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上賣鞋的創業故事
家類似eBay模式的網上商店,獲得訂單之后,將訂單轉交鞋類生產商。不涉及庫存,輕松獲得豐厚利潤。
來自Nordstrom公司負責鞋類采購的經理人佛瑞德-莫斯勒事后回憶:人們不愿意將品牌交由一家初創網站打理,在他最初接觸的100家企業中,似乎只有3家表示感興趣。在努力之后,這一數字有所上升,但是距離符合互聯網特征的多樣化選擇距離甚遠。
一開始幾乎賣不出什么東西,比賣不出貨更糟的是,每10份訂單中就有一份不能履行,主要是商品脫銷。而在脫銷的背后則是,供應商只是通過網站銷售一些季末的尾貨,顧客并非面對充分的選擇。
對應于1999年的沒賣出多少鞋,2000年也只賣出了160萬美元。“那時我們每天都想著可能破產。”這個時候,謝家華展現出了他的企業家精神,雖然此前他一直在順境中,但是現在他要體驗逆境,隨后他從富國銀行獲得了600萬美元的最高借貸額。
為了擴大商品種類,Zappos開始有了自己的庫存。然而意外之處是,庫存使顧客的訂單獲得及時的響應,顧客積極的反饋啟迪了兩位創業者的認識,“顧客在告訴我們應如何建立業務。”
謝家華意識到需要更深入參與到產業鏈,承擔更多增值義務。當時四分之三的訂單通過公司內部履行,Zappos最終放棄了銷售另外四分之一。
殺手級應用:退貨
2005年年初,謝家華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說,“人們很早就知道,提供良好服務的企業都會很成功。但卻沒有人那么去做。”
為了方便顧客挑選,Zappos為庫存的每一款鞋從八個角度拍攝了照片。當然這一過程只可能用手工的方式來完成,基于所涉及的數字,整個過程工作量頗大,2004年的數據是,Zappos有******萬個款式。
Zappos把倉庫搬到了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express)的機場附近,這家名列世界第9大航空公司的快遞公司,緩解了顧客焦急的情緒。雖然Zappos承諾四天內送達,但是通常情況下,顧客第二天就可以收到他們訂購的鞋。謝家華希望,這一策略可以贏得顧客的“哇”,超越顧客期望意味贏得了品牌忠誠度。
網上買鞋的困擾是顯而易見的,即不合適怎么辦?替家人和朋友買過鞋的人都遇到過,反復到店鋪換鞋的困擾,更別提網上購買了。
Zappos對顧客作出承諾,如果覺得鞋買得不合適,送貨和退貨的運費都是免費的。之后被總結為,“鞋合適就穿,不合適就換”。這一舉措并非是Zappos首創,但是它做得最
【網上賣鞋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從賣冰棍起家的創業故事09-25
網上餐廳健康創業的故事09-02
大學生網上賣衣服4年賺50萬的創業故事09-26
梁波網上開店的創業故事08-21
大學生返鄉創業賣燒雞的創業故事09-26
耐克運動鞋的創業傳奇故事08-04
女人創業勵志賣男裝的勵志故事08-23
賣紐扣月入三百萬創業故事08-21
林文欽賣女鞋的創業故事08-30
網上開店贏得人心的創業故事08-19