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企業成本的方法
企業成本過高需要有應對方法來降低成本獲得生存空間,但在眾多降低成本措施當中哪個更適合成為了關鍵性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改善企業成本的方法,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改善企業成本的方法 篇1
一、加強成本理論的研究,提高我國成本會計水平
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研究方法體系,理論研究者必須沖破傳統會計觀的束縛,解放思想,勇于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課題;應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同實際工作者密切合作,廣泛開展案例分析,從理論高度提煉成功經驗;理論研究應致力于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在此基礎上,建立成本會計理論研究成果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
二、樹立企業成本治理的系統觀念,實行全員成本治理
一方面,為使企業產品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競爭力,成本治理就不能再局限于產品的生產過程,而應該將視野向前延伸到產品的市場需求分析、相關技術的發展態勢分析,以及產品的設計;向后延伸到顧客的使用、維護及處置。
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非物質產品日趨商品化。與此相適應,成本治理的內涵也應由物質產品成本擴展到非物質產品成本,如人力資源成本、資本成本、服務成本、產權成本、環境成本,等等。
企業各項活動的進行、各項戰略措施的實施都是由人來進行的,人的活動在成本發生的各個階段占主導地位,人的素質、技能是企業成本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其中對企業成本影響最大的,是職工的成本意識與降低成本的主動性。成本意識是指節約成本與控制成本的觀念,是“節約成本觀念,并了解成本控制的執行結果。”成本意識包括注重控制成本,努力使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并設法使其保持在最低水平。樹立職工的成本意識,就是要使職工樹立這樣一些思想: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控制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在工作中時刻注重節約成本。
由于目前有不少的企業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不懂成本,因而對他們進行的設計、擬定的工藝、制定的計劃、采取的措施,將對產品成本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影響,一般心中無數。因此,加強成本治理,首要的工作在于提高廣大職工對成本治理的熟悉,培養全員成本意識,變少數人的成本治理為全員的參與治理。企業應該高度關切成本專業人才的培養和使用,積極舉辦各種類型的成本培訓班,從技術經濟領域開辟降低成本的廣闊途徑。在企業內部形成職工的民主和自主治理意識。在日常成本治理中,積極運專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職工行為規范中引入一種內在約束與激勵機制。
三、在成本治理中引入戰略成本治理思想
在現代,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產品的大量生產使需求達到飽和時,出現了多樣化的趨勢,顧客對產品的消費在質量、時間、服務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現代高科技被廣泛應用于生產領域,如生產自動化設備、機器人、電腦輔助生產等,企業制造環境也從過去的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競爭日益激烈,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企業開始重視制定競爭戰略,并隨時根據顧客需求與競爭者情況的變動,做出相應調整。這樣就進入了戰略成本治理階段。
戰略成本治理是一種全面性和前瞻性相結合的新型成本治理模式。它是企業成本治理與企業戰略相結合的產物。主要是從戰略的角度研究影響成本的全方位全過程,進一步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
四、學習外國一切先進的經驗和方法,博采眾長,為我所用
西方成本會計是一門歷史悠久的生氣勃勃的學科。非凡是隨著適時制、戰略治理、基準治理、限制理論、行為科學、運籌學、系統工程和電子計算機等科學技術成就在成本會計中的廣泛應用,形成了新型的著重治理的經營型成本會計。例如,適合我國當前多數企業實際需要的標準成本會計、責任成本會計、目標成本計算、質量成本會計、成本決策、成本猜測和近十幾年孕育的適時制與倒推成本法、作業成本法與作業治理、成本企劃、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會計以及戰略成本治理等。對此,我們應結合國情和不同企業的具體情況認真研究。有些方法可以直接引進,有些方法應加以改革和完善,有些方法只能在少數具備條件的企業采用,或局部吸收。
五、建立成本治理保障措施,進行工作流程的整合,減少不必要的分工
成本治理保障措施是為了保證成本治理方法的有效性和成本治理方法的順利實施而建立的各種規范。它主要通過建立起一系列的業務處理與報告應該遵循的程序和規范,以及通過對組織結構的設定、職能的劃分與分工等,來保證組織內的各項活動按照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進行成本治理的方式進行。這些方法和措施的功能不直接作用于成本發生過程本身,而是對處理業務的行為按照成本治理的需要加以倡導或約束,其作用是基礎性的和防范性的。另外,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為了及時了解環境、內部條件和競爭對手的變化可能帶來的機會與威脅,還應該建立成本預警分析系統,對外部環境、競爭對手及企業自身條件的變化進行長期觀察,對可能出現的重大變化、可能面臨的機會和威脅作出及時預告,使企業能夠有充裕的'時間作出反應。
六、加強市場調查和信息反饋在成本治理中的應用
信息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企業成本治理的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成本治理越來越復雜,尤其是現代成本治理又與科技進步緊密相聯。企業成本治理水平能否隨形勢發展而提高,經營能否順利進行,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對成本的信息反饋水平。因此,企業成本治理也必須適應這一客觀要求,不斷提高信息治理水平。
七、完善成本會計組織,增強全員成本意識和素質
對于成本會計人員來說,在具備會計職業素養的基礎上,不僅要懂會計和財務治理,還要懂經營治理,非凡是要熟悉生產技術,學會運用價值工程、成本最優化理論和方法;同時還要熟悉并把握現代成本會計的理論與方法,學會猜測、決策和控制,學會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根據成本會計人員職責的要求,我國一些工業企業在成本崗位上要配備成本工程師,以利于成本會計做到技術與經濟相結合,充分發揮成本會計的職能作用。
改善企業成本的方法 篇2
一、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成本管理意識薄弱
我國各企業均存在成本管理意識薄弱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這一環節。企業管理人員對成本管理和控制沒有足夠的重 視,多數的管理者依賴財務人員去管理成本,只看重財務報表中的數字,以此來控制整個企業的成本。雖然某些企業確實達到了一定的目標,降低了企業的成本,但 是這種事后控制的做法缺乏全局觀念。歸根結底,成本核算還是不能代替成本管理。另外受我國傳統的影響,很多企業局限于依靠節約的方式來降低成本。不能從長 遠利益來應用成本效益原則。企業員工成本意識淡薄也是造成成本過高的原因。
2、成本管理的短期行為
指企業管理者為了迎合近期業績指標(例如季報或年報)的需要而采取的短期行為,削減成本以實現利潤指標。雖然這的確能在短期內降低成本,但是無法持 久,被削減的開支通常在次年就會恢復。對于企業而言,在較短的一段時間內削減某項開支而不影響運營并非難事。因此,像職工工資、營銷費用、設備維修保養、 人員培訓這樣的開支往往會首當其沖成為犧牲品。但是,企業如果不能為這些被削減的資源找到有效的替代措施,其長期的經營業績將受到影響。
二、成本控制策略
1、更新成本管理的觀念
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以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這就要求成本管理必須更新觀念、變革技術。
在傳統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歸結為降低成本,節約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不可否認,在成本管理中,節約作為一種手段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不是 唯一的手段,現代成本管理的目的"應該是以盡可能少的成本支出,獲得盡可能多的使用價值,從而為賺取利潤提供盡可能好的基礎",從而提高成本效益。從戰略 成本管理的視角出發來分析成本管理的這一目標,不難發現,成本降低是有條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況下控制成本費用,可能會導致產品質量、服務和企業效益的下 降。如果企業以較低的成本升幅,而取得更高的使用價值,從而大大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何樂而不為。企業在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取決于"以同樣的成本為顧 客提供更優的使用價值"或"以較低成本提供相同的使用價值"。企業采用何種成本戰略,取決于企業整個的經營戰略和競爭戰略,成本管理必須為企業整個經營管 理服務。
2、轉變思想,善用溝通在生產力各要素中,人是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企業要搞好,人才是關鍵。
企業應從人際溝通入手,以控制和協調人力資源為連接,降低企業成本。一個企業領導若不能很好地與下屬溝通,那他就不算是合格的領導者。企業高層管理者 都非常關注企業的重大問題,很難關注到基層工作,可往往很多的成本就是在基層工作中因疏忽而流失的。因此,領導要善于在與下屬溝通的過程中發現企業的不 足,能聆聽到整個企業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和解決問題,免遭不明損失,降低企業成本。如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的柔性管理理念就把這一原則運用到企業員工之中。 通過良好的溝通使得員工樂于接受挑戰,充分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和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自己的潛力。這是高效率工作的最大動力,也是降低企業 人力成本的一項途徑。
3、建立一個全員成本控制體系成本控制實質上是有人參與控制的一種管理活動,人的素質和態度決定了成本控制的成敗。所以一方面要不斷 提高管理者和員工的素質,要求企業管理者主動通過學習和鍛煉,來掌握先進的管理知識,如在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基礎管理方面的先進知識;市場營銷、采 購、研究開發、服務、生產、質量、財務、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等業務管理方面的先進知識以及產業、行業和其他相關方面的先進知識等等。要求員工也應該主動 參加學習和培訓,掌握先進工藝和技術,減少在生產中的浪費。另一方面要求每個人都要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投入到企業成本控制中去,實行全員成本控制。成本的形 成是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環節的各項生產要素與經濟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成本控制的主體應該包括對企業成本的形成和發生負有責任的影響者與參與者。因此,企 業在進行成本控制時,全體員工,特別是與成本的發生密切相關的諸如決策階層、部門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專設成本機構人員都應視自己為成本控制的主體,充 分認識到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成本降低的積極性和重要性,積極主動參與到成本控制中來,從而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全員成本控制體系。
4、從細微處著手,降低企業成本
企業如同大海,而大海是由一點一滴的水形成。企業的費用和成本也是如此,這里節省一點,那里節省一點,加起來就會成為龐大的數字。只有從點滴節約做 起,企業才能夠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從而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會議中心在電費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提出了隨天氣變化調整電鍋爐供熱溫度,節約了電費支出。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節約也一樣不論大小。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為公司節約應當從一點一滴做起。
利用網絡技術降低企業成本我國企業面臨著"經營國際化、競爭全球化、管理網絡化、需求多樣化"的挑戰。網絡經濟作為對傳統經濟的一種提速手段,正深入 到企業的運作和管理之中。過去由幾個人來完成的工作,在網絡時代只需要一個人就能獨立解決,這在根本上就降低了企業的人工成本。互聯網不只是一個廣告牌或 一種交互型廣告,它更是一個商業通道。網上賺錢的實例不在少數,如威爾頓鋼鐵是美國第八大聯合鋼鐵生產商,年產量300多萬噸,公司就是采用互聯網來拍賣 剩余的和非主流產品,F在有很多的免費注冊網站,只要你成為其會員就能在有效的范圍內輕輕松松地展示你的產品,每天有不下百萬人次登陸查看網頁,按60% 的幾率算,一天下來也許會有上百甚至上千人次看到你的產品展示,足不出戶就能推銷產品了,比起傳統的營銷理念節省了大量的銷售成本;ヂ摼W作為一種全新、 高效的交易方式,可以幫助企業及時掌握市場動向,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經營成本。
5、實行預算管理,從源頭上節約成本
成本預算就是讓企業事先預想到各種可能的成本支出項目,把不合理的支出"刪除"掉。從源頭上控制支出。對現存的每一項支出,都問一句:如果消減這一成 本,真的會影響收入和利潤嗎?它是怎樣并且是在那里產生這一影響的?如果找不出"怎樣"和"那里",那么你就不需要這一成本。在制定出合理預算后,關鍵要 點就是認真監督每項支出,并提出問題:是否每項支出都進行了計劃?是否屬于預算范圍內的支出?千萬不要讓成本費用開支失控。對超出預算的成本支出,要找到 超支的原因,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想辦法制止。
實際上,成本控制的方式和方法還有很多,不斷創新,在占領市場的同時也降低了成本支出,優化企業內外部環境,使企業高速運轉等等。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 不同,不能照搬、復制其他企業的成本控制發發,必須制定出適合自己的成本控制模式,提高成本效益比,才能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
【改善企業成本的方法】相關文章:
降低創業成本的方法01-20
改善企業管理溝通的策略分析08-17
改善企業管理溝通的策略的內容09-18
簡析改善企業管理溝通的策略09-19
企業成本控制的參考文文獻12-19
企業的5個隱形成本12-18
企業中的隱形成本管理09-07
職場焦慮癥形成的原因及改善方法08-17
企業文化是改善員工沉默行為最大的“載體”10-25
解決企業成本管理的六種辦法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