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楊興平用融合的力量去創業的故事
"我25歲進大學,前兩年學基矗┪程,此后,我就一直有意無意地在融合方面動腦筋。到今天歷經了近20年,如果還不能出成果,我也太笨了。"說這句話時,眼神堅定的多普達通訊有限公司總裁楊興平像是做著內心獨白,又像在為自己做著一個總結。
有人說楊興平領導的多普達是手機業的一匹黑馬,做著其他廠商都不敢玩的游戲——剛一出世就將目光鎖定在幾乎被國外廠商壟斷的高端市場;還有人說楊興平的出名比他同時期留洋的海歸派晚了半拍,但他的出現,卻給中國的通信業,尤其是手機制造業扔下了一顆重磅炸彈。今天,細品楊興平的這句話,就不難理解這是為什么。從大學時代無意地去融匯貫通所學的各學科知識,到工作中主動去利用,最后以融合為理念,創造并引領一個新產業——"01產業"。浮華去盡,堅持在融合的道路上,楊興平從來沒有放棄過。
論文總是被發表的奧秘
1986年,美國加州大學。當看到自己的論文又一次在專業刊物上發表,讀人工智能專業的楊興平心里美滋滋的。比起其他同學幾年也發表不了一篇論文,楊興平的論文幾乎是次次"中彩",是幸運,還是巧合?對于這樣的結果,楊興平在高興之余也在思索。
"我寫文章從來不是只說一個領域的事,我喜歡把所學各學科的知識結合起來,寫出個新的觀點或者角度。而那些教授、編輯們大多專攻一個領域,所以,無論他是哪種學術背景,都能從我的文章中發現新東西或者是不懂的東西。這樣的文章他們喜歡。而其他同學的文章呢,在某一方面深入鉆研了,可是你才研究多長時間,能有多少新意思出來呢?很難使人從中受到啟發和借鑒。"
"我從校ㄍ好奇心很強,喜歡掌握各門各類學科的知識。"藝多不壓身,人工智能已經是楊興平學的第三個專業了。
在國內,楊興平第一個專業是在西安交通大學學的核工程專業。當時,國家由于計劃建設一批核電站,所以西安交大的核工程專業擴招了不少學生。后來,由于資金的原因,核工程大部分下馬,用不了這么多核工程人才,原來招收的學生有一半需要轉學別的專業。當很多學生還在猶豫轉是不轉,要轉,轉到什么專業時,楊興平已經主動地轉學了自動控制專業,一個在國內比較新的專業。西安交大自動控制專業研究生畢業后,楊興平來到美國讀書,他發現,在這里人工智能專業很熱,好奇心驅使他選擇了這個專業。
雖然學了三種不同的專業,但楊興平卻時時在想著怎么把它們融合到一起。"在學習中,我沒有因為學了新的專業就把舊的完全放棄,只是把它暫時放在一邊。當我思考問題時,我會隨時回憶起以前的東西,把新學的和以前學的結合起來。"這種學習思路使楊興平的研究視野一下擴大了很多,高質量論文的頻頻發表,就是表現之一。而教授的賞識,更堅定了他在這方面的探索。
臨近畢業,學生需要確定博士畢業論文題目,楊興平很自然地寫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核電站自動控制系統》,把他所學的三個學科都融合了進去。"當時,我把在國內學過的核電站知識和自動控制知識與計算機知識結合起來,很輕松就推出了一套以智能的計算機系統去控制核電站的方案。"楊興平的這種思路得到了導師的高度評價。
不同的專業訓練了楊興平善于用學科融合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雖然,學生時代的楊興平并沒意識到這種融合的思維方式能夠成為他日后成功的秘訣,但嘗到甜頭的他,認為這是一種好方法。"這種整合的理念一直影響著我,使我在很多時候擁有比別人開闊的思路。"
理念和現實之間隔著市場
如果說把融合的思路運用到學習中,是楊興平在學生時代的無意而為,那么,畢業后,把這種融合的理念運用在工作中,則是楊興平的有意而為。
在這方面楊興平做過三次失敗的嘗試,不同的是,這回他把理念變成現實。可惜的是,技術與市場的脫節,使他的三次嘗試都沒能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第一次是在1992年,楊興平應他的幾個導師之邀,到波士頓加入了他們自己創辦的一個公司,他們希望把大學的研究成果轉換成商業化的產品,即研發將人工智能和自動控制系統應用于核電站的技術。但實際上這是非常專業化的研究,路很窄,因為美國加起來也只有幾十個核電站,充其量就有幾十個用戶。市場告訴楊興平他們,這是行不通的。
第二次是在1995年,楊興平從波士頓來到硅谷。這一次,他和一些技術人員一起研發的是一種具有多媒體功能的移動通訊終端。這個研究融合了攝像、多媒體、人工智能、電腦等方面的技術。雖然,最終他們完成了這個研究——做出了世界上最早的4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但由于當時電腦軟件尚不能處理這樣的圖形,互聯網傳遞速度慢,打印機根本打不出這么高精密度的影像,他們的技術顯得太超前,研究成果沒有在楊興平們開始設想的大眾市場使用,不得已轉為專門為醫院使用。
第三次是在1999年,楊興平遇到了從蘋果電腦公司出來的兩位技術人員。
【楊興平用融合的力量去創業的故事】相關文章:
楊庭志癡迷養鵪鶉的農村創業故事09-05
楊致遠的創業心得體會09-25
創業的故事11-03
成功創業故事04-12
經典創業勵志故事11-07
名人創業故事11-04
創業成功的故事11-03
村姑創業故事05-04
草根創業故事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