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生創業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教育事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大學擴招的步伐加快,一方面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接受到高等教育,另一方面,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事物總是向前發展的,既然會有就業的壓力,那就有解決的辦法。面對高壓力,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選擇。有的人在畢業時選擇了勇于挑戰自己,積極面對生活,投簡歷、找工作;其他的同學則選擇了讀研或者考公務員。而我今天要談的則是大學生創業這條路。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以培養創業型人才為辦學方針的財經學校,至于到底學校培養了多少真正適合或者已經在創業的人才,我不知道,也不做評論。在此,僅代表個人表達一下我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
大學生創業需要有主、客觀的條件,也有內外因的作用。
首先來看客觀環境,中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大家有目共睹,這種宏觀經濟的趨勢有利于大學生創業,符合我國的經濟發展需要。對于大學生創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國家利好的政策有利于鼓勵大學生投身到創業的大環境中來。但是,事物總是有多面性的,創業這條路對于大學生也是荊棘叢生。市場的大小且不說,就市場競爭的激烈而言,創業這個大市場和大學生的關系就是一滴水和一片海的聯系,大浪淘沙,能真正經得起檢驗的寥寥無幾。
其次,從大學生主觀方面來說,創業的基礎是需要有一定的社會經歷,至少對這個社會環境有大概的、全面的了解。但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實踐先不講,理論知識的培養都不一定能滿足創業的需要,他們又有多少社會閱歷呢。現在有很多在校的大學生連自己的課程都學不好,談何實踐。雖然,大學生富有激情,富有活力,有很樂觀的心態,喜歡去經歷和發現新事物。有急迫的危機感,希望自己能夠早早的接觸社會,了解外面的世界。可問題還是擺在了面前,最常見的一點就是大學生的能力問題,而最受大家關注的就是抗壓能力。現在的80、90后大學生大多出生單身家庭。從小集父母的寵愛于一身,有些大學生動手能力讓人堪憂,更別談獨自面對各種壓力和阻礙了。
最后,就以上觀點結合我所在學校的現實情況進行分析。在我們學校,學生活動很多,這其中以大學生創業比賽為最,一個學年下來每個月起碼得有一兩個比賽進行著。更有些大型創業比賽,其比賽周期跨越兩個學年。從比賽的形式和內容來看,這些比賽都有一個共同點,其采用的形式基本一致,只不過換個贊助商和主辦機構。不外乎交上一份策劃書,然后進行現在ppt展示,最多再來個現場答辯。我想,這樣的比賽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么。作為這個學校的一員,我也曾參與到這些比賽中去。個人觀點看來,能力確實能夠鍛煉,但十分有限。就這有限的鍛煉,還得看你的態度,一般的參賽同學根本不會花很大的精力和心思去做,大多數人是掛個名,然后跟著隊長去領個獎。所以,在我們學校,經常會有有某人有一大堆的獎狀,但是還是就那點能力還拿不出手。在這樣的比賽中,不乏有做到極致的,我見過的策劃書中,有一些同學的作品策劃書寫的極其完美,堪稱一流。但是看看那些數字,讓我望而生畏,動輒投資上百萬、千萬。就是沒一個是走的校園路線,去發現自己身邊的機會,根據自己身邊的實際情況去做。
文章的最后,談談我對大學生創業的建議。作為一個下學年就步入大三學生,我已經能夠感受到大家的變化,也能體會到學長、學姐們的就業壓力。對于處在創業中的大學生,我表示十分的敬佩。個人認為,要創業,在學校就得點滴做起,可以適當的參加創業活動,但是絕不能把它當成跳板和全部的希望。最原始的得學會如何做好一件事情,慢慢的豐富自己的做事的想法和能力,從小事做起,腳踏實地、擺正態度比什么都好。想起了,北極光創始人鄧峰先生的一句話,大概的意思是大學生創業可以先從公益創業開始,要學會怎么做事,再去談做好事,最后創好業。
http://www.shddsc.com/【淺談大學生創業】相關文章:
淺談2016創業趨勢08-03
淺談創業與釣魚之共性08-04
淺談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的重要性07-22
淺談開鹵菜店創業前景08-01
淺談楊瀾創業故事:人生需要規劃07-18
淺談創業計劃書的基本格式07-23
雷軍淺談創業:拿別人的錢創業才會有壓力07-16
大學生淺談創業 資金和潛規則為主要難題09-25
淺談創業合伙人的相處之道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