信-范文10-13
參賽的感言范文02-14
人生的感言范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