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力合朱方創業的故事
朱方,深圳力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清華大學工學碩士、荷蘭代爾夫特技術大學工學博士,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副院長。
從事過高科技工作、具有濃厚清華情結的朱方特別重視對中早期項目的投資,而投資領域也主要偏重在高科技領域。
"1999年力合創投創業成立時,公司根本就沒有錢",用朱方自己的話說幾乎是"零創業成本"。"零創業成本,靠借錢啟動,最初借了265萬,投了250萬,只剩下15萬"。朱方告訴記者,即使那么困難,通過努力,力合還是頑強地活下來了,而且還活得很好,到2002年,朱方加盟時,公司資產已接近1億元。
"投人是保證,但投項目是基礎。"7月7日下午,深圳力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方在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一反創投行業流行的"投資即投人"的說法,在他看來,目前的創投市場整體情況是:投資很多,但早中期項目很少;行業很熱,但訓練有素的投資經理很少;創業者不少,但奮斗精神不足。一直專注投中早期項目的朱方表示,風險投資不能變創業成保險投資。具有濃厚清華情結的他呼吁創投應該多關注中早期項目,為中國的高科技、自主創新事業多做貢獻。
力合目前的資產管理規模近15億元,從零到1億的積累,朱方也只是聽人講述,但公司從1億到15億,就浸透著自己的創業汗水。
"但我們并不是空手套白狼",朱方強調,"我們一直在用業績和回報說話"。十多年來,力合創投的平均利潤回報率接近30%,公司所投的拓邦電子[19。30 —6。31%]項目,投入300萬,可獲得1。2億元回報,達40多倍。"去年以來,力合創投從股市退出的項目中拿到的現金已經超過4個億,這些是完完全全的真金白銀"。
因為"倚靠"清華,力合的周圍形創業成一個創業的氛圍,也給力合提供了優質的項目資源。"深圳清華大學研究生院本身就是一個高科技企業的孵化器,周圍聚集著幾百家高科技企業,為中小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營造了很好的氛圍。孵化器為力合提供了不少的中早期項目資源。"朱方介紹,"當初在這里選中了微軟深圳研究中心項目,投資了一千萬人民幣,退出時收獲了兩千萬美元。"
從事創業投資之前的朱方在此之前一直在高科技企業從事技術研究與管理工作。1997年,轉到臺灣一家半導體設備公司擔任總經理。2002年初,在以前老師、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院長馮冠平召喚下,來到深圳,開始了創業投資生涯。
"力合創投投資的項目很大一部分集中在高科技項目中早期,當年董事長馮冠平創辦力合的目的就是致力于推動高科技創業成果產業化"。朱方表示,大多數股權投資都不愿是雪中炭,只想錦上添花,風險很大是主要原因,但是,力合將主要精力放在投資中早期高科技項目上。
在朱方看來,清華情結到最后變創業成一種"責任"。"也許是覺得為中國高科技企業發展貢獻力量是我們的責任。"朱方說。
前不久,力合創投和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推出"創業板候選企業促進計劃",準備募集12億元設立創業投資基金。"我們將用一部分資金來專門支持大學生、研究生及有志創業者自主創新創業"。朱訪告訴記者。
【力合朱方創業的故事】相關文章:
創業的故事11-03
明星的創業故事09-26
邵逸夫的創業故事11-09
經典創業勵志故事11-07
名人創業故事11-04
創業勵志故事12-12
草根創業故事06-10
創業成功的故事11-03
成功創業故事04-12
村姑創業故事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