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公司人再少,也要把有這些臭毛病的員工踢出去
古代先哲曾反反復復教育說,日三省吾身,大多數人都不太喜歡每天沒事就從自己身上找錯。
“麻木”的生活久了,心里覺得不痛快了,對自己的工作現狀不滿意了,學學古人,先從自己身上找找“臭毛病”吧。
結果還真找到了不少,并且發現公司越小,這些毛病就越大,領導越是不能容忍······具體內容我們一起看看吧。
臭毛病之一:對公司層層程序反感
就像高中學習的,自行車和汽車相比,自行車的最大速度沒有汽車高;但是自行車的機動性比汽車大得多。
于是乎產生了這樣一個慣性思維,公司越小越不應該強調程序,應該給員工最大的自由,時刻保證高度機動性。
這樣做,理論上說是對的,但是公司是一個團隊,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人,如果沒有自己的指揮、反饋程序,公司進入無序化,就是一盤散沙,注定做不成事。
臭毛病之二:依賴關系
這在天朝還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有時候,沒有關系進不去公司門檻;有時候,進了公司門檻,跟領導關系不好,日子不好混······
長期的職場文化中,我們很多人自然而然表現出對領導的親近。
工作中,經常利用自己跟領導的關系做讓其他員工“看不慣”的事,只為了自己一時方便,給公司管理造成負面影響。
一旦自己所依賴的領導撤職,工作上自己就成了眾矢之的,生活上也沒有人愿意跟自己交往。
臭毛病之三:目中無人
因為公司不大,幾乎公司每一個人自己都能混得很熟。這是一個好處。
不好的地方就是,自以為很熟,對每一個人都了解,就會拿自己跟每一個人去做對比。
往往就會發現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不如自己的方面,心中就會升騰起巨大的優越感。
領導XX方面不如自己;老技術工XX技能不如自己······
對領導的指揮越來越不當回事,對老員工越來越不尊重,這樣最討人厭煩。
臭毛病之四:拉幫結派
古往今來,朝堂上坐得安穩的帝王,一定會“縱容”、慫恿臣子們內斗。
一方面下屬沒有矛盾,沒有爭議,團隊很難發展;另一方面有了爭議就有了制衡,團隊才更加穩固。
可是一旦拉幫結派,那就是另外一幅場景了。
一旦入了“幫派”,在公司方向抉擇時,不再是各抒己見,發表的意見也不再是最冷靜、最合理的,而是要順從自己“幫派”利益。
幫派利益爭執嚴重如果不能調和,往往會造成公司破裂。
臭毛病之五:背后說壞話
人總是越經歷越明白事理。
喜歡背后說人壞話的人,是最讓人厭煩的人。團隊越小,越明顯。
X說A的壞話給B聽,如果B是明白人,他就會想到X也同樣會在A面前說B的壞話;如果B不是明白人,B會告訴C,X說了A的壞話;信息傳到C之后,場面就無法控制了;C對X不承擔任何責任,還有可能C就是A的好朋友,就會把這件事告訴A。
這就是為什么第二天上班時,A“莫名其妙”地對自己發脾氣,跟自己劃清界限的原因了。
臭毛病之六:死板
創業團隊的每個人的利用度都是很高的,有時候需要你是機器貓,哪里有困難都可能會拉你去頂一陣子。
如果堅持自己只能做好崗位職責,其他的工作無能為力,“絕不跨雷池一步”,當然這么做,長期堅持下去有可能成為專才。
可是,市場瞬息萬變。創業公司更是充滿變數。
明年團隊擴大,增設部門,領導想任命你做高管,你卻對其他門類一竅不通;或者明年市場變遷自己的工種被取消,到時候哭都沒處哭。
【創業公司人再少,也要把有這些臭毛病的員工踢出去】相關文章:
具有這些創業品質少奮斗10年08-09
創業要把握生意的“度”08-09
創業成功必須遠離的毛病08-05
承包企業分公司也可以創業09-25
為了孩子再苦再累也值得的說說05-12
再痛也得忍著的說說11-19
李開復:先參與創業 再主導創業09-26
求職故事:履歷再完美也沒用08-08
為了孩子再苦再累也值得的說說通用(6篇)10-13
關于劉再德的創業故事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